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导读德勒兹与加塔利《千高原》

書城自編碼: 292896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尤金?W. 霍兰德 著,周兮吟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902168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216/16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5.3
《安提戈涅的诉求:生与死之间的亲缘关系》
+

HK$ 86.7
《非理性的诱惑:从尼采到后现代知识分子》
+

HK$ 142.1
《凤凰文库艺术理论研究系列——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
+

HK$ 50.8
《形而上学与科学外世界的虚构》
+

HK$ 50.8
《贝拉·塔尔:之后的时间》
+

HK$ 69.6
《罗兰·巴特的三个悖论》
編輯推薦:
《千高原》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和菲利克斯加塔利合著的作品,也是二位作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即是对此一经典著作的导读。
在书中,作者尤金W. 霍兰德首先概述了《千高原》的成书背景,并对《千高原》的主题作了深入浅出地介绍;在本书*重要的部分文本阅读中,作者将《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分解为五类,并逐一对之进行了详细阐述,书中不时穿插对原书段落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此的独到解读。
德勒兹与加塔利声称,构成《千高原》的诸多高原可依任意顺序阅读。任何一次对全书的阅读都可能产生某种线性阅读,正如每一次依和弦表所做的即兴演奏都会带来诸多可能的演绎中的一个线性的演绎。因此,让我们跟随本书作者的指引,开始即兴阅读《千高原》。请记住,这一阅读只是众多可能的阅读中的一种,不是意在提炼出《千高原》的意义,而是要表现并阐明它的某些潜质。
內容簡介:
《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它是如根茎般写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五类:
(1) 认识论问题思想该如何运作才能与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们栖居之所的相对解域,有时足够幸运的话,甚至达到绝对解域的无限速率,或者纯粹的内在性?根茎高原、平滑与纹理高原最直接地处理这一问题,游牧学高原的一些部分处理皇家科学与游牧科学以及公理体系和问题体系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最适合通过生成来把握存在,通过潜在来把握现实的思想图像。
(2) 本体论问题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它们既是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总是对未来的变化敞开怀抱。我们怎样才能依据生成来理解存在,依据差异而不是同一,来将存在理解为开放系统的一个动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它怎样给我们的社会变化带来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处理这个问题的是道德地质学高原与迭奏高原前者主要处理无机层的问题,而后者则主要处理异质成形层的问题。《千高原》是一部非凡之作。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话说,它是如根茎般写就的。《千高原》中的十五座高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五类:
(1)
认识论问题 思想该如何运作才能与宇宙共思,而不是去思考宇宙,因而就能加速我们栖居之所的相对解域,有时足够幸运的话,甚至达到绝对解域的无限速率,或者纯粹的内在性?根茎高原、
平滑与纹理高原最直接地处理这一问题,游牧学高原的一些部分处理皇家科学与游牧科学以及公理体系和问题体系之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最适合通过生成来把握存在,通过潜在来把握现实的思想图像。
(2)
本体论问题 宇宙以及其中的生命如何能够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它们既是变化的结果,同时又总是对未来的变化敞开怀抱。
我们怎样才能依据生成来理解存在,依据差异而不是同一,来将存在理解为开放系统的一个动态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此这般地理解世界到底有什么好处?它怎样给我们的社会变化带来更好的前景?最直接而又全方位地处理这个问题的是道德地质学高原与迭奏高原前者主要处理无机层的问题,而后者则主要处理异质成形层的问题。
(3)
人类学问题 第三类问题可以被称作人类学问题,但仅仅在结构主义(反人文主义)的意义上关涉
象征秩序:人类的生命形式是怎样以象征的方式占据异质成形层的;人类的社会自我组织是如何通过符号来实现并在符号中获得反映怎样通过语言、货币与图像来实现的?
在此,相关的高原是 语言学公设、符号的机制、颜貌和捕获装置高原。
(4)
伦理问题 人类个体要如何自我组织,才能与他人一道尽可能地实现既有成效又愉悦的去层化?
这里最切题的显然是怎样使自己成为无器官的身体?高原; 但一匹狼还是一些狼、三则短篇小说和生成高原也同样处理伦理问题。
政治问题 我们要如何把人类生命形态理解为社会性的自我组织,才能使它既能解释畜群行为又能解释集群(猎群)行为,既能解释压抑的专制暴政又能解释外向扩张的经济帝国主义,既能解释严苛层化的约束又能解释去层化的逃逸?游牧学、微观政治与节段性高原最为直接地处理这个问题,当然其他许多高原也会处理这个 问题,只是不那么显而易见罢了。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尤金W. 霍兰德(Eugene W. Holland),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比较研究系教授、知名德勒兹研究专家。著有《德勒兹与加塔利的反俄狄浦斯:精神分裂分析导论》(Deleuze and Guattaris
Anti-Oedipus: Introduction to Schizoanalysis)、《游牧民》(Nomad Citizenship)以及《波德莱尔与精神分裂分析》(Baudelaire and Schizoanalysis)等重要作品。


译者简介
周兮吟,2015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师,以论文《德勒兹:时间与伦理,三种时间综合与三种伦理学》(Deleuze, Temps et thique: Les trois synthses
du temps et les trois thiques)获哲学博士学位。
目錄
致谢

1 《千高原》的来龙去脉
2 主题概述
3 文本阅读
4 接受与影响
5 进阶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索引
內容試閱
对一本像《千高原》这样的书,描绘对它的接受及其影响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其主要原因有二:首先,诚如我们所见,这本书涉猎极其广泛,它所带来的影响同样如此。其次,这本书是德勒兹与加塔利的数本合著之一,而他们各自又都有不少独立撰写的作品,因此,要将这一本书的影响与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合作所产生的普遍影响分隔开来,将它与德勒兹和加塔利各自的影响分隔开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评估《千高原》自身的影响力,我们或许可以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在《千高原》最初出版(1980)之后的三十年间,它至少被翻译成九种语言:英语版(1987),意大利语版(1987),德语版(1992),西班牙语版(1997),瑞典语版(1998),丹麦语版(2005),葡萄牙语版(2007),中文版(2010)和日语版(2010)。然而,为了作出评估,对这个看上去简单的事实,我们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如,英语版和意大利语版出版于同一年这个事实就可能造成误导。由于加塔利与意大利繁荣的政治自治运动和反精神病治疗运动的个人关系,《反俄狄浦斯》1975年就被译为意大利语(仅在法语版出版三年之后),而且立即获得成功。而在《千高原》写成之时,意大利的政局已经急剧变化,尽管一个收录了四座高原的选集(根茎、怎样使自己成为无器官的身体?、论迭奏和捕获装置)很快就以意大利语发行(1980),完整的译本却直到1987年才出版,并且遭遇普遍的冷遇,尤其是在学术界。一个重要的例外则是政治激进主义者兼理论家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他和德勒兹都对斯宾诺莎感兴趣,他之后与美国人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的合作吸收了德勒兹与加塔利的思想(以及福柯和其他许多人)。他还在加塔利与德勒兹的最后一次合作的前一年,与加塔利合写了一本《像我们这样的共产主义者》Communists Like Us。除了奈格里,在意大利,对德勒兹与加塔利更广泛的兴趣则要等到世纪末才重新出现,而且(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Millepiani这份杂志)对他们的兴趣主要来自于艺术家、建筑师、城市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城市规划者。(一个显著的例外是意大利哲学家毛里齐奥拉扎拉托[Maurizio Lazzarato],他写的颇具洞见的探讨德勒兹与加塔利的书《资本主义的革命》[Les Rvolutions du
capitalisme],还有待翻译成英语。)《千高原》的英语版则相反,推动并熏陶了一个可以算得上持续发展的、跨越三块大陆(澳大利亚、不列颠群岛以及北美)的学者共同体,可以公允地说,德勒兹与加塔利在英语世界的影响远远超过他们在法国的影响。起初,德勒兹与加塔利的著作被引进澳大利亚新兴的文化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得益于保罗帕顿的哲学工作以及墨美姬Meaghan Morris在文化与文学研究领域的工作,还有伊恩布坎南(Ian Buchanan),他于1996年在西澳大学组织了德勒兹研讨会,此后就成为《德勒兹研究》(Deleuze Studies)这个刊物以及爱丁堡大学出版社的德勒兹书系的编辑。在英国,华威大学赞助了由基思安塞尔-皮尔逊(Keith Ansell-Pearson)和尼克兰德(Nick Land)组织的一些早期的关于德勒兹与加塔利的研讨会。现在,曼彻斯特城市大学主持着一个德勒兹研究的网络,以及一份线上刊物《AV》。与此同时在北美,则有哥伦比亚大学的西尔维尔罗特林奇Sylvre Lotringer,然后是传播学学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以及加拿大哲学家康斯坦丁邦达斯(Constantin Bounds)对德勒兹与加塔利产生兴趣,罗特林奇早在1975年就主办过一次纽约的研讨会(但时运不济),德勒兹与加塔利本人都出席了会议,他将多期自己的期刊Semiotexte)用于翻译他们的作品;格罗斯伯格将他们的工作引入文化研究领域;邦达斯则翻译了德勒兹早期的数部哲学著作,编辑了大量重要的研究德勒兹哲学的文集,在特伦特大学组织了(在科罗拉多大学多罗西亚奥尔科夫斯基[Dorothea Olkowski]的协助下)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讨会(1992,1996,1999以及2004年),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相反,《千高原》的葡萄牙语译本却迟来得令人有些意外,尤其是考虑到巴西仍然是全世界对精神分裂分析的接受与发展[首先在《反俄狄浦斯》中提及]最广泛的地方,这部分得益于加塔利对巴西的频繁拜访,还有德勒兹最重要的法国学生之一埃里克阿利耶兹(Eric Alliez),以及圣保罗天主教大学的教授兼精神分析师苏利罗尼克(Suely Rolnik)的工作。总之,《千高原》的这些译本为我们提供了衡量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即使它所带来的影响的程度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变化很大。
与此同时在法国,对《千高原》的接受则要疲弱得多。《反俄狄浦斯》已经很难被相对严苛的法国学术体系所接纳对《卡夫卡》与《千高原》来说,就更是如此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装配将德勒兹和加塔利与他们同时代的一众重要的法国知识分子联系起来,包括路易阿尔都塞、莫里斯布朗肖、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皮埃尔克洛索夫斯基、雅克拉康以及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等。早在《差异与重复》时期,德勒兹已经表达过对阿尔都塞解读的马克思的完全的赞同,尤其是这样一种观念,即将生产方式理解为一个结构,它提出问题、以待各种社会形态以不同方式来解决它。晚期的阿尔都塞也承认,在发展出他称为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德勒兹起了重要作用。阿尔都塞甚至改写了德勒兹与加塔利的生成范畴,用来指称一种生产方式具有自我复制之能力的随机性:生产方式并不遵循必然的规律;这些规律只不过是生成-必然,却从不曾真正企及绝对的必然。德里达则在德勒兹去世时声称,他完全同意德勒兹作品中的观点(尽管德勒兹的立场与之完全不同,远不像德里达那样以文本和语言为中心)。德勒兹与福柯、德勒兹与利奥塔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如此的广泛,以至于根本无法将其拆开,尽管最终他们自己还是各奔东西。利奥塔的《力比多经济学》(1974)在《千高原》(1972)不久后出版,同样表达了要通过使政治经济学面对精神分析(以及使精神分析面对政治经济学)来更新政治思考的要求。福柯对不同权力形式(比如君权与规训的权力之间的比较)的历史研究与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力比多生产方式(《反俄狄浦斯》)以及符号机制(《千高原》)有得一比,而且在德勒兹晚期写就的一篇著名的有关控制社会的文章中,德勒兹明确表示,他发展了福柯对规训力的思考用以解释一种新型的权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