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HK$
92.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HK$
81.4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HK$
151.0
《
有兽焉.8
》
售價:HK$
68.8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HK$
70.8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HK$
115.6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经济学真的很基本。事实上,它无处不在。
但很多人都希望你认为经济学是非常复杂的。政治家、官僚、特殊利益集团和经济学家们自己设法把常识和简单的因果变成了一个神秘的宗教。他们想让你──一个普通的纳税人,保持一个敬畏的距离。
约翰塔姆尼的《让经济学回归常识》打破魔咒。你不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和一个图形计算器就可以明白我们身边的经济学只需自信地看看摆在你面前的事实。刺激经济增长也很简单,它可以完全归因到税收、监管、贸易和货币。正确实施这四种手段,经济增长将会爆发。
税收。大部分人认为税收是工作的惩罚。如果英国将麦克尔的所得税税率提得很高,滚石就会找其他地方住,英国从麦克尔那收取的税将归为零。
调节。在任何一个行业*聪明的人都不是监管机构,他们是在规定地生活的人。监管是基于幻想,平庸的可以有效地引导*秀的和*聪明的。这就像在每场比赛,期待阿帕拉契州立足球队击败密歇根。
|
內容簡介: |
在经济不确定的年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常识。
房地产仍然在疯狂,股市依旧在低迷,企业利润也在下滑面对当前不景气的经济,很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和解决办法。事实上,我们不缺专家,不缺理论,不缺数据,不缺干预,甚至,我们缺的不是头脑,而是缺常识。
常识来自于对经济活动的观察,来自于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的观察。本书作者塔姆尼选取体育、电影、音乐界和一些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全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有趣故事,深入浅出又系统地对经济学的真相做了解释。想了解什么是好的和糟糕的税收政策,只需看一下高税收赶走滚石乐队等几个事例,你也会了解到为什么向高收入者收税,最终受损害的却是低收入者;底特律的破产证明,扶植落后的产业或产能,除了不可避免会失败之外,还会得到一个新的认识:创新,就是不间断地摧毁落后,包括落后的人。
市场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让失败者自生自灭,让政府干预之手不再伸得过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些经济学中的常识,或许你已经听过了很多遍,但塔姆尼坚信,大部分人真的并没有掌握它。在经济不确定的年代,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常识。
房地产仍然在疯狂,股市依旧在低迷,企业利润也在下滑面对当前不景气的经济,很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和解决办法。事实上,我们不缺专家,不缺理论,不缺数据,不缺干预,甚至,我们缺的不是头脑,而是缺常识。
常识来自于对经济活动的观察,来自于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行为的观察。本书作者塔姆尼选取体育、电影、音乐界和一些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全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有趣故事,深入浅出又系统地对经济学的真相做了解释。想了解什么是好的和糟糕的税收政策,只需看一下高税收赶走滚石乐队等几个事例,你也会了解到为什么向高收入者收税,最终受损害的却是低收入者;底特律的破产证明,扶植落后的产业或产能,除了不可避免会失败之外,还会得到一个新的认识:创新,就是不间断地摧毁落后,包括落后的人。
市场具有自我修正能力。让失败者自生自灭,让政府干预之手不再伸得过长,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些经济学中的常识,或许你已经听过了很多遍,但塔姆尼坚信,大部分人真的并没有掌握它。
经济是一台大机器,没有人知道它有多少个零件。塔姆尼让普通人明白了这台机器是怎么运行的、金钱是如何运行的。至于如何投资赚钱,你懂的,它就藏在经济运行的常识之中。
|
關於作者: |
【美】约翰塔姆尼,《福布斯》杂志编辑、专栏作家,H.C. Wainwright Economics公司高级经济学家、Toreador Research and Trading公司高级经济顾问。
|
目錄:
|
代 序: 经济学应向所有人敞开
引 言 :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1 章
税收只不过是工作的代价
一、高税收赶走滚石乐队
二、向高收入者征重税,受损害的却是低收入者
三、资金永不闲置,减税促进创新
第2 章
当征税过高时,我们在透支企业的未来
一、低公司税造就百年福特
二、闲置的150 万美元,成就20 世纪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三、成功的公司应该被允许成功,失败的公司应该被允许破产
第3章
政府的有些支出并不创造就业
一、从电影《查令十字街84 号》看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化 6
二、政府支出和私人投资哪个更高效?
第4 章
别再理会赤字了,它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一、为什么穷国几乎没有债务,美国却有高额赤字?
二、相比政府赤字,更应该关注的是政府支出
第5 章
资本利得是难得的头奖,能够推进创新
一、达拉斯牛仔队三度拿下超级碗,是对琼斯独到眼光和财富冒险的回报
二、正因为创业艰难,琼斯们才变得富有
三、如果资本利得税是98%,就不可能出现苹果和亚马逊
第6 章
均分财富的最佳方式是废除遗产税
一、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希尔顿继承的财富间接促进了消费和创业
二、盖蒂的巨额遗产成就了全球体育媒体的领袖ESPN
三、当伯爵家族被征税时,遭殃的恰是唐顿庄园里的普通农户
四、遗产税助长了错误的信念
第7章
个人的成功引起贫富差别,这不完全是坏事
一、成功的冒险让企业家富有,最终让所有人获利
二、在华尔街搬钱的金融家,并非什么也不创造
三、贫富不均下降,代表雄心壮志者的机遇在变少
第8 章
储户是经济体最珍贵的施主
一、富人挥霍式消费有利于经济吗?
二、节俭和节制是美德的基石,投资是创造财富的唯一乘数
第9 章
创造新就业需要不间断地摧毁落后的失败者
一、用更好的新想法取代失败的事物,是拉斯维加斯的活力之源
二、底特律的破产证明,摧毁新就业机会的最可靠做法就是支持过去的失败者
三、自由经济需要通过摧毁就业来创造新的就业
第10 章
推倒美国税法
一、脸书联合创始人放弃美国国籍是自由世界的收获
二、是时候改变令人生厌的美国税法了
第11 章
能力较弱的监管者胜利的情形非常罕见
一、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队几乎从未赢过密歇根大学队
二、重重监管,也未能阻止银行业在2008 年陷入危机
三、市场上存在有效的监管者,但他们不为联邦政府工作
四、监管是一种昂贵的负担,削弱经济抑制创新
第12 章
如果监管者能预测未来,他们肯定不会为监管机构工作,这毫无疑问
一、从《乱世佳人》《教父》到《黑道家族》《绝命毒师》,电影界总有公司对好的剧本误判,错失良机
二、正当反垄断官员集中精力提防百视通达通过兼并更强大时,它竟然破产了
三、反垄断常常是借助政府的力量,使优秀者不再优秀
第13 章
监管滞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一、不要放弃派送另类周刊的大学辍学生
二、商业世界中,更优秀的人才总是比监管者领先几步
第14章
贸易赤字是对我们每日工作的奖赏
一、没有贸易赤字的苏联,商店货架常常空空如也
二、香港有巨额贸易赤字,却是一个富裕的城市
三、贸易赤字虽然听起来不稳定,实际上是有益的
第15 章
比较优势:就是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一、比较优势:勒布朗詹姆斯可以在NFL打球吗?
二、经济学就是一种权衡,要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
第16章
外包是好事,它的历史和铅笔一样古老
一、小如铅笔,也是全球合作的成果
二、外包使美国在高端创意产业上保持优势
第17章
能源独立是个吸引人的口号,但这个口号对经济有害
一、世界是个大布局,禁运的象征意义超过其他一切意义
二、追求能源独立这一假神,会牺牲掉比较优势
第18章
自由贸易是通往知识、自由、世界和平和大幅加薪的路径
一、美食家的创意,从哪里来?
二、贸易就是商品交换,其中也包括理念的交换
第19章
浮动的尺、分、秒会给你丑陋的房子、烧焦的鸡翅和慢吞吞的NFL新秀
一、一英尺是恒定的,作为衡量财富工具的货币也应该恒定不变
二、尼克松放弃金本位制是个愚蠢的错误
三、聪明人想出各种方法来减轻浮动美元的影响,但经济成本是巨大的
第20章
不要被电脑、录像机的价格变化所欺骗,它们不是通胀或通缩的标志
一、富人们今天享受的奢侈品只不过是种提前预览,总有一天每个人都能拥有
二、用价格涨跌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是糟糕的手段
三、经济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吗?
四、CPI 指标不管用,通货膨胀不过是美元价值的下跌
第21 章
真正的通货膨胀是货币贬值,这是对经济的残忍冲击
一、美元贬值的70 年代,房地产繁荣,创业型企业消失不见
二、当总统想要强势美元时,美元和经济都开始腾飞
三、美元贬值时,美国人开始了房地产投机
第22 章
市场可以自我修正,要确保未来繁荣,政府干预应适当
一、经营不善的实体因为失败而失去了造成更大经济危害的可能
二、市场可以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形下实现自我修正
三、政府干预不当往往会引发危机
第23 章
无为的政治家在天堂应该有一个位置
一、衰退是治疗经济问题的药方
二、2016 年,美国人会选出一位少干预主义的总统吗?
|
內容試閱:
|
代 序
经济学应向所有人敞开
你拿在手中的这本书,是继卡尔马克思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 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来最具颠覆性的经济学论著之一。马克思希望动摇由自由市场、产权和最小政府构成的社会秩序,本书作者约翰塔姆尼则希望恢复20 世纪的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情形。在20 世纪的灾难降临之前,那些增强自由和创造繁荣的制度与实践处于鼎盛时期,确切地说,塔姆尼会为它们提供佐证。凯恩斯希望政府通过对货币、利息、税收和政府支出的操控来指引经济发展,像司机驱使汽车前进那样(一个完全不切实际的目标),塔姆尼的主张则恰恰相反:大幅削减税率;从根本上简化税法;让市场决定利率(美联储最终会被打发到史密森尼学会);建立金本位制以稳定货币;取消各类政府救助;使政府作用最小化,回到开国者最初设想的模样。
很多人与塔姆尼有相同目标。然而,他通过释放出一个最有力的武器来推动属于自己的自由主义改革,他的武器就是这本书。据称,经济学是复杂、神秘、充满方程式的学科,只有少数像珍妮特耶伦和本伯南克这样的聪颖大师才能掌握,塔姆尼则把它变成人人都能充分理解的内容。从本质上看,塔姆尼对经济学的贡献无异于古登堡印刷机对《圣经》的贡献,都使得此前难以理解的学科向所有人敞开。同样重要的是,他对经济学家做的事就像小狗托托在《绿野仙踪》中所做的一样:掀开帘子,揭开骗局。而这个骗局就是现代经济学。
塔姆尼明白如今太多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易来提高生活水平,例如,假如你想烘烤并出售蛋糕,你就得通过交易来得到原料,如鸡蛋、糖、面粉和奶油;你得拥有必要的设备,如烤箱和冰箱;还有器皿,如量匙和量杯,等等。每天都有无数笔这样的交易在发生。如果没有彼此间的交易,我们现在还住在洞穴里。
然而,以物易物极其复杂而又低效。货币使得产品、服务及金融工具的交易变得容易无比。你可以凭借货币得到这些东西,就像可以凭借餐厅衣帽间的小票拿回寄存的大衣一样。有了货币后,大规模投资变得可行,而我们只有通过投资才能取得进步,才能改善每个人的生活。不稳定的货币阻碍贸易和投资。
塔姆尼欣然推翻一个又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却已得到公认的观点。举几个例子:
◎ 政府不创造财富,反而经常阻碍财富创造的过程。他们可以夺取、支出和重新分配财富,但他们不能创造真正的资源。
◎ 真正的问题不是预算赤字,而是政府支出水平。无论这些支出的资金来源是税收,是借款,还是中央银行凭空创造的储备,结果并无二致:这些资源是从资源创造者手中夺取的。必然的结果就是浪费和无效利用,我们则因此更缺乏资源。米尔顿弗里德曼有句名言:比起2 万亿美元的平衡预算,他宁可选择1 万亿美元的赤字预算。
◎ 贸易是好事,不论发生在本地、国内,还是国外。经济学家和政客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迷恋并无益处,反而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影响,重要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平衡。如果你购买一双产自中国的袜子,然后中国商人购买一股美国公司的股份,经济学家就会担心贸易赤字和资本账户逆差,但你得到了袜子,中国商人得到了金融资产作为回报。双方在交易中
都有收获。
◎ 储蓄是好事,通过个人储蓄和企业利润而实现的资本创造至关重要。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储蓄会进入一个黑洞,对经济完全不起作用。塔姆尼正确地反驳了这个观点,称它荒谬至极。资本创造者是英雄,他们使我们更富裕,让我们得到诸如iPod 这样的产品。在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令这些产品问世之前,我们从未设想过它们的存在。
◎ 进步需要淘汰旧事物,为新事物让位。马车和汽车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印刷媒体世界长大的我们亲眼目睹了互联网的崛起,这是约瑟夫熊彼特的著名理论,即所谓的颠覆性创新。但互联网也使得千百万人能够与其他人即时交互,成为内容创造者。新闻、信息获取和不同观点间的辩论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创新是混乱的。人们必须通过试验来发现什么东西能够行得通,什么东西行不通。正如塔姆尼指出,美国曾有2000 多家汽车制造商。这表明,那种认为经济体只需得到明智政府官员的指导便可避免兴衰起伏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动荡是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政府不允许资本进入机遇丰富的领域,我们的生活水平最终将会大打折扣。
塔姆尼还拿其他一些错误的观念开刀,例如,他指出,废除遗产税是收入再分配的有效工具征收遗产税据称是为了确保富人的财富不再集中。他的另一个反直觉的观点是,外包对工人有利。
以下是一个会令某些人勃然大怒的观点:追求能源独立是无益的。如果其他国家能够以低于美国的价格提供能源,我们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此一来,我们便可把稀缺的资本集中于最前沿的机遇。19 世纪40年代初,英国废除对进口食品的关税,即所谓的《谷物法》,放弃了对食品独立的尝试。工人们因为能够获得更廉价的食品而欣喜,尽管依赖进口食品才能生存,英国仍然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协助盟友赢得了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令人庆幸的是,塔姆尼的书还正确地阐述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剧透一下:通货膨胀不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如果物价下跌是生产力
提高的结果,那它也不一定是坏事。
塔姆尼还正确地坚称,贸易不是另一种战争。相反,贸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你可能不喜欢你的邻居,但你肯定愿意向他出售商品),为和平创造条件,使人人都更加富裕。
这本书客观而又正确地看待对未来做出的悲观预测。没有人能够预知一场特定灾难的细节,因为没有办法确切得知相关参与者的行为。以20082009 年的金融危机为例,由美联储的弱美元政策导致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已经破裂,经济正在痛苦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它的余波。这场美国灾难之所以转变成波及全球的灾祸,原因在于华盛顿决策者采取的措施。2008 年初,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紧急出手,资助了贝尔斯登的债权人。贝尔斯登是一家大型的华尔街投资银行,但很难称得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接着,政府出手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然后,每个人都预计,重要程度远超贝尔斯登的雷曼兄弟也会得到相似待遇,但雷曼兄弟获准申请破产。几天后,联邦政府再度转向,接管了庞然大物美国国际集团。市场不知道政府的下一步动作,因而恐慌袭来。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没有人知道哪些机构会被救助,哪些会走向破产。饱受争议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进一步增添了混乱。凭借这项计划,联邦政府把股权投资强加给银行,而不论其实力强弱。更多错误紧随其后,留给我们一个至今仍未走出第二梯队的朋克经济体,和一个积聚了强大势力的、阻滞经济增长的政府。没有人能预见这些细节。正如塔姆尼指出,如果政府不干预贝尔斯登,任其破产,那么,雷曼兄弟就会竭力自救,或许会以甩卖式的价格与另一家银行合并。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避免了传统经济学书籍中所有令人头脑麻木的术语。你不会看到自命不凡或错误十足的经济学公理,例如边际消费倾向节约悖论(一种尤其有害的凯恩斯主义灵丹妙药,认为储蓄不利于经济增长)单一企业的边际产品理论非最优竞争的自由放任定价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加速原理边际储蓄倾向(相对)需求增长定律边际物质产品理论,等等。
大多数经济学家对科学羡慕不已,塔姆尼则没有这种心理。经济学家迷恋数学公式和方程式,因为它们赋予这门学科一种由严谨科学带来的所谓权威。方程式让错误的信念有了一种极准确的精准度,但与大多数人的行为完全脱节。
举个例子,让我们看看令很多人不堪重负的经典大学教材,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八版)上的问题:如果C = a bY = 20023Y ,I = ī= 100,求解Y = C I =200 23 Y 100,得 Y *= 900。若ī增加10,验证Y * 增加30。求乘数是多少?为什么?(注:Y 代表国民净产值[NNP],单位是十亿美元。)
想想看,这家伙就因为这样的东西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塔姆尼的书之所以配得上成为经典,至少值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提及,是因为这本书成功地借助故事来阐述观点。人们总是对他人的动听往事感兴趣,希望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杰里斯和他几十年前看似疯狂的举动购买达拉斯牛仔队。这一举动在今天看来非常正确,但一开始遭到了业内行家和精明老练的投资银行家的嘲讽。塔姆尼引用了很多人的故事,包括帕丽斯希尔顿、拉里金、已故的艾伦纽哈斯(《今日美国》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J.K.罗琳、黄馨祥(因抗癌方面的重大突破而成为亿万富翁),以及比尔拉斯穆森(ESPN 创始人)。塔姆尼的例证库里充满着富有启发性的引证,涉及体育、电影和电视剧等。他也探讨失败案例,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无论失败者最终是否重新振作。
经济学不是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工程学那样的严谨科学。塔姆尼正确而又敏锐地认识到,经济学关注的是人们努力奋斗,从而改善自己生活的方式正如亚伯拉罕林肯所言。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因素使这种与生俱来的欲望猛烈滋长,又是什么原因阻碍它取得成功硕果,经济学的这一焦点既富有成效又十分合理。纵观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贫穷国家,你都会很快发现,那里具有巨大的商业活力,人们在摊位上和街角里交易。这类活动为什么没有转化成强劲的经济增长?原因在于政府设置的障碍,如成立合法企业的障碍、繁重税负、基本产权的缺失,以及极度不稳定的货币的妨碍。政府的恰当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让已达到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此环境中展开交易,政府则退居一旁。繁荣一定会随之而来。
遗憾的是,太多权威的经济学家和政治领导者无视这一基本理念,或阻碍这一理念的发展。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因其反增长的解决方案货币贬值和高税收而遭人病诟。看看今天的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到处都是对贸易设置极度有害的结构性障碍的政府,例如,日本令全国性销售税翻倍,把工资税从原本就已让人喷鼻血的30%提高到更灾难性的37%。难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停滞了二十年,现在陷入衰退。
塔姆尼打破现代经济学中已经成形的模式,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解释经济学的真相,他为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读读这本书吧,吸取书中的基本经验教训,然后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传播它。《让经济学回归常识》将与乔治吉尔德的《财富与贫困》和《知识与权力》、沃伦布鲁克斯的《头脑中的经济学》、裘德万尼斯基的《世界运转方式》等书齐名,成为对自由事业、对一个有益的充满机遇的文明世界的重要贡献。
(史蒂夫福布斯:福布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布斯》杂志总编辑)
用价格涨跌衡量通货膨胀或紧缩是糟糕的手段
价格下降本身不是通货紧缩,因为没有哪种储蓄行为可以脱离需求。暴跌的电视机价格只不过释放出了资金,使之用于新的、此前无法实现的需求,抬高新产品价格。如果从电视机上节省下来的资金没有用于其他消费品,那么,它们就会通过储蓄体系进入其他人的口袋无论是有短期资金需求的消费者,还是想出方法把超高清电视机的售价降到500 美元的企业家。
今天与美联储相关的新闻往往与害怕通货紧缩的央行行长有关。他们对消费的持续关注令美联储官员担心,价格下跌会导致消费者推迟消费,进一步压低价格,削弱经济。但这只是一种假设。美联储认为储蓄意味着不消费,但事实并非如此。储蓄只不过把消费能力转嫁给他人。正如我们在第六章看到的那样,银行以储蓄的形式从储户手中借入资金,形成银行负债,然后立即把负债以贷款的形式转移给他人,转变成银行资产。
价格下跌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常现象,它们不会阻止消费。第一款iPhone 的零售价约为500 美元,但消费者现在可以从无线服务提供商那里买到性能远远更佳的机型,价格仅是它的一小部分。消费者清楚地知道价格势必下跌,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然而,尽管存在价格下降的历史,消费者依然排队去购买第一部iPhone。最近,他们排队购买iPhone6。
1967 年,第一届超级碗门票售价12 美元。2014 年,超级碗门票面值100 美元,但实际支付的价格平均达到3552 美元。这是经济学家所谓的通货膨胀吗?或许,许多经济学家的确认为这是通货膨胀,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对某些物品的需求变得十分强烈,以至于它的价格大幅上扬,例如超级碗门票,那么,消费者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的资金将会减少,那些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由于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能力提升等多种因素的存在,价格一直都在调整。因此,价格涨跌隐藏着很多与市场相关的信息,但不会告诉你多少有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事,这两者是货币价值的变化。
如果人们发现橙子能够极大地降低心脏衰竭的可能,对橙子的需求就会飙升。但是,如果人们为橙子支付更高价格,他们可用于购买其他物品的资金便会减少,其他物品的价格将会下降。此时不存在通货膨胀,只是消费者需求发生了转变。今天,你可以用几乎白送的价格买一台VHS 录像机,因为没有人想要它,但不会有人说这是通货紧缩。此外,市场总是在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如果对拉斯维加斯酒店房间的需求急剧上升,引起价格上涨,市场就在向企业家发出信号,告诉他们去拉斯维加斯修建更多酒店。无论价格是涨是跌,当被用来衡量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它都是一种糟糕的手段。
那么全球化呢?或者说,欠发达国家融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后会变得怎样呢?全球化在中国体现得最为显著。几十年来,十几亿中国人享受不到我们在西方享受的物品,他们现在融入了世界市场,他们的融入不应该抬高价格吗?最近离任的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似乎也这样认为。
2007 年3 月,伯南克在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表演讲,他说,我们似乎没有多少依据,来得出全球化整体上已显著降低通胀的结论。他认为,这些新的工人会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推高价格。
伯南克没有看到,所有需求都随着供给的变化而变化。一位到中国游览的游客看到了一幅动人的景象:一度贫穷的中国人现在享受着越来越中产阶级的、甚至上层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一切消费。但是,中国人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中国工人为全球经济体提供与之相当的产品和服务的结果。供给和需求同步增长,彼此平衡,抵消了新劳动力进入市场引发的价格压力。
相当滑稽的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人的消费还不够,这正显示,经济学界现已变得何等欺诈。储蓄为企业家提供资金,储蓄行为把一个人的消费能力转嫁给另一个人,储蓄的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最纯粹的财富再分配形式,经济学家却几乎完全忘记了这一事实。
也有些人认为,中国拥抱市场经济会导致通货紧缩。2007 年,伯南克的前任、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动荡的年代》一书中断言,劳动力向出口导向的沿海省份转移的速度不断上升,使得发达经济体的工资(和物价)通货紧缩程度不断增加。毫无疑问,中国人在生产各种供我们享用的商品,但他们不是为了维持贫穷才这样做。和任何人一样,中国人也是为了消费而生产。他们的生产带来了相应的需求,不论通过自己的消费,还是经由通过储蓄转嫁给他人的消费。
中国人每工作一天,美国人的薪资就上涨一点。但正如我强调的那样,某些商品(包括中国制造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并不代表通货紧缩。相反,价格下降催生了此前不存在的新需求。消费品价格是衡量通胀压力的糟糕标准。
成功的冒险让企业家富有,最终让所有人获利
《纽约时报》或许是新闻纪实报纸,但《今日美国》自称国家报。《纽约时报》在世界各地均设有新闻分社,拥有品位高雅的读者群,《今日美国》则以一种对大众而言可读性非常高的方式传播新闻。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依靠无处不在的《今日美国》简要了解时事、商业和娱乐新闻,对它的依赖性超过任何其他报纸。而且,它的体育版无疑是全美最佳。
已故的艾伦纽哈斯于1982 年创办《今日美国》,当时,美国正深陷经济衰退的危机。他选择的时机似乎与常理不符,但企业家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破坏现有的市场,向消费者提供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想要的商品。简言之,企业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由于《今日美国》的成功,纽哈斯成了富翁。正如他有时在每周专栏中向读者传达的那样,他拥有的财富使得他能够领养许多出身贫寒的孩子。
我是一个贫穷的德俄混血孩子,长在南达科他州,纽哈斯回忆道,我父亲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做大事的激情。纽哈斯把自己与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同样出身贫寒,在布鲁克林长大,父亲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去世)相比,写道:我和拉里都知道,如果我们想做大事,我们就必须冒大风险。他把赌注下在深夜电台节目上,1978 年,他的节目在全国播出。这档节目最终成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拉里金现场。1982 年,我把赌注放在《今日美国》上。后来,它成了国家报。
政客和学者常常谴责收入不平等或贫富差距,但他们的苦恼是没有根据的。个人的成功导致贫富悬殊,使得那些尚不富裕的人必须承担风险才能获得财富。金和纽哈斯的成功证明,经济自由在改善不富裕人士的生活条件方面有着出色的成绩。
纽哈斯创办了一份报纸,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大众化,金则把赌注押在一档节目上,把富人、名人和博学者的生活带到美国的客厅里。金最终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取得了成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创始人泰德特纳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创业者。特纳如今是亿万富翁,但他创办24小时新闻频道的想法曾经被他人取笑。他把赌注押在一个点子上,因为他认为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周围的世界。
不久之前,J.K. 罗琳还是一位离异的母亲,贫困的生活条件迫使她和妹妹一起住在苏格兰爱丁堡。在一次接受《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罗琳回忆了这段穷困潦倒的时期:
我没有刻意,也没有渴望依靠救济生活。这是最令人心灰意冷的事。我不想夸张,但在很多个夜晚,尽管杰西卡在吃东西,我却吃不下。有人以为你会刻意使自己享受救济你得是个十足的傻瓜才行。
我是研究生,我有能力,我知道我的长期前景是明朗的。我一定与没有信念、最终陷入贫困的女人不同令人绝望的是失去自尊。无论如何,我的这段时期只持续了六个月。我一直在写作,写作确实拯救了我的理智。一旦杰西卡睡着,我就伸手去拿纸笔。
虽然物质贫乏,但罗琳的精神世界十分富足,她日日夜夜坚持写作,最终写成了《哈利波特》系列。她把赌注押在自己的才华上,创造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儿童图书系列。
因为债台高筑、家庭破碎、酗酒和吸毒被捕,多米尼克邓恩想到了自杀,并在20 世纪70 年代羞愧地逃离比弗利山庄。他在俄勒冈州乡下的双景观度假村租了一间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话机的公寓。尽管作为电影制片人的职业生涯已经到头,但邓恩把赌注押在写作上。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惨遭严厉批评,他的第一本书《获奖者》也是失败之作。邓恩在日记中写道:我从来没有比写剧本的时候更相信我自己。从来没有比那时更快乐。尽管财务状况捉襟见肘,但他有强烈的成功渴望,并因这渴望坚持了下来。他在2009 年去世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犯罪小说作家之一。
伯尼布里斯坦在自传《我该何去何从》中回忆了早期的艰难生活。35 岁时,我欠债,我开始相信,我的生活可能不会有什么起色了。娱乐行业的同行的成功和他自己的相对失败使他肩负重担。他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而且不顾一切地想要证明自己,于是,他创办了自己的经纪管理公司。他的公司到处都有涉猎,从《周六夜现场》到《大青蛙布偶秀》 和《捉鬼敢死队》。最近,布里斯坦的公司还参与了《黑道家族》。激烈竞争的好莱坞(他的书的副标题是除非有人想让你死,否则你在好莱坞就是无名小卒)的不平等助长了他的创作能量。
1981 年,迈克尔布隆伯格被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解雇,但他的遣散费包含1000 万美元。不论以什么标准衡量,布隆伯格都是超级富翁。他本可以安逸地退休,然而,他渴望生命中有更多东西,包括将来值得让《纽约时报》写一篇讣告的商业成功。因此,失业的布隆伯格开始着手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和全球新闻机构,也就是现在的彭博社。现在,他的新闻终端在华尔街及其他地方都是必不可少的,他对此的赌注使他成为全球最富饶城市中最富裕的人之一一座他从2002 年至2013 年担任市长的城市,一座还将长期得益于他对慈善事业的奉献的城市。
财富分配不均十分明显,因此,投机政客大声疾呼,反对不平等。你较少听到的是不平等带给我们其余人的刺激。他人的成就能够引发一种积极的嫉妒心理,正如经济学家鲁文布伦纳解释道:一个人的嫉妒心越强,就越愿意赌一把。更理想的是,成功的冒险使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富有,为所有人带来富足,实际上缩小了生活方式差距。
现代商业计算始于1964 年,随着IBM System360 主机的推出而到来。这款机器是最基础的版本,耗费超过100 万美元。只有最富裕的人才能负担得起一台速度和性能会遭到现代中等收入消费者嘲笑的电脑。这些早期计算机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高昂的价格提醒我们注意企业家的附加值。成功者能想到大多数人想不到的事。的确,他们看到的是一个需要解决方案的问题,他们从这个问题上着手工作。
1984 年,当迈克尔戴尔创建他的公司时,苹果公司正凭着苹果二代电脑掀起波澜,但个人电脑依然十分少见,它们只是技术发烧友的昂贵爱好。戴尔的结论是,如果舍弃昂贵的零售展厅,电脑就能以更低的价格向大众出售。他想出了如何将曾经只有富人才可享受的产品进行量产的办法,因此成为亿万富翁。现在,所有收入阶层的人都能使用这个曾经缓慢、巨大、价格上百万、没有网络连接的机器。很多故事都提醒我们,奢侈品只是一个历史概念,戴尔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富人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把鲜为人知的奢侈品转变成了普通商品。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人们还不可能拥有一部电话机。你得从贝尔大妈那里租一部电话,因为给一个街区之外的朋友打电话这一奢侈行为,她会向你收取一笔费用。手持电话在20 世纪70 年代根本不存在。但到了1983 年,摩托罗拉已经推出DynaTAC 8000X。这是个砖块手机,因为出现在奥利弗斯通1987 年的电影《华尔街》中而闻名。它不能装进口袋,由电池供电,只能待机30 分钟,没有现在的手机标配的文本信息、电子邮件和动画功能。一部和《华尔街》主角戈登盖柯一样的手机得花掉你3995 美元,还不包括每月服务费和长途通话费,这两者的费用也得好几百。因此,早期的移动电话非常罕见,通常只出现在富人和名人常去的地方。幸运的是,利润至少是获利的可能吸引了模仿者。摩托罗拉开始了手机革新,但很快,其他科技公司和服务供应商也进入这个市场,来服务全球各地渴望与其他任何地方的人取得联系的用户。
有些读者可能还记得打电话回家,来查看留在笨重的答录机上的信息的日子,答录机也已经重蹈付费公用电话的覆辙。也有些读者或许记得眼巴巴地等在电话机旁,等待来自客户、老板或未来配偶的电话的时光。年轻的读者可能不理解,这种相对匮乏的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常态。现在,我们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只有通话功能的手机。我们期望在智能手机上收发电子邮件、上网、看电影,甚至实时观看最喜欢球队的比赛,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但价格实惠。
一款中等配置、拥有32G 闪存的苹果iPhone 的零售价为几百美元(如果与无线服务供应商签订合约的话还能更便宜),但在1991年,这样的产品会让消费者付出144 万美元。如果在比尔克林顿当选总统前想买拥有现在各种功能的智能手机iPhone,价格会超过300 万。现在的手机价格低廉,用户能够以极低的费用向几乎任何地方拨打电话,这些手机的普及是企业家与资本相匹配的结果正是这些企业家的成功加大了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远远不是破坏社会,而是意味着从前仅供富人享用的商品正变得大众化。资本所有者把稀缺变成丰富,财富不平等就是这一事实带来的重要结果。正如已故的亿万富翁史蒂夫乔布斯证明,贫富不均是一个可喜的信号,意味着生活方式的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相反)正在减弱。
电影行业的故事同样如此。业内一直存在一种惯例:渴望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制片人必须在纽约和洛杉矶展映他们的电影,至少一个星期。各类《超人》大片的放映范围一直很广,但就在21 世纪初,住在偏远地方的人还没那么幸运,无法欣赏到大部分的好莱坞影片。像《查令十字街84 号》这样的影片可能只在艺术电影院上映,这类影院只集中在大城市。像百视达这样的录像机和录像带租赁商店缓解了距离问题,但即便如此,住在最偏远地方的人们仍受到限制,无法接触到电影的神奇魅力,
更不用说租赁商店的不方便之处(还记得滞纳金吗)。
创业天才时常以最奇特的方式出现。设法让更多人享受电影艺术的人并非来自电影行业,而是来自硅谷的科技公司。里德哈斯廷斯和网飞公司克服了音像店的弊端,解决了备货不足的问题,并取消了滞纳金。用DVD 取代录像带使得电影能够通过邮寄方便地送达,于是,住在蒙大拿州的网飞公司用户短时间内就可以轻易地观看冷门影片,像每一位住在曼哈顿的影迷一样。
邮寄DVD 消除了地理障碍,但问题没有就此结束。哈斯廷斯清楚,下一次革新将会对网飞公司造成冲击,就像网飞公司对百视达做的那样,他知道,时间也是享受好莱坞丰富电影资源的一大障碍,即使观看电影比邮寄 DVD 更理想。如今,网飞公司的订阅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站上的视频流观看电影。哈斯廷斯现在很富裕。提高网络容量和速度的革新者使视频流成为可能,他们也因此变得富有。我应该因为他们比我有钱而讨厌他们吗?还是应该感谢这个能够丰富千百万人生活的经济体系?
翻阅每年的《福布斯》全球400 富豪榜就可以看出一种非常能说明问题的趋势。美国的巨大财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货币信号,象征着令生活更美好的创业活动。抗癌药物的生产商黄馨祥是400 富豪之一。这份榜单还包括超级富豪的继承人,例如因沃尔玛超市而闻名的沃尔顿家族。他们的财富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更多机会获得资金,而资金是创造财富的必备要素(见第六章)。今天的沃尔顿家族之所以身家数百亿,是因为山姆沃尔顿使人人都能获得所有消费品,而且,在他这样做的时候,还让美国人每次到沃尔玛超市购物时都得到一次加薪。
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可能是美国最著名的富豪之一,如今,他的继承人也出现在福布斯400 富豪榜上。《圣经》告诫我们: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这句话放在19 世纪中叶依然适用。洛克菲勒开始以低价出售煤油,卖给那些日落后便进入黑暗的家庭。他通过消除这种不便性来积累原始财富。后来,他把自己的创业天才运用到汽油生意中。在谴责他的巨额财富前,任何人都请不要忘记,亨利福特之所以能大规模生产汽车,是因为标准石油公司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汽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