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HK$
74.8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低碳经济转型下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通过把国内外碳交易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综合与集成,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地解决中国低碳经济轻型下如何进行碳交易体系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的关键问题,并对一些理论上的难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低碳经济转型下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通过把国内外碳交易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的综合与集成,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地解决中国低碳经济轻型下如何进行碳交易体系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设计的关键问题,并对一些理论上的难点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
目錄:
|
第一章 碳交易体系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低碳经济转型
第二节 碳交易体系
第三节 碳交易体系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发达国家碳交易体系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欧盟碳交易体系
第二节 全国范围的碳交易体系
第三节 地区性碳交易体系
第四节 国际经验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第三章 碳交易体系总量设置与行业选择
第一节 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
第二节 总量设置理论分析
第三节 我国2020年与2030年碳排放情景分析
第四节 我国工业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核算
第五节 我国碳交易体系行业选择相关因素分析
第六节 我国碳交易体系总量设置
第四章 碳交易体系的初始配额分配
第一节 我国各省区市节能减排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区域公平优先的我国省级区域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区域层面的配额分配(分配到企业)
第一节 配额总量设定与结构
第二节 初始配额分配的模式和方法
第三节 配额的储存与预借
第六章 碳交易体系交易机制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规则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定价机制
第三节 碳市场有效性及价格波动的EEMD分析湖北与深圳试点的比较
第七章 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MRV)
第一节 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原则与程序
第二节 基准年和排放边界
第三节 排放源及监测量化方法
第四节 数据质量管理和不确定性评估
第五节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第六节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
附录A 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样表
附录B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样表
第八章 金融支持
第一节 金融支持碳交易发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第二节 金融支持中国碳交易发展的现状、效率及问题
第三节 商业银行纳入碳交易体系的探讨
第四节 金融支持中国碳交易体系发展的政策
第九章 法律保障
第一节 碳交易体系法律法规的国际经验
第二节 中国碳交易体系的法律保障
第三节 中国碳交易试点的立法实践以湖北省碳交易试点为例
第四节 国家碳交易立法建议
第十章 碳交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碳交易体系的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在当今国际议事日程上的众多问题中,也许没有任何问题比气候变暖与日俱增的威胁更紧迫、更有全球影响了。而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居民,甚至会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对中国而言,应对气候变化,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仅是国际压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内自身的迫切需求。
如何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这需要系统性的政策设计和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向低碳经济转型有诸多政策工具,但目前被主要国家和地区倚重且首选的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简称碳交易体系、碳交易或碳市场)。碳交易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碳排放权定价,让超排的企业付出代价,而少排的企业有利可图,从而实现政府既定的减排目标,并引导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项目投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转型。
因此,中国于2011年底开始启动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通过试点探索,为建设全国碳交易体系提供经验和教训。然而,我国经济发展在地区和行业之间差异大,社会低碳意识薄弱,企业碳排放数据基础差,缺乏相关立法,企业所有制结构多元,电力等行业不完全市场特征明显,这些构成中国建立碳交易体系的特殊国情。所以,低碳经济转型下建设中国碳交易体系是一项制度创新和宏大的社会实践,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借鉴,诸多理论挑战和实际问题亟需解决。
正是基于对此重大现实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关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设立低碳经济转型下的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10JZD0018),由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CCEE)齐绍洲团队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范英老师团队、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柏强老师团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刘强老师团队,共同承担了此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进行跨学科、跨地区的协同研究。本书就是这一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