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保险原理与实务(第五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金融)
》
售價:HK$
49.5
《
十三邀Ⅱ:行动即答案(全五册)
》
售價:HK$
316.8
《
家族财富传承:实务案例与解决方案
》
售價:HK$
97.9
《
恶女的告白:时隔十年,《绝叫》作者叶真中显再写“恶女”的复仇与重生
》
售價:HK$
60.5
《
从零开始·复古娃衣制作书
》
售價:HK$
96.8
《
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精装版)
》
售價:HK$
91.3
《
交易撮合者:私募股权的经验与教训(泰丰资本创始人葛涵思投资秘籍!)
》
售價:HK$
86.9
《
最美世界名画(顾爷十三年匠心之作。超大开本;精美刷边;4米长海报;藏书票)
》
售價:HK$
734.8
|
編輯推薦: |
1.宣传语:
世间*难把握的,不是一生,只是一念。认真对待当下每一个念头,养出一生清朗的善意。
2.图书主要看点:
★全新:2016于丹只此新作。于丹私家美文,重磅推出。部分稿件更新于2016年春节。
★反思:此卷为国学美文系列中,思辨性一卷。探讨了心不乱,世界就不乱,幸福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等极具话题性的主题。打破偏见,重开视野,美中务实。
★国学:从儒释道原典,到经史子集各部,于丹从生活中感悟国学精神,乃十年回归之作。
★美文:国学美文真善美之一,向善卷。不同于过去长篇讲稿式写作,延续求真卷《有梦不觉人生寒》写法。8个单元,56篇独立成篇的千字美文,讲述人性本善,是一种大我的担当。每篇辅之以精致、生动的国学小站。从生活谈国学,以国学悟哲思。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图美情浓。既适合青少年阅读学习,又宜于女性抚慰心灵。
|
內容簡介: |
于丹国学美文真善美系列第二本向善卷。《此心光明万物生》语出王阳明心学,从人生坐标的角度,将于丹私家美文结集成书;深入讨论:人性本善,并非小恩小惠,更不是一己的幸福,而是有关信仰的慈悲,是一种大我的担当。
全书分为有所依、有所为、有君子风、有神仙骨等八个侧面,惜缘向善;并配以国学小站和经典美图,让读者在一次次丰美的国学滋养中,感悟幸福的真谛,直面人生的考验。
|
關於作者: |
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及《于丹 字解人生》,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于丹国学美文系列已出版:《有梦不觉人生寒》。
|
目錄:
|
有所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陌上心,缓缓归
爱是人生的暖意
家是一生的烙印
家有三人行
专属的天使
因为懂得
独自疼痛的时光
有所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走,与伟大相遇
心不乱,世界就不乱
仁者不忧
有不为斋
柔软的禅心
人间有味是清欢
休息也是一种修行
有朋来: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朋友信之
世间最美的关系
说话与听音
放过的善意
只生欢喜不生愁
茶中浮沉多少事
流沙与天堂
有学思: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一诺千金
姥姥的私塾
我的野生动物老师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不如乐之
煎熬也是一种成全
把自己当自己
有君子风: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幸福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理玉
情分与本分
读心
观过识君子
心能转境
找回自己的魔法
有神仙骨: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凉风起时
我和谁都不争
晴丝吹来谁家院
生命的伏笔
舌尖上的四季
最美的自己
谁怜风花雪月
有心成长: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爱和善意的吉光片羽
童心本无用
留住相约的那场雪
相逢恨早
岁月风景
三十而立
针线有爱
有梦安顿: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沐浴春风咏而归
我们的心能遨游多远
一生如诗
没钱的日子
取舍的气度
注定寻找
阳光就在更高处
|
內容試閱:
|
精彩书摘:
序言:一念
记得很多年以前,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位将军,听人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心里不解,就急匆匆赶去寺里问老方丈。
方丈正在坐禅,将军冒冒失失开了口,老方丈眼睛都没睁开,很轻蔑地说:你这样一介武夫,连个起码的礼数都没有,还配听什么修禅的道理。
将军大怒,咣当一声拔出剑来,直指老方丈鼻尖你个臭和尚,问你是给你面子,还不识抬举了?!
方丈睁眼,一指将军:此一念,你就在地狱。
将军一怔,忽然羞赧,掷剑伏地:在下失礼,本来是为求教于师父,还请师父宽恕。
方丈淡淡地说:此一念,你已经在天堂。
随着长大,看见都市里的街道一天比一天宽,人的心量却一天比一天窄。开的私家车越来越好,路却越来越堵,以至于出现了路怒一族。于是常常想:浮沉忙碌间,我们还能不能照顾好每一个起心动念?
《庄子秋水》中称:夔怜(虫玄),(虫玄)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就是说一足的夔羡慕多足的(虫玄)跑得快,可多足的(虫玄)羡慕无足的蛇更快,有形的蛇呢,羡慕无形的风,而风知道自己的速度赶不上人的目光快,目光却明白世间最快的是起心动念,一念即千里,什么都追不上。
所以佛家有句话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人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有个诱因,难免就起了嫉妒、贪婪、烦恼、报复各种念头,关键是有没有一种觉悟能及时制止了念头,让自己明辨是非的理智赶在做傻事之前醒过来。
看烦恼二字,那是火冲上了顶、乱了心,而觉悟二字,恰恰是见我心。
于狂喜中、于暴怒中、于飞短流长的环境中,得见自己的心,都不容易。
世间最难辨识的不是远方,是近处;最难评价的不是网上的人和事,是自己。世间最难把握的也不是一生,是一念。
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乡村往事:三十多年前,在他女朋友家的村里,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跟人私奔,怀了身孕。这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乡村可是天大的笑柄,连续几家女眷来跟他后来的丈母娘议论这件事,可他这位准丈母娘就是不接一句茬儿。别人义愤填膺之余好奇追问这位邻居不表态的原委,老太太慢悠悠说了一句:我家有四个还没出嫁的丫头,我不敢担保自己家的闺女个个不落话把儿,我也不敢笑话别人家的闺女。
后来,这家的女儿都考了出去,个个很有出息。乡里都说,是为娘的家有规矩,口上也积德。
不敢幸灾乐祸,就是一念慈悲。
时时心存不敢,就熄了些自己的妄念,多了点儿对别人的恻隐。一念不炽,就烧不毁理智清明。
星云大师提倡的三好运动,无非就是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言语上不妄语、不诽谤;行为中毋因善小而不为、毋因恶小而为之;那么心念上自然就养出善意来了。一念一行,生生不息,也就从当下绵延成了一生。
努力照顾好当下每一个念头吧。
1.幸福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幸福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吗?我千万次地问自己。
有一年,我到柬埔寨大吴哥窟,寻访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却爱上塔普伦寺的角落里不起眼的笑愁仙女。这尊仙女像,左哭右笑两张脸,左跨一步是愁,右跨一步是喜,站在中间,则是喜忧参半。她的左边明明有一种深深的、寂寞的、深入骨髓的哀愁,而她的右边却始终笼罩着淡淡的、温柔的、慈悲隽永的欢喜。
夕阳披洒在砂砾上,有一种粗糙的温暖,小吴哥一片奇幻的金色手指触摸上仙女像的瞬间,内心辽阔而安宁。笑愁仙女神秘莫测的表情,如同八大山人似哭还笑的签名,让我顿觉无比真实,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模样。
我们一直在追求幸福,期待生活不着一丝哀愁,给予满满的笑意。稍有不顺,我们就苛责世界、埋怨他人。何时我们也能做一个能释然、懂接受,兀自绽放光芒的笑愁仙女?
著名犹太精神病学和神经学专家维克多
弗兰克曾写过一本轰动世界的畅销书《生命的意义》。1941年,纳粹已经开始进入奥地利,犹太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浩劫。弗兰克正值而立,意气风发,已是成果斐然的学者。他还是有执照的医生,握有美国绿卡。弗兰克的妻子刚怀孕,只有移民避难,才可保持小家的完整。
然而,他的身体里终究流着犹太人的血,奥地利有他的信仰和民族。踌躇之间,弗兰克来到维也纳大教堂。在管风琴洪大的奏鸣声里,他痛苦地抉择。留下的理由是什么?第一,他是医生。身体有病的犹太人是会被第一批杀掉的,而作为医生,他可以给这些人开具健康证明。第二,他是儿子。虽然留在奥地利,并不能阻止父母被杀掉,但是,他可以陪伴老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于是,弗兰克带着这两个沉重的理由回到家。
如同神示。一到家,门口多出了一条残损的大理石,上面刻着十诫中的第一诫:你当孝敬父母。父亲告诉他:犹太会堂已经被纳粹摧毁了,这条大理石被捡回了家
1944年,弗兰克医生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缓步走出纳粹集中营,他是全家唯一的生还者。他的父母、妻子、孩子全都死在了那里。医生说:我不会后悔,生命的意义不只是追求幸福。
人性本善,并非小恩小惠,更不是一己的幸福,而是有关信仰的慈悲,是一种大我的担当。
在田沁鑫导演的话剧《北京法源寺》中,谭嗣同曾和法源寺的住持讨论慈悲:慈悲可比善良大多了,慈悲是多么勇猛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要有人活着,才能继续革命,变法不能只是一个笑话。还要有人留下赴死,有流血,有牺牲,才能警醒世界。
主动选择苦难,直面生死,始终在大信义的驱使下去面对生命的全部意义。慈悲不止是慈眉善目的真容,而是至刚至勇的担当。
什么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不再踟蹰于难捱的苦难,不再自得于点滴的善意,幸福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更要勇猛直面残酷的人生。
国学小站: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善的论述,善首先是爱人,它在治国,在修身,在处世之道,也在行事之矩,关乎信念,也需要担当,比如:
子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这是说一个人临终的话一般都是善意的,主要指处事待人要真诚、谦和、严肃、端庄,强调礼和信。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这是说做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勤奋学习,治国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既要有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又要审时度事。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这里的善,囊括了聪明才智、仁德、严肃认真的态度、合乎礼节等多种具体行为规范和心理品质。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这是指品德高尚的人就能使社会进步、和谐。
2.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472年,王阳明出生在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中叶。之前是蒙族雄威的元朝,之后是满族奢华的大清。明朝只是汉民族的一个落寞而孤绝的背影。
王阳明原名王云。五岁时,祖父为他改名王守仁。守仁源于《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人生在世,智慧获取的一切,倘若没有仁爱的胸怀和坦荡的人格坚守;即使侥幸得到,也必将失去。
王守仁九岁,父亲王华考中了新科状元。他随父上任,从浙江迁至南京。初入学堂,他问老师:什么是天下第一等事?老师说:念书。然后科举,像你爸爸一样,考状元。小守仁很狂:我以为不然。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从此,他拼命读书,涉猎广泛,保持欢喜的蓬勃。远望金山寺,即兴口占: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15岁,他试图武功救国,沉迷于兵法,只身出走居庸关、山海关。17岁,他去江西娶亲,途经铁柱宫偶遇道士,习导引术。终于被岳父找回家,又拜师大儒,从此专注程朱理学。
所谓格物致知,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简单说,通过考察事物,获得知识。最后实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回,王守仁选中了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穷究物理,把自己格得大病一场,又转投佛老。
由此,王守仁养病在会稽,讲学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王阳明。
王阳明二十多岁,已经打通儒、释、道、兵。然而,他连年落第,28岁才中。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一入侯门深似海,35岁那年,王守仁遭遇平生第一次流放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到达的时候,他已经37岁。
我多次寻访他悟道的阳明洞,流连他研读《易经》的玩易窝。巨大的山洞,四面积水。一个石凿的棺椁,就是他的私人财产。这里遍地毒蛇瘴气,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朝廷不理,朋友不帮,纯朴的少数民族接济了他。他端居澄默,明白了格物致知之理,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道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何谓阳明心学?那是厄运之中,一个人凭借信念的自我救赎。而一颗心逐渐养大,就足以涵盖整个宇宙。
于是,他开始在山洞里办学龙岗书院。学生问:老师,一朵花开在南山,跟你的心有什么关系呀?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我们生于同一世界,而结论不同。原本,这世界的美与善,恨与仇,自在人心。
王阳明内有心性,外有武功。处江湖之远,他用文治传承。居庙堂之高,他以武功平定江山。流放归来,他一次次平叛,再用文明教化,收服人心。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住了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他说: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诚然,破山中贼容易,破心中贼尤难。他一次次被贬,却从未蹉跎。他说:知行合一。有知识是行动的开始,是行动的主意。而有行动,是知识的结果,是知识的成就。
王阳明五十七岁时,死在江西南安的一条小船上。那个黎明,舟行靠岸,学生们泪眼相问:先生还有什么遗言?王守仁说了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世界的真相如何,用爱的激情和能力改变它。心有担当,便是圣贤。
国学小站: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其宗旨为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阳明心学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所以,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之处,就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性灵体验。
而王阳明本人就是一个热情好奇,忠于本心的人。他并没有生在一个多好的时代里,却把自己的生命准备得很好,用他的身心之学,良心之教,等待时代来选择他。
3. 独自疼痛的时光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幅遗世而独处的景象,是红尘之外的一个永恒诱惑。很多时候,我们的心需要独处,需要自我放逐,然后从中获得宁静与力量。原本世界上,所有生命个体都是独立的。
每个生命的成长都必须穿越注定的磨难,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替代你。比如,我爱我的孩子,她要是磕了碰了,我可以替她去包扎,可以抱着哄她,但是我再心疼也不能代替她流血,疼痛。世界上没有无所不能的救赎,我们都需要生命的自救。
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豪苏东坡一生坎坷蹉跎,问他这辈子有什么功勋,这些都是他贬过官的地方,一直被赶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
有一天,苏东坡和朋友出门游玩,突然下雨,手中没有雨具,同伴狼狈而逃,他浑然不觉,一人漫步在风雨中。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穿林打叶声固然汹涌澎湃,但是人心自空,可以不听。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何妨就在风雨中散步、吟啸,有竹杖,有芒鞋,步履轻捷。有风有雨不要紧,关键要问问自己的心怕不怕。如果你怕了,你就真的已经败给风雨。如果你不怕,风来雨来,一蓑烟雨任平生。穿越风雨,他能够逢着什么?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阵春风把酒吹醒,觉得身上有一点点凉意,蓦然撞见前方山头斜阳正红。雨霁风停,回头再看来时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都会开始,正如一切都会过去。
这个世界上善意和恶意的动静都很大。内心被现实无理挤压,未必就是不幸。无数独自疼痛的时光,终究需要自我去穿越。只要你对自己的生命拥有一份诚意,就能找到自救的力量。不自觉间融合许多人的生命,迅速发现自己的方向,让你的每一次经历都成为值得记忆的瞬间。
终有一天,我们穿越世相,笑看云起,送走心上踩过的动静,熬过独自疼痛的时光,于是惊艳,风雨之后,夕照温柔。
国学小站:
张孝祥一生屡被贬官,他是这样看待的: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就算短发萧疏、一腔清冷又有什么呢?我还可以自在地泛舟,生命还是很稳健。即使天地都没有光明了,只此一刻,我还能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其实孤光自照转换为庄子的话,就是两个字葆光。我们的心是一个府库,养心是为了葆有心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一定来自外界,而是内心里的深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的生命作为支点,保有我们的光芒,并能从别人的生命里,从历史文化中找到困顿时可以被救赎的力量,安稳时可以快乐的能力,我们就能安然度过那些独自疼痛的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