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仰望星空

書城自編碼: 28948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鲍鹏山
國際書號(ISBN): 9787533472108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8-0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4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理论的意义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HK$ 74.8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HK$ 52.8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HK$ 52.8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民国词社沤社研究 》

售價:HK$ 140.8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帕纳索传来的消息(文艺复兴译丛) 》

售價:HK$ 108.9
DK威士忌大百科
《 DK威士忌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小白学编织
《 小白学编织 》

售價:HK$ 65.8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Android游戏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 王玉芹 》

售價:HK$ 108.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43.5
《美丽诗经》
+

HK$ 46.2
《永恒的乡愁(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鲍鹏山卷)》
+

HK$ 67.5
《勘破西游:八十一难皆是局》
+

HK$ 59.0
《中学生推荐书系---寂寞圣哲》
+

HK$ 62.0
《鲍鹏山说五子系列 鲍鹏山说孟子》
編輯推薦:
先秦诸子,若群星璀璨。《仰望星空》是鲍鹏山先生对诸子百家的深刻解读,和其另一力作《美丽诗经》均属于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名家谈国学系列。
內容簡介:
先秦时期,诸侯争霸,诸子争鸣,正所谓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圣王之权没有了,诸侯自以为王,圣王之义没有了,诸子自以为是。《仰望星空》一书作者对文化罂粟老子,人类之子孔子,冒犯天下的叛徒墨子,儒门护法的孟子,看守月亮的树庄子,王者之剑商鞅,哲学乡愿荀子以及韩非子和李斯等先秦诸子进行了深刻剖析。诸侯争霸的结果,是天下版图尽入于秦,百家争鸣的结果,是天下学术终归于法。结果是悲剧,过程却被历史一再回味。
關於作者:
鲍鹏山,文学博士、作家、学者。上海开放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上海电视台《东方大讲坛》、上海教育电视台《世纪大讲坛》、山东卫视《新杏坛》等栏目的主讲嘉宾。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风流去》《鲍鹏山新说水浒》《孔子传》《孔子如来》《论语导读》《寂寞圣哲》《先秦诸子八大家》《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致命倾诉》等著作二十多部。全国多家杂志的专栏作者,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创办浦江 学堂、花时间读书社。
目錄
文化罂粟
神出鬼没的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鲜
倒退的历史
不敢为天下先
柔弱胜刚强
身随心去
人类之子
孔子长相颇怪
崩溃的时代
更为伟大的力量
更为伟大的事业
仁以为己任
天不灭斯文
哲人其萎
冒犯天下的叛徒
勇是一种危险品
墨子的身世之谜
向帝国挑战
墨子眼里无周王
呼唤新世界
否定周文化
儒门护法
道统中的地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由仁心到仁政
性善论
孟子的障眼法
内圣了就可以外王吗
伦理学上的大命题
好骂人的大丈夫
看守月亮的树
清洁的精神
在僻处自说自话
濠梁之辩
激情与超脱
一而不党
王者之剑
谁认识公孙鞅
内刻刀锯之刑
外深钺之诛
有功无德
国家只要一种民
消灭私人空间
收拾弱者的手段
作法自毙
哲学乡愿
身份意识
从道到器
幕僚心志
人性恶
给暴君松绑
我花开后百花杀
韩非与老子、庄子、荀子
坦然指点人性之丑恶
君臣不同利
道德与人性
权力与人性
私学之死与韩非之死
千古一鼠
机会主义者
国家恐怖主义
猫和老鼠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內容試閱
文化罂粟



神出鬼没的老子
关于老子,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样开始叙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是南方的楚人,又在北方的周为官,做周守藏室之史,长期浸淫于北方,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是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结合的产物。难怪他的思想包含着巨大的激情,同时又如此抽象、理智,甚至冷酷。
司马迁接着叙述了有关老子的两件事:一是孔子到周去,曾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诫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去掉傲慢自得的神色与过大的追求。孔子回来后,用龙来向学生描述他见到的老子,可谓推崇备至。而《孔子世家》记的则是二人分别之时,老子对孔子的临别赠言,其中两句很发人深省,是一种老于世故人的口气: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意思是说,做儿子不要在父亲面前坚持自我;做臣下不要在君主面前坚持自我。这有己,我译为坚持自我,包含有自作聪明比父亲、君王聪明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独立意志等内容。做儿子、做臣下,在父亲面前、在君主面前有自我,显得比他们还聪明,是不招他们喜欢的。老子是深察人性的缺点的。
还有一件事是有关《道德经》成书的记载。司马迁说,老子居周既久,见周之衰,就准备离去。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函谷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据说尹喜也是周之大夫,是一个隐德行仁的高人。他预先望见有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经过,便留意观察东来行人,果然迎得老子。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你要从人间隐退了,在你远行之前,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吧。
司马迁接着叙道: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看司马迁说老子,一开始语气颇坚决自信,籍贯、姓氏、官守都言之凿凿。但在叙完老子出关,莫知所终以后,突然又变得不自信而自疑起来: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
老子是老莱子?老莱子是老子?更可疑者,司马迁这位反对言不雅驯的人,竟说出这样荒诞不经的话来: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司马迁大约也是被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弄得神经兮兮了,才说出这样他自己历来反对的昏话。这还没完,老莱子我们还没弄清呢,他又说起了一个太史儋:
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看来,司马迁这回真的是彻底地糊涂了。只好叹口气,说一句圆场的话:
老子,隐君子也。
是的,老子的生平对我们而言,是无始无终的: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尤其是他的终点,更是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大悬案。一般人的一生,以死为终点,而他则没有死,只有隐,只有出关而去。他自己说出生入死,敢情他的出关,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再生?
确实,对我们而言,他只是离席而去了。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他不是一个死者,而只是一个缺席者。我们在讨论自然、社会和人生时,一直给他保留着席位,一直在引用他的思想。什么时候他能姗姗而来,直接参与我们的话题?
后来,还有一个说法,说他一生下来就满头白发。我以为这不仅是有关他个人经历、心灵与智慧的隐喻性象征,更是有关我们这个早熟民族的心灵与文化的深刻隐喻。他的职业,周守藏室之史实际上也可能是一个隐喻,与前一个隐喻是一个因果系统我们历史悠久,饱经风霜;我们少年老成,老奸巨猾。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他智囊般硕大的头颅内包含着无比深刻的人生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头上密密的皱纹中隐藏着太多的阴谋与陷阱。他神奇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昙花一现,然后又神奇般地远遁他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骑青牛,执麈尾,晃动身影,出关而去,弃故土如弃敝民屣。描述他的行踪正可以用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出如神迹,没如鬼杳。

他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就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史书,是王朝的大事记,是诸国的争斗书;是你死我活的兴与亡,是此起彼伏的盛与衰;是阴谋与权变,是杀戮与残忍,是眼泪与狞笑,是尔虞和我诈。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这些东西成为他了解和理解社会、人生的感性材料和基础,成为他哲学的依据和指控人类文明的证据。
对某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会成为他自己个体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他生在那么多既经的历史之后,正是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那岂不是在说,读史使人少热情而多冷静,少诗意而多理智,少幻想而多现实,少天真而多心机,少童心而多老猾,或者更直接地说,读史使人衰老,使人世故?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他的大慈悲,就是无为;他的大冷酷,也是无为。他弃人类于原始生态,岂不是大冷酷?他返人类于天地自然,岂不是大慈悲?
在他为我们留下的五千精要(刘勰对《道德经》的评语)中,除了谈到了宇宙的生成、构成,还有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点:一曰治国,二曰处世。
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作《德道经》(马王堆出土的竹简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治国的方法,也就是班固所说的道家特别重视的君人南面之术。可他的治国之术,实在是简单,用他的话说,就是简单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就如同炒一碟小鱼而已!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看来,治国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殚精竭虑地去做什么,而是只要我们把现在正干的事停下来,什么也不做就是了: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崇尚贤才,从而使百姓不争夺;不看重难得的财货,从而使百姓不做盗贼;不让百姓看见能引起占有欲的东西,从而使百姓的人心不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是让人民心灵空虚而肠胃充满,志向卑弱而筋骨强健。让人民经常处于无知识无欲望的状态,从而让那些智者不敢有什么作为。实行了无为,就是无所不为了。
一口气说出八个不字,四个无字,听起来就是摇头摆手避之唯恐不及,口里一连串的不不不和别别别这是对现存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盘否定。为什么不尚贤?因为贤是人的智力、能力和德行的总和,是对一个人的综合评价。贤的坏处在于它是有为的工具,人越贤,闹得动作也会越大,潜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世界上,很多坏事都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做出来的,很多的祸都是他们闯下的。被历史与现实的无穷变幻和无数鬼脸弄得心惊肉跳、神经兮兮的老子渴望宁静那种远古的无争无夺的、无知无识的、无是无非的宁静。所以老子要不尚贤,还要不贵难得之货。货是什么?是人人都欲得的物质享受。货的坏处在于它刺激了人的欲望。这货与贤相辅相成。据段玉裁的解释,货乃辗转易手之财,贤则是由多财引申而出的人之多能。故而,货是所争的目的,贤则是争夺的手段。货越贵,人就越要去争;人越贤,争夺就越激烈,阴谋就越周密,用心就越机巧。所以老子说圣人之治应该是虚其心而实其腹,弱其志而强其骨。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心志空虚,无所欲求,安于现状。这当然是愚民政策,但客观地说,老子这种愚民政策的目的不是为了便于统治者的统治和榨取,而是他真的认为这样的愚乃淳朴的表现,是赤子之心的真实体现,是道德的人与道德的社会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能让人民实其腹强其骨,老子毕竟比率兽食人(孟子语)的统治阶级要仁慈得多了。
使夫智者不敢为,智者哪怕是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发现了上层权势者的阴谋自私与对大众利益的损害,但面对着一群肠胃充实而头脑空虚,筋骨强健而心志卑弱的大众,他还敢呐喊么?他也只有彷徨于无地吧?
所以,鲁迅才有这样的疑惑:一个铁屋子里一群人昏睡以待死,而有一两个人醒来了,这一两个人是喊叫好?还是也一同昏睡好?英国著《论自由》的穆勒也对此现象进行过描述。他说,在专制的社会里出现过并且还会出现伟大的思想家,但决不会出现思想活跃的大众。所以,思想家天才的思想火花只能在小范围内悄悄地传播,并自生自灭,而永不能以其光辉照亮社会的一般生活。愚昧的大众不仅是暴政的受害者,也是暴政的同伙,先知先觉的迫害者啊。而那集体的暴力正是暴君最爱调动的迫害力。
无为而治,是否定形式的治。那么,合理的推论是既然无为了,还要统治干什么呢?这种治,已经不需要治人者,没有了治于人者。也不再需要社会组织,比如国家等等,与此相关的道德观念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实际上,老子确实是这样想的,他是当代社会及其文化观念的最大颠覆者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小民少,使得既有的各种机巧之器弃而不用,使得人民看重生死而不远徙他乡。即使有了船和车,也没必要乘;即使有了盔甲和兵器,也没有仗可打。使得人民再用起结绳记事的老办法。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居住为安恬,以其风俗为快乐。邻国可以互相望见,鸡犬之声可以互相听闻,而人民从少小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国小、民少,这是老子对他理想国所定的规模。实际上,这里的国已经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它只是一些原始的自然村落与集镇。有什佰之器而不用有舟舆无所乘之,车船什佰之器等机巧之械没有用场了,自然也就会绝迹。机巧之械的绝迹,有利于杜绝人的机巧之心。技术的世界往往影响人的心灵世界,太重智慧可能损害德性,这是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家几乎一致的观点。
同时,老子反对人与人之间文化上的、社会组织上的联系。他要斩断这种人与人间的文化纽带,让人回到自然的血缘纽带中去,回到家族中去。老子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评价极低,抱悲观的态度。所以他要人不远徙,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可见国之小),鸡犬之声都可以互相听闻,但人却必须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不相往来与无为互为因果。既然无为,往来哪有必要?既然不相往来了,怎么去有为?

倒退的历史
老子对所谓的人类文明史是否定的。他悲观地认定一切都是在堕落而不是在进步: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大道被废弃了,就有了对仁义的提倡;人的聪明智慧多了,就出现了大量人为的弊端;六亲关系不和睦了,就有人提倡孝慈了。
他这样预言: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丢失了,才出现德;德丢失了,才出现仁;仁丢失了,才出现义;义丢失了,又出现了礼。这个礼,它就是忠信的消亡,混乱的开始。
在他看来,人类历史,就其道德而言,是一个逐渐堕落的过程;就其文化而言,更是一个衰退的过程,而不是发展的过程。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所谓文化创造,只不过是对堕落人性的被动适应,是对人性中恶欲步步退却不断满足的结果。所以,人类要自赎,要保持淳朴的道德人性,必须反过来,逆向行走,去追溯本源的道。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人类本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根除了圣明和智慧,对老百姓而言,是百倍有利的事;根除了仁与义,人民就会孝顺和慈爱;根除了机巧与利用,盗贼也就消失了。
这就是道家有名的反知识论的最早、最经典的表述。显然,老子看到了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人类传统道德正在崩溃。智力的发达往往与本性中淳朴善良的丧失同步。生产力的进步、物质的积累,仅仅满足了人类的动物性的肉体欲望,而促退了人性的真善美。从某种角度看过去,道德确实好像更适宜在艰苦与匮乏中培养与体现。正如庄子后来观察到的,即便是鱼,在泉水干涸时,也会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而一旦泉水充足,则往往相忘于江湖。如何既保持哲人们推崇的人类淳朴德性和不争不竞的秩序,又能满足人的物质欲望,提升人的文化水平,这是至今也没有答案的,我们当然不能苛求老子。
思想家往往是不与时代同步的。他们或超前于时代,提出未来之蓝图;或落后于时代,留恋过去之社会道德状况。超前的思想家发现当代之不足,恋后的思想家发现当代之所失。他们共同发现当代的缺与失、当代的不完美,并从而对之进行批判。唯其批判,才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使命即是批判。老子就是这样的一位恋后的思想家。

老子的思想,即是这种批判哲学。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不为者,以欲无不为也。一针见血地把老子的真实思想及独特的表达方式揭示了出来。老子的很多怪话,不过是批判现实、发泄不满的愤激之辞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