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最新修订版)

書城自編碼: 285813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 译者:李迅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80694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8-01

頁數/字數: 424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HK$ 132.2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白夜追凶(上下)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HK$ 109.8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HK$ 132.2
纳特·特纳的自白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HK$ 84.0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HK$ 88.5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HK$ 89.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8.5
《中国文化读本(普及本)(第2版)(黑白版)》
+

HK$ 73.5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

HK$ 88.8
《艺术学概论(第4版)》
+

HK$ 176.8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編輯推薦:
少数探讨电影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本书甫出,便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它恰好符合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
案例丰富有趣
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


特别增加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部分
译者特别为*版增加了八十余页附录,将国内的电影史研究状况以及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当代电影》,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思考,并且,作者都是中国电影史学界的名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有的文章更直接引用了这本书。
內容簡介:
本书从实在论的哲学高度,全面考察以往的电影史研究方法,清晰梳理美学、经济、技术、社会诸种生成机制,彻底更新了电影史学的问题框架和研究范式。同时,作者例举多种视野独特的个案研究,作为理论的实践,使读者能够以全新的视点认识电影的历史。
新版本特别增加了五十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构中国电影史学的最新思考,这些探讨的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
關於作者:
著者简介
罗伯特C艾伦(Robert C. Allen),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美国大众娱乐与流行文化史,著有关于美国广播电视史的《话说肥皂剧》,关于美国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大众戏院的《令人不快的愉悦:杂耍表演与美国文化》。他开设有美国影视媒体史,全球化与民族身份,美国家庭社会变迁,社会与文化历史比较等课程。

道格拉斯戈梅里(Douglas Gomery),马里兰大学美国广播与电影图书馆(世界五大广播图书馆之一)资深学者、荣休教授,曾在马里兰大学教授传播学,为《村声》杂志撰稿,出版了十余本关于美国媒体经济学与历史学的著作,如《好莱坞制片厂制度史》、《声音的到来》等,大量著作已被翻译为八种语言。

译者简介

李迅,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外国电影和电影理论研究,著有《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类型化转向》、《当代欧美名片评析》(合著)和Lights! Camera! Kai Shi!In Depth
Interviews with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Movie Directors(合著)等。
目錄
简目
作者序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
第十章 选读指导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上篇 观念与方法
下篇 实践

译编后记
跋(代)  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by孙绍谊
出版后记

目录
作者序
第一部分 阅读、研究和撰写电影史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1 作为电影研究一个分支的电影史
1.2 历史研究的本质
1.3 历史知识和科学知识
1.4 约定论对经验论的批评
1.5 实在论的反应
1.6 作为电影史理论的实在论
第二章 研究电影史
2.1 电影学术的历史
2.2 影片证据
2.3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
2.4 影片之外的证据
第三章 阅读电影史
3.1 叙事的电影史
3.2 阅读电影史
3.3 阅读即质疑
3.4 个案研究:第一批美国电影史学家
3.5 总看法
3.6 电影史和关于技术的流行话语
3.7 技术和成功
3.8 电影史著作和征订出版
3.9 结论
第二部分 传统的电影史研究方法
第四章 美学电影史
4.1 美学电影史中的唯杰作传统
4.2 电影史和电影理论
4.3 现实主义(巴赞理论的形态)
4.4 唯杰作传统和作者论
4.5 唯杰作论对历史语境和历史变革的看法
4.6 对唯杰作论的批评
4.7 符号学和电影史
4.8 走向美学电影史的重建
4.9 风格
4.10 互文本背景
4.11 生产方式
4.12 作者
4.13 电影圈内的美学话语
4.14 个案研究:《日出》的背景
4.15 茂瑙的传记式传奇
4.16 美国评论话语中的德国电影
4.17 德国导演与高级艺术片
4.18 茂瑙和福克斯的策略
4.19 论及《日出》的话语
4.20 结论
第五章 技术电影史
5.1 伟人论和技术决定论
5.2 技术变革的经济学
5.3 个案研究:声音的到来对技术变革的分析
5.4 对技术变革经济学的重新思考
第六章 经济电影史
6.1 马克思主义批评
6.2 工业分析
6.3 个案研究:美国电影工业的形成
6.4 结论
第七章 社会电影史
7.1 谁制作了影片,为什么制作这些影片:
影片生产的社会史
7.2 谁看了电影,怎样看的,为什么去看:
看电影的历史
7.3 什么让人看到了,怎样让人看到的,
为什么
让人看到:作为文化记录的电影的历史
形象研究 
电影怎样反映社会:克拉考尔与德国电影 
经验主义者对克拉考尔的批评 
经验主义的替代物:内容分析 
观影心理学 
7.4 人们对电影说了些什么,谁说的?
为什么目的说的?
7.5 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与其他社会机构
一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7.6 个案研究:明星电影史中的角色
明星是什么?
促销 
宣传品 
影片 
批评与评论
结论 
第三部分 做电影史
第八章 撰写电影史
8.1 项目一 技术变革的历史:
有声电影来到密尔沃基
8.2 项目二 地方电影放映的经济学:院线
8.3 项目三 地方社会史:
两个城市中观影活动的早期形式
8.4 可供研究地方电影史使用的资料来源
名录 
火灾保险图 
地方志 
地方报纸 
电影行业报纸 
公立档案 
采访
照片
第九章 重新整合电影史
9.1 个案研究:美国真实电影的早期阶段
重新描述真实电影 
作为另类实践的真实电影 
真实电影的技术语境 
德鲁小组的由来 
真实电影和电视广播网 
生成机制间的关系 
真实电影的命运
结语:真实电影中诸种生成机制的相对作用力
第十章 选读指导
10.1 作为历史的电影史
10.2 研究电影史
10.3 阅读电影史
10.4 美学电影史
10.5 技术电影史
10.6 经济电影史
10.7 社会电影史
10.8 撰写电影史

交响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
上篇 观念与方法
1. 走近电影 走近历史
2. 关于深化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断想
3. 电影史学发展谈:细节、建构、环境
4. 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
5. 史学范式的转换与中国电影史研究
6. 后编年体史述:多元体裁与深度阐释
7. 开放的电影史观念主导的路径标识
下篇 实践
1. 与电影史对话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
2. 戏曲电影《定军山》之由来与演变

译编后记
跋(代)  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by孙绍谊
出版后记
內容試閱
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理论与方法

新世纪之交,值电影跨越百年之机,主要依附于学府机构的美英电影研究界也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逐步确立自身合法地位的电影研究学科进行了反思。在这场不乏前瞻性的反思中,首先受到质疑的是七十年代以来流行于电影学科的以符号学、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欧陆学说为基础的宏大理论(grand theory)。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诺埃尔卡罗尔(Noel Carroll)编辑出版的《后理论:重构电影研究》和克里斯汀葛兰希尔(Christine
Gledhill)、琳达威廉姆斯(Linda Williams)主编的《重构电影研究》是宏大理论批判的集成,两书不仅对欧陆理论和以其为基础形成的学术套语讥讽犀利,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近年来美英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historical turn)趋势,亦即电影史和电影史写作逐渐从宏大理论的荫佑下浮出,重新成为众多电影学者讨论和研究的重点。2004年,伴随美英规模最大的学科组织电影研究学会(Society for
Cinema Studies)应情势的变化更名为电影与媒体研究学会(Society for Cinema
Media Studies),学会季刊《电影杂志》(CinemaJournal)也在春季号和秋季号的焦点(In Focus)专栏汇集了一批有影响的电影学者,就电影学科在美英的发展状况和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换一种角度看,电影后百年时期美英电影学界的这种历史转向或许也反映了更广泛意义的范式转型(paradigm shift)。如果说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哲学基础上提出的范式转型必须以现存范式的危机为条件的话,那么,电影后百年时期的危机不仅反映在宏大理论面对日益丰富复杂的电影创作实践逐渐显现了阐释的僵化和教条,而且也体现在数字技术的出现和成熟迫使电影学者重新思考一系列形成于胶片电影制作、发行、放映(接受)基础上的观念和理论。仅以文本为例。从其脱胎自传统人文、社会科学而自成独立学科起,电影研究的对象就是以胶片为介质、以放映机投射到银幕上、在暗黑剧院里群体观看的电影文本。但是,这一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却因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被边缘化了。传统电影文本不仅会因数字化而改变形态(如字幕、版本、画面纵横比、色彩明暗和声音,乃至镜头和叙事的互动变化等),更会因为数字化所带来的展示平台和观看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异。换言之,后百年时期电影学科的最大危机恐怕是传统研究对象的消失:文本在哪里?哪一个是文本?哪一种语境下的文本?范式转型带动了历史的思考。在历史转向的大语境下,关于早期电影及其历史的讨论和写作成了很多学者共同的旨趣。不过,后百年时期对早期电影的关注,无论在问题提出还是在历史思考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除了对档案材料和第一手资料重要意义的强调、并以此凸现与重理论轻资料的宏大理论派的区别外,早期电影热中提出的很多问题,明显得益于此前电影研究的理论洗礼,并不仅仅局限于事实的考证、资料的考据、被遗忘文本和人物的钩沉挖掘以及简单的史料归纳整理。2006年4月在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2008
年2 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举行的全球主义和电影史(Globalism
and Film History)、跨越边界:反思默片(Border Crossings:
Rethinking Silent Cinema)专题会议正是以问题和观念推动早期电影思考和电影史写作的例证。应该说,全球性和边界跨越对电影而言从不陌生,自诞生伊始电影就和全球旅行密不可分,现代工业和资本的跨国性决定了电影的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特征。但后百年时期对电影跨越边界现象的重新思考,从根本上说导源于当代全球化速率的加快和全球化问题俨然已成为当代政治、经济、文化讨论的焦点。以全球主义和跨越边界来命名主题为电影史的会议,其目的显然意在从相互关系、语词融汇、对话竞争以及权力的非均衡秩序等角度重新审视早期电影在何种程度上促成或影响了文化全球化进程,同时又如何重新定义了全球和国族之间的紧张关系。换言之,默片时期电影的全球旅行和跨国、跨语境接受可能远比现有电影史所描绘的要繁复深湛得多,而以全球视野重新考察电影边界的划分、逾越和重画,我们可能会发现全新的历史。比如,美国《电影史》杂志2005 年以特刊的形式发表了一组文章,围绕1927 年这一无声向有声过渡的时间主题对电影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发展状况和显著特征做了系列探讨。这一跨国跨文化语境的共时性考察,不仅帮助专栏组织者达成了试图将1927 年从《爵士歌王》中拯救出来的初衷,而且也在拓展共时性版图的基础上深化了人们对历时性事件的认识
电影研究历史转向中的另一特点是关注媒体特性(media specificity)的单纯电影史写作向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过渡。如果说风格、语言、叙事和工业体制的探讨往往带有就电影谈电影的局限的话,那么,把电影摆在社会文化和技术变迁的大语境下加以考察,则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电影这一结合了现代工业和商业美学的媒体形式在社会和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力量。以电影研究中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现代性和现代经验的表达成为电影史特别是早期电影研究和写作的理论支柱。无论是白话现代主义论还是现代生活建构论,电影不再被看成是孤立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之外的单纯艺术形式,也不再仅仅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完善的工业体制,而是在更广泛语境下特定社会的城市发展、感官机制、日常生活等面向经历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志。把电影史看成是社会史、(视觉)文化史、生活史、建筑史、城市发展史的重要部分,也就意味着观众、场所、地点、空间、消费行为和方式等逐渐取代电影文本而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也部分呼应了电影史学家道格拉斯戈梅里在《分享的愉悦:美国电影放映史》中提出的观点,即电影研究不仅意味着电影美学、电影文本、电影人和电影制作机构的探讨,更应该是对完整电影经济机制(economic apparatus)的考察,其中最重要的面向之一乃是观影史的书写,它不仅包括观众的构成以及观众对电影文本的接受研究,同时也包括对电影消费空间和电影放映机制的历史性理解和阐释。应该说,观众研究在电影学科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但宏大理论时期的观众,更是抽象意义和心理分析意义层面的概念,即英语中的spectator或spectatorship;而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则赋予了观众以鲜活的文化和社会语境,将关于spectator的抽象和心理学思考转化为对具体环境、具体历史阶段的audiences(观众)及其消费行为的研究。
技术的变迁往往伴随着文化与历史的思考。本雅明关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论述,一方面是对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以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经济革命导致文化与文化生产转型的概括,另一方面也是对前复制时代艺术光环效应的凭吊。同样,面对数字化技术发展带来的又一次文化生产与消费的转型,美英电影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以新技术、新媒体视野反观早期电影和电影史的趋势。在《新媒体的语言》一书中,列夫莫诺维奇(Lev Manovich)通过对数字媒体与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kino-eye)派、空间蒙太奇观念和前电影时期影像的绘画性之间关系的考察,既为我们绘制新媒体的谱系图,又为我们重新认识早期电影和电影史提供了机缘。与此相似,电影学者安妮弗雷伯格(Anne Friedberg)在新近出版的《虚拟视窗:从阿尔贝蒂到微软》的著作中,以开启的窗口这一呈述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为中心,试图建立绘画、照相、电影、电视、电脑和各种数字显示屏幕之间的联系。在她看来,尽管电影的媒体特性在数字化时代已化解在更广阔的视听媒体的比特流中,但人类与各种屏幕(screens)的关系(特别是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不仅没有终结,反而更广泛、更持久了。实际上,无论是画框、镜框还是电影银幕和电脑屏幕,它们在本体意义上都可以被理解成人类感知外部实在的窗口,是一种改变了原有空间和时间物质性的虚拟视窗。弗雷伯格进一步认为,过去以媒体特殊性区分的电影、电视和电脑媒体正因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显现融合趋势,视像也因数字化而从引得式(indexical)向后引得式(post-indexical)过渡;在此情势下,电影史写作已不能仅局限于电影自身发展的线性叙述,而应从电脑、电视、电影等屏幕文化的联系中建构新的互媒体史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并不意味着理论的退隐。相反,经历了宏大理论时期对历史书写的质疑,自我反思和问题意识一直伴随着电影史的梳理和重构。对很多学者而言,历史并非是遗落和发现(lost and found)的过程,而是一种将我们所了解(往往带有局限性)的过去讲述出来的知识活动。换言之,历史书写归根到底是一种特殊的叙述,关涉到叙述者、叙述语言以及叙述立场。传统历史写作和后宏大理论时期历史写作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自觉不自觉地隐藏了叙述者的在场,并试图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即书写者与历史的真实具有特殊的关系,因此也富有真理的光环魅力;而后者则时刻意识到历史书写的叙述性和开放性,伴随这种意识而来的乃是将历史书写同时看成是一种激发智慧火花的自我反思活动,正如简尼特斯泰格(Janet Staiger)在《过往的未来》一文中所言,尽管进入历史真实的努力往往被无限期地悬置了,但新的愉悦和知识却仍能从电影和媒体史书写的伦理性和可靠性出演(performance)中获得;更重要的是,像任何历史书写一样,电影史书写的终极目的乃是通过回忆和表述过去来影响当代社会的公共记忆,进而创造和重塑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孙绍谊,教授,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出版后记
历史就是阐释,以新的观念研究电影史

随着电影由电影视镜中几分钟的活动画面,发展成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娱乐工业,并取得相应的美学地位与独立的研究价值,开设电影课的院校迅速增加。这也导致了对概论式、通史类电影史著作的大量需求。然而,原始电影史研究还留有许多来不及填补的空白,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认为在电影技术更新与电影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研究之间,存在着二十年左右的滞后期。同时,电影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重大难题,即作为研究对象的胶片很难得到妥善保存,并存在多种不同版本。因此他们对现有的电影史教材提出了质疑:早期电影史的作者具备足够的史学素养吗?他们的著作经得起学术标准的考验吗?不同的表述之下潜藏着作者怎样的史学观念以及怎样的文本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话语?
历史就是阐释,撰写电影史是史学家与其所使用的资料的抗衡,阅读电影史是一种积极的质疑活动与判断过程。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从哲学高度重新审视唯杰作论等治史方法,将电影史研究定位于历史研究的一般语境之中,对电影史的美学、经济、技术、社会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新鲜的研究观念。他们致力于建立一种可以更有益地阅读和介绍电影史的语境。
在阐释上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从而开辟出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此外,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本书英文原版距今已有31年,中国电影出版社曾于1997年和2004年出过两个版本,作为少数探讨电影史学研究观念的著作,至今仍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对电影史研究发挥重要影响。此次中文版译者对过去的版本进行了仔细的修订,并特别增加了国内重要学者对重构中国电影史学的最新思考,在编辑过程中,新增的文章一律按发表于《当代电影》时的脚注统一格式。我们还增加了五十余幅插图,希望能够增加读者阅读过程中的趣味性。
最后,感谢李迅老师帮助我们与《当代电影》杂志以及新增文章的各位作者沟通、联系,感谢《当代电影》杂志以及郦苏元、饶曙光等老师同意我们使用他们的文章,特别感谢李镇老师专门为本书撰写了关于国内最大规模的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的相关研究状况。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读者服务:reader@hinabook.com




电影学院编辑部
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后浪出版公司
2016年8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