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79.4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HK$
79.4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HK$
87.8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HK$
705.6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HK$
74.8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HK$
78.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HK$
92.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HK$
66.7
|
編輯推薦: |
1.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重磅新作,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
2.一套剖析历史、现实与偏见的方法:通过循序渐进、启发式引导,帮助读者认识历史及现实的表相与本相。
3.一部醒世之作:我们看到、听到、读到、想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某种本相的表征,而对这些表征的错误解读,会让我们带有偏见,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换言之,人(组织)都有偏见,没有理由过分自信。要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必须认识并尊重本相。
|
內容簡介: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新作,其内容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作者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同时也是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思与反应。
|
關於作者: |
王明珂,著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
目錄:
|
谢词
前言:为什么赤脚惯了踩在锐石上不知痛?
第一章 事实与现实
第二章 典范与边缘
第三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面貌
第四章 表相与本相
第五章 记忆与社会
第六章 文本与情境
第七章 文本结构与情境结构
第八章 三种文本表征分析策略
第九章 结语:边缘﹑移动与反思性研究
附 录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电影与小说观读之后
参考书目
索引
|
內容試閱:
|
第三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面貌
这世界上有多种形形色色的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尝试以社会结构、文化模式、亲属体系、制度功能,以及人观,等等学术词汇与相关艰涩理论来描述及理解它们,如此更让人们觉得人类社会深奥而难以被了解。事实上人类社会虽有多元变化,各种人类文化、文明虽然博大精深,但它们都有些基本共性。若能掌握这些人类社会的基本共性,我们便不易被 文化、文明 所建构的种种宏大景象所惑,也就容易由此入手深入理解当代或历史上的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共性,表现在四个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要素上。其一是环境﹔人们所居的自然环境与人们对其之修饰、改造与 领域边界 建构。其二是经济生业﹔人们利用环境以获得生存资源的种种生计手段(如农、牧、贸易等等)。其三,社会结群﹔人们为了在特定环境中行其经济生业,以及为了保护、分配、竞争领域和生存资源,而在群体中建构的种种社会组织(如家庭、部落、国家),以及相关的人群认同与区分(如性别、年龄、贵贱、圣俗群体,以及由家庭到民族的广义 族群 等等)。第四,文化与其表征﹔在此,文化泛指人们为巩固其社会组织,以及为维持种种社会人群认同与区分,所建构的语言、文字、习俗、宗教、仪礼、道德、法律、品味、美学、服饰、建筑等等的社会规范。文化表征指人们依循文化而产生的种种社会行为与建构,如端午节庆活动、祭山神活动、婚礼,又如人们身上的服饰穿着、人们所宣称的 历史、一栋富丽堂潢的建筑,等等。
上述四个人类社会要素中的前三者,环境、经济生业与社会结群,共同构成人类生态(human ecology),也就是人类生存其间的社会情境本相。而文化与其表征,则是与社会本相应和的社会表相。我称人类的文化行为与建构为表相,并不表示它们不重要﹔相反的,它们强化社会本相,并遮掩社会本相,让人们置身其中而难以窥见社会本相的真貌。如何看透文化及其表征,因而让我们得以认识社会本相,是本书之作的主要目的。以下我对上述人类社会四要素,以及所涉及的族群、文化、文化表征、人类生态、社会本相与表相等概念,作更多的说明。
环境与领域资源
首先,人类所居的环境、领域与其中资源。中国人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表现的便是环境与人们谋生之道间的密切关系。在我们这地球上,人类居住的地方,以地形地貌而言,有河谷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岛屿等等,以温度来说有寒带、温带、热带﹔可以说,除了少数极端不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外,人类的居住与谋生空间几乎布满所有陆地,其经济活动更伸向海洋与江河。所谓环境资源对人类而言并非是绝对的﹔因着人类谋生策略的差异,一地理空间中不同的环境资源,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开发利用。譬如,距今5000年前,一片森林其及间溪流成为一人群栖息之地,该人群在林中打猎、采集野生蔬果及根茎类植物,在溪流中补鱼﹔这是人们对该地环境资源的一种利用方式。到了距今3000年前,人们清除了森林,引溪水灌溉,在此种植稻米、蔬果,同时在河运上收取货物通行费﹔这又是另一种环境资源的利用方式。
生活在特定环境的人群,其谋生活动经常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其边界或确定或模糊,我们称之为领域。环境有自然分界(如山、河),各邻近人群的资源空间领域经常依着自然地理分界﹔川西俗谚称 山分梁子,水分亲,表达的便是此意。然而,人们有能力越山过河,自然地理分界并非人类谋生活动的障碍。一人群的环境领域及其边界是人为造成的,经由暴力战争、协商与约定俗成。还有便是,人类领域之大小,以及人们对于利用环境领域之概念(如土地的使用权与拥有权等等),与其谋生方式(也就是经济生业)有关。对于这些,我们在以下人类经济生业中说明。
经济生业
其次,关于人类的经济生业。这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中,人们用何种手段来利用环境资源,进行生产、分配与交换,以获得生存、繁衍与追求较好生活。譬如,前面我们已提及,人类渔猎社会的狩猎、采集活动与农业种植是不同的经济生业方式。游牧,利用草食性动物的食性,将自然环境中人类无法直接消化利用的草类与荆棘类植物,(让草食动物吃了后)化为它们身上的皮、肉、乳、毛、角,让人类可赖以生存,这也是人类一种重要经济生业。如今人们在不利农业的地区开采石油与煤矿,进行原料销售或加工销售,这又是另一种经济生业。
人类群体所赖的经济生业常常不是单一的,人们经常采用多种经济生业来相互弥补,或以此分散单一经济生业的风险。在传统中国农村,农家经常在田边采野菜,在田沟及小溪中捡螺捕鱼,拿自己生产的手工制品与采集的野生药材到市集上卖,农闲时出外打工,这些都多少能贴补家庭消费之需,以及减低穷困匮乏的风险。如在农产收成不好的年月,农人可能以增加出外打工、上山采药、家庭手工艺制造等经济活动,来渡过难关。中国历史记录中,在连年闹兵灾的地区,农村百姓曾放弃农作、定居,而从事较游动的渔猎、采集,以逃避风险 。这也说明,有一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看法,认为人类由渔猎生活,进而行畜牧、游牧,再进而为农耕,这种看法至少是过于简化的认知。人类在谋生存中的 移动 与 抉择,常让人们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与生业,来到另一个环境从事其它的经济生业。
不同的经济生业,以及更常见的,不同的多重经济生业组合,造成人们对于环境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对生存空间或经济领域大小有不同需求,对环境性质或其多元性质的需求有异,以及对长期定居或经常迁移也有不同的选择。最明显也是众所周知的,游牧与狩猎者所需的草场与猎场,其空间范围远大于农人生产所需的田地。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上,农作物根植于土地,并时时需人照料,因此农人必需定居并拥有土地。相对于此,许多游牧、游猎人群因需长程移动,因此他们不必 拥有(也难以保护)广大的草场、猎场﹔许多游牧人群的迁移路线彼此交错,其宣称拥有的常是季节性利用本地资源的权力。
人群对各种环境资源的需求,鲜明的表现在彝族古诗歌《勒俄特依》对理想建寨地点的描述上﹕寨后有山能放牧,寨前有坝能栽谷,寨上有坪能赛马,又有沼泽地带放猪处。川西羌族的传统村寨所在的位置,通常也是村寨附近有缓坡可开辟为农地,上方及周遭有树林可供应柴火及建筑用木材,可采菌子、药材,林间隙地可放羊牧猪,更上方有草场可放养旄牛及马。又譬如,许多游牧人群都有其传统的季节性移牧路线与草场,以保障他们的牲畜四时皆能得到水、草资源。除此之外,有些游牧人群的迁徙路线还需经过农区与城镇,以获得贸易之利。秋季迁移至农区附近的牧民,可以帮忙农人收割,以赚取工资﹔牲畜可吃田中割余的穗杆,它们的粪便也有助于肥田。如此农人、牧人皆得其利。
经济生业,或多种经济生业之组合,是造成人类领域性(human territoriality)及相关社会型态的重要因素。前面我们提及,供养一游牧家庭生活所需的土地,远大于养活一个农村家庭所需的田地。但人类领域性指的并不是 家庭人类社会最小的生产共同体所需及所主张的空间领域。它是指一个社会或政治人群,如一个部落、部落联盟、村落、国家群体,所宣称拥有并愿意极力保护的空间领域。这是个让学者们很感兴趣的主题。为何有些人群只组成很小的社会群体,如过去青藏高原东缘许多山间村落与高原河谷部落人群,共同拥有、分享及彼此竞争一小块空间领域?为何有些人群组成地广人众的国家,如历代中原帝国、北亚历史上的游牧帝国与近代民族国家,对外防护及扩张领域边界,对内行阶序化资源分配?这不仅与地方环境以及人群赖以谋生的经济生业有关,也与人类为行其经济生业与资源分配而建构的社会政治体(社会结群)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