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HK$
80.6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內容簡介: |
本书详细介绍了日本古代武士刀和近代以来的军刀,并力求理清日本刀的发展演变过程。依据形状、尺寸,日本刀可分为太刀、打刀、肋差、短刀等。最早成型的日本刀的形制,源于平安时期的刀工天国,代表作为太刀小乌丸。之后,从平安后期到镰仓时代,出现了大和传、备前传、山城国、相州传、美浓传等并称为天下五传的制刀流派,并且各地名匠辈出。
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本书图文并茂,对研究者和日本刀爱好者来说,是难得的一本工具书。
|
關於作者: |
王辉,生于河北深县,现居北京,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8-2014年先后任《轻兵器》杂志、《兵器知识》杂志编辑。为轻武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究世界各国冷、热兵器十余年,沉醉于冷兵器收藏与研究。为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军事与国防卷冷兵器与古代战争部分编著者。曾创办轻兵器论坛,网名复燃,对古今大马士革钢技术亦有研究。
|
內容試閱:
|
早在宋朝,欧阳修就写下了《日本刀歌》,夸赞日本制造的精美: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
近日,山东美术出版社的新书《日本冷刃》,便是从日本刀的角度,详细讲述了许多有关日本制造的问题。
然而,这本书除了能让我们看到日本制造的一些秘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刀的历史,更加了解刀文化在整个日本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恰恰正是通过刀的制造和历史,我们能发现日本许多不可思议的地方。
锻冶贵族武士大小佩刀:黑色印笔科鞘柳生大小拵,金具繁复华丽,以日本传统精工高浮雕银镶嵌人物,花卉图案,富贵吉祥。
古时的日本,仰慕中国文化,从政治制度到科技、文化、生活,可说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向中国学习。刀剑自然不例外,日本的正仓院里,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古代中国的刀。
日本进入平安时代(794-1192)后,大化革新照搬于唐朝的班田制,因不符合国情,没能坚持下去。代之而起的是庄园制度,这就为武士制度的形成和崛起提供了沃土。
武士阶层掌权便是从天皇与外戚藤原氏的对抗中崛起的人物平清盛开始了。这个武士扩权时期正好便是日本刀由直刀改为弯刀的过渡时期,甚至流行起定做刀剑的风气,从而还引发了锻刀师间的激烈竞争。
此刀刀身长31cm,应为实町时代后期第五代兼房的作品。
此后日本刀一路蓬勃发展,到镰仓时代中期,随着武士势力的日益强大,日本刀的发展便也进入了黄金时代。无论是刀装还是造型都极其的丰富,锻造技术也不断发展。
到了我国明代,日本浪人和海盗组成的武装不断骚扰我国东南部,倭刀便往往是他们的利器,一度在交战中占上风。
这时的日本刀,便成为了中国学习的对象。明朝名刀秋水雁翎刀(戚家刀)便是戚继光借鉴倭刀的样式而锻制。
幕府将军家特制的奉纳宝寿刀宝寿刀是日本室町中期的宝寿刀工为幕府将军家特制的奉纳刀,用于福佑将军家眷及后代,锻冶成功后由天台宗(日本佛教派别)僧侣祈祷并安放供奉,地位等于守护神。
刀鞘赤漆,为幕府将军家专属颜色,高雕金镶寓意多子武勇的蜻蜓纹案。
到了19世纪后期,日本遭到来自西方的侵略,其有识之士很快认识到欧洲的文明已经远远领先于自己。于是,在全国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和当初学习大唐极为相似。
一项非常奇怪的命令废刀令在1870年颁布,禁止普通百姓带刀。随后1876年又颁布了佩刀禁止令,所有除军人、警察、穿大礼服者之外的人都禁止佩刀。而军队、警察一律按照西洋制式,配发少量西洋式军刀。后来因为在战场上失利于中国大刀,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刀,重新祭起祖传的日本刀,把其作为日军指挥刀。
海军旧军刀
从刀鞘上的纹饰看,这应该是一把佐官或尉官军刀,而它的刀条是一把无铭古刀条,制作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因而综合判断,应该是佐官级的军刀。这种军刀存世量非常稀少。
这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处处站在上风,连一向开明自由的知识分子也都相信了日本宣传的那套,许多刀匠应征来到中国。若林一族的重次便是其中一位。
重次到了满铁(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成为其刀匠。锻造臭名昭著的满铁刀的工匠中便有他。今天,我们绝大数人即使手中有一把当年战场上缴获的满铁刀,也不一定知道重次或者其他的刀匠。因为满铁刀统一命名为兴亚一心,又全部以满铁为刀铭。
十九年佐官军刀
还记得我们提到的《日本刀歌》吗?这首诗说日本国的宝刀,制作精致,装饰漂亮。如果读完全诗,你将发现作为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欧阳修只看到了它刀装的华丽,并没有提及刀本身的质量,而是在诗中笔锋一转感叹传说中被徐福东渡带去日本而不得回的古籍,甚至为其难过得直哭: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
我们今人,对于日本的刀,便也有着欧阳修这种买椟还珠的心理。 抗日战争,我们缴获的许多日本刀,当然也包括满铁刀,虽然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及台北的一些历史文物馆都有陈列。七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我们先辈用无数的生命换回的抗日战利品,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希望刀剑爱好者们在研究日本刀的同时,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1940年的满铁刀1941年的满铁刀
读《日本冷刃》一书,虽然作者是在客观地介绍日本武士刀的特点、种类、刀身造型及刀装,追溯日本刀的历史,同时介绍日本刀的鉴定、收藏,以及日本刀的锻造过程和著名刀匠等。但又不仅仅是这样,它还从刀刃上带我们再一次认识日本。
有的书,和它的书名一样冷,就像王辉编著的《日本冷刃》,但却有着璀璨的内容。与其漂洋过海、寻找日本制造,不如正面日本,去了解日本,正所谓为了和平而了解,为了超越而学习。
那么,不如从这代表着日本文化核心的刀上开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