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诡计策划师 午夜文库
》
售價:HK$
53.9
《
管道的力量(畅销美国30年的财富经典,销量超100万册)
》
售價:HK$
54.8
《
长安曾有少年郎
》
售價:HK$
43.8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HK$
74.8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HK$
43.8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HK$
87.9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HK$
53.9
《
湿胖2
》
售價:HK$
61.6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记忆展开讨论和研究,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学者对谈与互答,即围绕文化·记忆·历史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提问,探讨记忆对人类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多元影响,给不同学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二是与记忆相关的论文,即记忆理论的阐释及结合文学与文化现象对记忆进行文化分析。
|
關於作者: |
赵静蓉,女,1976年生,山西省长治市人。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2009年到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访学一年, 201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访学。2010年获评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2011年起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兼任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分会常务副会长。工作以来,在《社会学研究》、《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
|
目錄:
|
001 写在前面的话
002 问题一:我们常说集体记忆,你认为是否有国家层面上的记忆(或称国家记忆)?如
果有,中国记忆的主要特质是什么?就你的研究领域来看,怎样区分不同的国家记忆
或国族记忆?
027 问题二:遗忘的意义是什么?在个体的层面上和集体的层面上,你是怎样理解遗忘的正
当性或必要性的?
043 问题三:创伤/创伤记忆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意义何在?能否结合
你自己的研究经历来谈一下?
062 陈言×刘大先
076 苏宏斌×王峰
087 刘大先×胡恒
098 张均×陈奇佳
100 邹广胜×杨建刚
121 贺昌盛×肖伟胜
122 朱巧云×黄勇
130 何为文化记忆? 赵静蓉
137 被给予的“记忆”——历史叙事的观念性建构 贺昌盛
145灵氛的辩证结构 朱国华
162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口述史料问题 张均
179 论痛苦经历与记忆的诗学意义 朱巧云
188 作为受虐狂的环境 胡恒
200 柳龙光:置身殖民体制内的家国书写与“东亚文化圈”想象 陈言
222 记忆的政治:“历史是被胜利者遗忘的”——从《斗牛》说起 周志强
226 梦幻与灾难——论“新时期”以来的“乌托邦”书写 赵牧
242 作为生命救赎形式的自叙传小说:论郭沫若早期小说 肖伟胜
255 记忆之名:回忆类文学叙事的策略与规则(草纲) 王峰
258 在记忆中塑造自我:关于上海的文化记忆(草纲) 王茜
261 论海外华人古体诗词中的文化记忆(草纲) 朱巧云
|
內容試閱:
|
问题一:我们常说集体记忆,你认为是否有国家层面上的记忆(或称国家记忆)?如果有,中国记忆的主要特质是什么?就你的研究领域来看,怎样区分不同的国家记忆或国族记忆?
陈言(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我本人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战时中日文学关系(1931—1945)、殖民地文学,故而对创伤、记忆的探讨有特别的兴趣。如果某一集团通过国家权力等手段,将本集团的记忆扩展到国家范围,这个集体记忆就变成国家记忆。反之亦然,如果国家通过权力手段将某集体记忆加以记录、创造,其中包括虚构和想象,那么集体记忆就被生成为国家记忆。无论是在文化的还是政治的层面,国家都需要把共同的记忆和认同塑造融入集体记忆的过程中,以此在集体记忆的框架中构筑自己的位置,并且通过集体记忆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战争对于国家记忆的形成异常重要,它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某政权的合法性、国家认同感提供了所需要的历史记忆和传奇神话。关于“二战”,中国记忆的特征表现为意识形态性和伦理学向度。
其一,国家记忆的意识形态性。关于日本侵华战争,从中日学界在用词上表现出的微妙差异可以看出国家记忆的不同。日方不少学者使用“十五年战争时期”“中日战争时期”,中国学者则使用“日本侵华时期”
“抗战时期”;中国学者习惯在某些词,如在“满洲国” “汪精卫政权”
等前面加上“伪”字,以示其存在的不合法性,日本学者则不使用“伪” 这个修饰词;有些日本学者在文中还有意无意地使用“支那事变” “东亚战争”“事变”等词汇,并且不加以特别说明。日本某些学者对于这些词的使用或放弃,显示出淡化或转化侵略行为、逃避战争责任的倾向。而关于国共两党对抗战的贡献,由于战后的历史走向,这段历史在大陆的国家记忆中则是另一番景象。“二战”
时期国民党军队作为抗日主体,付出了巨大牺牲。由于国民党在内战中败北逃往台湾,红色中国则在历史叙述中抹去、淡化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近年来通过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补充,这一段历史被不断地充实。比如,在中缅印战场上40万远征军携手盟军联合抗日的史实,通过美国通信兵团的照片资料和动态影像纪录、战场作战人员的作战日记手稿、飞虎队军礼服等物品,借展览和著述的方式,那段历史得以还原。
其二,中国记忆的伦理学向度。有不少人认为,“文学史的责任不是判人有罪,而是发掘历史上中国人的血性、智慧和不应泯灭的生命”。因而详加描述和赞扬抗战时期在民族解放斗争史上的人物、团体和事迹等,以此作为战后“抵抗话语”的构成以及情感补偿和道义上的精神支持。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那场战争中被占领区域内中国人民的屈辱经历和体验就被抹杀了。曾经亲历南京大屠杀的诗人阿垅幸存下来后,几经周折,到西安国民党战时干部训练团创作反映南京大屠杀的长篇小说《南京》,后获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正在举办的抗日征文一等奖,结果因为“太真实、过于血腥、渲染了战争恐怖,易产生引导民众仇日情绪之负面作用”而被封杀。
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关于那场战争,无论是“个人” 的或是“集体” 的论述,无论是“台湾中心”
的还是“大陆中国”的论述,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东亚”的论述,就因为本来就存在“复线历史”,这些叙述都给我们研究“二战”
中国历史提供了多层、多点、多角度透视的新视角,使我们能够对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产生更丰富的理解,能够心平气和地去讨论相关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