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8.9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9.0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81.7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12.7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8.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9.7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7.2
|
編輯推薦: |
有如此精彩传记,为什么还要小说?
国外知名媒体年度图书,美国亚马逊领导力分类第5名,总统传记类第8名
1.普利策奖得主巨著。2.首次引进国内出版,重要的历史著作。3.《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时代周刊》《今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国外知名媒体年度图书,美国亚马逊领导力分类第5名,总统传记类第8名。4.丰富的**手历史资料展示,小说般的细节描写,电影大片的震撼效果。
|
內容簡介: |
《罗斯福与塔夫脱》以西奥多罗斯福与威廉塔夫脱这两位曾经的美国总统之间的深厚友谊、友谊的破裂,以及罗斯福如何利用“总统”这个“天字第一号讲坛”,“与具有调查精神的记者形成了复杂、颇具争议的伙伴关系,最终在整个国家面前清晰地呈现出一个进步主义的愿景”为线索,给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美国进步主义时代的总统与媒体人的生平、爱情、奋斗、拼搏的故事。这一系列的故事,构成了罗斯福、塔夫脱以及新闻业黄金时期的那些优秀媒体人——诸如麦克卢尔、艾达塔贝尔、约翰菲利普斯、雷贝克、林肯斯蒂芬斯、威廉艾伦怀特等“耙粪者”——的立体的人生与事业,穿插描述了个人友谊、同志情谊以及总统大选、战场、殖民地、罢工、暴乱、巨型托拉斯、贪腐以及劳工问题、“下层”民众生活的客观面貌——甚至“白宫”如何变脸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我们喜爱的玩具泰迪熊是如何被发明的这些故事,都尽在其中——从而立体地告诉我们,“这才是(当时的)美国”。
|
關於作者: |
多莉丝基恩斯古德温(Doris Kearns Goodwin):广受书评家认可的畅销书《无敌:亚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的作者,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林肯》部分改编自此书。她因《非常年代:罗斯福夫妇在二战岁月中》获得普利策奖。还著有畅销书《等到次年》、《费兹杰罗家族与肯尼迪家族》《林登约翰逊与美国梦》等畅销大作。 沈英:比较教育学硕士,青年翻译,译著有《图书馆的故事》等出版。沈英:青年译者,译著有《图书馆的故事》等。
|
目錄:
|
上册
序 言 1
1 猎手归来 7
2 威尔与泰迪 29
3 法官与政客 62
4 奈莉赫伦塔夫脱 103
5 伊迪丝卡罗罗斯福 128
6 局内人与局外人 157
7 McCluer’s 的诞生 184
8 像一个穿着溜冰鞋的男孩儿 236
9 州长与总督 277
10 那个该死的牛仔是总统 321
11 美国最著名的女人 370
12 要履行的使命 397
13 推翻老党魁 418
14 “谢天谢地,有你和我在一起。” 439
下册
15 消逝不去的笑容 457
16 留下塔夫脱坐在锅盖上 482
17 美国人民达成判决 505
18 冥冥之中 531
19 把塔夫脱先生一分为二 566
20 塔夫脱繁荣 华尔街萧条 587
21 造王者与国王 606
22 身受重伤的野兽 632
23 自作自受的伤口 661
24 圣乔治和龙 686
25 分道扬镳 718
26 宛如一匹战马 741
27 我的帽子扔到了拳击场上 760
28 亲密的朋友 怨憎的敌人 789
29 末日战场 813
后 记 840
致 谢 849
名词对照表 853
|
內容試閱:
|
七年前,我开始写作这本关于西奥多罗斯福和进步主义时代的书,而写作本书的愿望早在四十年前就萌生了,那时我正在教一门关于进步主义的研讨课。在历史上,美国曾发生过几次脱胎换骨的显著变化,一个变革的国家就在这些屈指可数的变化中隐然浮现,19世
纪末20世纪初就是这样的时代。西奥多罗斯福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是少数几个没有被革命、战争或全国性大萧条这些深重的国家危机所围绕,却仍然获得如此盛誉的总统。
无可否认,罗斯福当年面临着一个潜在的恶性危机,一个同军事冲突或经济崩溃一样具有广泛影响的危机。在工业革命后,贫民和富人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普通人维系日常生活日益艰难,中产阶级感到备受挤压。等到罗斯福的白宫任期结束时,期待改革的情绪已弥漫全国,带来了一种新的总统管理模式和一种政府与民众关系的新愿景。一系列反托拉斯诉讼获胜,若干法律法规得以通过,它们被用来管制铁路、强化劳工权益、抑制政治腐败、制止公司提供竞选活动献金、限定工作天数、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安全食品和药品的危害、为美国人民保存大片的自然资源。政府应该尽可能少地干涉民众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对这种自由放任主义的倡导长期以来影响着美国国会,而罗斯福是如何设法鼓动这样的国会批准这些综合性措施,这是最能坛”——这是他自己杜撰的一个说法,用以描述总统职位能提供的全国性平台,它可以塑造民意和组织行动。在罗斯福就任初期,《展望》总编莱曼阿博特与一小群朋友聚在总统行政办公室的图书馆,为罗斯福即将向国会发布的演讲草稿提供建议和批评。“罗斯福刚完成具有鲜明道德特征的一段,”阿伯特回忆道,“他突然停下来,在转椅上转过身说:‘我想我的批判者会把这称为布道,可是我有这么好的一个讲坛啊。’”从这个讲坛起步,罗斯福致力于开展全国性的运动,利用政府行为将道德框架植入现代美国不受任何约束的成长中。
罗斯福从一开始就懂得,这个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同记者们建立强有力的互惠关系。他与他们称名道姓,邀请他们进餐,在午间修面的时候接受他们的提问,在结束一天工作后签署信件时,欢迎他们作陪,并在白宫西翼为他们安排了一间专用房间,这是第一次有总统这么做。他定期走访全国期间,记者受邀登上他的私人车厢。在每一个乡村火车站,罗斯福用朴素的言辞、名言警句和直白的道德诉求,触动聚集而来的民众的内心。随行记者将罗斯福的话语传向全国。这种与媒体不同寻常的融洽不单源于算计。从幼年开始,阅读之于他就已如同呼吸。在成为总统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罗斯福本人就是作家和历史学家。他熟知作家并尊重他们。他与记者们的关系确实是同志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 * *
在探究罗斯福与媒体的关系时,最吸引我的是他同一群记者建立的不同寻常的多样联系,这些记者包括艾达塔贝尔、雷斯坦纳德贝克、林肯斯蒂芬斯、威廉艾伦怀特等人,他们都就职于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进步主义刊物McClure。S.S.麦克卢尔是这本杂志的出版人兼主编,他永无休止的热情和疯狂精力为McClure注入了“灵感激起我兴趣的问题。我很快确信罗斯福领导力的精髓在于他大胆运用“白宫讲的火花”,甚至当他忍受周期性精神失常时也是如此。当被问及该杂志背后的方法论时,麦克卢尔的回答是“故事为王”。他希望他的作者在开展调研之初不要带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从而引领读者去经历自己的发现之旅。当作者们亲自了解到肆虐于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与经济不平等时,他们也完成了对整个国家的教育。
后来这些富有调查精神的记者盗用了罗斯福发明的“耙粪者”一词,当作自己的“荣誉勋章”。他们带来了一系列的揭露报道,将联结政治与商业的隐秘腐败网络公之于世。麦克卢尔的竞争对手们很快采用了相同的准则,给予记者们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让他们得以写出充分延展并深度研究的报道,这创造了公认的新闻黄金时代。这代优秀记者共同带来了一种新的调查报道模式,为创造美国总统真正的白宫讲坛提供了必要条件。“说进步主义精神是一种典型的新闻精神也未嫌夸张,”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说道,“它的独特贡献在于打造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兼改革家。”
* * *
在研究过程中,最让我困扰的可能是罗斯福选定的白宫继任者威廉塔夫脱,我发现他是一个比我意识到的更富同情心的人,即便他也有缺点。有关学术研究长期都在关注1912年那场苦涩选战中两人关系的破裂,却忽略了他们持续整个职业生涯的互惠友谊。在罗斯福执政期间,按照他自己的打算,塔夫脱起着内阁核心人物的作用。在职总统为自己的竞选四处奔走被视为有失体统,所以在1904年的总统竞选期间,塔夫脱充当了罗斯福的主要代言者,作为任务最为繁重的发言人在各地巡回,解释总统的立场并为之辩护。当总统离开华盛顿较长时间时,被认为担任“执行总统”的是战争部部长塔夫脱,而非国务卿或者副总统。当罗斯福被问到他不在时如何管理各种事务,他悠然自得地回答道:“哦,一切都没问题的,我留下塔夫脱坐在锅盖上了。”
早在塔夫脱1908年当选前,罗斯福就已经透露出希望塔夫脱成为继任者的热切愿望。他认为整个国家没人比塔夫脱更适合做总统,他也相信唯有塔夫脱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推进积极的道德领导和进步主义改革。然而当罗斯福开始为期一年的非洲探险,由塔夫脱掌舵美国
期间,他开始怀疑塔夫脱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虽然塔夫脱具备各种令人钦佩的品质,并愿意为罗斯福的进步主义推动立法并扩展它,但作为一位公众领导,他最终失败了。这次失败昭示了白宫讲坛在总统领导中的关键作用。
自担任总统伊始,塔夫脱与记者的关系就起起落落。他从未能寻求到记者们提供的建议,也无法让媒体统一口径来宣传他的立法目标。作为一位前任法官,他认为自己的决议能够为自己代言。最终,塔夫脱承认未能像他的前任那样使媒体参与进来,这给他造成了阻碍。在离职后,他坦承在利用白宫讲坛方面“玩忽职守”。塔夫脱未能让整个国家了解他的政策与计划,他只是“不像罗斯福那样打造新闻”。罗斯福阐明自己的想法,向媒体成员传达感受。塔夫脱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性格问题。
我的探究过程最终让我意识到,我要讲的故事有三条相互交织的脉络。一个是罗斯福的故事,他在国民生活中扩展政府作用的改革运动需要总统角色本身的转变。第二个是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故事,他的才能和技巧在罗斯福当政期间发挥的作用比人们通常理解的更为重要。然而,当他担任总统时却发现自己迷茫失措,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性格上不适合本故事的第三条脉络——白宫讲坛,这是他的前任得以成功的关键。
正如S.S.麦克卢尔深刻理解的那样,“民主的生命力”依赖于“公众对复杂问题的了解”。在McClure处于巅峰的时候,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注意到,麦克卢尔麾下深具调查精神的记者和其他优秀刊物的同行们,已开始执行“提升民主声调的任务”,鼓动民意。
“我最大的期望是下面的故事可以带领读者走过自己的探究之旅,更好地了解究竟要付出什么,才能召集公众并开展行动,使我们的国家能更加贴近它古老的理想。”当麦克卢尔思考着为20世纪转角的美国所经历的伤痛寻找一个治愈方法时,他这样告诫读者,“没人在这儿,只有我们。”
1 猎手归来
“罗斯福要回家了,万岁!” 1910年6月中旬,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在欢欣鼓舞地报道凯瑟琳号的每日行程。前总统罗斯福结束了为期一年的非洲探险,这艘豪华游轮正将他送返美国海岸。尽管拥有亚伯拉罕林肯之后无与伦比的人气,罗斯福还是信守了自己的诺言,在主政白宫七年半之后,拒绝竞选第三个任期。他的任期始于威廉麦金莱遇刺身亡的1901年9月,直至1909年3月4日,那一天,他自己竞选得来的任期结束。1904年的选战胜利使罗斯福志得意满,然而他援引“限定总统连任两个任期的明智习俗”,宣称将不再竞选总统,这震惊了整个政界。据称,他后来对朋友说,如果他能收回誓言,愿意自断一只手。
罗斯福热爱当总统——“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位”,他享受每一天的“每一小时”。毫无疑问,因为担心回归私人生活会感到“沉闷”,他想出了极好的解决方案“防止他的堕落”。就在继任者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宣誓就职三周内,罗斯福开始了伟大的非洲探
险,一头扎进最“不可穿越之地”。数月来,罗斯福的朋友们为庆祝他抵达纽约,一直在精心准备欢迎仪式。当最初听说为欢迎他而制订的夸张计划时,“上校”——罗斯福喜欢被这样称呼——深感困扰,担心公众的反应无法匹配如此高的期待。“即使是现在,如果我感到他们只是被‘动员起来’,并没有那么多人出于真实愿望来欢迎我,我将立即中止所有进程。”他在1910年3月这样写信告诉一位组织者。当罗斯福第一次钻出丛林时,他告诉来到苏丹首都喀土穆与他会面的《展望》的劳伦斯阿伯特,“我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在美国的公众生活中,没人到达我曾攀上的浪顶而未被波浪拍碎或吞噬”。
罗斯福担心自己已然星光黯淡,公众对他的忠诚业已衰退,这种想法被证明是大错特错。起初他打算从喀土穆直接返回美国,却接到无数邀约,请他去周游欧洲诸国。他用六周时间参观了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英国和德国。国王和女王们以君主之礼相待,大学授予他最高学位,德皇视他为密友。所有的城市、乡镇和村庄都用疯狂的热情欢迎他,这让最世故的旁观者都惊讶不已。“人们聚集在火车站、校舍和乡村的街道”,有记者这样描述道,鲜花像雨点一般落在他的马车上,人们拥向窗户,欢呼着“万岁、万岁、罗斯福!”美国的报纸则热烈庆贺罗斯福在整个旧世界的成功巡游,将他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欢迎视为向美国新确立的权力地位致敬。“没有任何一位统治者或杰出人物,能够引起更加广泛的公众关注,受到更热烈的欢迎,或在社会每个阶层都收获过更高的人气。”《纽约时报》欣喜若狂地报道说。
“我不认为在欧洲曾有过什么欢迎仪式像给予罗斯福的那样,”塔夫脱惆怅地对副官阿奇巴特上尉说,“这说明他的人格横扫了整个世界。”甚至,“一些几乎从未听说过美国的小村庄也似乎了解这个人的一切”。罗斯福的欧洲“王室行程”故事为他的朋友们提供了支持,用塔夫脱的话说,他们“确保要展示出一个美国人能从他的同胞那儿受到的所有欢迎”。在罗斯福抵达美国的前一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人拥到纽约,使这座城市的旅店和街道呈现出“节日气象”。来纽约的火车里塞满了各色人物,“像罗斯福本人一样丰富多样的美国人民……保守主义者和牛仔,资本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反叛者和正规军,教士和运动员,本国人和外国人”。包括五艘驱逐舰、六艘缉私船、数十艘观光汽轮、拖船和轮渡在内的二百多艘船只驶入港口,甲板上插满彩旗和信号旗,加入到这场奢华的海军舰船展览中。
一队建筑工人辛勤工作,完成了坐落于巴特里公园内的讲台和看台,罗斯福将在这里向受邀而来的、满满当当的客人发表讲话。公司给员工放半天假,让他们能够参加这些庆典。“到处飘满旗帜,”俄亥俄州一份报纸报道说,“沿着游行路线,罗斯福的画像被挂在数千扇窗户上,建筑物都被彩旗包裹起来了。”在这个大日子的前夜,纽约大规模撒网逮捕扒手。五千名警察和医生护士被召集起来执行特别任务。“此时的美利坚合众国就像想着圣
诞节而无法在平安夜入睡的小男孩,”《亚特兰大宪法报》表示说,“上校就是‘圣诞节’,蒸汽船正劈波斩浪,以自己的最快速度送他返航,每个美国公民都多多少少翘首以待并满怀期盼的,正是这种对罗斯福人格的非凡礼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