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浪后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
售價:HK$
96.8
《
八路军史
》
售價:HK$
107.8
《
美味简史
》
售價:HK$
52.8
《
书信里的中国(全三册,家国情怀+亲情无价+君子之交)
》
售價:HK$
131.3
《
带团队
》
售價:HK$
74.8
《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
售價:HK$
107.8
《
唤醒孩子的学习力3: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
售價:HK$
71.5
《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由苏奋振、李德仁等著的《海岸带遥感评估》从空间角度进行研究,将海岸抽象为海岸线(轴)和岸带区域(面)两种评估对象,抓住岸线性质改变和位移、岸带区域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海岸景观和生态服务价值减损三方面来完成对海岸的评估工作,特别地,将时间演变作为评估的参数和目标也是本书的突出特点。比如海岸带生态系统在不同演替或发育阶段其服务能力有差异,同时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同一生态系统的感受能力也不同,这,既是时间过程也是时间分异,既是空间格局也是空间分异,同时时空也是融合在一起的,很难将时间与空间分成不同维度轴。
|
內容簡介: |
由苏奋振、李德仁等著的《海岸带遥感评估》针对海岸带独特的地表形态、结构、格局和过程,融合高分辨率遥感的技术特点,创建海岸带遥感独特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方法,旨在打通海岸带与遥感的学科壁垒,使海岸带与遥感融合并重,相互不可或缺,以区别于遥感技术在海岸带中的应用或利用遥感技术的海岸带分析等一主一附的技术方法路线。全书分海岸带遥感调查、海岸带遥感分析和海岸带遥感评估模型三篇。海岸带遥感调查篇探讨海岸带遥感的分类体系、信息提取和制图方法;海岸带遥感分析篇则以我国大陆海岸30年变化为核心,探讨海岸带遥感分析中的典型形态特征分析方法和要素组成特征分析方法;海岸带遥感评估篇则创建海岸带遥感评估物理模型,探究海岸带与人力的相互作用及其累积效应与过程。
本书可供海洋、地理、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等阅读参考。
|
目錄:
|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海岸带与海岸线
1.1.1 海岸带及其岸线
1.1.2 中国海岸及岸线
1.1.3 中围海岸开发利用
1.2 海岸带遥感
1.2.1 海岸带遥感信息源
1.2.2 海岸带信息提取
1.2.3 海岸带遥感应用
1.3 海岸带开发利用评估
1.3.1 研究发展
1.3.2 评估模型
1.4 海岸带生态服务评价
1.4.1 海岸带生态服务功能
1.4.2 海岸带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1.4.3 海岸带生态服务评估研究
1.5 海岸带遥感评估
1.5.1 海岸带遥感评估当前研究
1.5.2 海岸带遥感评估研究趋势
1.5.3 海岸带遥感评估意义
第一篇 海岸带遥感调查
第2章 海岸带遥感分类
2.1 海岸利用类型遥感分类
2.2 海岸带湿地类型遥感分类
2.3 海岸带植被类型遥感分类
2.4 围填海类型遥感分类
2.5 海岸带地貌类型分类
2.6 海岸线类型分类
2.7 岛礁类型分类
第3章 海岸带遥感解译与制图
3.1 解译方法选择
3.2 解译尺度确定
3.3 底图制作原则
3.4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3.5 地貌信息提取
3.6 其他专题提取
3.7 遥感解译质量控制
3.8 海岸带专题制图
附录3.1 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
附录3.2 地貌类型解译标志
附录3.3 土地利用野外调查表样例
附录3.4 地貌野外调查表样例
第二篇 海岸带遥感分析
第4章 中国大陆岸线及其3 0 年巨变
4.1 岸线长度及其尺度效应
4.1.1 岸线长度与尺度
4.1.2 岸线分形分析
4.2 大陆岸线类型及时间变化
4.2.1 岸线类型空间分布
4.2.2 各构造岸段类型构成及变化
4.2.3 各行政区海岸线类型构成特征
4.3 海岸线的空间平移与利用
4.3.1 海岸线空间平移的计量方法
4.3.2 岸线空间摆动及利用变化
4.3.3 我国大陆海岸开发方式转变分析
4.4 典型岸段历史变迁与近期变动
4.4.1 珠江口段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4.4.2 杭州湾长江口段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4.4.3 吕四海州湾段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4.4.4 潍河口滦河口段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4.4.5 葫芦岛港辽河口段大陆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4.4.6 典型岸段30年空间利用比较
第5章 渤海岸线改变与湿地变迁
5.1 环渤海岸线及湿地变迁
5.1.1 渤海岸线变迁
5.1.2 渤海湿地变化
5.2 天津滨海新区
5.2.1 天津新区岸线变迁
5.2.2 天津新区湿地的时空变化分析
5.3 曹妃甸工业区
5.3.1 曹妃甸岸线变迁
5.3.2 曹妃甸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5.4 锦州湾工业区
5.4.1 锦卅I湾岸线变迁
5.4.2 锦州湾湿地时空变化
5.5 营口工业区
5.5.1 营口工业区岸线变迁
5.5.2 营口工业区湿地的时空变化分析
5.6 长兴岛工业区
5.6.1 长兴岛岸线变迁
5.6.2 长兴岛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5.7 黄河口
5.7.1 黄河口岸线变迁
5.7.2 黄河口湿地的时空变化分析
第三篇 海岸带遥感评估模型
第6章 海岸利用适宜性和向量差强度评价
6.1 海岸利用强度适宜度模型
6.1.1 基本原理
6.1.2 环境条件分级
6.1.3 模型分解
6.2 海岸利用适宜性评价
6.2.1 多源多期数据一致化
6.2.2 各时期岸带利用适宜度评价
6.2.3 结果分析
6.3 海岸利用强度向量差模型
6.3.1 属性空间的确定
6.3.2 属性空间维的选取
6.3.3 模型参数的获取
6.4 海岸利用强度向量差评价
6.4.1 缓冲区分析
6.4.2 向量差模型评价
6.4.3 结果分析
6.5 传统方法与向量差模型的比较分析
6.5.1 传统土地利用格局与过程评价模型
6.5.2 传统评价结果与分析
6.5.3 传统模型与向量差模型的比较
第7章 海岸开发强度冲量模型
7.1 利用强度冲量模型
7.1.1 冲量模型构建
7.1.2 岸带结构分层评价
7.1.3 强度综合评价
7.2 大亚湾开发强度评价
7.2.1 大亚湾基本概况与数据
7.2.2 大亚湾结构要素时空变化
7.2.3 大亚湾结构要素开发强度评价
7.2.4 大亚湾开发强度综合评价
7.3 柘林湾开发强度评价
7.3.1 柘林湾基本概况与数据
7.3.2 柘林湾结构要素时空变化
7.3.3 柘林湾各结构要素开发强度评价
7.3.4 柘林湾开发强度综合评价
7.4 评价结果验证及对比分析
7.4.1 利用类型对开发强度的影响
7.4.2 形态特征对开发强度的影响
7.4.3 动力特征对开发强度的影响
7.4.4 地貌对开发强度的影响
第8章 海岸生态系统时空差异服务评价与预测
8.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指标确定
8.1.1 基于时空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
8.1.2 指标选取及计算
8.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8.2 研究区选取及概况
8.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8.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8.2.3 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
8.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8.3.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当量表
8.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
8.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分析
8.4 围填海活动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分析
8.5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压力评价
8.6 海岸开发利用及生态价值预测模拟
8.6.1 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8.6.2 模型有效性及精度
8.6.3 生态价值预测分析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