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7.3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6.4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7.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8.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7.2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8.2
|
編輯推薦: |
1、 市场上绝无仅有的全新体裁——以采访+口述实录的写作方式,收藏深埋心底的疼痛回忆,忠实记录单身人群的情感、过往和心态,每个问题又准又狠,问出读者的心声,语言大胆坦白,直击情感困惑者的痛处,绝对真实,绝对隐私!
2、 16个惊世骇俗,充满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有些女人让你潸然泪下,有些情感让你感同身受,有些经历让你瞠目结舌。比生活更残酷,比小说更真实。
3、 每一篇结尾都附有“单身女子调查小问卷”。为什么还是单身?想找什么样的男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是什么?对于单身状态,是享受还是惶恐?听听她们的心声,想想自己的答案。女人从中学会自爱,男人从中了解女人。
4、 首次关注并正视中国庞大的单身人群!受访人群从70后到90后,从模特、非诚勿扰节目嘉宾到高知海归、企业金领,由各种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的人讲述不为人知的情感经历,全景挖掘现代都市人最真实的情感困惑,解读婚恋现状。
5、 精美四色插图,舒缓阅读节奏。那些恣意美丽的女人,是书中坚强独立的她们,也是每一个为爱痴狂、迷惑的你们。谁没有挥之不去的记忆,谁没有刻骨铭心的伤痛。如果今天活得潇洒,就让往事随风去吧。
|
內容簡介: |
她们是繁华都市中一群略显孤单的身影,她们的笑容背后,总有一丝说不清的忧伤。
她们站在婚恋的十字路口,茫然失措。她们都曾对爱情充满憧憬,但又在残酷的现实中遍体鳞伤。
她们为什么会单身?是没遇到心目中那个真命天子?还是害怕爱情恐惧婚姻?
她们过往的成长过程和情感经历又是怎么样?
在生存压力与日俱增的大城市,她们独自一人如何面对内心的孤寂,挑起生活的重担?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生活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大都市的单身女子的采访实录,而且是一部反映中国当下都市男女爱情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女人从中学会自爱,男人从中理解女人。
|
關於作者: |
曾子航
七零后,祖籍海南,现居北京。
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出没于各大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均有涉猎,记者、编辑、主持人、制片人的工作样样不缺。近年,转行以写作为生,同时,还担任过包括《非诚勿扰》《爱情连连看》在内的全国多档电视节目的情感导师和嘉宾主持,因语言风格犀利而被读者誉为“狠男作家”。
代表作:《女人不“狠”,地位不稳》《恋爱时不折腾,结婚后不动摇》等
|
目錄:
|
第一部:北京
我不是一个坏女孩
她是喝酒泡吧的叛逆少女,却为爱当卧底,艰辛等待;她是出尽风头的非诚勿扰女嘉宾,辛辣直爽让导演组又爱又恨。这样一个女人一定要提防的“危险人物”,却偏偏钟情于木讷勤勉的创业老板。他的善良、有担当落在她眼里熠熠生辉,他回应她的爱,给了她最动人的承诺,然后消失不见……
我们差点成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为她打开一扇门,让她看到一个全新的、更好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欢笑,有泪水,有痴迷,有疯狂,他们享受过世间最动人的浪漫,也承受着命运残酷的捉弄,他们想过私奔,也想过殉情,可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只存在于古老的莎剧中,在现实中国很难上演。
我是一朵不知道会飘向何处的云
她,29岁,大学讲师,标准海归,神秘和聪慧是她最高级的性感,人生在合适的年纪展露出最美好的姿态。虽然追求者中不乏翩翩公子,可她还是孑然一身,只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成为谈婚色变的恐婚族。
我和他谈了七年不算恋爱的恋爱
他对她来说是段甜蜜而忧伤的回忆。她曾用崇拜的眼神仰望过他,因为他在工作中总是那样的潇洒淡定;而他对她的那份关心和在乎又是那么的溢于言表、不可遏制。她以为这就是爱情,其实这根本不是常人所能接受的爱情,七年的人生大戏难逃悲伤的落幕。到头来,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为什么我总是遭受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和伤害? 她无底线的“宽容”,成了男人伤害她的免死金牌。初恋男友的体贴温柔,给了除她之外的别的人;稳定交往五年的正牌男友,直到分手那一刻才坦言自己早已结婚。所谓幸福,不过是一场接一场的噩梦,而背叛和伤害背后,是一个女人内心的不安全感在隐隐作痛。
我不愿意像金丝雀一样地被男人养起来
她本是平凡的北漂一族,住出租屋,拿微薄薪水,幻想有朝一日的美好未来。可一切现实皆与想象背道而驰,落空的愿望,倾覆的人生。在遭遇极品渣男之后,她终于等到了一个雪中送炭的男人,可是这个男人只能给她短暂的温暖,却无法给她一个完整的家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千年之前的鱼玄机如是说,这感慨如今重重砸在她身上。
我只喜欢跟坏男人同行
她总是说:“好男人不适合我,我也不适合那种好男人。”于是她一次次被坏男人身上的放达不羁所蛊惑,被引诱着堕入黑暗深渊。幸运的是,年过40的她,内心强大,依然相信爱情。她已经准备结束疲惫无望的流浪,跟一个踏实的男人步入安宁的婚姻。
为什么我总是遇不到适合自己的男人?
20岁的时候,满眼都是花花世界,觉得结婚是很遥远的事,谁知道一眨眼,好男人都错过了。“女孩一到30 岁,不管条件多好,心里都会发毛。咱们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有一条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任谁也得走这条路。”
在真正喜欢的男人面前我有时不够自信
她年轻漂亮,却因小时候的家庭不睦心生自卑。长大了,各种各样的男人像走马灯似的穿梭在她寻爱的路上,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他,好似天雷勾动地火,她以为真命天子翩然而来,却在狂热的爱恋中彻底迷失自己,最终恍然大悟,她一直在喜欢的男人身上寻找缺失的父爱……
第二部 上海
你的好伴侣,都是被你催眠出来的
她是一名培训师,信奉的爱情理念是“你的另一半,都是被你催眠出来的”,可是,她的高富帅男友一方面在她的帮助下,从小职员快速晋升为公司高管;另一方面却总是不停地劈腿,一次又一次伤害她的感情和自尊。他究竟有没有爱过她?还是仅仅把她当成了事业发展的台阶?到底谁把谁给催眠了?
那段婚姻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她因为一个相亲节目与他结缘。不到三个月,在一个落日余晖的海边,他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彻底满足了女人对爱情和婚姻的全部想象。她陷落在短暂而巨大的幸福里,可噩梦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正一步一步地向她走来:“如果一件事情好得都不太像是真的,那么它十有八九不是真的。”
为了他,我连女主播的位置都舍弃了
她的履历丰富光鲜,但她的感情暂时荒芜。对于一个85后的女孩儿来讲,从无忧无虑的女大学生,到光鲜亮丽的电视女主播,再到无时无刻不被空虚笼罩的富豪女友,最终自己创业。短短的三四年时光,却经历了人生的多次起承转合,这何尝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成为花瓶的
别的女人都不想被认为虚有其表,她却自诩为“创意款花瓶”;别的女人都在感情中故作矜持,她却放下身段频频主动。如果把恋爱看作是一场竞走,她永远比男人步伐要快,如果把感情比喻成一笔投资,她绝对是投入最多却回报最少的那一个!
我为什么会成为一名未婚妈妈?
她是90后,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未婚妈妈,只因一场为了捍卫爱情进行的自杀式报复,她把自己作为引信,让他绝望、后悔、痛不欲生。相爱扭曲着错了位,也许悬崖勒马或者向前一步都是种了结,她却偏偏选了最艰辛的一种。
我的三次雷人的相亲经历
33岁的她精致干练,跟李宇春一样中性装束的她,生活中不乏哥们儿,却总是不见男人真心的表白,自己还没意识到已经进入单身熟女期,家人却已经十万火急。她相了三次亲,一个比一个奇葩。她告诉自己,如果等不到那个白马王子,她宁肯将单身进行到底。
我可不想变成那种“时尚女魔头”
那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机遇的圈子,他们是整个时代的宠儿。他们永远宝马香车,衣香鬓影,站在华丽的聚光灯下,挥霍被膜拜的奢侈。自诩灰姑娘的她,终于鲤鱼跳龙门,可是并没等来她想要的水晶鞋,最终她决定告别浮华,全身而退。
|
內容試閱: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美好的向往——她们的单身情歌
这是一本什么书?
我想很多读者拿到这本书,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想象和疑问。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注和描写当下中国都市单身女人情感故事的书,只不过,故事不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而是我作为一名情感作家,面对面地采访了居住在北京和上海的16名单身女人,由她们亲口讲述(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口述实录),最后构成了这样一本30多万字的图书。
它属于口述实录的范畴,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口述实录,因为里面有我作为一个男人的视角、感受以及分析。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013年下半年,我在上海一档情感谈话节目担任情感导师,这个节目不同于传统的相亲交友节目,更多是帮助未婚女性排忧解难。虽然它只是季播,录制时间不长,然而,每期节目中,那些在情路上兜兜转转不得要领的女孩子,她们过往的情感经历,她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她们对待感情的观点和态度,都引起了我格外的关注。
那个节目录制期间,我正好看到了国内一家婚恋网站发布的2013年中国都市男女婚恋状况的调查报告。里面提到,到2013年,中国22岁以上的单身男女,已经超过两亿。北京、上海、广州,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22岁以上的单身男女青年,已经突破400万!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是选择单身抑或婚姻,是他(她)个人的意愿,也是他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碍他人,都是可以尊重和理解的。但是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中国传统婚恋观的影响下,似乎只有结婚才是青年男女的唯一出路,不结婚就是“不正常”,就是离经叛道。
这些年,出现了所谓“剩男剩女”的说法,给不少处于婚恋十字路口、或者在单身的道路上悠然自得的青年男女以很大的压力,而各大卫视风起云涌的相亲交友节目也不由自主地在给我们树立一个风向标:好像单身是种“错”,只有结婚和“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是王道。
这两年,经常出国旅行,在饱览各国名胜古迹之余,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进行了一番粗略的考察。忽然发现,在欧美不少发达国家,生活方式非常多元,你可以结婚,也可以选择单身,那里没有“剩女”之说,女人哪怕到了40岁不结婚也是司空见惯,30到40岁的单身女人都属于一枝花的年龄,在各式各样的男人面前光彩绽放,且摇曳多姿,从20岁的年轻帅哥到60岁的睿智长者都对她趋之若鹜。
总之,在欧美发达国家,女人是四十一枝花,在各式各样的男人面前光荣绽放,且摇曳多姿。可在咱们中国,别说一个年近40的女人还没嫁人,父母会饱受压力,朋友和同事也会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就是年过30的单身女性,也会“压力山大”,面临择偶空间越来越窄的难题。
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巨大差异,对单身女性这一族群的好奇和关注,让我产生了写作这本书的冲动。
她们为什么还一直单身?是没遇到心目中那个真命天子?还是害怕爱情恐惧婚姻?她们过往的成长过程和情感经历又是怎么样?在生存压力与日俱增的大城市,她们一个人又如何面对内心的孤寂?我知道,这里涉及到很多隐秘甚至伤痛,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撑,没有很好的面对曾经的勇气,一个单身女人是很难在外人面前,尤其是在一个男作家面前袒露心扉的。
果不其然,采访一开始便困难重重,我先找到栏目组,本来想通过他们去联系上过节目的那些单身女嘉宾。栏目组相关人员却表示,可以把那些女嘉宾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我,但对方愿不愿意接受采访,他们无法保证,因为会涉及到别人的隐私。在栏目组的帮助下,我和助理先后联系了不下20个女嘉宾,70%都以各种理由回避或拒绝,甚至出现过已经约好了第二天在某个地方碰面,我已经在路上,对方却突然爽约的情况。
没办法,我只好另辟蹊径,发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朋友给我推荐身边的人选,就像找人相亲一样,能逮到一个是一个。还好,我的人缘不错,虽然称不上是一呼百应,但一些认识了多年的朋友(当然都是单身女人),她们都会主动地站出来,接受我的采访,甚至采访完毕还会把自己的闺蜜好友也一起“拉下水”。而在那个节目中,也有几位女嘉宾,把支持和信任留给了我。
2013年,我先后三次穿梭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之间,用一个小小的录音笔,140个小时的录音,先后记录了31名单身女人的真实情感。因为篇幅所限,最后,挑选了其中16名单身女人的情感故事,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部呈献给读者。
也许有读者会问,中国这么多城市,你为什么只采写北京和上海的单身女人?
我的回答很简单: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两面镜子,可以很好地折射出中国当下的各种问题和现状,而且这两座城市,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氛围甚至人的气质都迥然不同,你可以在这本类似《双城记》的采访故事里看到无数鲜活生动、状态各异的情感和人生。不过,出现在这本书里的单身女子,虽然只来自北京和上海,但并不仅仅是地理和户籍意义上的,很多在这两座城市里打拼和漂泊的异乡人,也进入了我关注的视野。
在采访中,有两点感触很深,忍不住先在序言中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时针早已飞速旋转,人们的观念更是日新月异。倒退七八年,一个年近30岁的女性,如果还没嫁人,还是单身一人,那得多么焦虑多么苦恼啊!可是,这次我见到的31名受访者,80%跟我坦承,虽然我单身,但是我很享受,我并不着急结婚;甚至有30%的采访对象表示不太想结婚,不再把结婚作为感情的唯一归宿,不再视单身为洪水猛兽,这无疑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一个决定把婚姻大门彻底关闭的28岁单身女人在接受我采访时说,“我不想结婚,并不是恐婚,我也没什么心理问题,而是结婚后的日子我基本可以想象,白天上班挣钱养家,晚上做家务带孩子,难得有个休息天说不定也要去孝敬公婆,万一运气不好还要遇到老公出轨,如果再走向离婚,那将是多么大的损失和痛苦啊?我何必把自己的后半生压在这样一个沉闷憋屈且随时会爆炸的围城里,我自己的生活一片蓝天,多姿多彩,何必非要躲进这个密不透风的围城,告别美好的蓝天呢?”
十年前,台湾歌手林志炫的一首《单身情歌》唱碎了多少单身男女的心,十年后,当另一位32岁的单身女人在我面前提到这首歌的时候,她很坦然的一笑:“谁都想找一个最爱的、相爱的、深爱的人来告别单身,但如果实在找不到,一个人选择单身的生活也未尝不可。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总是无尽的矛盾和伤害,单身也能活出一份精彩!”
当然,我并不完全认同她们对婚姻的想象和描述,但我想说的是,在社会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为什么我们不能允许和尊重更加多元的生活方式呢?在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达两亿的情形下,有社会学家宣称,中国将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一次大规模的单身潮,而都市的单身女性如今正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群体,一个社会符号。
也许又有人会问,你作为一个情感作家,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单身潮?说句心里话,我不想给这些单身女人的生活贴什么标签,下什么评判,因为我无权这么做,也不想这么做,作为一个情感作家,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比随意评判更为重要。
当然,这本书里出现的16名单身女人,并不都是不婚主义者,也有憧憬婚姻的,还有曾经离异的,年龄也不都是28岁到40岁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大龄未婚女青年,最小的23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90后,最大的45岁,属于70后。她们的职业和身份也各不相同:有公司主管、杂志编辑、外企文秘、私企业主,有教师、翻译、模特,有上过那个著名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人气女嘉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