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HK$
132.2
|
編輯推薦: |
起初策划《地图里的兴亡》这套书时,曾求教于史学泰斗易中天先生,获易先生肯定。这套书尝试着“打破读史无图的遗憾,回归左图右史的传统”,500幅精美春秋战国地图包括地形图、路线图、形势图、疆域图等。作为地图类出版社,地图是立社之本,中图社图书,在读者中拥有着良好口碑。故,作品破茧而出之日,我满怀热忱推荐之。
|
內容簡介: |
中国历史长,战争多,长期处于冷兵器时代,地缘对中国国家的形成影响极大。要突出地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选择历史时期非常重要。《地图里的兴亡:秦,从部落到帝国(上)》讲述了封建王朝秦是如何作为部落,从西陲弹丸之地,在西戎的包围圈中挣扎着立国,接着统一关中,南下巴蜀,最终灭六国,统天下。《地图里的兴亡》以历史与地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作地形图来重写春秋战国史,用美式思维将地理与历史放到同等高度。左图右史,带给读者更多独特的思考视角和阅读体验。
|
關於作者: |
风长眼量(王昱祺),美籍华裔。不照本宣科翻译史书,主张历史地理不分家,以历史为经地理为纬,制作地形图还原历史大势,美式思维新颖解构春秋战国史。历经十多年,制作500余幅春秋战国地形图,遂成《地图里的兴亡》系列图书。
|
目錄:
|
1.非子,第一个秦人 001
2.陇山之西,黄土与热血永存 009
3.烽火戏诸侯,血战骊山 019
4.周平王东迁,凤凰涅槃之时 034
5.三代折戟,终成一方诸侯 047
6.通婚中原,秦人的融合之路 054
7.统一天下,必先统一关中 065
8.关中霸主:秦武公 076
9.爱才如命,秦穆公手中的牌 085
10.韩原之战,秦晋第一战 097
11.渭水河畔,怀嬴的泪水 105
12.秦晋之好,秦人在中原的足迹 120
13.崤之战,有多少错可以重来 128
14.称霸西戎,穆公的传奇 138
15.百年隐忍,死局如何得破 145
16.秦楚之好,春秋那段佳话 150
17.汉中,又一个必争之地 158
18.海归公子秦献公 169
19.石门之战,秦一统的起点 176
20.鏖战河西,军国奴隶主义 183
21.商鞅之死 197
22.雕阴之战,两翼齐飞 209
23.萝卜加大棒,收复河西 227
24.合纵连横,修鱼之战 235
|
內容試閱:
|
3.烽火戏诸侯,血战骊山
秦国六百年历史上,虽然最后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酣畅而淋漓,但秦人早期的发展其实并不顺利,至少在“烽火戏诸侯”这个著名的故事之前,秦人几乎一直都是举步维艰的。
秦人自宗主秦其向周宣王借兵七千,赶走入侵的犬戎以后,一直得西周王朝照应。他们多次配合西周大军讨伐各路西戎,打出去的秦人保护了自己的领地秦邑,获得了几十年的安宁。
周宣王时期的文治武功,让一直在走下坡路的西周王朝触底反弹,史称“宣王中兴”,而依附于周朝的秦人在这一中兴时期也沾了光。
不过,西周王朝的衰败却不是一个周宣王就能挽救的。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与姜戎打了一场“千亩之战”,周军惨败,刚有一波升势的周朝国势又重回熊市的趋势了。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子姬宫(shēng)即位,是为周幽王。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正式即位的时候,年方十四岁。因此周宣王在驾崩的时候,托孤于两位重臣:一位是自己的弟弟郑桓公,另一个是虢公鼓。
郑桓公,是郑国开国之君。郑国虽然只是伯爵,但郑桓公是周宣王的亲弟弟,权势很大,后来郑国也成为春秋一小霸。
郑国的始封地在关中东部,虽然郑桓公不满足于关中那一小块土地,但周王朝能封给他的土地,确实也不多。
另一个辅佐周幽王的虢公鼓,来头比郑桓公还要大。
虢国,是周朝初期四大公爵国虢国、虞国、宋国、州国之一。其中宋国是商朝后裔,州国是夏朝后裔,这两国只是为了体现周朝分封的公平性而得到公爵之位。而虢国和虞国,是姬姓诸侯,他们的开国之君都是周武王的叔父,这两国才是周武王最倚重的诸侯。
虞国一直发展不顺,春秋期间被晋国所灭。只有另一个公爵国虢国,是西周最为重要的诸侯,没错,最为重要,没有之一。
从虢国和虞国的位置图上可以看到,虢国初封在关中西部,负责看守关中西大门,而虞国在关中东部,负责看守关中东大门,西周初期这两国位置极为重要。
到了西周晚期,虞国在西戎的压迫下失去了部分土地略微向北转移。虢国则将都城迁到了关中东部,赶走部分西戎,灭了焦国,与虞国为邻。
这样一来,关中东西两个出口,全部控制在虢国手上。虢国的地理位置,对西周王朝来说,太重要了!
虢国所拥有的,不仅是公爵爵位和得天独厚的地利,还在于多任虢国国君,都在镐京辅佐周天子,是朝中权力最大的三公之一。
周宣王托孤的这个虢公鼓与郑桓公,就是辅佐天子的三公之一(三公不一定是三个人,可能是两个甚至一个)。
那么周幽王即位之后,就有两位辅佐大臣——郑桓公和虢公鼓。
西周王朝换了天子,对于远在陇西高原的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秦人与周朝的关系会如何呢?秦人以后是生是死呢?
秦人的宗主秦其,此时绝对想不到,秦人将在几年内先遭遇灭顶之灾,再丧失强大的靠山,最后才涅槃重生。
这一时期秦人的发展与周朝密切关联,周朝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给秦人的生存状态带来重大改变。
周朝年少的周幽王即位之初,赶上的时候很不好,天灾人祸一起来。
天灾发生在周幽王继位第二年,岐山发生了大地震。
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以东),是周室的发祥地。这地方地震了,守臣当然不敢怠慢,立即就报到了周幽王这里。
古代科技不发达,对于自然界的事情无法解释,只能推断是鬼神所为。周室的发祥地岐山地震了,想必神鬼欲对周朝不利,群臣都战战兢兢,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西周朝堂之上,年少的周幽王更搞不懂怎么回事了。他故作少年老成而镇定地笑道:“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寡人。”周幽王显然是想把这个事件敷衍过去。
周朝有个太史的职位,专管历史、天文和历法,解释这个事情是他的职责所在。周幽王和群臣却没想到向太史请教。
这太史伯阳父却很负责任,他觉得事关重大,于是就找到了喜欢直言进谏的大夫赵叔带,请他向周幽王进谏。
大夫赵叔带,就是此时赵氏家族的宗主,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的先祖。赵叔带在朝中为官,也说明同为嬴姓,赵氏家族此时还是强于秦氏家族。
赵叔带虽然只是周朝一普通大夫,官不大,却忧国忧民,常给周宣王进谏一些好提议。
周幽王即位不久,这回赵叔带两次进谏周幽王,提醒他周朝有灭亡的征兆,请周幽王安民赈灾。
周幽王年少哪里懂得地震是怎么回事,就连郑桓公、虢公鼓碰到这个事情都束手无策,西周王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其实地震这个事情,不仅夏朝、商朝灭亡前出现过,就是后来赵叔带后人建立的赵国,在灭亡前也出现过地震,的确是很难处理。
年少的周幽王对于地震,无为而治,倒也不算什么大错,毕竟此前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此后太史伯阳父曾占卜,得知十年内周朝必将灭亡。赵叔带与这太史伯阳父私交不错,他宁可信其有,于是带领族人返回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为赵氏家族保留了火种。
如果说地震是周朝的天灾,那么人祸便是一些诸侯趁周幽王年少而不来朝贡,这其中包括褒国。
褒国地处汉中,与西周王朝隔着一个秦岭。当年周武王伐商,这褒国也很给面子,是西南部追随周武王的八大诸侯之一。
褒国到这个时期,不朝贡西周王朝,确实也是挑了个好时间——周幽王年少。褒国国君料想,隔了一个秦岭的周朝,拿褒国也没办法。
可是十六岁的周幽王,与他所有的先祖一样,有一颗好战的心。西周王朝十几任天子,全部都有御驾亲征的经历。
公元前779年,十六岁的周幽王即位第三年,便排除一切困难,起兵翻越秦岭攻入褒国。
以翻越秦岭的难度而言,周幽王此次出兵,的确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整个古典时代,从关中到汉中,不论是西汉中还是东汉中,都只有一些险峻的小径可以走。这些小路由于没有人长期维护,时常在悬崖峭壁处断路。
周幽王走的这条“2褒斜道”,是当时关中进入汉中的一条主要道路,这条道路同样有年久失修的问题。周幽王翻越秦岭,那么在悬崖峭壁上修路的成本可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