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燕山医话

書城自編碼: 255590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陈彤云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30475003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4-01
版次: 1 印次: 5
頁數/字數: 268/307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3.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全球城市案例研究2023:基于网络的合作与竞争国际经验借鉴 》

售價:HK$ 199.4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引爆:炸药、硝酸盐和现代世界的形成 》

售價:HK$ 85.1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人类星球:我们如何创造了人类世(企鹅·鹈鹕丛书013) 》

售價:HK$ 91.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8
《老医秘验·范文虎传人孙幼立70年临证经验集》
+

HK$ 122.1
《黄河医话》
+

HK$ 125.8
《南方医话》
+

HK$ 162.8
《长江医话》
+

HK$ 144.3
《北方医话》
+

HK$ 70.3
《朱木通经方医案:中医临床廿五年》
編輯推薦:
医话随笔体裁、短小精悍、实用价值强
畅销30年,几代中医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內容簡介:
京畿之地,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中医药在这块有着悠久传统文化氛围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气息,对全国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该书收集了北京地区中医医家撰写的医话,所收载的文稿,大多具有短小精悍、内容充实、学术上有新的建树和较强的实用价值等特点。每篇不过千字左右,虽尺幅之言,但临床经验、研究心得均跃然其中。医话内容涉及了伤寒、温病、金匮、内科、骨伤、外疡、妇、儿、五官、针灸、肛肠、推拿、气功、民族医学、中草药、民间疗法等各种内容。这些医话佳作祖述内难,继承传统,师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书成,满可一饱。
《五部医话》丛书是1984年开始编写的,1987年完成。当时选拔作者的标准,“除55岁以上的名老中医外,还收录了部分中年中医师指1966年前高等中医院校毕业或具同等学历者的文稿,”现今,这一批作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医界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经验更是难得可贵。
關於作者:
陈彤云教授,1921年生于北京中医世家。从事中医皮肤科,自幼随其父著名中医陈树人先生出诊;后在继承哈锐川老大夫治疗经验的同时,又得到著名中医赵炳南老先生的指点。深得两位名老中医学术精髓,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认为体表的病变必有内在的根源,皮科疾病应重视外治,但更不可忽视五脏六腑和气血阴阳的盈虚盛衰,在这其中,尤为重视胃气的调理。重点治疗黄褐斑、痤疮以及扁平疣等疾病,对治疗颜面损容性皮肤病更有独特的疗效,还改进了古代治疗痤疮的名方枇杷清肺饮,取得了理想效果。
目錄
郗霈龄医论三则…高益民
岳美中医话二则…江幼李
金书田医论…宋祚民
卢冶忱先生论病能…胡庚辰
论脉…赵绍琴
察舌失误有感…朱建贵
真心痛舌诊浅谈…林兰
话四诊合参…周志波
专精与涉猎…刘弼臣
学医先奠基,基坚医能博…刘韵远
文是基础医是楼…刘弼臣
学会从博览中提高临证水平…余瀛鳌
脾主涎…王洪图
肺和大肠相表里,并非虚设;心和小肠相表里,亦是真言…陈子富
“三焦有二”说的启示…马继兴
论“荣卫”…方和谦
西北多燥亦有湿…宗修英
“伤寒由毛窍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之我见…王为兰
谈治病求本…方药中
治病切忌“八股”…宗修英
从虚寒性胃痛的治法谈治病要有层次…施奠邦
详察虚实,圆机活法——杨子谦医话…张忠
治病当辨虚实…徐步春
王石清先生论辨证难…李鸿祥
病传与辨病传论治…胡荫奇
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冯世纶
仲景书中的方言举隅…文棣
陈慎吾老师对《伤寒论》原文顺序之看法…孙志洁
辨证论治,广开思路…苏诚炼
邪去正自复…秦子安
浅谈治则与治法…晁恩祥
谈谈用药如用兵…祝谌予
正确掌握效不更方…晁恩祥
从中医处方“脚注”谈医药结合…金世元
重视发掘民间有效疗法…路志正
单秘验方能医大病…郑金福
方剂的常和变…刘弼臣
闲话方药…杨润芳
审方付药须谨慎…胡振亚
药量轻重,需当讲究…王鸿士
诊疾审令,服药择时…李云祥
用药剂量小议…房定亚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內容試閱
金书田医论 宋祚民
四时不正之气,烈风、淫雨、亢旱皆能致疫;气候反常,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能致病。
早年地广人稀,今时人众,气候偏湿,加之繁劳私欲,阴虚多于阳虚,故而病温者多,病伤寒者少。昔日纪晓岚曾出使新疆,其诗记有:“万家烟火暖云蒸,消尽天山太古冰”名句。当今之时,痨病阴虚者众,阳虚者寡,因而治虚痨不可泥于小建中汤,治此症当参朱丹溪之法及明代汪绮石《理虚元鉴》之论。再有治中风一病,不可泥于小续命汤,今时患其中外风者少,而类中于痰、火、阴虚者多,治此病当参考尤在泾《金匮翼》及三张所论。
疟疾一证,本在伤寒少阳经,半表半里、寒热往来为伤寒正疟,宜用小柴胡汤治之,此绝非暑疟、温疟、瘴疟等类之疟也。杨栗山云:“今之世温病多而伤寒少,岂有今世之疟疾,伤寒疟多而伤暑疟、温疟少之理乎”。
痢疾为病,总不离乎湿热。谚云:“痢无补法”,唐容川论之最详,要之不见痢久脾虚下陷,万不可早用补药耳。
霍乱之病,多属湿热凝结,或贪凉过度之故,分辨此证之阴阳,要看其口润、吐泻无酸腐、小便清长者多属阴,为寒霍乱;其口燥、吐泻有酸腐、小便短赤者属阳,为热霍乱。若寒热不分,不知热深厥深,假寒真热之理,动辄桂附,则必殆害于人。徐灵胎谓:“寒霍乱千不得一者也。”治此证当参照郭佑陶著《痧胀玉衡》和王士雄之《霍乱论》。
麻疹不可用辛温药,恐其燥烈伤阴、以火济火,人皆知之,然亦不可恣用苦寒,恐寒凉遏伏,疹反不出矣。盖寒则凝、温则行,辛温过汗有伤津液,对疹不宜也。麻疹不忌作泻,泻则火有出路,切不可补。但泻不止者,恐疹内陷,药用升提(葛根少许),则泻可止。常见麻疹兼喉痛者,医者专顾喉痛而忽视治疹,每每误事。盖疹透喉自松。方书云:“痧疹务透。”即此意也。古人说痘宜温,疹宜凉,言疹不当用热药也。俗云:走马看伤寒,回头看痘疹。言伤寒传经,痘疹多变幻也。
论脉 赵绍琴

先父在1930年讲诊脉时说,诊脉不是只诊出一个脉,从一个脉就定病。诊脉必须诊出脉的病位,脉的虚实、寒热、表里、气血,再辨明病证是有余还是不足,先治何病,后调何疾,这全在脉中诊出。譬如表有病不论风寒风热,脉的部位一定在浮位。温病的卫分证也在表,所以脉也在浮位。如浮紧风寒、脉缓风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等。
单凭一个浮脉不能断定是什么病,必须再诊出八纲脉来断其表里、寒热、虚实与气血,如浮滑是风痰、浮弦是风邪挟郁、浮数是风热等。但是要想诊断一个完整的疾病,还必须再诊出第三个脉来。如浮滑数是风痰热,浮紧弦是风寒而体痛。这样还不够,要想看清病人的疾病、进一步弄清病人的体质与疾病的转机就要再找出第四个脉来,如浮滑数而按之弦细,这就清楚多了,弦则肝郁,细为血虚,脉象告诉你,这人是素来血虚肝郁,目前是风火痰热,你在开方治风火痰热时,要照顾到血虚肝郁方面。也就是说,在治风火痰热时不可以过凉,也不可以过于祛风,因为病人体质是血虚肝郁,不能多散风、多清热而忘了病人是血虚之体了。
先父经常说,看脉必须看出五个脉才能诊断清楚,不是一个什么脉就诊什么病、就用什么药。

诊脉是不是都必须诊出五个脉才算诊断清楚?不然,就是诊山五个脉来,也只能是比较清楚,一定还要望舌、观色、看形体、问病情及治疗经过,才能初步诊出病机,决定治疗方案,再通过试验治疗,才能进一步决定出确诊与否。不然不是科学的,也不可能将病治好。
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诊脉达到理想的要求是比较难的,但我们可以结合望、闻、问诊进行分析,不断积累经验。
“诊脉完全依赖医生指端感觉的灵敏度,要掌握切脉的技术,必须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经常作切脉的锻炼,以保准字。”这是先父生前常常讲述的话,要达到指下清楚,判断准确确实要下一定工夫。
诊脉必须五十动以上,才能诊出有病之脉。张仲景曾说过:“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说明了诊脉需有五十动的时间,才能辨出几种脉形,辨出主脉、兼脉,在诊清病情的基础上才能立法、处方,这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遵守的。

先父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测脉定位当以浮、中、按、沉四部来分,以更好地定表、里,定功能与实质。以浮部定表分,中以定偏里,按是属里,沉则为深层极里。也可以说浮脉主表、沉脉主里,中与按皆为半表半里。温病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可以用浮、中、按、沉来划分。总之,浮、中主功能方面疾病,而按与沉主实质性的疾病。又如新病与久病、气病与血病、外感与内伤等,都能用浮、中、按、沉四部辨别清楚。下面谈谈浮、中、按、沉的取脉方法。
1浮部的取脉法医生用指轻轻地按在病人桡骨动脉皮肤上,浮位表示病机在表分,如伤寒病人初起病在太阳,温病则为病在卫分,或为在肺与皮毛。当然,浮只表示病在表位,要想全面了解病因、病机,还要看兼脉的情况,如浮滑主风痰,浮数主风热等。若想进一步测虚实、寒热、表里、气血,或停痰、停饮、郁热、血瘀等,就必须检查其他兼脉,不然就难以详细确诊病位与病机。
2中部的取脉法是从浮位加小力,诊于皮肤之下即是中部。如浮位用三菽之力(菽:豆也),中部即是六菽之力,表示病在气分,或定为病在肌肉,或在胃。伤寒病是标志邪从表入里,主胃主阳明;温病则明显属气分;在一般杂病中,即称它为在肺胃之间。总之,凡脉来明显在“浮”与“中”位者,多主功能性疾病,属阳,属气分。若再加力而入“按”“沉”部位,这说明邪已入营、入卫了。
3按部的取脉法医生切脉,从浮、中再加重力量(九菽之力),按在肌肉部分,反映邪在里之病,如《伤寒论》的太阴证,温病的营分证,杂病则主肝、主筋膜之间的病变。凡脉在按部出现则说明病已入里,主营分、主阴。
4沉部的取脉法从按部加重用十二菽之力向下切脉,已按至筋骨,表示病已深入,主下焦、主肾、主命门。如《伤寒论》病在少阴、厥阴。少阴病以沉细为代表脉,而厥阴病多以沉弦为代表脉。在温病则表示邪入血分。在杂病中说明病延日久,邪已深入,当细致审证治疗。如病人脉象见于按沉,主实质性疾病,也说明了疾病的实质性问题。

论脉已谈了三讲,根据这些年来体会,尤其是近二十年来自己的看法是,诊脉不能简单、机械,必须分清浮、中、按、沉四部,上面的浮、中两部反映功能方面的疾患;下面的按、沉两部才反映疾病实质的病变。正像舌苔与舌质的关系一样。凡属舌苔变化多端,归根结底是反映功能方面的问题;舌质的变化虽少,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说明本质的情况。所谓功能方面的病变,是指在表位、浅层、卫分、气分阶段,如气郁不舒、水土不和、肝郁气滞,停痰、停饮,胃肠消化欠佳等所导致的疾病。用疏调解郁即可改善这些功能性疾病。所谓本质性病变,是指本质阳虚、命门火衰或阴虚阳亢等,或病在营分、血分以及陈痰久郁阻于络脉、癥瘕积聚、肿瘤等一类疾病。另外,久病邪深入于肝肾,下元久虚,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用滋补、培元等方法者,皆可以认为是本质性疾病。
临床诊脉所见,浮、中与按、沉所得脉象往往有迥然不同者,一般来说,浮、中见其标象,按、沉得其本质,若诊脉能辨别浮、中与按、沉之异,则病之表里、寒热、虚实,纵其错综复杂,亦必无遁矣。古之名医多重视沉取至骨以察其真,如朱丹溪《涩脉论》云:“涩之见固多虚寒,亦有痼热为病者,医于指下见有不足之气象,便以为虚,或以为寒,孟浪与药,无非热外,轻病必重,重病为死者多矣,何者?人之所藉以为生者,血与气也,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揉,脉道阻塞,不能自行,亦见涩状,若查取至骨,来似有力,且数,以意参之于证,验之形气,但有热证,当作痼热可也。”涩缘血少或亡精,因多虚寒,然按之至骨反有力且数,以此而知其断非虚寒可比,此乃老痰瘀血,阻塞脉道使然,郁久化热,深伏于里,故曰痼热,言其深且久也。若不沉取至骨,何以辨此痼热之证哉?此前贤诊脉之精髓所在也。
绍琴幼承庭训,及长,历随数名医临诊,每叹诸师诊脉之精湛,迄今潜心研讨50年,悟得诊脉必分浮、中、按、沉四部,浮、中为标,按、沉主本,若二部之脉不同,则必参舌、色、证,以辨其真假、主次、缓急,以定其何者宜先治,何者当后医,何者须兼顾,何者可独行。脉象一明,治则随之,有如成竹在胸,定可稳操胜券矣。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