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HK$
102.4
《
炙野(全2册)
》
售價:HK$
80.3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HK$
57.4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HK$
273.7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HK$
55.2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HK$
82.8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HK$
89.7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HK$
67.9
|
編輯推薦: |
全球首席识谎专家教你解读情绪的密码。
电视剧《 别对我撒谎》( Lie to me的主角Cal Lightman即以艾克曼博士为原型。
作者同时是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的情绪表情顾问。
作者也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全球首席识谎专家。
你知道吗?你的脸部表情变化可以高达一万种以上!享誉全球的心理学家,将带领你走进“表情”的世界,展开一段迷人旅程!
|
內容簡介: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全球首席识谎专家,在继达尔文《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后又一如此深入研究情绪的作品。本书科学地解析了产生情绪时体内的生理变化、外在的肢体语言、声音、面部表情等方面,并提供小测试和练习,考察你对情绪的了解,帮你认清自己和他人最细微的情绪表现,提高你对情绪发生的敏感度。
|
關於作者: |
保罗·艾克曼(美):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主要研究脸部表情辨识、情绪与人际欺骗。1991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在四十年研究生涯中,他曾研究新几内亚部落民族、精神分裂病人、间谍、连续杀人犯和职业杀手的面容。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警方、反恐怖小组等政府机构,甚至动画工作室也常常请他当情绪表情的顾问。
|
目錄:
|
第一章跨越文化的情绪
第二章情绪的产生
第三章改变情绪反应
第四章情绪性行为
第五章哀伤与悲痛
第六章生气
第七章惊讶与害怕
第八章嫌恶与轻蔑
第九章愉快的情绪
结论与情绪共处
附录一表情判读测验
附录二注释
附录三图片来源
附录四延伸阅读{参考书目}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跨越文化的情绪 第一章跨越文化的情绪
我决定投入脸部表情的研究,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找出证据,支持我已知道是正确的事:至少某些脸部表情的情绪是有共通性的。表情是不需要学习的,天生失明的人会表现出和明眼人一样的表情。
这本书涵盖我过去40年对情绪的研究,我相信有助于改善人的情感生活。我写的内容大部分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或是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我自己的研究专长是发展专门技术,以解读和测量情绪的脸部表情,在这前提下,我能看见陌生人、朋友和家人脸上细微到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忽略的差别,藉此我学到许多事情,因为个人时间有限,有些还没有得到实验的证明。当我所写的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时,会加入下述之类的话,“我观察到”、“我相信”、“我觉得似乎是……”。如果我写的内容是根据科学实验,则会在书末附录具体注明相关的研究。
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和我对跨文化脸部表情的研究有关,我对心理学的整体看法(特别是关于情绪的部分),因为出现新证据而彻底改变。这些发现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日本、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和前苏联,我因此发展出自己对情绪本质的看法。
我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做研究时,对脸部表情并没有兴趣,当时引起我兴趣的是手部动作。我为手部动作分类的方法,可以分辨忧郁的病人属于精神官能症还是精神病,并显示病人接受治疗后进步的情形1。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还没有发展出任何工具,可以直接精确地测量忧郁的病人复杂而快速变化的脸部动作。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所以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25年后,我发明出一种测量脸部动作的工具,于是重新观看那些病人的记录影片,找出重要的发现,我会在第五章讨论。
机缘下,发现新大陆
若非两次幸运的机缘,我不会在1965年把研究焦点转到脸部表情和情绪。先是“国防部”研究计划推展局出乎意料地拨给我一笔经费,用来研究跨文化的非口语行为。我并没有主动申请这笔经费,而是因为一桩丑闻(一项研究计划被用来掩饰镇暴活动)使得一项重要的研究被取消,而该项计划的预算必须在那个会计年度用于某个没有争议的海外研究。在这时我恰好走进了必须消化这笔预算的人的办公室,这个人的妻子是泰国人,对彼此非口语沟通的差异感到惊讶,他希望我找出非口语沟通中,什么是普世皆然的,而什么又是有文化差异的。我起初很不情愿,却又不想回避这个挑战。
计划之初,我相信表情和姿势都是从社交学来的,具有文化差异。我一开始征询意见的人,也都抱持相同的看法,包括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葛瑞格利·贝特森(Gregory Bateson)、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雷·博怀斯特尔(Ray Birdwhistell)和查尔斯·欧斯古德(Charles Osgood)。达尔文(Charles Darwin)曾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我深信他是错的,没有详细阅读他的著作。
第二个幸运的机缘是见到席尔旺·汤金斯,他刚写完两本关于情绪的书,主张脸部表情是与生俱来的,不同种族有共通性,可是这个观点缺少支持的证据。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同时把非语言行为的文章交给同一本期刊(他的文章是关于脸部的研究,我的文章是身体动作的研究)2,我恐怕不会阅读他的书,也不会认识他。
我对席尔旺想法的深度和广度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我认为他的想法可能是错的,就像达尔文一样。我很高兴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论据,不是只有100年前的达尔文才反对米德、贝特森、博怀斯特尔和霍尔,表示这个议题还有讨论的空间。在著名科学家和前辈政治家之间有不同说法,年方三十的我竟然有机会又有经费尝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表情是普世共通的吗?还是像语言一样,在各个文化中有独特的表现?我难以抵抗这个诱惑!虽然我不在意谁对谁错,但心里并不认为席尔旺是正确的。研究结果和我的预期刚好相反,这样很好,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如果违反科学家的预期,反而更加可靠。大部分科学领域的情形刚好相反,如果结果和事前的预期相同的话,比较受人相信,因为偏见或错误的可能性会一再受到科学家重复实验的传统所检证,以确定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不幸的是,这个传统并不存在行为科学界,实验很少被自己或别的科学家重复检证。少了这种屏障,行为科学家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找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在第一个研究中,向5种不同文化的人(智利、阿根廷、巴西、日本和美国)展示照片,请他们判断各个脸部表情所显示的情绪,不同文化的人对大部分情绪都有共识,表示脸部表情可能是普世共通的。3另一位曾向席尔旺请益的心理学家卡罗·艾撒德(Carrol Izard),对不同文化的人进行相同的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4席尔旺并没有让我们知道对方的存在,当我们知道并不是只有自己在做这项工作时,原本心怀不满,但就科学而言,有两组独立的研究者得到相同的结果,是比较好的。看来达尔文是正确的。
但有一个问题:虽然发现不同文化的人对脸部表情流露的情绪有共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聪明的人抱持相反的看法呢?并不是只有旅游者才认为日本、中国或其他文化中人的表情,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玛格丽特·米德的门生博怀斯特尔是倍受尊重的人类学家,专精于表情和姿势的研究,在著作中谈到许多文化中的人会在不高兴时微笑,所以不接受达尔文的看法。5博怀斯特尔的主张符合文化人类学和大部分心理学的主流观点:任何在社交上重要的事,比如情绪的表达,都必然是学习的产物,所以在各个文化中是不同的。
我提出“表露的规则”display rules,在动物学中译为“展示的规则”,但译者认为在本文译为“表露的规则”较贴切。——译者注,以解释我的研究发现和博怀斯特尔的观察之间有何差异。我认为表露的规则是在社交中学来的,常常有文化差异,这些与表情有关的规则会说明某人可以向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表现某种情绪,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公开的运动竞赛中,输家不会表现心里的难过和失望。表露的规则具体呈现于父母的告诫:“不要得意忘形”。这些规则会支配真实感受的情绪表达,或是减轻,或是夸大,或是完全隐藏,或是加以掩饰。
我用一系列研究检验这个构想,结果显示日本人和美国人在独处时,看见手术和意外事件的影片时,会表现相同的脸部表情,可是当科学家和他们一起观看影片时,日本人比美国人更会以微笑来掩饰负面的表情。在独处时会表现与生俱来的表情,在公开的场合则会控制表情。7由于人类学家和大部分旅游者都是观察公开的行为,所以得到与我不同的结果。相反地,具有象征意义的姿势,比如点头称是、摇头拒绝、一切顺利的姿势,其实是有文化特性的。8就这一点而言,博怀斯特尔、米德和大部分其他行为科学家都是正确的,可是他们对情绪的脸部表情的看法,却是错误的。
我当时没有看出这种观点有一个漏洞,想尽办法反驳我研究结果的人也没有发现(比如博怀斯特尔和米德)。这个漏洞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可能从电影和电视中的卓别林与约翰·韦恩学得西方世界脸部表情的意义;来自媒体的学习,或是接触其他文化的人,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文化的人对我展示的白种人图片的情绪有相同的看法。我需要未受视觉干扰的文化,生活其中的人没有看过电影、电视、杂志,很少见过外来者,甚至不曾看过。如果他们对我展示的图片所代表的情绪,和前述受试者有相同看法的话,我才能证明自己的论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