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HK$
94.6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HK$
217.8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129.8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HK$
96.8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以历史为依据,采用故事的手法,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在轻松的文笔中向读者讲述五代末期北宋初期那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故事以赵匡胤为主角,又不仅仅围绕赵匡胤,书中所展现的是整个时代的面貌,是赵匡胤心怀天下的气魄。
|
內容簡介: |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憋屈”的王朝:辽、夏、金、元时刻威胁着宋朝的安危,甚至连大宋皇帝都被金人掳去,宋朝只能通过向他们纳贡来乞求和平。赵匡胤本人绝不是一个文弱的人,那么他在建立宋朝的过程中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他这个战功赫赫的开国皇帝,最终竟然选择让一批文人来领导自己的王朝?这本书是一部关于赵匡胤成长历程的书,作者在书中以通俗易懂的笔法,向读者详细地讲述了赵匡胤的成长经历,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一代帝王的艰难“创业”路,体会赵匡胤选择文官主政的良苦用心。
|
關於作者: |
陈红晓,男,职业作家。21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在省、市、国家级刊物以及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学网、新华网等权威文学网站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数十篇,并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已出版《小荷》、《父爱如山》、《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和《领导力》等作品。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人民文学培训部作家班学习。做过教师、编辑、职业写作等工作,现从事职业写作。
|
目錄:
|
1传说出世带香
2历难
3救了赵京娘
4遇到一个和尚
5干得出色,一路上升
6有活干就是机会
7跟着一位好皇帝
8关键时刻显英雄本色
9英雄还是赵匡胤
10再次提升
11大业未竟身先死
12驾崩前托付后事
13皇位并非专为他家设
14陈桥驿黄袍加身
15正式登基
16真命天子
17李筠不服
18赵匡胤大战李筠
19无心造反还是反
20扫荡李重进
21杯酒释兵权
22谁也别想触及国家稳定
23一切权力归中央所有
24雪夜访赵普
25机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26借道收荆南
27比赛吃人肉
28少年皇帝孟昶
29天下最富的后蜀
30孟昶的致命缺点
31宋蜀大战之前
32破梦入剑门
33孟昶递降表
34巧取豪夺
35蜀地之乱难以控制
36大力平乱
37孟昶的结局
38赵匡胤的奖惩
39铜镜疑案
40改变战略
41兵发北汉
42御驾亲征
43淫乱荒唐的南汉
44用兵南汉
45利剑穿豆腐
46李煜和周娥皇
47移情小周后
48曾为避祸迁都洪州
49一味避让谦退
50巧除绊脚石
51兵发南唐
52刀切皇甫继勋
53两说赵匡胤
54卢多逊一箭双雕
55攻破金陵
56李煜进中原
57赵匡胤溺爱赵光义
58迁都洛阳
59不明不白暴卒
60狗急跳墙
61提升与残杀
62所谓的金匮之盟
63秘密立下一块碑
64文人贪污腐败也要杀
65预防贪污
66以身作则
67皇帝的影响力
68驭将之术
69结尾
|
內容試閱:
|
传说出世带香
公元927年正是中国又一次大分裂的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已经灭亡20年了,北方已到了五代的第二代后唐,这时是唐明宗李亶(本名嗣源,称帝后改此名)在位,南方仍有不少分裂政权。先不说这些,单说这年3月21日,在洛阳夹马营一名将军的家里,伴随着一声啼哭,赵匡胤出生了。他生出来的时候,很是奇异,红光绕室,有一种非常好闻的牡丹香味一昼夜都没散去,他小小的身体,满是金色,像个小金人儿一样,三个月都没有褪色。这让周围的人都感觉极其不可思议;他父亲纳闷地说:“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
接生婆说:“我接生过多少个孩子,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稀罕事!”
一旁伺候的丫环说:“真是太稀罕了,小公子长大后,肯定是个大贵人!”
一名老将军捋着胡子沉思说:“这小孩儿来历不凡,一定要好好教养他,这样他以后也许会有大的出息,为人造福,否则,可能会危害四方。”
这老将军的话一说出来,小孩儿的父母就谨记在了心里。他们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栽培他,让他向好的方面发展。
母亲看着父亲,说:“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吧。”
父亲思考了好半天,觉得自己一生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希望这个儿子长大后不会这样,就说:“就叫他匡胤吧!”
于是,小孩儿就有了一个寄予着父母厚望的名字——赵匡胤。
然而,由于他出生的时候,香气绕室,人们都又亲热地叫他“香孩儿”。
赵匡胤的小名就叫“香孩儿”。
人们私下里都说:“这香孩儿出生的时候那么香,长大后怎么会干臭事呢?不用说,也不会的!”
“定然是个大好人!”
这香孩儿果然是个大好人,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他每一步都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由于他在军营里长大,又遭逢那个乱世,士兵们整日在他周围习武,也使得小香孩儿对武功非常的喜欢。看大人们练习,他也跟着比划。大人怎么练,他也怎么练。这小香孩儿又是天生颖悟的人,什么都一学就会,把他的小体格练得非常棒,眼睛也很是发亮。练起拳来,起如风,击如电,闪身如猫,抖身如小猛虎,行如小游龙。他的父亲赵弘殷本来就是个将军,并且还是个非常勇猛的将军,少时就骁勇异常,擅长骑马、射箭,他将这些技能理所当然地教给儿子。
有一次,军营里搞来了一匹烈马,通身是红色,没有一根杂毛,又高又大,谁骑它,它都会把谁撂下去,摔他个骨断筋酥。小香孩儿说:“让我来试一试!”
周围的将官们都不让,说:“还是算了吧,它又高又大,你又小又矮,如果是摔坏了,我们怎么向赵将军交代?”
说什么也不让小香孩儿骑。
然而,这小香孩儿,非要试一试。大人们越是这样说他,他越是不服气。将官们没办法,只好让士兵去告诉他的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来了后,看了看那匹高大的马,摸了摸马的屁股,又瞧了瞧自己的儿子,摸了摸儿子的头,有点担心,但还是说:“就让他试一试!”
又嘱咐小香孩儿:“一定要多加小心!”
小香孩儿很感激自己的父亲,心想还是父亲了解自己,对自己好。他冲父亲和众将官俏皮地微笑了一下,说:“请你们放心吧!”
众将官们也说:“你可一定要小心呀,摔下来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赵弘殷说:“给马拴上缰绳,套上马鞍!”
小香孩儿像那匹倔马一样桀骜不驯,说:“不用,您看我一定能驯服它!”
说完,“嗖”地一下就蹿上了马背。
那匹马一经人骑,就发脾气,只见它驮着小香孩儿像箭一样冲了出去,真有如风驰电掣。小香孩儿用双手紧紧地抓着那马长长的鬃毛,马被抓得生疼,就跑得更加的快。小香孩儿在马背上一颠一伏,人们都为小香孩儿捏着一把汗。眨眼工夫,那马已经奔上了城头的斜坡道。就在这时候,人们的心惊了,赵弘殷更是几乎跌倒下去。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小香孩儿和那马穿过城门的时候,由于那马又高又大,且不是正身过去的,而是斜着跑了进去,这样刚好就让小香孩儿的头撞到了门角上。那马来得极其的猛烈,把小香孩儿一下子撞飞了出去。他的父亲在远处一下把眼睁圆了,大张着嘴再也合不拢了。一些人也闭上了眼睛,想那活泼乱蹦的小香孩儿这下定是完了。不想,那小香孩儿“噌”地又从地上跳了起来,以极快的速度追上了那马,一个筋斗翻了上去。
那马又载着小香孩狂奔起来。穿过草地,涉越河流,翻过山冈,最后终于没劲了,才停了下来。当赵弘殷和众将官们找来的时候,那马已被小香孩儿驯服得服服帖帖了,在一片草地上吃草呢。
这下众人才放心了。
都说:“吓死了,吓死了!”
“香孩儿像赵将军一样勇猛。”
赵弘殷当然很是高兴了,又担心地过来看小香孩儿身上的伤,竟是一点事也没有!原来,当那马载着小香孩儿快要撞到城门角的时候,小香孩儿一看大事不好,赶紧从马身上跳了下来,由于速度过猛,就摔在了地上;不过,一点事也没有。
当然,人们不知道缘故,一时在军营里传得神乎其神,都说小香孩儿的头是铁头。又把他出生时候出现的异象联系起来,更感觉这个孩子将来不得了。
还有一件事,让人们感觉很是稀奇,觉得小香孩儿不一般。
一天,小香孩儿和小伙伴韩令坤在一个破庙里玩耍,正“老虎、杠子、虫”玩得开心,却有一大群麻雀在外边的树上“喳喳喳”地乱叫个不停。韩令坤说:“这群麻雀,真是烦人!”
小香孩儿说:“走,咱出去打它几个下来,看它还叫!”
于是,两人争抢着跑了出来。没想到,他们两个刚一出庙门,身后那庙“轰”地一声就坍塌了,一阵烟尘腾上天空。
他们两个脸上好一阵惊恐——差一点砸死在里面!
人们都说:“那群麻雀通神灵,知道庙要倒塌,故意叫他们呢!因为那小香孩儿不是凡人!”
赵匡胤的父母当然也非常重视对他品德的培养,他的母亲对赵弘殷说:“香孩儿和你一样太爱练武了,但是不能光练武,将来成为一个纯粹的武夫,应当让他读书,让他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样才不至于凭借他的武功干错事。”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赵匡胤的家庭背景。他父亲赵弘殷原是涿州人,赵弘殷的曾祖父在唐朝的时候曾当过涿州郡附近的县令,祖父曾当过地方藩镇官御史中丞,父亲曾是州刺史,可谓官宦世家。然而对赵匡胤有直接影响的还是他的父亲赵弘殷。
赵匡胤的母亲姓杜,是定州安喜,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定州人。她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结合有着一段非常偶然的奇缘。
那一年的冬天,赵弘殷由北地河朔南行,路过定州杜家庄,恰好碰上天降大雪,这样,道路自然是不好走,还天寒地冻的,只好在一户庄院的大门下暂避风雪。这户庄院的主人姓杜,也就是赵匡胤的外公家。赵弘殷人缘很好,看院的庄丁见他不同于此地的一般人,且长得仪表堂堂,身材雄伟,于是对他很好,私下里款待于他。后来一经攀谈,庄丁发现赵弘殷果然是言语不俗,于是就禀告了杜家主人。杜家主人见到赵弘殷后也很是喜欢,便请赵弘殷留下来。住了数月,双方都不讨厌,且感情愈加深厚,杜家经过商议,便想把自己的女儿四娘子许配于他。四娘子也就是后来赵匡胤的母亲,因在家族平辈姑娘当中排行老四,就都称她为四娘子。这个四娘子长相美丽,平时读书识字,是个十分知书达理的姑娘,见了赵弘殷后,也钟情于赵弘殷。两下里一说,赵弘殷也很是欢喜,于是便在杜家庄院张灯结彩,举行大婚之礼。大婚之后,四娘子便跟着赵弘殷来到了洛阳的夹马营,且在这里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赵匡济,然而,这个儿子没有长多大,就夭折了,接下来又生了赵匡胤。
我们再回到小匡胤的教育问题上来。此时的赵弘殷觉得杜夫人说得非常有道理,便到处延请名师来教授赵匡胤。赵匡胤是个很听话的孩子,让他学他就学,并且非常的投入,很快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常常是手不释卷,直读到深夜。
这个小匡胤也是天生的心地善良。当他读书读到长平之战的时候,看到白起将四十万的赵国俘虏全部坑杀了,心中大为愤怒,当即跑到了离他们家不远的一座供有白起的庙里把白起的泥像扔了出来,说:“这样违背武德的人,根本就不配当武神!”
历难
如果说少年时候的赵匡胤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见过他的人都认为他不同于常人的话,那青年时候的他更是壮硕,眉清目秀,耳垂到肩,手长过膝,细腰宽臂膀,可谓是气宇轩昂。他白日练武,晚上读书,可以说没有一刻是虚度的。家人看他如此,都心里非常的喜欢。
在赵匡胤出生的时候,正是天下长久动乱不息的年月,各处军阀混战,使老百姓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过。
到了五代的第四代后汉隐帝乾祐元年,也就是公元948年,军阀王景崇在凤翔举兵叛乱,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参加了此次征讨。他们和叛军在陈仓,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大战一场。在激烈的交战中,纷乱的战场上,一支利箭射中了赵弘殷的左眼,然而,赵弘殷甚是神勇,非但没有后退一步,反而更加奋勇向前,把王景崇和后蜀的联军打得大败。
因为这次战斗,赵弘殷被任命为护圣都指挥使。
一家人自然很是喜悦。喜悦之余,赵匡胤感觉自己已经长成,可在家里总是吃白饭,毫无作为,心内又产生许多苦恼。若能像父亲一样,是多么的荣耀啊!可是他又不想为谁盲目而战。
他由此产生了出去游历一番,看看天下大势,长长见识的强烈想法。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嘛!何况他还学了一身的好武功呢!
这时候,他已经结婚,就跟妻子贺氏商议。然而,贺氏不同意,她不想独个儿守孤单。何况这时候的世道,兵荒马乱的,要是有个好歹,叫一个女人家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想着想着就哭哭啼啼起来。
然而,他的父亲却支持他的做法,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出去历练历练,怎么会有大的作为?”
她的母亲内心虽很是不舍,但见他的父亲如此说,也不得不同意了。是啊,不历练怎么能行?即便是你读的书再多,武功练得再好,也是弱苗一棵!
赵匡胤的母亲杜夫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很快用好言好语使赵匡胤的妻子同意了丈夫的出游,并大大方方地送他上路。
杜夫人说:“儿呀,出门在外,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赵匡胤说:“母亲您放心吧!儿不怕吃苦,也一定会照顾好自己,也请您和父亲保重身体!”
赵匡胤背好行囊,带一条齐眉棍打马扬鞭就走了。
赵匡胤从小生活在城市里,长在军营里,还没有见识过外面的世界,这一出来,才知道天是多么高,地是多么阔,也才知道了人世的艰辛。当他看到老百姓低矮的草房、窝棚,身上穿的破烂的衣服,吃食的粗陋,饥饿的面相和一座一座新坟的时候,就忍不住心酸,老百姓怎么这么苦!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每当他见到穷苦得过不下去的人的时候,总是要拿出自己作为盘缠的银钱来周济他们。他心里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要改变这个世界,使人们都过上太平富裕的生活!
他随身带的盘缠毕竟有限,这样,他的盘缠很快就用尽了,他住在穷苦的老百姓家里,和他们一起吃野菜、喝稀汤,深深体会到了老百姓的苦和老百姓的善良,不管他走到哪里,到了哪家,即使人家再穷也会给他找些吃的。还有一位老妈妈特意给他煮了几个鸡蛋端上来,感动得他泪都出来了,心想,日后一定要作出一番事业来报答他们。
他想必须先要找一个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的地方,然后才能慢慢有所作为。这时候,他已经游历到复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天门,便去拜访了此地的军阀王彦超,想先在那里找到个事情做,他毕竟是练就了一身武功的,且从小在军营里长大。
可是王彦超见这样一个困苦的青年来拜访自己,很是不屑一顾,因为像这样的困苦青年来他这里求差事的多了。遂不愿接纳赵匡胤,像打发叫花子一样给了赵匡胤一些钱,说:“年轻人,你很有理想,只是我这里实在没有适合你的职位,很是对不住呀,你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赵匡胤很是失落,本不想要这一点钱,可是自己又毫无办法,想不到第一次找事就碰了一个这样的钉子!
赵匡胤又只好上路了。
赵匡胤手中的钱很快又花光了,虽然他不像刚出来的时候那样使钱随便。此时的赵匡胤穷困潦倒,彷徨无计,有时他真想就此回家去,可是怎么能这样回去呢!他是不会甘心的,他无论如何也不承认自己是无用的。即使再苦,他也要坚持下去,他不怕吃苦!他风尘仆仆,衣衫破旧,这个他根本不在乎。他坚持用冷水洗澡,寒冬腊月大雪天也依然如斯,他意在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有好几次他独自一个人行进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有小毛贼还要打劫他,然而这些小毛贼哪能被他放在眼里,他一伸手,就全把他们给打趴下了,反从他们身上搜出一些东西来以示惩戒。“若是再犯,定要你们的狗命!”
赵匡胤又来到了随州,去投奔董宗本,这董宗本原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故人。于是,董宗本便接纳了赵匡胤。这董宗本虽然并不怎么认可赵匡胤,但对他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给他什么好职位,但也像对自己儿子一样把他养在自己的家里。
董宗本家里也有一个儿子,名叫董遵诲,和赵匡胤年龄差不多,也爱好武功,志气远大,因此两人常在一起玩耍讨论,切磋技艺。这董遵诲也是年轻气盛,使的是一对方天画戟,武功很好,谈起话来仿佛未来的天地就是他一人的,加上赵匡胤当时是因穷途末路投靠他父亲的,因此这董遵诲总是不把赵匡胤放在眼里。两人虽在一起玩耍切磋,可又总是因为言语不和而吵架生气。
那时候,董遵诲总是会看到他们那个城上漂浮着一片紫色的祥云,夜里睡觉又好几次梦见一条一百多尺的大蛇于雷电交加里化成飞龙腾空而去,便认为这些自然现象都是因为自己而引起的。于是,和赵匡胤说话时更是盛气凌人,用话强压赵匡胤。说赵匡胤难以和自己相提并论,说赵匡胤的意见狗屁不是。
赵匡胤当时也很年轻,心里自是很不好受,觉得在这里真是受窝囊气,于是他又打马告辞了。
救了赵京娘
离开随州,赵匡胤住到了一个道观里,这个道观名叫清油观。一天闲闷,就在道观里走走,当他走到后院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啼哭声。他很是奇怪,想一个道观里怎么会有女子的哭声呢?于是循声去找,原来此声发自种菜的那个小屋内。他想推开门,却见门是用大锁锁着的。
赵匡胤觉得不对头,一个女子怎么会被锁在这里,必有蹊跷,难道是这里的道士暗地里偷女人?他顿时火起,就想砸了门把女子救出,但还是强忍住了,觉得还是先找这里的道士问一问才好。一转脸,正好看到一个道士经过这里,他就急忙去问那道士。那道士惊慌不敢言。赵匡胤见状更是觉得可疑了,又问其他道士,都不敢说。赵匡胤大怒:“什么道观,原来是一群好色之徒,明里吃斋诵经,暗地里淫人妻女!”
道士们很是害怕,辩白说:“不是的,不是的!”
赵匡胤可不怕,说:“不是什么?难道是拐卖妇女?这也同样可恨!我一棍砸了算了!”
说着就要动手。
众道士见他勇武,就又说:“不是的,完全不是这样,施主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我们实在是不敢说呀!”
赵匡胤怒上心来,说:救了赵京娘赵匡胤·乱世枭雄开启文治盛世“此事我偏要管,我是管定了,你们不用害怕,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仔细讲来,否则的话,我认识你们,我的齐眉棍可不认识你们!”
道士们还是害怕不敢说,有个道士说:“这事说了,我们就活不了,你还是去问观主吧!”
赵匡胤见这群道士懦弱无用,于是拽着他的齐眉棍就上大殿找观主。
这位观主姓王,王观主见赵匡胤逼得紧,就把实话都说了出来,并领着赵匡胤打开了那个关押女子的屋门。赵匡胤去看那女子,不禁眼前为之一亮,这女子长得也真是绝色,有后人形容这女子说:“眉扫春山,眸横秋水。含愁含恨,犹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杨妃剪发。琵琶声不响,是个未出塞的明妃;胡笳调若成,分明强和番的蔡女。天生一种风流态,便是丹青画不真。”
原来,此美貌女子也姓赵,名叫京娘,今年十七岁,家住在蒲州。因为跟着自己的父亲来此地还香愿,不想在路上碰上了一伙土匪。他们看京娘长得实在漂亮,就放过了他的父亲,单将京娘掳去。这伙强盗有两个大头目,都同时看上了京娘,争着要娶京娘,互不肯相让。后来经过商议,说等再掳来一个和京娘一样美丽的姑娘后,两人一人一个一块成亲。他们经过清油观,就把京娘寄押在了这里,让清油观的道士们代为看管。清油观的道士都是老实本分的出家人,都害怕得不行,哪敢违抗?于是就……
赵匡胤完全问明了情由,就要救京娘出去。然而,王观主却害怕了,说:“施主还是饶了我们这些出家人吧,您把这个姑娘救走了,那伙强匪回来,我们这些人还活得了吗?肯定是观毁人亡呀!都是杀人放火的主儿,我们哪惹得起?”
京娘赶紧跪下,泣求道:“公子和道长一定要想办法救我一救!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赵匡胤哪有放弃之理?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观主休怕,赵某一生见义必为,什么都不怕,我在这里留个记号,你们好对那伙强盗去说。”
说完,抡圆了他的齐眉棍把那窗子和门全砸了个稀烂:“你们可以对他们说,是我赵匡胤砸了门窗抢走了人。冤有头债有主,他们要是想找我,就让他们到蒲州的路上找我吧,我不怕他们!”
道观的道士们也无法,只得如此,他们也不想替那些强盗做伤天害理的事。赵匡胤要送赵京娘回蒲州的家,观主还说:“男女授受不亲,两位施主一路千里,多有不便,依贫道之见,还是结为兄妹互相照应才方便。”
两人甚是欢喜,刚好都姓赵,本是一家人,结为兄妹更是亲密。于是设香案,拜关老爷,结为兄妹。王观主为他们备足行囊,就此上路。
两人各骑一匹马,径奔蒲州,白天行路,晚上寻客栈,晓行夜宿,自不必待言。那京娘也真是太美貌了,一路行来,能抖落下许多人的眼睛。那赵匡胤也仪表堂堂,威武英俊,都还以为是两个小夫妻呢,羡煞旁人。晚上投诉客栈,小二一眼瞧见京娘,都惊呆了,舌头吐出三寸,无论如何也收不进去,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貌的姑娘。
那一天,他们正行至一片树林里,劫掠京娘的两个强盗还真追上来了,大头目叫李虎,二头目叫李豹。京娘有点害怕地躲在赵匡胤的身后。赵匡胤说:“不用害怕,看我如何收拾他们。”
赵匡胤立马当先,用齐眉棍一点,说道:“你们真是胆大,强抢良家妇女还敢追到这里!”
大头目李虎道:“小子,你抢了我的女人,还敢如此,今天我就灭了你!”
赵匡胤说:“那你就放马过来吧!”
李豹说:“哥哥,让兄弟我来,杀鸡焉用宰牛刀?”
说着就挥舞大砍刀冲了过来。赵匡胤用他的齐眉棍抵住他,打在一处。那李豹武功再强在赵匡胤面前也就是三脚猫的功夫,只斗了两下,就被赵匡胤一招“横扫千军”扫落马下,连滚带爬地滚回去了。李虎使条狼牙棒,哇呀呀挥舞着扑过来,赵匡胤不跟他们玩虚的了,急忙闪身躲过,顺势从背后一棍抡过去,正打在李虎的背上,一棍就把李虎从马上打飞了出去,顿时气绝。吓得剩下的强盗们魂飞魄散,拨转马头纷纷逃窜。
赵匡胤也不追他们,和京娘继续赶路。京娘在一旁都看呆了,说:“我的妈呀,一群这么厉害的强盗就这样被你打跑了?”
赵匡胤说:“跑了。”
京娘说:“我原来只是以为哥哥你会一些功夫,没想到是如此的厉害,如此的英雄!”
赵匡胤笑了说:“这算什么?只是一群小毛贼罢了。”
京娘小姐本来对赵匡胤心存感激,赵匡胤侠骨仁心,从清油观当中救了自己,一路相送,在路上又总是像亲哥哥一样地照顾自己,从没有过油嘴滑舌,图谋不轨之处,如今见赵匡胤武艺竟然如此高强,心内更是喜欢。姑娘有了小心事,就是想要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于眼前这个好哥哥。想那红拂女还能自己选择英雄,切莫说我如今深受哥哥大恩,愧无所报,就是我的终身大事,舍了此豪杰,还能再托什么人呢?
而赵匡胤是没有这个心的,他家中已娶妻室,结婚以来,夫妻恩爱,几乎从没有红过脸、吵过嘴,何况自己如今出来的目标还未寻见,他只是一片侠义热血急人之所急,将眼前的落难姑娘送回家而已。更何况,侠义之道也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好像自己是因为对姑娘有所图才送姑娘似的,他告诉自己完全不能这样。他的仁爱之心、侠义之心,制约着他不往这方面想。
姑娘看上了结拜义兄赵匡胤,但还有心再试试他。
赵匡胤在前面开路行,姑娘在后面心生一计,突然装着肚子疼:“哎哟,哎哟!”
赵匡胤回头:“贤妹怎么了?”
京娘说:“兄长,我忽然肚子疼,身体不适,想要下去解手。”
赵匡胤说:“那就下去吧,我在这里等着你,看着马匹行囊。”
京娘装着难受的样子说:“兄长,我疼得受不了了,下马不得。”
赵匡胤犹豫了一下,虽然已经结拜为义兄义妹,可还是男女授受不亲,有点不方便,然而在此情形下,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自己下马去搀扶妹妹下来。
京娘一阵心喜,将身偎贴义兄,挽颈勾肩,万般旖旎。
再偷眼看那赵匡胤,虽脸微红,心局促,然而却无半点猥亵之意。姑娘更是爱了:这是真君子呀!
京娘去避人处滞留片刻,又返回来,再让赵匡胤扶她上马。几次三番,赵匡胤都毫无怨言,且关心备至,小心入微。赵匡胤知道女人的身体跟男人不一样,就是病多,这一点他娶过媳妇,也是深有体会的,因此也根本没有往别的地方想。
夜宿客栈,京娘睡在床上,又总是一会儿叫喊冷了,要添被子,一会儿又热了,要减去被子,几番故意折腾赵匡胤,赵匡胤却毫无倦意,一喊就到。赵匡胤是天下最聪明的人,然而,在这种男女情事上却是尽管娶了媳妇也还是懵懂。他还没有意会到义妹这是喜欢上自己了。他想的是义兄义妹应当如此。
蒲州是越来越近了,京娘是打定了主意要嫁给义兄赵匡胤,可见赵匡胤还是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心里不免着急。想你赵匡胤怎么这么笨呢?
京娘决心不顾羞丑亲自对义兄说,何况义兄义妹一起走了这么远的路,也是感情深厚了,也拆除了心理上的不少障碍。
然而,她一向赵匡胤说,赵匡胤却连想也没想就连连摇头,说:“不行不行,彼此同姓,难以结婚,兄妹相称,怎能乱来?何况我原有妻室。”
京娘说:“我们同姓,兄妹相称,可是并无血缘关系,你有妻室我不在乎,自古以来大丈夫三妻四妾,就不用再说,我愿意在姐姐之下。”
赵匡胤说:“贤妹,并不是我胶柱鼓瑟,原为义气上千里相送,今日若就私情,跟抢你的那两个强盗有什么不同?将原先一片真心化为假意,让天下豪杰们笑话。”
被赵匡胤这样拒绝,心里自然很是难受,她说:“你不知变通,死脑筋,为了义气,就两人不能在一起?”
赵匡胤说:“并非我不知变通,只是怕天下豪杰们笑话。”
其实,一路行来,赵匡胤虽然没有这样的心思,但在他的心里还是很喜欢这个妹妹的,不过只是把她当妹妹,没有他念。如今虽然妹妹提出来了,他纵然心里真有些想和妹妹在一起,可又怕天下的豪杰们笑话。
京娘见他死拧,也毫无办法,只有自己流泪,背着脸也不再理这个义兄。两人默默地前行。只是在这行中,赵匡胤对她更是怜爱了,千方百计地哄着她,逗她开心,可她就是不笑。
直到走至蒲州家门前,京娘才理赵匡胤,像从未有那回事似的。两人到家,全家人悲喜交集,又是哭又是笑。爹娘都说:“我的女儿回来了,我的女儿回来了,我还真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我的女儿了!”
哥哥嫂嫂们也在一旁笑着抹眼泪。京娘又回头介绍义兄赵匡胤,说全亏义兄搭救,又一路护送回来。
一家人只顾欢喜呢,却忘了女儿背后还有个护送的英雄赵匡胤。于是,又拉着赵匡胤不撒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弄得赵匡胤都不好意思了,惶遽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完全应当的,用不着什么感谢!”
京娘故意说:“兄长可侠义了!”
家人看看京娘,再回头看看赵匡胤,两人郎才女貌,还真是一对儿。
京娘一家为赵匡胤摆酒略表感谢,他们也想了,为什么赵匡胤会送自己的女儿那么远地回来?肯定是对自己的女儿有情有意,不然的话,哪会有如此的好人?如今这世道!说不定他们两个在路上就那个了,孤男寡女一路行来,看他们两个回来时那眼神那说话的声气都让人怀疑。虽然私底下询问女儿,女儿赌咒发誓不承认,还委屈地流了眼泪,他们却认为女孩儿家怎么会承认这种事,就是有也不会承认的。于是,决定席间将女儿正式许配给赵匡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