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造文明?英国最高学术机构不列颠学术院院士全新解读水文明史、每一段文明兴衰都离不开人类对水权的争夺 每一段文明兴衰都离不开人类对水权的争夺

書城自編碼: 238902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史
作者: 史蒂文·米森 (Steven?Mithen),休·米森 (S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27415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47/306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9.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可控性混乱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30.0
《铁路改变世界》
+

HK$ 98.8
《航海图的世界史》
+

HK$ 91.0
《气候改变历史(恶劣天气如何改变历史,汤因比、亨廷顿、许倬云等》
+

HK$ 179.4
《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第2版)》
+

HK$ 182.9
《人类的足迹:一部地球环境的历史》
+

HK$ 119.3
《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全球刚刚》
編輯推薦:
这本书阐述水、权力与人类文明的博弈历史。作者实地考察了肥沃新月地带的费南谷地、古希腊的克诺索斯王宫、纳巴泰的卡兹涅“宝库”、古罗马的引水渠和卡拉卡拉浴场、古代中国的都江堰、吴哥王国的“内陆海洋”、美洲玛雅文明和印加帝国的马丘比丘等10处治水文明遗址,讲述古人如何控制、利用和争夺水资源以及水如何影响文明兴衰的历史。
水历史研究不仅是国际兴盛的学术现象,而且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本书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且发人深思,是水历史研究领域一部值得推荐的佳作。
两千年前,古人用水滋润干燥的人类环境,使之适宜居住;
两千年后,水浪费和水污染将现代人重新置于“水之战”;
两千年来未曾满足的“渴”;
凝聚成一段水、权力与文明的博弈历程。
內容簡介:
21世纪比石油更珍贵的资源是水,比核泄漏更严峻的威胁是水危机,比领土争夺更可能发生的是“水之战”。

本书回顾10处古代治水文明遗址,反思千百年前古人如何控制和争夺水权。书中讲述了苏美尔人通过灌溉技术创造出第一个人类文明;纳巴泰人在沙漠王国佩特拉建立了一座“水的天堂”;古罗马修建宏伟的引水渠,在公共浴场大肆“挥霍”水资源;李冰修建都江堰,成为绵延两千年的工程奇迹;吴哥森林里的“内陆海洋”寄托了高棉人的宗教信仰,这片古老的蓝色国度至今仍能从太空上一眼辨出。

水资源的管理与争夺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兴衰。中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水危机困扰,尤其需要学习人类管理水资源的经验。本书生动有趣且发人深思,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水历史研究佳作。
關於作者:
史蒂文·米森(StevenMithen),史前史考古学教授,英国最高学术机构不列颠学术院院士,雷丁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主要研究水和文明的起源,人类大脑和语言的进化等。代表作《水、生命和文明:约旦河谷的气候、环境和社会变迁》(2011)《思考中的觅食者:史前人类如何制定决策》(2009)《歌唱的尼安德特人:音乐、语言、心智和肢体的起源》《冰期之后的人类历史(公元前20,000—前5000年)》(2004)《史前人类的心智》(1998)等。

岳玉庆,四川大学外文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青岛翻译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已翻译出版《沉思录》《林肯传》《伽利略》《日本帝国的终结》《轻松小魔术》《人性的弱点》《剩余人:反抗》《在咖啡馆遇见玛丽莲梦露》《在咖啡馆遇见莎士比亚》等多部译作,担任《漫威英雄联盟》和《玩具总动员》杂志翻译。
目錄
序关于水历史研究郑晓云

致中国读者

致谢

第1章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1探讨过去

1.221世纪的水资源管理:失败与成功

1.3水资源管理能解决水资源危机吗?

1.4水利工程和人类历史

1.5水与权力

1.6我们如何生存?

1.7古代世界之旅

第2章水的革命 黎凡特水资源管理的起源,公元前150万—前700年

2.1从尤比迪亚开始

2.2第一批现代人和欧哈洛的一个露营地

2.3定居时代

2.4耶利哥——前陶新石器时代

2.5水资源管理与农耕文明的起源有必然联系吗?

2.6费南谷地水流的动力和象征

2.7农耕村落的出现

2.8参观贝达、巴札和古威尔1号

2.9第一个水坝:在贾夫盆地

2.10第一批水井:在塞浦路斯和海里

2.11有陶新石器时代的水资源管理

2.12青铜器时代的发展

2.13走进历史——《圣经》中水的精神

2.14最后一站——耶路撒冷

第3章“黑色的田野一片雪白广阔的平原积满了盐”

水资源管理和苏美尔文明的兴衰,公元前5000—前1600年

3.1文明曙光初现

3.2两河流域之间的地区

3.3文明的建立:欧贝德和乌鲁克

3.4统一与分裂的循环

3.5解读泥板和地貌

3.6灌溉的重要性

3.7应对洪水、淤泥和土壤盐分沉积的挑战

3.8洪水、饥荒和诸神

3.9生产力、贸易和水上交通

3.10盐碱化的原因、后果和如何避免

3.11苏美尔的盐碱化命题

3.12反对盐碱化命题

3.13盐碱化命题得到辩护:城邦政府的失职

第4章“水乃上善之物”——底比斯的品达,公元前476年

米诺斯、迈锡尼和古希腊的水资源管理,公元前2100—前146年

4.1米诺斯文明

4.2克诺索斯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4.3在法伊斯托斯收集径流

4.4“地下圆坑”是蓄水池吗?来自皮尔戈斯的证据

4.5迈锡尼水力学,公元前1900—前1150年

4.6考古现实和荷马神话

4.7迈锡尼的土地开垦

4.8梯林斯的“赫拉克勒斯任务”

4.9古希腊:雅典的供水

4.10科林斯人和位于萨摩斯岛上的欧帕里诺斯隧道

4.11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水的描述

4.12希腊科学:水泵和水钟

4.13希腊化世界

第5章佩特拉的“水之天堂”沙漠之王纳巴泰,公元前300—公元106年

5.1纳巴泰人:从牧民、强盗到市民

5.2纳巴泰与罗马的关系

5.3纳巴泰的水资源管理

5.4内盖夫沙漠

5.5胡马伊玛和最长的纳巴泰水渠

5.6佩特拉市区的水利系统

5.7峡谷小道中的水和仪式

5.8从卡兹涅宝库到市中心

5.9园林水景建筑群

5.10斯特拉博的告别语

第6章引水渠与浴场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公元前400—公元800年

6.1想挥霍就挥霍

span style=
內容試閱
第6章引水渠与浴场
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公元前400—公元800年
如果有人说罗马世界过去正在发生跟水有关的事情,对你来说还算新闻吗?我相信不算。随便去古罗马帝国的任何地方看一看——无论是欧洲、北部非洲、小亚细亚还是中东,你都会发现古罗马人管理水的证据:引水渠、水井、水库、水坝、蓄水池、喷泉、排水沟、厕所,当然还有罗马浴场。引水渠常常规模宏大,譬如法国的加尔桥,差不多有50米高,275米长,桥上的罗马尼姆引水渠横跨加尔河。浴场的规模也很大:罗马卡拉卡拉浴场修建之时,每天雇佣9000名工人,花了5年时间才竣工。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随处可见的水利考古发现:无论去哪里,从英国北部到埃及南部,都有强有力的证据说明罗马人对水的需求。另外,我们看到的证据只是九牛一毛,还有数千公里的水渠藏在山坡和峡谷中的地下。它们都是为了满足罗马人的一种“渴”,这种“渴”并不一定是为了水,而是为了水可以带来的东西:权力、骄傲和声望。
6.1想挥霍就挥霍
罗马的农村人和城市人肯定都需要可靠的水源,因此就有必要输送、储存和分配水。水磨需要在水的驱动下把粮食磨成面粉,采矿业需要强大的喷水进行开矿,农业也需要用水来灌溉农田。贵族精英和边境军团的每个人都要讲究个人卫生,因此都需要厕所和卫生间。即便如此,真的需要兴师动众地去管理水吗?加尔桥和卡拉卡拉浴场真的需要设计得如此辉煌壮观吗?罗马的每个城市真的都需要用不断流水的喷泉为市民止渴吗?
当然不是。一方面,水被用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对水的控制巩固了掌权者的地位——使他们的权威合法化,并且增强了他们的权威。特雷弗·霍奇(TrevorHodge)教授对此深信不疑,他的著作对罗马的供水系统进行了最详细的研究,他还对引水渠、浴场和水磨等各种工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霍奇在1992年的开拓性著作中解释说,几乎毫无例外,罗马城市都是依靠简单的水井和蓄水池供水发展起来的。大型引水渠只是在城市建立很久之后出现的,霍奇把这种水渠描述成纯粹的奢侈品——它们被用作卫生间供水。卫生间也许是一种奢侈,但是在罗马人的社会生活中举足轻重,他们对水的铺张浪费是一种关于权力、财富和身份的政治宣言。城市喷泉不断喷涌而出的水,庞大的引水渠中不断流淌的水,也具有同样的作用,这些遗迹现在成了罗马帝国最壮观的纪念品。霍奇认为,罗马的水渠向世人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水?嗨,我们多的是,想挥霍就挥霍。”
其他学者的观点更为深入。在一次有关罗马供水系统的采访中,博诺(Bono)和博尼(Boni)教授说:“在古罗马,人们把水当成神来崇拜,主要用于卫生和艺术。水源充足被认为是富华的象征,因此也是权力的体现。”大量的水被用来洗浴,研究罗马浴池的著名学者英奇·尼尔森(IngeNielsen)教授认为,在罗马世界,洗浴同“吃饭、喝酒和欢笑”一样重要。即使修建浴池非常复杂,代价昂贵,它们仍是殖民地和新征服的城市上首先建立的建筑;所有的城市都要修建最大最奢华的浴场,以此作为城市的骄傲。如果条件许可,他们同样也会建造引水渠,特别是那种壮观的拱桥——这种建筑完美地体现了罗马人推崇的品质:坚固、宏伟、实用、文明。
6.2浴场
如果一个人不洗浴,那么他既不是罗马人,也没有被罗马化。洗浴绝不仅仅指一系列把身体洗涤干净的桑拿、热水澡、冷水澡或按摩,浴场是罗马文化生活的中心。在最大的浴场,人们可以从事运动、艺术和文学,而所有的浴场都是社交闲聊的中心。西塞罗①这样写道:“每天宣布公共浴池开放的锣声悦耳动听,要胜过学校中哲学家的讲话声。”但是,塞涅卡②写给卢奇利乌斯的一封信描述了公元1世纪罗马某个行省的一座浴场里的气氛,让人感觉浴场并没有西塞罗描述得那么迷人:
我的住所恰在一所卫生间之上。各种嘈杂之声,穿墙过屋,令我对自己的听觉深恶痛绝,这一点不难想象!譬如,一位绅士挥舞重物奋力锻炼,无论是真在用力,还是假装用力,我都可以听到他在咕咕哝哝,他呼出憋住的气时,我能听到他在急促地大声喘息。也会碰到懒惰之人,满足于廉价按摩,听到手不断敲击他的肩膀,用掌还是用拳,敲击声会有所不同。还有比赛计分者大声宣布比分,这简直是锦上添花了。除此之外,偶有蛮不讲理的喝酒闹事者或者被捕的扒手,总是喜欢在卫生间欣赏自己声音的吵嚷者,还有跳入泳池乱嚷和乱扑腾者。
这些声音还算好听,想象一下声音尖利刺耳的拔毛发者,为了宣传的目的,他不断大喊大叫,绝不住嘴,除非是他在给别人拔腋毛,折磨得受害人大声喊叫。不断变换叫卖声的蛋糕贩,香肠贩,糖果贩——所有卖食物的小贩都大声叫卖,都发出自己独特的声调。
罗马人的浴场和洗浴现象继承自希腊人,但是具有不同的特点。希腊人的卫生间源自公元前5世纪,不如罗马浴场的名气大。通常,人们认为卫生间是不道德的地方,主要是为年迈体弱者准备的。地位更高的是“体育馆”,这里不仅举行体育活动,而且举行教育、社交和文化活动。参观雅典体育馆的罗马上层阶级得到启发,回去后修建了皇家大卫生间或者浴场,除了洗浴之外,这里还可以从事类似希腊体育馆的一系列活动。在建造水渠之前,洗浴用水主要依靠水井或者蓄水池,因此规模受到限制。在庞培城的斯塔比亚浴场进行的考古活动证明了这一转变过程。这些卫生间最初建于公元前5或前4世纪,主要靠水桶从水井取水;后来,人们用踏车把水提升到水池,之后采用更大的踏车,到了公元前1世纪末,他们开始建设水渠。水渠建成后,卫生间开始扩大,成为一种大型建筑,包括冷水室、温水室和热水室,还有游泳池和运动区,全部都装修得富丽堂皇。
水并非罗马浴场需要的唯一资源;这里还需要燃料,最初是供木炭火盆使用,后来是供公元1世纪出现的火炕式供暖系统使用,当然烧水的锅炉也需要燃料。公共浴场的燃料来自国家森林,私人卫生间就需要为燃料付出一笔不小的费用。
无论哪一社会阶层的人,浴场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洗浴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不仅反映在浴场的数量上,而且文学和碑刻文献中也都提到了浴场和洗浴。浴场应该按性别严格区分,但是西塞罗等作家常常惋惜说,人们并非总是这么做。可以想象,浴场也是小偷频频光顾的场所,而上层社会则经常带着奴隶来看管财物。进入浴场通常需要支付少量的入场费——有文献说入场费是一个铜币(quadrans)①,比买一条面包的费用少多了。到公元2世纪,整个帝国的浴场已经具有了标准的建筑形式:半圆形穹顶以及形状呈弧形。英奇·尼尔森描述过浴场的建筑风格,也含蓄地谈过洗浴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认为这些已经形成了一种牢固的文化概念。这种说法也适用于引水渠:罗马人去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引水渠,仅仅在高卢就修建了300条之多。
尽管洗浴的文化意义显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回避一个事实:看到水、触摸水、浸入水中是修建罗马浴场的根本原因,市内的喷泉和水神殿也是如此。为什么水对于罗马人的思想和文明有如此大的影响呢?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