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HK$
74.8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9.9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3.9
《
真需求
》
售價:HK$
113.9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1.8
《
如见你
》
售價:HK$
52.7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8.8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8.9
|
編輯推薦: |
教育应该回归家庭!
如果家教不好,去再好的学校也没用!
全球著名思想家大前研一教子之道首次公开!
在《家是教养的起点》您将看到大前研一如下育儿理念和方法:
? 不能像定制菜单一样定制孩子的未来
? 吃饭时关掉电视,和家人畅谈,有意识地提高家庭对话质量
? 让孩子制订“家庭旅行计划”培养他们对家人的责任感。
? 废除零花钱制度,让孩子通过帮助做家务赚取零花钱。
? 教给孩子四种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
|
內容簡介: |
考高分,上好大学,进大公司不等于拥有幸福人生,
让教育回归家庭,孩子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和成功!
本书是全球著名的思想家大前研一先生结合自己的育儿经验所作的真诚分享。在娓娓的叙述中,大前研一回顾了他是如何帮助两个儿子跳脱传统教育的“毒害”,尊重孩子的特质与喜好,锤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孩子“超强竞争力”的故事。
他提倡“教育应该回归家庭”,父母应该转变教育的思维模式,别再拿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他强调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偿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父母们要善于观察孩子,按着孩子的个性进行培养,而不是要培养一个能够考高分,上好大学的标准孩子。
在《家是教养的起点》一书中,大前研一先生秉持
“不要像定制菜单一样定制孩子的未来”的个性化育儿观,影响新一代的父母。
|
關於作者: |
大前研一
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创业家学校创办人。大前研一在许多行业领域为企业提供了服务。他都能够提出创新性的战略,并提出相应的组织观念去实现这些战略。知名著作有《战略家的思想》《没有国界的世界》《日本商业:障碍和机会》《看不见的新大陆》等。
《家是教养的起点》是大前研一教子经验的首度公开。在本书中他强调了教育要回归家庭的观点,主张父母要承担起更多的教养责任,尊重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生存能力,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收获真正的成功。
|
目錄:
|
略长的序言I
chapter 1 爱,用时间衡量
要是每天都等妻儿睡着了才回家,心里再爱他们也是空谈。能将多少时间花在家人身上,才是衡量爱的标尺。
chapter 2公司、家人、社会、自己——四种责任的平衡
我的妻子是19
岁那年来日本的。当时她不会说日语,只会做荷包蛋这种最简单的菜式,为了教她做菜,我去上过烹饪班,还每天辅导她学日语。
chapter 3 儿子们是我的死党
小时候要“老子”带“小子”玩,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会愿意继续和老子为伴。在儿子们上初中之前,我总会在休息日跟他们一起玩。
chapter 4“急爸爸”与“慢儿子”
跟着我这样的老爸,真是难为了孩子们。我家的孩子度完假回家时总会感叹,“真想撇开老爸再度一次假啊”。
chapter 5 背的越多,脑子越笨
传统教育总是拼命让学生死记硬背,但人类何必争着抢着去做电脑最擅长的事情呢?简直是浪费精力。
chapter 6“有工夫学习还不如去玩游戏”
我常对儿子们说,“有工夫学习还不如去玩游戏”。因为孩子能在游戏中学到很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实践型思维模式。
chapter 7 上好大学,进好公司≠幸福人生
据我所知,最终幻想比教科书靠谱得多,因为在现实的人生中,当你达到某个阶段后,的确有可能谱写出崭新的篇章。
chapter 8 发现孩子的特长
在我们大前家,我并不是永远的教育者,在某些方面儿子们反而是我的老师,而这也成了他们自信的源泉。
chapter 9 儿子递交的退学申请书
我的小儿子不愿去上学,我原本劝他“至少念到高中或大学吧”,但最后只能让他念到“初中毕业”。
chapter 10 来自美国的成绩单
我的儿子很懒,与日本的学校格格不入,可美国发来的成绩单上居然写着“他干什么都太完美了”。我懵了。
chapter 11 还是看重学历吗?
成绩总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的家伙进了大企业,熬到40 岁,蔫儿了。
chapter 12 用僵化的思维思考孩子的未来
夫妻吵架大多是为了孩子;家长和孩子吵架,九成九是因为学校和成绩。
chapter 13 就算父母反对,孩子依然会做
有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暴走族也好,喝酒也罢,只要是儿子们想做的事,我就会放手让他们去做。
chapter 14 为何女性的就业形势这么差
在学校考出好成绩有什么用?毫无魅力可言。有许多女性能在讲究老规则的游戏中取胜,但几乎没有女性能成功进入崭新的“比尔?盖茨的世界”。
chapter 15 没有领导力的日本青年们
让日本青年和中国、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的朋友们玩一会儿,再让他们分别用英语演讲15 分钟,日本青年能不畏畏缩缩吗?
chapter 16 培养能在世界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人
人是贸易立国的手段——在审视日本的国际教育时,我们必须彻底抛开这种教育思想。学校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孩子成为优秀的“家庭人”与“社会人”。
chapter 17“外国佬”与被欺负的孩子们
我的儿子们特别不喜欢引人注目,这是因为他们是跨国婚姻的“牺牲品”,他们的亲身经历催生出了深刻的危机感。
chapter 18 不后悔的活法
我父亲是74 岁去世的,不过他在世时,我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事。
chapter 19 构筑和睦的夫妻关系
有些丈夫回家时要是发现妻子不在家,就会勃然大怒,但我绝不会这样,如果她在have a good time,那不是很好吗?
chapter 20 把烦恼清空
烦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一一挑战,把眼前的工作逐一消灭掉。
chapter 21 家庭是一切的出发点
如果没能营造出一个让你心满意足的家庭,那就意味着夫妻俩的第一份事业失败了。就算你在公司出人头地了,也是“无根草”,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chapter 22 老爸不能坐视孩子说老妈的坏话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不同的特征。一家人不能指责对方的缺点,而应该客观评价对方的特征,予以认可,否则就称不上一个“平衡”的家庭。
chapter 2330 多岁是人生的分水岭
告诉自己,今天是我人生的起点。今天的自己,就是通往明天的起点。今天的活法,决定了明天的结果。
chapter 24 写给尚未出世的孙子
希望我尚未出世的孙子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会为有我这样一个爷爷而羞耻——这就是我写书的标准,这也是为了让他明白,“哦,爷爷是这么想的啊”。
特别访谈
两个儿子口中的《大前研一育儿经》
他虽然不完美,但是很努力 大前创希
没有比我父亲更“热心肠”的人了 大前广树
|
內容試閱:
|
序言
家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出“能养活自己的大人”
我有两个儿子,兄弟俩都不喜欢上学,但我从不会逼着他们念书做作业。因为我并不觉得学校教的东西有多大的价值。
结果呢?果不其然,他们都在10多岁时偏离了所谓的“正道”。
先说小儿子广树,他从小爱打游戏,上初中时则一门心思搞编程,荒废了学业,好不容易进了一所能直升大学的完中吧,却说什么“留在日本学电脑是没有前途的”,连高中都不肯读,自己找了家美国的寄宿制高中留学去了。之后他进了一所名牌大学的计算机系,但也没念完,大言不惭地说“学校里已经没有我可以学的东西了”。
大儿子创希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很喜欢化学,我本以为他会朝那个方向发展,没想到他居然在念大学的时候突然来了个急转弯,不搞化学了,最后也是以辍学告终。
那他们俩现在在干什么呢?创希在20多岁时开了一家网络咨询公司,叫Creative
Hope,现在他手下足有45位员工。而广树则是Unity Technologies的Regional Director
Japan(日本业务部长),这家公司专门提供开发游戏时使用的中间件(middleware)。同时,他还开了一家公司,是正儿八经的社长。
两兄弟在学生时代走了不少弯路,但还是能靠一己之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打出一片天下。
无论身在何处,即使两手空空,也能白手起家,想办法养活自己——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实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碰过不少钉子,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各位读者看下去便知一二。
但看到孩子的成就,我还是暗自松了口气。毕竟从培养“生存能力”的角度来看,“大前家的育儿法”就算拿不到100分,也能拿个60分吧。
“教育”≠“调教”
学校是指望不上了,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掌握“自力更生”的能力呢?
很简单,只要在家里把必要的能力教给孩子就行了。教育孩子,本来就是家长的责任,我们只要回归原点即可。
如今父亲们总是拍拍屁股说一句“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你了”,将教育工作统统丢给母亲。而母亲则把教育“外包”给学校和补习班的老师,或是家庭教师……岂有此理。我们必须立刻停止这种愚蠢的行为,这才是重振教育的第一步。
下一步则是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孩子装进框框里,不让他越雷池一步。各位是不是觉得这才是教育呢?
要我说,这最多只能算“调教”,而非让孩子掌握思考力的教育。然而,孩子在学校接受的就是这种调教。放学回家之后如果还要被父母调教一遍,不变成乖乖狗才怪呢。家长应该保护孩子不受传统学校教育的伤害,应该帮助孩子恢复应有的状态——运用灵活的思维,用本能去思考、去判断。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与其逼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不如让他埋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更能激发出他的潜力,而孩子的思维也能在钻研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所以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看看他在做什么的时候最活跃,然后再配合他的兴趣营造出最恰到好处的家庭环境。
这时家长们大可不必在乎什么“这个本领以后能不能派上用场”,或是“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关键是孩子为什么对那件事感兴趣,为什么想做那件事。只要他有正当理由,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才能,当然是多多益善。所以我们决不能因为孩子没有那方面的才能就阻止他去做。就算没有才能,只要有足够的热忱,就能孕育出爆发力或持久力。能不能成气候的关键并非才能,而是热情。
书摘
家是一切的出发点
如果没能营造出一个让你心满意足的家庭,那就意味着夫妻俩的第一份事业失败了。就算你在公司出人头地了,也是“无根草”,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家庭中的各种试炼能助你成长
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两个人走到一起,组成家庭,生儿育女,不是千年一遇的缘分吗?我从没想过再组成一个家庭,也没那么多精力。
我有很多著作,也开过公司,但我认为在我的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的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最能反映你个人价值观的地方。
要我说,连小家都搞不好的人,绝不可能改变日本,改变公司,帮客户把公司送上轨道。
家庭不和睦与“人格被彻底否定”无异。其实我的婚姻生活也绝非一帆风顺,孩子们的事也让我操碎了心,但这也说明我的家庭还有很多能够改善的余地,对我而言这也是一大锻炼。
我们家是跨国家庭,要是不用心经营,就一定会分崩离析。默契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和睦的家庭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
举个例子吧。朋友来我家做客时,我妻子会问:“要喝点茶吗?”朋友肯定会说:“不用了,不用了。”但妻子不懂他到底是真的不要还是在客气。
日本人嘴上说“不用”,可主人要是送上了茶水,他也是会喝的。但妻子理解不了其中的暧昧,一直过得很纠结。
我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出生长大的环境也不同,我的常识,并不等于她的常识。
但我将双方的差异视作成长的机遇。正因为彼此之间没有敷衍了事,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不是企业顾问,而是婚姻咨询师!
我认为,家庭是一切的出发点。要是不能构筑起理想的家庭,其他方面做得再好也没用。因为你的第一项事业是失败的。就算你出人头地了,就算你的著作卖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
在“家庭很重要”这一点上,妻子与我英雄所见略同。我们结婚20多年了,她知道自己吵不过我,于是就把意见写成信,放在桌上,逼得我不得不看。
信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一旦开头,就会自然而然看到最后。如果直接吵架,我只要说一句“你的意见有问题”,她就哑火了。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聪明的妻子就发明出了这种方法。
看完信,我大多会心服口服,态度也会180度大转弯。因此但凡发展到要写信的问题,一般都是以妻子的胜利告终。
麦肯锡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所以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家庭。无论在哪个国家,离婚都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麦肯锡共有一百二三十位合伙人,不幸的是在这20多年里,他们中的大半都离婚了。
他们还经常找我咨询婚姻问题。搞得我跟婚姻咨询师似的,要接待全世界的客户。有时我还会约他们的妻子出来聊一聊,看看有什么办法能修复他们的夫妻关系。
就算对方是社长,我也是劝和不劝分。他说:“我想出去透透气,享受一下自由。”于是我便说:“自由可以,但时候到了还是回家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