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HK$
88.5
《
汉字学理与小学汉字教学
》
售價:HK$
89.6
《
即将到来的能源战争
》
售價:HK$
89.4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HK$
65.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HK$
188.2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HK$
103.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HK$
66.1
《
开宝九年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一九三一年秋,作者钱穆膺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讲座,开始撰写讲义两种。一为《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为《秦汉史》。越一年,《秦汉史》写至王莽,《近三百年学术史》写至李穆堂,皆未完编。自后乃专力撰写《学术史》。一九三三年秋,又开始讲通史,计划为通史编讲义。而《秦汉史》一稿,遂竟搁置,未获续成。三七年,奔亡湘滇,《秦汉史》讲义旧稿,亦未携带,盖视同敝帚,不屑以自珍矣。
|
內容簡介: |
钱穆所著的《秦汉史》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秦汉史》的作者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指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亩,“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诵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即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
|
關於作者: |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
目錄:
|
序
第一章 秦人一统之局
第一节 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之剧变
第二节 文化之西渐
第三节 秦始皇帝之政治措施
第四节 秦之文化
第五节 秦政府之覆亡
第二章 汉初之治
第一节 汉高孝惠之与民休息
第二节 文景时代国内外之情势
第三节 文景两朝之政治
第三章 西汉之全盛
第一节 学术之复兴
第二节 武帝之政治
第三节 武帝之武功
第四章 西汉之中衰
第一节 武帝一朝之财政
第五章 昭宣以后之儒术
第一节 汉之中兴
第二节 儒术与吏治
第三节 博士之增立
第四节 昭宣以下之学风
第六章 西汉一代之政制
第一节 西汉之封建
第二节 西汉之郡县
第三节 西汉之中央官制
第四节 西汉之地方官制
第五节 西汉之封爵
第七章 王莽之新政
第一节 王莽之篡汉
第二节 王莽始建国后之政治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秦人一统之局 第一节 春秋以下政治社会学术之剧变
中国自春秋以来,迄于战国,举凡政治社会学术思想诸端,均走上一急剧变动之状态。虽其变动之起,或先或后,孰主孰从,有难一言判者。要其相激相荡,以同趋于急剧之变动则一。今试扼要言之:
春秋时代中国诸夏活动之疆土,西限于秦,仅属陕西之东南部。南止于楚,仅属湖北之西北部。北极于晋卫诸国,晋惟山西之南部,卫仅河南之北部。东达齐鲁,治化不及于海滨。所谓中国者,如此而止。然诸侯错处,见经传者略几百三十九。其间又杂以戎狄蛮夷。盖当时所谓一国,其意义仅属于一城。与后世所谓国者大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国之元首,即一族之宗子。其下则为宗子之同姓近戚,或分封采邑,或同治国政。是一国即一宗一族之异称。其国际间之往来,则朝聘盟会宴享庆吊,亦无异于数大宗族间之家庭酬酢。此以言其政治。若论庶民,则惟务稼穑。贵族筑城郭居中央为领主。其四鄙则划井为耕地,农人居之。又间以林地或牧场,薮泽或池塘,以及于郊封而止。所谓封疆之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凡土地之所有权,则全属王侯。山林薮泽,渔猎樵采之利,直属封君地主,农民并不得与。而农民之耕于地者,则纳税与服役,而为之臣属焉。以言学术,则政教不分,官师合一。大率一国之历史宗教政治,三者每混而不别。其典籍掌之史祝,藏之宗庙,即其一宗一姓之父兄子弟,亦未必尽晓,无论下民也。
此等状态,春秋二百四十余年,固已日驰月骤,变动而不可止。及于战国,而其为变益烈,循至造成一绝异之阶段。其先诸侯兼并,次则大夫篡夺。一姓一宗封建世袭之诸侯,渐次沦亡,而军政国家之规模于以形成。在内则务开辟,在外则事吞并。遍设郡县以直辖于中央,食俸任职之官吏,代分邑受土之贵族而兴。各国争务于尽地力,划阡陌,废封疆畔岸,而肆农力于畎亩。于是耕者一夫不定于百亩,而民田亦得自由买卖。井田之制废,而土地之所有权乃自封君转入于庶民。同时山泽解禁,自由工商业勃起。大都市如临淄邯郸,数百里相望。国家又兴募军,养武士。筑城开渠,建宫室,制兵械,诸大工役竞起,不得不广备奴役。而游士朋兴,君卿贵族,争养食客。而社会之剧变,遂与春秋以来大殊其貌相。
然此一时代潮流中剧变之尤堪注目者,则厥为社会学术之勃兴。王官之学散而为诸子,其后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之书籍,凡七十九家,一千二百四十三篇,而词赋兵法之类不与焉。可想其著述之富。而一大师之所号召,其朋徒之盛,风声之广,盖尤后世之所少见也。然燕惟《庞媛》二篇列纵横家,秦则自吕不韦后乃有著述。然不韦固亦东方人也。则其时各国学术,高下盛衰亦远异。大抵先起者为儒墨,孔丘墨翟皆鲁人,其学风所被,亦以齐鲁东方为盛。继起乃有法家兵家纵横家,如李克吴起商鞅尸佼申不害公孙衍张仪之徒,则三晋之士为多。论其学风,不徒先后有殊,亦复东西有别。
东方齐鲁学人,大率尚文化,重历史,其学风对象,以整个社会为主。重一般之人生,不以狭义的国家富强为出发点。故其议论思想,往往求为整个社会谋彻底之改进。此为儒墨两家所同。其后道家继起,其论学态度亦复同也。至三晋之士,则其目光意气,往往仅限于一国,仅以谋其国家之富强为基准。其用意所在,仅就现状粗加以革新,并不能注意及于整个之社会,全部之人生。其思想大体,仅为因利就便,趋于目前之功利而止。故其议论,往往尚权力而薄文化,重现实而轻历史。则法家兵家纵横家皆然。此则其大较也。至于秦,僻处西垂,其文化程度较东方为远逊。其所赖以兴国措政,以追逐于时代潮流急转之下者,则尽东土之士也。
第二节 文化之西渐
秦人僻居西土,就文化言,较东方远为落后。故秦之措施,大抵袭自东方,其任用以见功者,亦率东土之士也。秦自襄公始国,与东方诸侯通聘享之礼。及缪公,与晋通婚姻,与东方交涉益频。重用虞遗臣百里侯蹇叔,称霸西戎。然东侵之路,为晋所扼。终春秋世,秦人未获逞志于东方。自此以往,直至孝公变法而其势遂变。而东方文化之西渐,亦自孝公后而其迹益著。P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