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J)—(译著类)(人民联盟文库)

書城自編碼: 18161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英]李提摩太
國際書號(ISBN): 9787010101330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2/3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3.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人生是旷野啊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台北人(2024版)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白夜追凶(上下)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8
《宇宙简史(精装版)》
+

HK$ 73.9
《富爸爸穷爸爸(最新修订版)》
+

HK$ 200.6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

HK$ 47.2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新校版)》
+

HK$ 135.7
《苦难辉煌》
編輯推薦: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也是一个特殊人物。尽管近年来对他的评价有所改变,但碍于更为复杂的原因,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把李提摩太边缘化。国家清史编委会编译丛刊之一——《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为李提摩太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精神救赎到肉体救赎再到精神救赎,是李提摩太在华传教的大致轨迹。
內容簡介: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的经历;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同时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45年的时间里,在传播上帝“福音”
的同时,他结交权贵,联络士绅,顾问洋务,鼓吹变法,调停外交,抨击革命,时而幕后,时而台前,不辞辛劳,忙忙碌碌奔走于红尘深处,在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成为清末大变局中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錄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早年时光1845—1869
1.籍贯与家庭
2.童年趣事
3.信奉浸礼教
4.求学历程
5.教学经历
6.人哈佛孚德神学院1865—1869
7.向中国内陆传教的开始
8.申请去中国
第二章 初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
1.在英国的最后日子
2.海上之旅
3.抵达中国
4.浸礼差遣会在中国经历的早期考验
5.在烟台的同仁
6.天津惨案
7.第一个皈依者1870
8.布朗博士的到来
9.在山东半岛传播福音
10.满洲之行
1海上惊魂
2途中中暑
3遭遇劫匪
4萨尔浒
5凌开
6老城:满族的古都
7非同寻常的通货
8奇景怪事种种
9朝鲜边境探险
10糟糕的政府
11.收效甚微的街头布道
12.拜访一个晒盐老人,也许是一个隐居的景教徒
13.回龙山庙会
14.尝试定居宁海1872
15.拜访一位虔诚的真理追求者
16.一个非基督徒关于耶稣基督的绝妙好辞
17.第一次访问济南府1873
18.济南府的浸礼信徒
19.济南府的回教徒
20.麦考文:济南府的第一个长老会传教士
21.麦考文的同事卡罗斯特
22.中国慈善家引进牛痘接种技术
23.不寻常的行医之旅:与布朗医生结伴
24.鬼魅附体
25.黑羊和白羊
26.重访济南府
27.行路难:旅行北部中国
第三章 定居青州府1875—1876
1.初识李鸿章
2.前往青州府
3.在青州行医
4.青州府司库
5.改穿中国服装
6.充当风水先生
7.租房中的波折
8.一个排外的退休官员
9.研究当地的宗教书籍
10.拜会伊斯兰教徒
11.拜访一位教派领袖
12.善良的村民
13.道观中的午夜妇女集会
14.拜访隐士
15.第一个转换信仰者
第四章 山东赈灾1876—1877
1.饥荒
2.规劝人们皈依上帝的海报
3.灾荒引起的骚乱
4.被邀请做暴动的首领
5.分发救济金的方法
6.再次被邀请做暴动的首领
7.向巡抚进献预防灾荒的建议
8.来自烟台的捐助
9.对上帝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
10.倪文思博士采用我的传教策略
11.救灾中的插曲
12.来自各商埠的捐助
13.发生在昌乐的骚乱
14.会见地方政府官员
15.追逐与获救
16.女人征服了政府官员
17.令人沮丧的冬天
18.与政府官员和士绅一起发放救济
19.A.G.琼斯先生的到来
20.建议地方官预防灾荒
21.教会工作
22.给浸礼会协会的信
第五章 山西赈灾
1.决定赴山西
2.太原府之旅
3.会见山西巡抚
4.在天主教神职人员中进行问卷调查
5.关于太原府南部之旅的日记摘录
6.运输的困难
7.内地会传教士:詹姆士和特纳
8.在救荒中与中国官员合作
9.向巡抚提建议
10.向浸礼会提议
11.写信给各个新教差会,建议联合与协作
12.希尔、特纳和瓦尔廷的到来以及瓦尔廷的去世
13.发放伦敦赈灾基金1878
14.内地会修女的到来
15.与马丁女士结婚
16.冬天的赈灾工作
17.中国人对赈灾工作的感谢
18.以中文写成的罗马天主教书籍
19.新教传教工作的无组织性
20.基督教的宣传品导致非基督徒的敌意
21.失落的基督徒
22.吕洞宾
23.在108个县里传播福音、散发传单
24.乡试上的有奖征文
25.一位姓郗的牧师
26.访问北京,与李鸿章 见面
27.斯格菲尔德博士和其他内地会传教工作者的到来
28.令人遗憾的门派分割
29.基督教徒小传
30.帮助山西人民的特殊措施
第六章 在官员和学者之间1881—1884
1.政府官员对外国人的态度
2.为更好地传教做准备
3.向政府官员们作演讲
4.拜访王知府
5.与儒家学者同居一室
6.会见左宗棠
7.友好交往
8.中国音乐
9.与佛教僧侣的交往
10.参观五台山
11.张之洞
12.与罗马天主教徒的交往
13.山东之行
14.在青州患痢疾
15.庆祝丰收的节日
16.山东的新教堂
17.J.S.怀特赖特先生的业绩
18.一位地方行政官的纠缠
19.遭遇劫匪
20.斯格菲尔德医生去世
21.太平天国的影响
22.政府的敌视和基督徒的困扰
23.同詹姆斯先生一起进京1884
24.福音联盟的成立1884
25.朝鲜著名的反基督教宣言
26.罗伯特·赫德爵士的改革计划
27.改革方案种种
28.会见巴夏礼爵士,北京1884
29.对山西传教士的建议,1884
第七章 第一次休假1885—1886
1.沿海之旅,会见琼斯先生
2.同大卫·希尔一起访问南京
3.发现《大乘起信论》
4.返乡途中遭遇风暴
5.浸礼会年会
6.请求更多的人手
7.向浸礼会建议的教育计划
8.方案被否决:极度的失望
9.提出传教方式修正案
10.电机专业课
11.在柏林拜访教育部长
第八童艰难忧患的岁月1886—1891
1.与耶稣会著名传教士的谈话
2.妻子患病
3.来自同事们的批评
3.离开山西
5.在北京的工作
6.拜访天津的李鸿章
7.理查德夫人的弟子
8.侯爵曾纪泽
9.拜访大喇嘛
10.拜访寺院方丈
11.应邀赴山东工作
12.在山东染上热病,胳膊麻痹
13.委员会拒绝了我们的方案1889
14.参加上海传教士大会
15.编辑中文报纸
16.理查德夫人的天津妇女读经班
17.浸礼会的代表
18.来自上海广学会的邀请
第九章 在上海广学会的工作1891—1894
1.威廉臣创建同文书会
2.在广学会开展的其他工作
3.第一个工作计划
4.扩大影响的计划
5.中国政府官员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6.向慈禧太后送寿礼
7.中国的公学
8.反缠足会
9.瑞斯先生的奉献
第十章 中日战争期间与政要的交往1894—1895
1.中日战争
2.战争期间我们的出版物发挥的影响
3.中国书商态度的变化
4.南京的冬天
5.第一次与张之洞会见
6.与张之洞的第二次会见
7.拜会赴日议和代表张荫桓
8.第三次会见张之洞
第十一章 代表教会上书北京
1.上书委员会
2.对基督徒的迫害
3.第一次会见李鸿章
4.后来与李鸿章 的几次会见
5.拜访总理大臣
6.拜访恭亲王
7.11月14日,我和沃瑞博士递交教会请愿书
8.使政府同意我们的要求所面对的障碍
第十二章 中国的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
1.康有为
2.强学会
3.我向翁同稣提出的改革方案
4.皇帝的师傅孙家鼐
5.与张荫桓见面
6.议政大臣刚毅
7.向翁同稣和李鸿章 告别
8.变法维新的过程
9.中国女学
10.光绪帝令人吃惊的变法诏书
11.对改革派的第一次打击
12.应邀担任皇帝的顾问
13.保守派发动政变,康有为出逃
14.遇害的改革派
15.其他改革者的命运
16.皇帝的逊位诏令
第十三章 天台山之行
1.规模巨大的宗教中心
2.打算参拜教皇的满族基督徒
3.奇怪的迷信风俗
4.杭州的寺庙
5.绍兴:出师爷和酒的城市
6.旅行者的代理机构
7.避免了一场骚乱
8.繁重的水稻耕作方式
9.大佛像
10.其他寺庙
11.寺院礼拜仪式
12.访问隐士
13.华廷寺
14.另外一些隐士修行的小屋
15.庆国寺
16.国清寺
17.关帝生日以及楚王庙
18.人变成驮畜
19.一个伟大的处方
20.旅馆里的设施
第十四章 第二次休假1896—1897
1.与李鸿章 一道旅行
2.访问马德拉斯
3.横穿印度之旅
4.德里
5.巴黎
6.浸礼会委员会的接待
7.对传教士秘书协会的建议
8.向宗教书刊协会的呼吁
9.其他方面的工作
10.访问加拿大
第十五章 义和团运动
1.访问北京
2.排外情绪的蔓延
3.刚毅组建的团练武装
4.在纽约世界基督教大会上的呼吁
5.对二十世纪俱乐部的呼吁
6.在华盛顿和纽约奔走呼号
7.回到中国
8.给山西和陕西巡抚发的电报
9.周馥采取的措施
10.与庆亲王和李鸿章 的会见
第十六章 山西大学
1.创建山西大学的因由
2.挫败建立另一所竞争性大学的企图
3.反对禁止教授基督教的规定
4.巡抚的友好态度
5.山西大学的教学课程
6.在上海成立的翻译部
7.袁世凯承诺资助课本的翻译
8.朝廷诏令每个省建一所大学
9.张之洞的教育计划1902
10.总教习敦崇礼
11.重访太原1907
12.辞去名誉校长的职务
13.巡抚岑春煊
14.其他几位山西巡抚
15.革命对大学的影响
第十七章 变革中的中国
1.慈禧太后颁布光绪帝的改革诏令
2.访问中国北方
1周馥
2拜会荣禄
3会见鹿传霖
4肃亲王
3.被朝廷任命为新教差会的代表
4.樊国梁主教
5.为中国人建立公学
6.访问日本
1河野公爵
2王子载振参观贵族女校
3日本人的野心
7.丧妻之痛
8.在满洲建立国际红十字协会
9.访问北京
10.在山东召开的宗教大会
11.周馥的建议
第十八章 宗教复兴运动与宗教兴奋大会
1.威尔士宗教兴奋大会
2.浸礼会世界大会
3.中国使者参观蓝贝斯宫
4.J.B.帕顿博士
5.中国差会设立的紧急事务委员会
6.上海基督教人华百年纪念大会
7.向中国紧急事务委员会的呼吁
8.浸礼会派代表前往中国
9.穆德博士
10.爱丁堡大会
11.爱丁堡大会的永久委员会
第十九章 大乘佛教
1.研究佛教
2.洛宜德教授
3.日本对佛教的引进
4.早期基督教与《莲华经》之间的关联
5.戈登夫人的研究
6.访问高野山
7.基督教和佛教之仪式的相似之处
8.参观朝鲜的佛寺
9.令人震惊的神道教仪式
10.出使天国
11.伊藤公爵对宗教的态度
12.大隈重信伯爵
13.在北京的日本银行里举行的晚会
第二十章 晚年岁月
1.访问朝鲜
2.伊藤公爵的晚会致辞
3.孙逸仙中山的早期经历
4.孙中山的革命计划
5.革命的爆发
6.袁世凯采取的措施
7.宗教活动
8.会见首席毛拉
9.上海的宗教大会
10.山东英国浸礼会大会
11.参观山东崂山
12.泰清官
13.乘木排返回青岛
14.湖南首府长沙
15.1914年长沙之行
16.会见佛教徒
17.教育工作者会议
18.其他会议
19.第二次婚姻
20.爪哇之行
21.印度文明的影响
22.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23.葡萄牙文明的影响
24.荷兰文明的影响
25.中国文明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我与和平运动
1.早期的主张
2.《王子们的和平联盟》
3.人类议会
4.给河野公爵的建议
5.庆亲王
6.西园寺侯爵的秘书
7.土耳其王子
8.卢塞恩和平研讨会
9.万德尔勋爵
10.拜访罗斯福总统
11.中国政府改变态度
12.拜访伊藤博文公爵
13.卡内基先生在市政厅的演讲
14.仲裁协定
15.欧洲大战
附录:铎巡中华:李提摩太和他的事业李宪堂
索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16.冬天的赈灾工作
随着冬天的来临,很多人又一次面临了饥荒所造成的苦难。遵从天职的召唤,我离开新婚一个月的妻子,与同事们在平阳府一起工作了四个月。坎农·斯格特Canon
Scott当时已是主教和坎贝尔Ca
ple先生也在那儿,他们是我在烟台时的老朋友。他们也在发放救济,一开始是一个独立的基金,后来加入进来,与我们合作从事伦敦市长赈灾基金的发放。

在英国国内和中国沿海各商埠筹集的款项一共有二十万两,约六万英镑。其中的十二万两由希尔、特纳和我发放。其余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天津一位姓盛的道台现在被称为“盛空炮”负责,海关的布德Budd先生协助;另一部分由直隶的新教传教士和华北的天主教传教士发放。

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买进和发放粮食,在那样的小地方缺乏有势力的银行家把我们的银子兑换成现金。因而我们决定给每个家庭直接发放银子,每户差不多二到三盎司,他们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兑换成现金,用这笔钱购买粮食,同他们的草种和谷糠掺和着吃。发放救济的过程并不容易。每一个村都派人带着登记表到发放中心领取救济。发放之前几天,我们雇用一些铁匠,在一所院子里,燃起炉火,把50两相当于英国的60盎司一块的银锭烧红,敲打成薄薄的银片,再切割成长宽一英寸、厚四分之一英寸的方块。

中国的通货问题看起来简直要毁掉坚实的数学的基础。在有的地方,82文被看作100文;另一个地方则50文相当于100文;再换一个地方可能是16文等于100文;而在北京,10文相当于100文。银子和现金之间的兑换也不合常规:有时,一两白银可兑换1500文制钱,有时只能兑换1000文。更使人困惑不解的是,在不同地区,银子的重量也不一样:在平阳府,1斤包含16两;而在外面的山村,则等于20两。

当我问到这种无比烦琐的计算法是怎么来的时,有人告诉我82文是如何代表100文的:有一次,一个聪明的政府官员认为他发现了一个铸造货币的秘密,掌握了这个秘密可以大大地增加帝国的财富。他下令,每100文铜钱中的18枚要用铁来铸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铁钱变得锈迹斑斑,不堪使用。于是在交易中,人们就说“只给我
82文就行了,我可以把这82文看成100文”。从此以后,他们就把82 文铜钱等同于100文。
在汾西Fen
Sui县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坎农·斯格特先生和我分手了。他要回国接受主教职务的委任。剩下的赈灾工作由我一个人完成。由于长期劳累,并且暴露在阳光下工作,我最终染上痢疾,病倒了,不得不被人们用担架抬到了平阳城。在平阳恢复健康后,我回到了太原,开始了定居的、更具常规性的传教工作,我妻子在这些方面早巳领先一步。
17.中国人对赈灾工作的感谢
山东的赈灾工作结束后,倪维思博士工作过的地区的民众给他送了一顶“万民伞”,上面写着对他深怀感激的一万个灾民的名字。这是一顶红色的伞,一般情况下只有各级政府官员才有资格使用。在中国以及在东方的其他地方,人们用这种红伞表达他们的敬意。我听说,在我发放过救济金的地方,接受过救助的人们打算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对我的感激。但我捎去话,坚决不同意他们这么做,因为那必定会花去一部分救济金。

山西的民众用各不相同的或者相反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感激之情。平阳府的学者们——他们的判断完全受到了官方对传教士的传统态度的误导——立了一块石碑,铭记了我们提供的帮助,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维吾皇万岁,恩被群生,光播四海。荒天僻野之民,咸来投诚,共舒民艰。”另一方面,那些心怀感激的乡民派代表到希尔、特纳和我的住处要我们的照片,好供奉在他们的神庙里,永远感念我们的恩情。当
1878年我离开山西去山东结婚时,巡抚曾国荃给我写了一封充满赞美之辞的信,在信中,他不仅以个人的名义,而且代表我曾帮助他们摆脱饥饿的山西的千千万万民众,对我表示了感谢。我把这封信毁掉了,因为担心将来有一天会禁不住诱惑,不正确地使用它。还有,在山西巡抚曾国荃和一位姓阎Yen的前山东巡抚——由朝廷委任的两位负责救灾的大臣之一——上报朝廷的奏章中,为参加赈灾工作的官员请求匾额和顶戴等恩赏,但那些赞助了大量救济金,或者冒着生命危险在极容易感染伤寒病的救灾现场工作了两年的外国人,却不在名单之内。然而,李鸿章却给我们请赐了爵位——上海赈灾委员会的人没跟我们当中的任何人协商,去跟李鸿章接触过——只是在阶别上要低得多。
P122-124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