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
肌肤会说话 : 听懂自己肌肤的语言,呵护肌肤
》
售價:HK$
98.6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編輯推薦: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新权威主义代表学者萧功秦史学力作!
从百年前新政改革的失败与革命的两难中寻找历史经验资源,对专制帝国变革矛盾的应对之道的冷峻审视。
清末变革以悲剧告终,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更大悲剧的起点。只有悲剧时代的人们,才能对人生与社会产生刻骨铭心的体验,这是那些幸福而质朴的小民族所不可能有的珍贵精神资源;只有民族的苦难,才能成为史家研究人性最好的原材料。
內容簡介: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是一本考察晚清帝国改革运动如何走向失败的历史著作,它出版于十年以前,《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前夕有幸再次出版,分享着百年祭的厚重历史感。作者萧功秦很希望这本书能为理解百年前发生在中国国土上的那场新政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辛亥革命的背景,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从世界历史来看,为什么有的改革能消弭革命,有的改革却会成为革命的催化剂?这也是本书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關於作者:
萧功秦,湖南衡阳人,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教授,台湾大学《政治科学论丛》编辑委员,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委员会学术委员。研究领域包括:当代中国政治转型,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史,近年来从事二十世纪中国史及当代变革思潮研究。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变革的文化背景
第二章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基本反应
第三章 清末变革新阶段的来临
第四章 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战略
第五章 政治冲突的两极化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六章 戊戌激进主义与中国“极致性”政治文化
第七章 清末新政:走向现代化的第三次选择
第八章 辛丑变法:清末新政的序幕
第九章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立宪的“文化误读”
第十章 英国模式与日本模式:清末立宪派的两种选择
第十一章 保守与激进:反对派与立宪派的思想论战
第十二章 立宪缓行派为什么主张“开明专制”
第十三章 科举制的废除与清末游离态的社会动员
第十四章 慈禧、光绪之死与清末权力真空的形成
第十五章 从速开国会运动看清末政治参与危机
第十六章 清末的权威危机与保路运动
结语
附录一 走向静悄悄的革命
附录二 清末新政与改革的政治学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中国近代变革的文化背景
一、传统国家与“感应型”现代化
从近代世界的历史来看,由于各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社会与经济条件和各自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并不相同,各个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与发展道路也各有所不同。
从事现代化比较研究的学者通常根据各个民族与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与文化背景条件的不同,把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英国与法国为代表的现代化类型的基本特点是,构成现代化社会的那些基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要素,如布尔乔亚的阶级力量、市民社会、市场经济、世俗理性与人文主义的价值,等等,是在社会内部自然发展起来的。
这些内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要素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又彼此整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它们与社会内部原有的封建体制发生冲突并取而代之,从而构成西方近代文明的基础。正是这种现代化要素的内生性与原发性,人们通常也把这种类型称之为原生型的现代化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欧洲移民型或次生型现代化类型的特点是,构成欧洲原生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因素,几乎是原封不动地被欧洲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到了北美大陆,并在北美殖民地大体“复制”出来,这是一种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的现代化类型。
以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的开明专制型现代化类型的特点是,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具有现代化导向的开明君主运用传统的权威合法性,自上而下地推行有利于现代化的国策,从而在新与旧之间实现了一种基本的平衡。
除了以上欧美国家的现代化类型之外,还存在以西班牙、葡萄牙统治的殖民地国家为代表的拉美殖民地现代化类型。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现代化模式之外,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史上,还有一种重要的现代化变迁模式,那就是,以中国、土耳其、伊朗、泰国、日本这样一些东方传统君主国家在承受西方挑战之后开始的“感应型现代化”。
这种非西方的传统国家的现代化有什么特点?
如果把前面几种类型与“感应型现代化”类型相比较,就会发现,无论是原生型、次生型,还是拉美殖民地型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从西方发源的近代工业文明、西方式的市民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模式,均是不同程度地、长期地、直接地渗透在这些民族或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内部,并构成这些社会文化中的不可分离的基本组成部分。换言之,西方工业文明与西方文化价值,在不同程度上属于这些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内部因素之一。
然而,那些属于“感应型现代化”类型的传统主权国家,它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对于这些传统国家来说,西方近代文明与西方列强的挑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与刺激,而不是组成其社会经济生活的内部成分。
当西方挑战来临时,它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己的传统价值尺度、思维方式与信条,判识这种前所未有的西方文明的性质,并根据这种判识和性质定位来确定自己认为合适的对这种外来刺激的反应方式。同时,这些传统国家进而又会运用自己的传统权威资源与自主的官僚国家的行政机器,动员自己独立的资源力量,来对这种外来的冲击实施能动的反应。
这些具有自己悠久文化传统与主权的专制国家,是通过何种动力而走向现代化的呢?
一个基本事实是,传统国家在承受西方挑战的压力以后,便开始逐渐地进入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被迫或主动的对这种挑战进行回应和调适的过程,而这种调适与回应,在客观上也就展示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这种社会变迁的自然逻辑结果是,传统社会的各种器物、制度,以及对传统社会进行整合的各种机制,渐渐被某些过去所没有的新的因素和机制所取代,各种可以作为现代化程度的量化指标,如市场化、社会流动性、独立的社会群体与市民社会、工业经济、交通与通讯、信息的流通程度、世俗化的价值取向等等,均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近代以来,传统主权国家在回应西方挑战的过程中而形成的政治选择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也就是“感应性”
的现代化过程的早期阶段。这样,一个古老的传统的专制社会,便向更具现代性特征的社会转变。
包括中国在内的传统主权国家,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历史,具有多方面的内容,远非“现代化”这一概念所能全部包容。这些国家所有重要的变化也未必是由西方所引发,而且,即使是这些国家对西方势力作出的反应,也受到其本身的文化、历史与社会内部因素的制约与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柯文Paul
A.
COhen在《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一书中,对以往学者在运用“西方冲击一中国反应”分析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过于简单的倾向,进行了相当系统的批评。然而,从历史的基本趋势而言,西方挑战与中国回应,仍然是理解这类后发展国家早期现代化的不容忽视的基本线索。
综而言之,属于“感应型现代化”类型的国家与前几类国家相比较,是在尚未接触过西方近代文明这一对手的情况下,突然地、被迫地面对这一来势逼人的对手的挑战的。并非所有的传统专制国家都能通过自主的能动的对西方挑战的反应而顺利地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有的国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日本便是通过对西方挑战的回应而取得现代化成功的众所周知的突出例子。而有的国家由于不能适应这种挑战而备受挫折与失败,并导致传统王朝在现代化过程中崩溃。
正因为如此,一个传统国家对西方挑战作出的反应是否成功,以及这种反应过程能否顺利地转化为传统体制与价值的自我更新与变革,也就决定了这个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命运。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导致传统政体所推行的现代化政策取得成功与遭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研究这一类国家的现代化时,人们会发现,这一变迁和发展的结果不但受制于西方也包括后起的日本列强这种外部冲击力量的特点,而且也受制于这些国家与民族自身的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价值与政治精英对西方挑战作出反应的特点。我们把这种特点称之为传统主权国家的“综合反应能力”。这种反应能力,不但影响了这个国家应付民族危机的能力,而且也影响了中国近代变革过程中先后产生的不同的政治模式选择。
在本章里,我们将以传统主权国家对西方挑战的反应能力作为中心,来分析中国近代变革的基本特点。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