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 ||
|  HOME  新書上架  暢銷書架  好書推介  特價區  會員書架精選  月讀  2024年度TOP  分類瀏覽  雜誌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李希霍芬
      ”共有  
      16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下册)(120年珍藏本) 『简体书』 作者: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17-12-01 ... | 詳情>> |  | 
|   | 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三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下册) 『简体书』 作者:李希霍芬 出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日期:2018-01-01 将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著的《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翻译成中文必将首先有助于学界深入对李希霍芬的研究,其次也将帮助读者从一位外国地理学家的崭新角度了解清末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历史情况。此外李希霍芬在中国的考察不单单出于学术目的,还有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德国殖民侵略搜集情报,为此李希霍芬甚至 ... | 詳情>> |  | 
|   |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下册)(汉译名著本16) 『简体书』 作者:[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19-02-01 本书为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时的日记,还包括部分手稿和一些私人信件(主要是给父母的),在李希霍芬先生去世后,由其学生整理而成。原书于1907年出版。 本书除了详细记载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的科研成果之外,也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经历、感受,以及对中国城市、农村、交通、风土人情的评价。日记 ... | 詳情>> |  | 
|   |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下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简体书』 作者:[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著,[德]E.蒂森 选编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16-06-01 本书为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时的日记,还包括部分手稿和一些私人信件(主要是给父母的),在李希霍芬先生去世后,由其学生整理而成。原书于1907年出版。 本书除了详细记载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的科研成果之外,也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经历、感受,以及对中国城市、农村、交通、风土人情的评价。日记 ... | 詳情>> |  | 
|   | 丝绸之路概念溯源 『简体书』 作者:万翔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25-10-01 本书聚焦“丝绸之路”概念的起源与定型,指出丝绸之路概念并非李希霍芬首创,而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在19世纪完成权威定型,其前身为德国历史学家赫伦提出的规范原型。书中梳理从18世纪法国东方学(以德经、唐维尔为代表)到19世纪德国地理学(以克拉普罗特、李希霍芬为代表)的学术脉络,结合古典文献与近代研究, ... | 詳情>> |  | 
|   | 亚洲古代地理学——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 『简体书』 作者:[德]阿尔伯特·赫尔曼 著 付天海 译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25-05-01 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认知与阐释东方和中国的重要图书。本书延续、修正、深化了李希霍芬的“丝绸之路”概念,通过更为缜密的历史文献梳理和更为精确的地理测绘数据,厘清了“丝绸之路”南北两线的具体走向,并将“丝绸之路”向西延伸至叙利亚,首次强调了河西走廊及沿线长城之于“丝绸之路”的过渡和屏障作用 ... | 詳情>> |  | 
|   | 胶济铁路风云 『简体书』 作者:于建勇 出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本书以胶济铁路为舞台,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展现百年以来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历史人物的风云际会,从李希霍芬到胶州湾事件,从戊戌变法到济南开埠,从日德战争到巴黎和会,从二次北伐到中原大战,从七七事变到解放战争,胶济铁路既是一个观察中国近代史的窗口,也是一座“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这座舞台上的匆匆过 ... | 詳情>> |  | 
|   | 斯文·赫定眼中的世界名人 『简体书』 作者:[瑞典]斯文·赫定著 王迎宪 译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4-01-01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作者斯文·赫定在全球探险过程中所结识的世界名人及其之间的交往故事。这些世界名人包括:诺贝尔奖的创立者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丝绸之路”命名者德国地理和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中国晚清大臣李鸿章、挪威剧作家兼诗人比昂松、瑞典国王卡尔十五世、芬兰籍瑞典探险家诺登舍尔德、沙俄末 ... | 詳情>> |  | 
|   | 丝绸之路十三人 : 从张骞到左宗棠 『简体书』 作者:赵海峰 出版:华文出版社 日期:2024-05-01 公元前138年,一个西汉王朝的郎官从长安启程,踏上出使西域的征途,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开启的道路将从此连通东方与西方。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2000余年来,这条承载着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道路,几度衰落,又几度兴盛,留下了 ... | 詳情>> |  | 
|   | 把科技馆带回家:华夏之光 中国古代纺织 『简体书』 作者:李广进 等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 日期:2021-04-01 中国是世界上Z早发明养蚕织丝的国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技术一直是世界纺织史上独一无二的“绝活”。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的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便是因为这条路Z初的作用就是运输中国的丝绸,可见中国自古就是享誉世界的 ... | 詳情>> |  | 
|   | 世界中国学概论 『简体书』 作者:王战 褚艳红 出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日期:2021-09-01 国内关于海外中国学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开始了中国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深入探索。本书尝试为构建世界中国学研究学科体系,做出一些科学的探索。本书结合历史学、经济学、跨学科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国纳入全球视野中考察,对谭中之问、汤因比之问、彭慕兰之问、康德拉季耶夫之问、福山之问、雷默之问、李希霍芬之问等国际 ... | 詳情>> |  | 
|   | 中德关系史研究 『简体书』 作者:董伯先 出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4-07-01 《中德关系史研究》所收论文涉及19世纪末期德国势力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历史文化发生的重大影响。诸如德国租借胶洲湾及其在山东势力范围的形成,在华德国基督教会在中国的活动,中国民主革命家在德国的活动,德国与中国国民党,德国与中国的铁路,尼采哲学、德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希霍芬在中 ... | 詳情>> |  | 
|   | 表里山河:山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田野·社会丛书) 『简体书』 作者:安介生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20-01-01 本书为《田野社会丛书》第三辑中的一本。汇集了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十余年来在山西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山西历史时期的区位价值、晋学地位、民国时期山西救灾立法与实践、汾酒与汾河景观环境史、李希霍芬山西考察的地理学价值、明代宣德至正统年间的灾民外迁与户籍制度变革等内容。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具有较高 ... | 詳情>> |  | 
|   | 丝绸之路2000年(修订版) 『简体书』 作者:吴芳思[Frances Wood]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日期:2016-04-30 丝绸之路这个浪漫的名称,是德国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 年起的。旅行意义上的风景,大部分来自文化和历史。记录并呈现这些内容,是书本的意义。为此,我们编辑修订了这本书,让它用更好更准确的面貌为大家讲述丝路故事。 ... | 詳情>> |  | 
|   | 玉成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探源 『简体书』 作者:叶舒宪,古方 主编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5-04-01 为什么我们的汉字中“國”和“我”字都从“戈”,戈从玉石兵器演进为青铜兵器的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德国人李希霍芬开始命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不叫“丝门”却叫“玉门”?为何说丝绸之路是两千年小传统,玉石之路是四千年大传统?玉石之路开启的“西玉东输”现象为什么四千年来至今还在延续?这一伟大运动如何给华 ... | 詳情>> |  | 
|   | 丝绸之路全史 『简体书』 作者:郑彭年 著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6-07-01 西汉武帝前140一前87时,张骞饱尝千辛万苦,开辟了一条连接汉朝与西域的通商之路。随着历史的发展,丝绸之路经历了繁荣和衰落。19世纪末,以德国地理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为代表的西方学者进行实地勘察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将那条湮没两千余年的神秘道路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然而除了学术界外,普通读者对这段历史了解的并 ... | 詳情>> |  | 
| >>> (頁碼:1/1 行數:20/16) 1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