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李渔 酌元亭主人 李漁 酌元亭主人
”共有
170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连城璧
『简体书』 作者:李渔 出版:华文出版社 日期:2018-01-01 《连城璧》全集12集外编6卷。全集演一个故事,外编另演一故事。整体上有主要描写市井人情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在劝善惩恶,有较强的市民情感人倾向。语言、情节和人物都有声有色,在描写男女爱情上尤为细微宛转,颇具传奇神采,值得一读。 ... |
詳情>> | |
![]() ![]() |
彩绘笠翁对韵
『简体书』 作者:李渔 出版: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日期:2019-09-01 本书为国学启蒙读本。《笠翁对韵》为清朝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入门之书。本书包罗万象,涵盖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声韵协调,朗朗上口;按韵分编,修辞典雅,展现文字、声韵、训诂三方面的完美结合,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 ... |
詳情>> | |
![]() ![]() |
笠翁对韵 中华经典 注释+典故 每日诵读十分钟 打好国学基本功必读名家选 无障碍阅读 教育部推荐读物
『简体书』 作者:李渔 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日期:2018-04-01 《笠翁对韵》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 |
詳情>> | |
![]() ![]() |
国学老课本 笠翁对韵
『简体书』 作者:李渔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7-06-01 《笠翁对韵》是古人学写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因作者李渔号笠翁,所以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 ... |
詳情>> | |
![]() ![]() |
笠翁对韵
『简体书』 作者:杨建飞,[清]李渔 出版:九州出版社 日期:2018-05-01 ... |
詳情>> | |
![]() ![]() |
声律启蒙
『简体书』 作者:杨建飞,[清]李渔 出版:九州出版社 日期:2018-05-01 ... |
詳情>> | |
![]() ![]() |
彩色详解 闲情偶寄(套装4册)
『简体书』 作者:[清]李渔 出版:团结出版社 日期:2017-07-01 ... |
詳情>> | |
![]() ![]() |
小品雅集:闲情偶寄(上下册)
『简体书』 作者:[清]李渔 出版:岳麓书社 日期:2021-08-01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文学家李渔的代表作,既收录其一生戏曲理论的精华,又集中体现他在居室、器玩、种植、饮馔、颐养等方面的生活感悟。全书机趣新颖,言词浅明隽永,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美学之典范。《闲情偶寄》能想凡人所不屑之生活小事,发凡人欲说而说不出的议论。从词曲创作、戏剧演习、声容装扮到器物古玩、 ... |
詳情>> | |
![]() ![]() |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三部曲(浮生六记 陶庵梦忆 闲情偶寄)
『简体书』 作者:沈复、张岱、李渔 出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08-01 《浮生六记》是清人沈复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全书共六篇,故名“六记”。今已逸其二,书中记闺房之乐,见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见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见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见山水名胜、趣闻奇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国,也得到了俞平伯等名家的 ... |
詳情>> | |
![]() ![]() |
笠翁对韵:李可染书画插图珍藏版
『简体书』 作者:李渔,李可染 出版:东方出版社 日期:2021-09-01 《笠翁对韵》是清代以来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借以熟悉对仗、用韵、词汇、典故等的启蒙读物,流行广泛,尤为当下家长、老师所重视,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 |
詳情>> | |
![]() ![]() |
笠翁对韵 谦德国学文库系列 全本全注全译
『简体书』 作者:李渔 著 出版:团结出版社 日期:2021-12-01 《笠翁对韵》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的作品,是人们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两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可以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 ... |
詳情>> | |
![]() ![]() |
无声戏
『简体书』 作者:[清]李渔 著 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3-01-01 本书又名《连城璧》,是清代李渔创作的世情小说集。两集十八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小说在题材上不作依傍,均为自创,多写俗人俗事,主人公有优伶、娼妓、商人、皂隶、村妇、财主、乞儿、无赖、秀才,举人和官吏等。抨击了封建道德观念,但很少反映重大的时代社会问题。小说颇具喜剧色彩,而大旨归于道德劝戒,善恶有报。故 ... |
詳情>> | |
![]() ![]() |
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
『简体书』 作者:贺志朴 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日期:2019-09-01 李渔是我国清代著名戏剧作家、戏曲理论家,在我国戏曲史乃至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闲情偶记》《笠翁十种曲》等,为我国戏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本书作者以《闲情偶记》文本为基础,结合李渔生活的时代背景和戏剧作品,着眼于生活美学维度,全面梳理了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不仅详细分析 ... |
詳情>> | |
![]() ![]() |
李渔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接受与当代传播研究
『简体书』 作者:唐艳芳,,杨凯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1-11-01 ... |
詳情>> | |
![]() ![]() |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浮生六记+闲情偶寄+小窗幽记+随园食单(精选底本全校无删节)
『简体书』 作者:沈复、李渔、陆绍珩、袁枚, 出版:三秦出版社 日期:2017-09-01 《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包括《浮生六记》《闲情偶寄》《小窗幽记》《随园食单》: 《浮生六记》: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散文。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选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 ... |
詳情>> | |
![]() ![]() |
山家清供·闲情偶寄(饮馔部)
『简体书』 作者:[宋]林洪、[清]李渔 出版:中国商业出版社 日期:2021-01-01 本书刊录和翻译了《山家清供》《闲情偶寄(饮馔部)》两本古籍。《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部重要烹饪著作。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一百零四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本书只译注了《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此部全面阐述了主食和荤、素菜肴的烹制和食用之道,娓娓动听,毫无饕餮之态。作者提倡崇俭节用,且能 ... |
詳情>> | |
![]() ![]() |
李渔生活审美思想研究
『简体书』 作者:刘玉梅 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18-04-01 《李渔生活审美思想研究》以《闲情偶寄》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李渔的生活美学思想作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解读。李渔的生活审美体系括主体审美环境审美与对象审美领域。李渔有人人可以审美、时时处处可以审美,以及实用与审美结合、自然与创新统一、通俗与高雅共赏等辩证的审美观。这些分析不但对中国美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 ... |
詳情>> | |
![]() ![]() |
李渔闲情美学思想研究
『简体书』 作者:王飞 著 出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9-10-01 李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生活艺术大师。 《李渔闲情美学思想研究》系统梳理了李渔的闲情美学思想,归纳了四大概念、三大层次和一个追求,并指出《闲情偶寄》具有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市民生活美学指南的性质。 ... |
詳情>> | |
![]() ![]() |
雅活书系·李渔的窗子(“雅活”新书:传统建筑到底美在哪儿?本书带你一探究竟)
『简体书』 作者:小西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2-05-01 传统建筑到底美在哪儿?这本《李渔的窗子》带你一探究竟。这是一部建筑文化随笔集,也是一堂传统生活美学课。作者从一砖一瓦、一门一窗、一亭一栏入手,讲述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历史,发掘建筑细节里隐藏的古人智慧与生活美学。对每一个建筑元素的解读都佐以古诗词、名人逸事、文化典故等,带你多维度了解传统建筑。书中配以 ... |
詳情>> | |
![]() ![]() |
首尾圆合,条贯统序——李渔“结构第一”的编剧理论研究
『简体书』 作者:唐志 出版:作家出版社 日期:2022-09-01 李渔是中国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著作《闲情偶寄》的“词曲”、“演习”二部,涉及编剧、导演、表演、舞台美术、演员训练等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其中,又以他在编剧理论方面的贡献更为引人瞩目。以往,戏剧理论界对李渔“结构第一”编剧理论的研究,往往是就理论谈理论,缺乏与李渔创作实践的结合。 ... |
詳情>> |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