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李泉 笺注 李泉 箋註
”共有
379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花间集笺注(汇校汇注汇评)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简体书』 作者:解玉峰 编著 出版: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日期:2017-11-01 《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500首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集中之词多为冶游享乐之作,风格以婉丽柔靡为主,语多浓艳。风格香艳的 ... |
詳情>> | |
![]() ![]() |
陶渊明集笺注(附诗文句索引)(全2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简体书』 作者:袁行霈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8-03-01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曰靖节。江州寻阳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西)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本书由袁行霈先生笺注,收陶渊明全部存世诗文辞赋作品,以毛氏汲古阁藏宋刻《陶渊明集》十卷本为底本,参校宋元诸本及总集、类书。笺注重于史实、本事、名物、地理、人物,并单列析义一项,于诗文作意 ... |
詳情>> | |
![]() ![]() |
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典藏本·全7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简体书』 作者:韩愈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8-03-01 本书在体例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史料的发掘方面,较前人均有所突破。校勘取材方面,新增了三个罕见的韩集宋刻珍本,并参校了此前无人采用的一批《韩集举正》传抄本、历代出土的数十种石本以及五十多种宋元总集。注释方面,本书较为全面地汇集了宋元旧注、宋元及近代学术笔记,以及十多种明清至近代韩集注本和韩集校勘专著中 ... |
詳情>> | |
![]() ![]() |
柏拉图《法义》研究、翻译和笺注(套装全3册)(希腊原文中译本和系统研究,英德法文集注)
『简体书』 作者:林志猛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9-11-01 *卷立法的哲学基础:《法义》研究 本书致力于阐述柏拉图《法义》涉及的根本性法哲学议题:法是什么,立法的目的及其哲学基础,立法与帝国、政制、德性、宗教之间的关联等。这一研究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可更好地看清西方法哲学思想的源头,进而返观现代法哲学的内在困境。本书在翻译《法义》希腊原文及相关英德法文详细笺 ... |
詳情>> | |
![]() ![]() |
温飞卿诗集笺注(一函三册)
『简体书』 作者:[唐]温庭筠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08-08-01 《温飞卿诗集笺注》,晚唐诗人温庭筠诗的注本,明曾益原注,清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温庭筠诗集爲后人所辑,凡七卷,别集一卷,有影印述古堂钞本,明毛晋刻本名《金荃集》。明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益曾注温庭筠诗四卷,称爲《八叉集》。清顾予咸任山阴令时,将此书刊刻行世。又感到此书注释有较多缺失,援引文献过于 ... |
詳情>> | |
![]() ![]() |
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
『简体书』 作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07-06-01 《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行销数十万册,蜚声海内外。邓广铭精益求精,经过十数年的酝酿准备,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学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最新的学术成果。 ... |
詳情>> | |
![]() ![]() |
傅斯年诗经讲义稿笺注
『简体书』 作者:傅斯年 出版:当代世界出版社 日期:2009-01-01 ... |
詳情>> | |
![]() ![]() |
东京梦华录笺注(上下)
『简体书』 作者:孟元老,伊永文 出版:中华书局出版社 日期:2006-08-01 ... |
詳情>> | |
![]() ![]() |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后村词笺注
『简体书』 作者:刘克庄,钱仲联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2-08-01 后村词向来没有笺注本,钱仲联先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创为笺注。本书收词以编年排列,书后附行状、墓志铭等其他相关资料,以供阅读研究者参考。 ... |
詳情>> | |
![]() ![]() |
闻一多诗经讲义稿笺注
『简体书』 作者:闻一多 出版:当代世界出版社 日期:2009-01-01 ... |
詳情>> | |
![]() ![]() |
七十二家集题辞笺注
『简体书』 作者:张燮, 王京州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6-03-01 《七十二家集题辞笺注》以《续修四库全书》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影印之《七十二家集》为底本,以国图所藏《七十二家集》明末刻本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善本为校本,以河南省唐河县图书馆所藏残本为参校本进行校勘,同时进行他校、理校,力图还原张燮题辞的本来面目。 ... |
詳情>> | |
![]() ![]() |
巢经巢诗钞笺注
『简体书』 作者:白敦仁 出版:浙江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6-09-01 《巢经巢诗钞笺注套装共4册》包括:《巢经巢诗钞笺注第壹册》《巢经巢诗钞笺注第二册》《巢经巢诗钞笺注第三册》《巢经巢诗钞笺注第四册》共4册。《巢经巢诗钞笺注套装共4册》是清代郑珍的诗集。那个时代没有一个诗人像他这样认真地躬行实践孔孟程朱的身心性命之学,这方面他才是真正的硕儒。从根本说,这才是他 ... |
詳情>> | |
![]() ![]() |
温飞卿诗集笺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简体书』 作者:温庭筠, 曾益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1998-03-01 123 ... |
詳情>> | |
![]() ![]() |
大师汤显祖——汤显祖诗词曲文赋笺注赏析(精装上下卷典藏版)(诠释精细,图文并茂,学术性与可读性兼顾)
『简体书』 作者:张石泉 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 日期:2018-12-01 汤显祖是中国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本书全文约70万字,近200幅图片。涵盖对汤显祖诗词曲文赋五部分作品的评介文字,每篇包含原文、注释、笺注与赏析,书中另附有详尽的汤显祖文学生平事略表。郭汉城、周育德、丛兆桓等专家为本书作序。 本书诠释精细,雅俗共赏,图文并茂,学术性 ... |
詳情>> | |
![]() ![]() |
无量义经笺注·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笺注
『简体书』 作者:丁福保,宗慧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5-01-01 《无量义经》乃佛陀住世后期所说,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生自一法,而此一法即无相之本性。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又称《出深功德经》,略称《观普贤经》、《普贤经》或《观经》,叙述佛宣说自己将入般涅槃,阿难、迦叶、弥勒等弟子乃请问佛灭后之修行及大乘之法要,佛因此为说普贤观门、忏悔六根罪法,及忏 ... |
詳情>> | |
![]() ![]() |
发展汉语 初级读写 Ⅱ 第二版
『简体书』 作者:李泉 出版: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3-03-01 《发展汉语》(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继承原版《发展汉语》良好架构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本套教材采取“综合语言能力培养与专项语言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外语教学及教材编写模式,分为“三个层级、五个系列”,即纵向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横向分为综合、听、说、读、写五个系列。其中 ... |
詳情>> | |
![]() ![]() |
治理思想的中国表达:政策、结构与话语演变
『简体书』 作者:李泉 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日期:2014-03-01 “治理”是过去二十年中与转型中国密切关联的政治概念。本书采用诠释学视角对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治理理论进行了系统考察与评估。研究发现,治理理论一方面正在通过建构新的范式来塑造中国转型国家的学术视角,另一方面则在实践中发挥了将增长缓慢的社会支出与项目合理化并将国家在处理社会事务方面的威权能力理想化的作用。因 ... |
詳情>> | |
![]() ![]() |
清代聊城傅氏家族文化研究(精)--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
『简体书』 作者:李泉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3-12-01 本书以聊城傅氏家族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聊城傅氏家族自明中后期占籍聊城至民国间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傅氏家族的宦绩、科举、学术文化及艺术成就,并梳理了傅氏家族的交游关系及姻亲脉络。 ... |
詳情>> | |
![]() ![]() |
中华国学文库:南唐二主词笺注
『简体书』 作者:李璟,李煜,陈书良,刘娟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4-10-01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杰出的词人,也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璟、李煜编著的《南唐二主词笺注精》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 ... |
詳情>> | |
![]() ![]() |
十驾斋养新录笺注(经史之部)
『简体书』 作者:程羽黑 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 日期:2015-08-01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素为学林所重,近人至推为清人学术笔记**,惜其书虽经数校,迄无注本,本论力图填此空缺,为此书之前十卷经史部份作一笺注。笺注之义例,分为“明其源”,“纠其谬”,“补其缺”,“解其惑”,“申其正”,“探其理”,“衡其情”七种。明其源者,探寻钱说之论据也。纠其谬者,订正钱说之谬误也。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