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4年1-12月整年十二期)
》
售價:HK$
486.0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HK$
55.0

《
宝石之书
》
售價:HK$
173.8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HK$
94.6

《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售價:HK$
57.2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HK$
118.8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HK$
253.0
|
內容簡介: |
《黄河保护与发展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国家急需研究的重大命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黄河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数据资料,综合运用资料整理、统计分析、莫兰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指标构建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分析、耦合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发展战略定位、流域范围界定、空间组织策略、跨界合作模式、体制机制创新等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各城市的战略发展决策提供支撑。
|
目錄:
|
目录前言 i第一章 黄河流域范围界定 1第一节 整体区划 1第二节 干流省区 3第二章 总体战略构想 8第一节 聚焦“幸福河”这一总目标 10第二节 构建两个国家层面的示范区 10第三节 统筹推进生态经济文化支撑带建设 12第四节 坚持生态、民生、科教和民族贫困地区优先 14第三章 支撑战略 18第一节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战略 18第二节 黄河水沙关系协调战略 22第三节 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战略 29第四节 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 37第五节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战略 45第六节 重大战略问题 49参考文献 54第四章 黄河流域生态基本特征 56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56第二节 水资源概况 57第三节 土地资源概况 59第四节 矿产资源概况 60参考文献 61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及演变 62第一节 流域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空间分布 62第二节 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分析 66第六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空间演变 74第一节 黄河流域省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74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 77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 78参考文献 80第七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及对策 82第一节 黄河水资源量及变化趋势 82第二节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86第三节 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新途径 100参考文献 101第八章 黄河流域土壤环境及污染概况 103第一节 黄河流域地质背景 103第二节 黄河流域的岩石类型 105第三节 黄河流域土壤类型概况 106第四节 黄河流域土壤理化性质概况 109第五节 黄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111第六节 黄河全流域岸边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风险 115参考文献 116第九章 黄河流域雾霾污染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120第一节 黄河流域大气污染时空格局 123第二节 黄河流域大气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125第三节 黄河流域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132参考文献 133第十章 黄河流域“三生空间”时空格局及调控 136第一节 黄河流域“三生空间”分类体系 137第二节 全流域尺度“三生空间”时空格局 138第三节 省区尺度“三生空间”时空格局 139第四节 黄河流域市域尺度“三生空间”时空格局 143第五节 黄河流域“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策略 145参考文献 146第十一章 黄河流域生态问题调查评估及修复措施 148第一节 黄河源区沼泽湿地退化与水源涵养问题 148第二节 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问题 149第三节 下游滩区综合提升和三角洲生态修复问题 151第四节 黄河的生态修复目标及措施 153参考文献 155第十二章 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演进 156第一节 引言 156第二节 农业技术经济范式驱动农业文明演进的理论分析 158第三节 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演进阶段的划分 161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167参考文献 168第十三章 黄河流域经济、人口与粮食重心的空间演变及耦合特征 171第一节 研究背景 171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172第三节 黄河流域经济重心空间演变 174第四节 黄河流域人口重心空间演变 175第五节 黄河流域粮食重心空间演变 176第六节 经济、人口与粮食重心的耦合特征 178参考文献 179第十四章 黄河流域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80第一节 黄河流域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181第二节 推动黄河流域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191参考文献 194第十五章 黄河流域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195第一节 黄河流域服务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95第二节 黄河流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路径 201第三节 黄河流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205第十六章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07第一节 研究范围 209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09第三节 结果分析 212第四节 结论和建议 224参考文献 226第十七章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228第一节 引言 228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230第三节 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分析 233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243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246参考文献 247第十八章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与战略方向 250第一节 城市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 251第二节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对比分析 257第三节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277参考文献 281第十九章 黄河流域综合交通体系及高质量发展研究 283第一节 黄河流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状况 283第二节 黄河流域综合交通体系面临的问题 287第三节 建议对策 289参考文献 292第二十章 黄河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293第一节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头 293第二节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294第三节 黄河文化蕴含重要时代价值 295参考文献 299第二十一章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现状特征 300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300第二节 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4第三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307第四节 民族文化资源 309第二十二章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时空演变: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例 312第一节 引言 312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3第三节 文物保护单位时空演变特征 316第四节 结论 320参考文献 320第二十三章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323第一节 引言 323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24第三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空间分布 326第四节 影响因素分析 329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332参考文献 333第二十四章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政策实践 335第一节 国家相关政策 335第二节 沿黄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 337第二十五章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战略重点 352第一节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重点任务 352第二节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重大工程 3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