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是从哪里来的:通史篇3

書城自編碼: 398984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邓小南 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820934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6.7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经济思想如何影响世界
《 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经济思想如何影响世界 》

售價:HK$ 113.9
骗局
《 骗局 》

售價:HK$ 55.2
金融危机500年:金色的镣铐(纵观救市措施如何再造金融体系、重塑世界格局)
《 金融危机500年:金色的镣铐(纵观救市措施如何再造金融体系、重塑世界格局) 》

售價:HK$ 86.3
“600号”疗愈手册:告别焦虑
《 “600号”疗愈手册:告别焦虑 》

售價:HK$ 66.7
经纬度丛书·帝国为什么衰落: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
《 经纬度丛书·帝国为什么衰落: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 》

售價:HK$ 89.7
投资小白的财务自由之路
《 投资小白的财务自由之路 》

售價:HK$ 79.4
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
《 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 》

售價:HK$ 78.2
茶经译注
《 茶经译注 》

售價:HK$ 11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4.9
《 中国通史 》
+

HK$ 240.8
《 地图上的中国通史(上下册) 》
+

HK$ 115.6
《 吕著中国通史 》
+

HK$ 85.0
《 王朝之痒:历代王朝的两难境地 》
+

HK$ 189.6
《 索恩丛书·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 》
+

HK$ 72.4
《 吕著中国通史:中国政治史 》
編輯推薦:
◇“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
◇从分裂与统一的循环更替到封建王朝最后的光辉与绝响,轻松讲透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变革!
◇邓小南、游彪、张帆、赵现海、刘凤云等北大、北师大、人大、社科院学者联袂撰写!
◇王朝的光辉与绝响,帝制的巅峰与崩溃!
◇收录数百幅历史图片,附精美彩插,辅助呈现历史知识!
◇除讲述中国历史进程外,还提炼了6条历史脉络:历代政治制度得失、历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国疆域演变、历代正统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历代文化特点以及中国的对外关系,考察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通俗易懂,篇幅适中,与历史教科书的刻板写法完全不同,从故事与话题中抽丝剥茧,在轻松阅读中学习知识!
內容簡介:
本套书由中国史学界多位学者联袂撰写,堪称一套“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通史,是广大历史爱好者学习中国史的入门读本。每位老师着眼于自己专攻的领域,以严谨科学的方法梳理中国历史的演进,分析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概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本册讲述的是从宋元到明清近千年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从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分裂时期,到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权到达顶峰时期的历史进程。
關於作者: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游 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 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赵现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凤云(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目錄
第一章 宋元——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赵匡胤与宋朝的建立
“斧声烛影”之谜
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
内外交困下的靖康之变
不平等的和平:绍兴和议
失败的宋孝宗北伐
宋蒙之战与南宋灭亡
防弊之政:宋代的“祖宗之法”
科举制度:新型士人的出现
文官制度:权力机制与制衡
蒙古的崛起
蒙古版图的扩张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中后期的政治
元朝的国家制度

第二章 明清——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贫寒天子与内敛的明代中国
“靖难之役”与永乐帝的边疆开拓
“三杨”与明朝的内阁
多面的宦官与被误解的历史
王阳明的疏离与完美
“倭寇”“板升”与走向远方的明人
晚明中国的救亡图存与走向崩溃
关于“康乾盛世”
收复边疆与有效的行政管辖
西师与新疆、西藏的统一
朱批奏折与军机处
惩贪与治吏
文字狱和闭关锁国
內容試閱
有关中国通史的著作已有很多,吕思勉、钱穆、翦伯赞等大家的著述在前,为什么要读这套书?
时间。最大的原因是时间。
历史学是关于时间流转的学问,历史学本身也在流转,其变化虽然不像自然科学那么一日千里,但近几十年,随着考古新发现、新材料的利用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引入,中国历史学研究开始提速变道,在方法和视野上与传统史学相比,有了重大改变,获得了若干新结论。其中有很多东西无比精彩、无比烧脑,是吕思勉、钱穆、翦伯赞时代的历史学家所无法想见的。因此,他们的著作已经不能展现今日历史研究对中国历史面貌的最新描绘了。
如何把专业研究圈子里的这些新方法、新结论向公众传播,勾勒一段新的、更接近真实历史的中国历史,在今天成为一个问题。
在过去,这不是问题。过去的历史学家重视“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每一个历史学家的天命。在钱穆等大师之后,通才凋谢,没有人能像这些前辈学者一样,一个人讲通一部中国通史。
这不是说后辈不如前人,而是因为学术本身进入了高度专业化细分时代,历史研究分化出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外交史、学术史、环境史、科学技术史等方向,况且每一个方向都随着近年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材料的出现而涌现出巨量的信息,还要求把学界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糅在其中。这超出了人力的极限,纵使钱穆再生,也无能为力。
那怎么办?
为了打造出一套真正过硬的中国通史读物,我们做出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把中国历史学界的顶尖学者聚集到一块儿来给普通中国人讲述中国通史。我和我的伙伴们阅读了当代中国顶尖历史学者和最具潜力的学术新星的著作,用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跑到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去听他们讲课。我们听到了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观点和态度,也听到了他们的谦虚、严谨,以及他们对历史最大的恭敬之心。
这些学者的研究领域覆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方方面面,从二里头早期文明到秦汉大一统,从盛唐两宋的繁华到明清社会的转变;从古代地理到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这些学者在各自的领域都堪称大家,他们将用深入浅出、见微知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他们研究最深入、最擅长讲解的一段历史,让我们领略中国历史的广博和纵深全貌。
这些大家中,有亲自主持中国夏商周考古几十年的一线考古人许宏教授,有秦汉历史研究方面最杰出的学者王子今“子老”,有家学渊源深厚、领军宋史研究的邓小南教授,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张帆教授、南京大学的胡阿祥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李鸿宾教授……书中每一位作者,也就是主讲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一时之选。
可以说,在中国历史研究方面,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有这样量级的教授阵容。
而且,这些学者讨论的问题都是学术研究的前沿。比如许宏老师在开篇就讲到“最早的中国”,这个问题是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最热门的论题,它不仅关系到夏王朝怎么定义,还关系到我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自信。许宏老师在全书开篇讨论这个问题,体现了最大的诚意。这真是我们的幸运。
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会慢慢发现,前面某一位老师的观点,也许会被后面的另一位老师推翻。那么,到底该听谁的呢?这恰恰是我们所高兴见到的情况。所谓学问,本来就该是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从来都不是一家之言。我们经过了那么多年的“被教育”,终于到了停下来回头看、停下来反省、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了。我们敢正视自己的无知,正视自己的幼稚,正视自己的短处,这就是一个文明旺盛生命力的开始。
当你开始这部中国通史的学习时,你的大脑会逐渐颠覆过去的陈词滥调,建构出全新的历史观、中国观和世界观。你不仅将重新理解过去,还将重新理解当下。看过千年的跌宕,无论面对多么纷繁的世相,你都将内心安定、游刃有余。
这样高质量的学习,你准备好开始了吗?
新亚文化 谭木声

赵匡胤的家世与早年经历
赵匡胤祖籍保州清苑(今属河北。此按《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宋史》作“涿郡”),其高祖和曾祖都是唐朝的官员,但官职不高。高祖赵朓曾任县令,曾祖赵珽是藩镇卢龙节度使下属的从事。赵匡胤的祖父赵敬大致生活在五代前期,《宋史》中说他担任过涿州刺史。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后梁时跟随成德军(治恒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镕起家。后晋与后梁争霸时,他奉王镕之命率500骑兵援助晋王李存勖攻打后梁,因作战骁勇,被李存勖留用。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是为后唐庄宗。赵弘殷任禁军将领,迁居洛阳(今河南洛阳)。赵弘殷本有一长子,名赵光济,不幸夭折。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次子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过了12年,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三子赵光义(即宋太宗)生于开封浚仪。又过了8年,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四子赵廷美出生。五子赵光赞早夭。可以看出,赵匡胤兄弟的年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赵匡胤还有两个姐妹,分别为陈国长公主(未笄而夭)和燕国长公主。赵匡胤的母亲杜氏,是定州安喜人。
赵匡胤早年注重学习文化与武艺,并外出游历各地,对社会现状与人情世故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父亲赵弘殷历经后梁、后晋两朝,但均未获得升迁(见《东都事略》卷一)。直到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赵弘殷因讨伐王景崇有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同年,枢密使郭威(即后来的周太祖)征讨李守贞,赵匡胤应募从军,时年22岁。
后周建立后,赵匡胤担任禁军近卫班直的东西班行首(后属殿前司),仍是低级军官。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后周太祖郭威去世,其养子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北汉主刘崇闻讯,认为后周皇帝去世,正是兴兵征讨的时机。于是,他遣使请求契丹发兵相助,谋求合力攻打后周。
北汉与契丹联军来势汹汹,世宗柴荣决定率军亲征,这次战役史称“高平之战”。交战不久,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就带领所属骑兵溃逃了,情势一度十分危急。这时,赵匡胤在军中鼓舞士气,又向长官张永德请战,二人各自领兵2000人分左、右翼围攻敌人。赵匡胤身先士卒,径直冲向北汉军前锋。在合力攻击下,他们击败了北汉军队。战后奖赏高平之功,张永德在世宗面前竭力称赞赵匡胤的智勇,于是赵匡胤被提拔为禁军高级将领,此后不断被委以重任。
高平之战中,士兵的溃逃现象和散漫作风暴露了禁军的各种弊端。周世宗命赵匡胤负责整顿禁军。赵匡胤将禁军中武艺超绝的士兵选入殿前诸班,同时将新招募的士兵中的身体强健者直接招至殿前司。此后,殿前司的实力大大增强,赵匡胤在选拔过程中也慢慢培植了忠于自己的势力。此外,赵匡胤还拉拢了一批军官结为“义社兄弟”,其中包括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人。这些人及他们属下的将士日后成为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主要力量之一。
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的淮南之地,赵匡胤也随军出征,夺取了滁州。宰相范质根据刘词的推荐,任命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称的赵普为滁州的军事推官。正是在此时,赵普的才智得到了赵匡胤的赏识。同年十月,赵匡胤因战功升任匡(入宋后避讳改称“定”)国军节度使(治同州,今陕西大荔)兼殿前都指挥使,成为后周朝少数几位级别和地位很高的将领之一,这时他年仅30岁。在被任命为匡国军节度使后,赵匡胤随即建立起节度使幕府。赵普被辟为节度推官,沈义伦被辟为从事,吕余庆任掌书记,他们后来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谋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