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7.3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8.3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7.3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7.3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HK$
112.7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112.7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HK$
89.7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90.9
|
編輯推薦: |
更多精品图书请点击进入
历朝通俗演义:两晋演义(全3册)
编辑推荐
1、毛泽东终其一生的枕边书。
“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整个中国历史演义”即蔡东藩所著《历朝通俗演义》)——毛泽东致电党中央派驻西安联络局局长李克农。该书是毛泽东一生的枕边书,并推荐给儿子毛岸英和其别的人来阅读!
2、中国唯一一套贯穿2000年的历史演绎巨著。
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写成了这套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自出版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
3、作者耗时十年终完成的巨著。
蔡东藩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朝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本套书初版11部全部是石印线装本。1935年改为铅印,分装44册,增加了许廑父续写的《民国通俗演义》后40回。全套书共11部,600余万字。
4、原汁原味,保留作者自己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蔡东藩自己为著作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自批自评
|
內容簡介: |
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裕代晋,经历156年。经过三国时期的纷乱,帝国终于重现了,结束了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只是和平日子过没多久,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消耗国本,与汉人杂处的胡人趁机相继发难,导致了西晋的覆亡。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局面,不再属于帝国的管辖。而东晋则在江东重建帝国,正蓄积能量,展开艰难的北伐重任,却因内部权力争夺而损耗了。统一北方的前秦苻坚,挟其庞大的85万大军,却败于淝水岸边,也终结了自己。之后分裂的北方,重新整合,鲜卑拓跋氏正在为新一代的帝国文明做努力。南方稳定中,汉皇室后裔的刘裕脱颖而出,两次北伐,收复长安,却碍于年纪徒增,匆忙赶回,接连解决两位皇帝,建国宋,东晋亡。
《历朝通俗演义(插图版)》内容简介:
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这即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阅读《历代通俗演义》,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普及历史常识,是一部具备再版价值的图书。本套数增加了插图,选配了符合历史事件的版画,可以将历史事件更直观、清晰的呈现给读者。
|
關於作者: |
蔡东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有时写成东帆),民国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
目錄:
|
第一回 祀南郊司马开基 立东宫庸雏伏祸…………………………… 1
第二回 堕诡计储君纳妇 慰痴情少女偷香…………………………… 9
第三回 杨皇后枕膝留言 左贵嫔摅才上颂…………………………… 16
第四回 图东吴羊祜定谋 讨西虏马隆奏捷…………………………… 23
第五回 捣金陵数路并举 俘孙皓二将争功…………………………… 30
第六回 纳群娃羊车恣幸 继外孙螟子乱宗…………………………… 37
第七回 指御座讽谏无功 侍帝榻权豪擅政…………………………… 45
第八回 怙势招殃杨氏赤族 逞凶灭纪贾后废姑……………………… 52
第九回 遭反噬楚王受戮 失后援周处捐躯…………………………… 59
第十回 讽大廷徙戎著论 诱小吏侍宴肆淫…………………………… 67
第十一回草逆书醉酒逼储君 传伪敕称兵废悍后……………………… 74
第十二回坠名楼名姝殉难 夺御玺御驾被迁…………………………… 82
第十三回迎惠帝反正除奸 杀王豹擅权拒谏…………………………… 90
第十四回操同室戈齐王毕命 中诈降计李特败亡……………………… 97
第十五回讨逆蛮力平荆土 拒君命冤杀陆机………………………… 104
第十六回 刘刺史抗忠尽节 皇太弟挟驾还都……………………… 112
第十七回 刘渊拥众称汉王 张方恃强劫惠帝……………………… 119
第十八回 作盟主东海起兵 诛恶贼河间失势……………………… 126
第十九回 伪都督败回江左 呆皇帝暴毙宫中……………………… 134
第二十回 战阳平苟晞破贼垒 佐琅琊王导集名流………………… 141
第二十一回北宫纯力破群盗 太傅越擅杀诸臣……………………… 148
第二十二回乘内乱刘聪据国 借外援猗卢受封……………………… 155
第二十三回倾国出师权相毕命 覆巢同尽太尉知非………………… 162
第二十四回执天子洛中遭巨劫 起义旅关右迓亲王………………… 169
第二十五回贻书归母难化狼心 行酒为奴终遭鸩毒………………… 177
第二十六回诏江东愍帝征兵 援灵武麹允破虏……………………… 184
第二十七回拘王浚羯胡吞蓟北 毙赵染晋相保关中………………… 192
第二十八回汉刘后进表救忠臣 晋陶侃合军破乱贼………………… 199
第二十九回小儿女突围求救 大皇帝衔璧投降……………………… 206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 214
第三十一回晋王睿称尊嗣统 汉主聪见鬼亡身……………………… 222
第三十二回诛逆登基羊后专宠 乘衅独立石勒称王………………… 229
第三十三回段匹受擒失河朔 王处仲抗表叛江南………………… 236
|
內容試閱:
|
第一回
祀南郊司马开基
立东宫庸雏伏祸
华夷混杂,宇宙腥膻,这是我国历史上,向称为可悲可痛的乱事。其实华人非特别名贵,夷人非特别鄙贱,如果元首清明,统御有方,再经文武将相,及州郡牧守,个个是贤能廉察,称职无惭,就是把世界万国联合拢来,凑成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邦,也不是一定难事,且好变做一大同盛治了。眼高于顶,笔大如椽。无如我国人一般心理,只守定上古九州的范围,不许外人羼入,又因圣帝明王,寥寥无几,护国乏良将相,殖民乏贤牧守,仅仅局守本部,还是治多乱少;所以旧儒学说,主张小康,专把华夷大防,牢记心中,一些儿不肯通融,好似此界一溃,中国是有乱无治,从此没有干净土了。看官!试搜览古史,何朝不注重边防,何代能尽除外患?日日攘外夷,那外夷反得步进步,闹得七乱八糟,不可收拾。究竟是备御不周呢?还是别有他故呢?古人说得好:“人必自侮,然后人侮;家必自毁,然后人毁;国必自伐,然后人伐。”又云:“木朽虫生,墙罅蚁入。”这却是千古不易的名言。历朝外患,往往从内乱引入,内乱越多,外患亦趋深。照此看来,明明是咎由自取,应了前人的遗诫,怎得专咎外夷与防边未善呢?别具只眼。
小子尝欲将这种臆见,抒展出来,好待看官公决是非,但又虑事无左证,徒把五千年来的故事,笼笼统统地说了一番,看官或且诮我为空谈,甚至以汉奸相待,这岂不是多言招尤么?近日笔墨少闭,聊寻证据,可巧案左有一部《晋书》,乃是唐太宗汇集词臣,撰录成书,共得一百三十卷,当下顺手一翻,看了一篇《序言》,是总说五胡十六国的祸乱,因猛然触起心绪,想到外祸最烈,无过晋朝,晋自武帝奄有中原,仅阅一传,便已外患迭起,当时大臣防变未然,或说是罢兵为害,山涛。或说是徙戎宜早,郭钦江统。言谆谆,听藐藐,遂致后来外祸无穷,由后思前,无人不为叹惜。那知牝鸡不鸣,群雄自息;八王不乱,五胡何来?并且貂蝉满座,塵尾挥尘,大都龌龌龊龊,庸庸碌碌,没一个文经武纬,没一个坐言起行。看官试想!这种败常乱俗的时局,难道尚能支持过去么?假使兵不罢,戎早徙,亦岂果能慎守边疆,严杜狡寇么?到了神州陆沉,铜驼荆棘,两主被虏,行酒狄庭,无非是内政不纲,所以致此。既而牛传马后,血统变迁,阳仍旧名,阴实易姓,王马共天下,依然是乱臣贼子,内讧不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单剩得江表六州,扬荆江湘交广。尚且朝不保暮,还有什么余力,要想规复中原呢?幸亏有几个智士谋臣,力持危局,淝水一役,大破苻秦,半壁江山,侥幸保全;那大河南北,长江上游,仍被杂胡占据,虽是倏起倏衰,终属楚失楚得,就中非无一二华族,夺得片土,与夷人争衡西北,张实据凉州,李嵩据酒泉,冯跋据中山。究竟势力甚微,无关大局;且仇视晋室,仍似敌国一般。东晋君臣,稍胜即骄,由骄生惰,毫无起色,于是篡夺相寻,祸乱踵起,不能安内,怎能对外?大好中原,反被拓跋氏逐渐并吞,成一强国,结果是枭雄柄政,窥窃神器,把东晋所有的区宇,也不费一兵,占夺了去。咳!东西两晋,看似与外患相终始,究竟自成鹬蚌,才有渔翁。西晋尚且如此,东晋更不必说了。有人谓司马篡魏,故后嗣亦为刘裕所篡,这是从因果上着想,应有此说;但添此一番议论,更见得晋室覆亡,并非全是外患所致。伦常乖舛,骨肉寻仇,是为亡国第一的祸胎;信义沦亡,豪权互阋,是为亡国的第二祸胎。外人不过乘间抵隙,可进则进,既见我中国危乱相寻,乐得趁此下手,分尝一脔,华民虽众,无拳无勇,怎能拦得住胡马,杀得过番兵。眼见得男为人奴,女为人妾,同做那夷虏的仆隶了。伤心人别有怀抱。自古到今,大抵皆然,不但两晋时代,遭此变乱,只是内外交迫,两晋也达到极点。为惩前毖后起见,正好将两晋史事,作为榜样,奈何后人不察,还要争权夺利,扰扰不休,恐怕四面列强,同时入室,比那五胡十六国,更闹得一塌糊涂,那时国也亡,家也亡,无论豪族平民,统去做外人的砧上鱼,刀上肉,无从幸免,乃徒怨及外人利害,试问外人肯受此恶名吗?论过去兼及未来,真是眼光四射。
话休叙烦,且把那两晋兴亡,逐节演述,作为未来的殷鉴。看官少安毋躁!待小子援笔写来:晋自司马懿起家河内,曾在汉丞相曹操麾下,充当掾吏,及曹丕篡汉,出握兵权,与吴蜀相持有年,迭著战绩。懿死后,长子师嗣,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各军,废魏主曹芳及芳后张氏,权焰逼人。未几师复病死,弟昭得承兄职,比乃兄还要跋扈,居然服衮冕,着赤舄。魏主曹髦,忍耐不住,尝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即号召殿中宿尉及苍头官僮等,作为前驱,自己亦拔剑升辇,在后督领,亲往讨昭,才行至南阙下,正撞着一个中护军,面目狰狞,须眉似戟,手下有二三百人,竟来挡住乘舆。这人为谁,就是平阳人贾充。特别提出,不肯放过贼臣,且为该女乱晋张本。魏主髦喝令退去,充非但不从,反与卫士交锋起来,约莫有一两个时辰。充寡不敌众,将要败却,适太子舍人成济,也带兵趋入,问为何事相争?充厉声道:“司马公豢养汝等,正为今日,何必多问!”成济乃抽戈直前,突犯车驾。魏主髦猝不及防,竟被他手起戈落,刺毙车中。兄废主,弟弑主,一个凶过一个。余众当然逃散。
司马昭闻变入殿,召群臣会议后事。尚书仆射陈泰,流涕语昭道:“现在惟亟诛贾充,尚可少谢天下。”看官!你想贾充是司马氏功狗,怎肯加诛?当下想就了张冠李戴的狡计,嫁祸成济,把他推出斩首,还要夷他三族。助力者其视诸!一面令长子中抚军炎,迎入常道乡公曹璜,继承魏祚。璜改名为奂,年仅十五,一切国政,统归司马昭办理。昭复部署兵马,遣击蜀汉,骁将邓艾钟会,两路分进,蜀将望风溃败,好容易攻入成都,收降蜀汉主刘禅。昭引为己功,进位相国,加封晋公,受九锡殊礼。俄而进爵为王,又俄而授炎为副相国,立为晋世子。正拟安排篡魏,偏偏二竖为灾,缠绕昭身,不到数日,病入膏肓,一命呜呼。世子炎得袭父爵,才过两月,即由司马家臣,奉书劝进,胁魏受禅。魏主奂早若赘疣,至此只好推位让国,生死唯命。司马炎定期即位,设坛南郊。时已冬暮,雨雪盈涂,炎却遵吉称尊,服衮冕,备卤簿,安安稳稳地坐了法驾,由文武百官拥至郊外,燔柴告天。炎下车行礼,叩拜穹苍,当令读祝官朗声宣诵道:
皇帝臣司马炎,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后帝。魏帝稽协皇运,绍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尧熙隆大道,禅位虞舜,舜又禅禹。迈德垂训,多历年载。暨汉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指曹操。拨乱济时,辅翼刘氏,又用受命于汉。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几于颠坠,实赖有晋匡拯之德,用获保厥肆祀,弘济于艰难,此则晋之有大造于魏也。诞惟四方,罔不祗顺。廓清梁岷,包怀扬越,八纮同轨,祥瑞屡臻,天人协应,无思不服。肆子宪章三后,用集大命于兹。炎维德不嗣,辞不获命,于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献陪隶,暨于百蛮君长,佥曰:“皇天鉴下,求民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让所得距违。天序不可以无统,人神不可以旷主。”炎虔奉皇运,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永答众望。
祝文读毕,祭礼告终。司马炎还就洛阳宫,御太极前殿,受王公大臣谒贺。这班王公大臣,无非是曹魏勋旧,昨日臣魏,今日臣晋,一些儿不以为怪,反且欣然舞蹈,曲媚新朝。攀龙附凤,何代不然?随即颁发诏旨,大赦天下,国号晋,改元泰始。封魏主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徙居邺宫。奂不敢逗留,没奈何上殿辞行,含泪而去。朝中也无人饯送,只太傅司马孚,拜别故主,唏嘘流涕道:“臣已年老,不能有为,但他日身死,尚好算做大魏纯臣哩。”看官道孚为何人?乃是司马懿次弟,即新主司马炎的叔祖父,官至太傅,生平尝洁身远害,不预朝政,所以司马受禅,独孚未曾赞成。但年已八十有余,筋力就衰,不能自振,只好自尽臣礼,表明心迹,这也不愧为庸中佼佼了。
过了一日,诏遣太仆刘原往告太庙,追尊皇祖懿为宣皇帝,皇伯考师为景皇帝,皇考昭为文皇帝,祖母张氏为宣穆皇后,母王氏为皇太后。相传王太后幼即敏慧,过目成诵,及长,能孝事父母,深得亲心。既适司马氏,相夫有道,料事屡中。后来生了五子,长即司马炎,次名攸,又次名兆,又次名定国广德。兆与定国广德三人,均皆早夭,唯炎攸尚存。炎字安世,姿表过人,发长委地,手垂过膝,时人已知非常相。攸字大猷,早岁岐嶷,成童后饱阅经籍,雅善属文,才名籍籍,出乃兄右,司马昭格外钟爱。因兄师无后,令攸过继,且尝叹息道:“天下是我兄的天下,我不过因兄成事,百年以后,应归我兄继子,我心方安。”及议立世子,竟遂属攸,左长史山涛劝阻道:“废长立少,违礼不祥。”贾充已进爵列侯,亦劝昭不宜违礼。还有司徒何曾,尚书令裴秀,又同声附和,请立嫡长,因此炎得为世子。炎篡位时,正值壮年,春秋鼎盛,大有可为,初政却是清明,率下以俭,驭众以宽。有司奏称御牛丝靷,已致朽敝,不堪再用,有诏令用麻代丝。高阳人许允,为司马昭所杀,允子奇颇有材思,仍诏为太常丞,寻且擢为祠部郎。海内苍生,讴歌盛德,哪一个不望升平?但天下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晋主炎正坐此弊,所以典午家风,午肖马,典者司也,故旧称司马为典午。不久即坠呢。这事备详后文,看官顺次细阅,自见分晓。惟晋主炎的庙号,叫做武帝,小子沿着史例,便称他为晋武帝。
且说晋武帝已经篡魏,复力惩魏弊,壹意更新。他想魏氏摧残骨肉,因致孤立,到了禅位时候,竟无人出来抗衡,平白地让给江山,自己虽侥幸得国,若使子子孙孙,也像曹魏时孤立无援,岂不要仍循覆辙么?于是思患预防,大封宗室,授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司马懿第三子。为平原王,亮懿第四子。为扶风王,伷懿第五子。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懿第六子京早卒。骏为第七子。肜懿第八子。为梁王,伦懿第九子。为琅琊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鉴与机为晋武异母弟。还有从伯叔父,及从父兄弟,亦俱封王爵,列作屏藩。名称不详,因无关后来治乱,所以从略。上文如亮如伦,为八王之二,故例须并举。进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封乐陵公,车骑将军陈骞为高平公,卫将军贾充为鲁公,尚书令裴秀为钜鹿公,侍中荀勖为济北公,太保郑冲为太傅,兼寿光公,太尉王祥为太保,兼睢陵公,丞相何曾为太尉,兼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沈为骠骑将军,兼博陵公,司空荀为临淮公,镇北大将军卫瓘为菑阳公。此外文武百僚,各加官进爵有差。
转瞬间已过残腊,便是泰始二年,元旦受朝,不消细说。有司请建立七庙,武帝恐劳民伤财,不忍徭役,但将魏庙神主,徙置别室,即就魏庙作为太庙,所有魏氏诸王,皆降封为侯。旋册立王妃杨氏为皇后,杨氏为弘农郡人,名艳,字琼芝,父名文宗,曾仕魏为通事郎,母赵氏产女身亡,女寄乳舅家,赖舅母抚育成人,生得姿容美丽,秀外慧中,相士尝说她后当大贵,司马昭乃纳为子妇,伉俪甚谐。昭纳杨女为媳,明明是有心篡国。及得立为后,追怀舅氏旧恩,请敕封舅氏赵俊夫妇,武帝自然依议。俊兄赵虞,也得授官。虞有一女,芳名是一粲字,颇有三分姿色,杨后召她入宫,镇日里留住左右,就是武帝退朝,与后叙谈,粲亦未尝回避,有时却与武帝调情,杨后玉成人美,遂劝武帝纳作嫔嫱,赐号夫人。武帝还道杨后大度,毫不妒忌,哪知杨后正要这中表姊妹,来做帮手,一切布置,仿佛与美人计相似,武帝为色所迷,怎能窥破杨后的私衷呢?这也是杨后特别作用,与普通妇人不同。
杨后初生一男,取名为轨,二岁即殇,嗣复生了二子,长名衷,次名东,衷顽钝如豕,年至七八岁,尚不能识之无,虽经师傅再三教导,也是旋记旋忘。武帝尝谓此儿不肖,未堪承嗣,偏杨后钟爱顽儿,屡把立嫡以长的古训,面语武帝,惹得武帝满腹狐疑,勉强延宕了一年。衷已年至九岁了,杨后常欲立衷为太子,随时絮聒,又经赵夫人从旁帮忙,只说:“衷年尚幼冲,怪不得他童心未化,将来大器晚成,何至不能承统。今主上即位二年,尚未立储,似与国本关系,未免欠缺,应速立衷为嗣”云云。从来妇人私语,最易动听,况经一妻一妾,此倡彼和,就使铁石心肠,也被销熔。况晋武帝牵情帷菑,无从摆脱,怎能不为它所误,变易成心?泰始三年正月,竟立衷为皇太子。祸本成了。内外官僚,那个来管司马家事?且衷为嫡长,名义甚正,更令人无从置喙,大众不过依例称贺,乐得做个好好先生,静观成败罢了。
是年特下征书,起蜀汉郎官李密为太子洗马,密父虔早殁,母何氏改醮,单靠祖母刘氏抚养,因得长成。是时刘氏年近百岁,起居服食,统由密一人侍奉。密乃上表陈情,愿乞终养。表文说得非常恳切,一经呈入,连武帝也为动情,且阅且叹道:“孝行如是,毕竟名不虚传呢。”《陈情表》传诵古今,不待录入,唯事可风世,因特笔表明。待至刘终服阕,仍复征为洗马,不久即出为守令,免官归田,考终原籍。随手了结,免致阅者疑问。
泰始四年,皇太后王氏崩,武帝居丧,一遵古礼,迨丧葬既毕,还是缞绖临朝。先是武帝遭父丧时,援照魏制,三日除服,但尚素冠蔬食,终守三年。至是改魏为晋,法由己出,因欲仿行古制,持三年服,偏百官固请释缞,乃姑允通融,朝服从吉,常服从凶,直到三年以后,才一律改除。不没晋武孝思,唯不能力持古礼,尚留遗憾。事有凑巧,晋室方遭大丧,那孝子王祥,亦老病告终。祥系琅琊人氏,早年失恃,继母朱氏,待祥颇虐,卧冰求鲤的故典,便是王祥一生的盛名。后仕魏至太尉,封睢陵侯,武帝即位,迁官太保,进爵为公。见上文。祥以年老乞休,一再不已,乃听以睢陵公就第,禄赐如前。已而病殁,赙赠甚优,予谥曰元。祥弟名览,为朱氏所出,屡次谏母护兄,孝友恭恪,与祥齐名,后来亦官至光禄大夫。门施五马,代毓名贤,这岂不是善有善报么?叙祥及览,连类并书。
且说晋武帝新遭母丧,无心外事,但将内政稍稍整顿,已是兆民乐业,四境蒙庥。过了年余,方欲东向图吴,特任中军将军羊祜为尚书左仆射,出督荆州军事。祜坐镇襄阳,日务屯垦,缮备军实,意者待时而动,不愿与吴急切启衅,故在军中常轻裘缓带,有儒雅风。武帝亦特加宠信,听他所为。不意雍凉交界,忽出了一个外寇,叫做秃发树机能,这树机能系出鲜卑,为秦汉时东胡遗裔,散居塞北鲜卑山,因即沿称为鲜卑种。鲜卑酋匹孤,集得部众千人,从塞北入居河西。妻相掖氏方孕,延至足月,陡欲分娩,不及起床坐蓐,竟在被中产出一儿,鲜卑人呼被为秃发,乃以秃发两字,为婴儿姓氏,取名寿阗。寿阗年长,嗣父遗业,却也没甚奇异,不过部众日繁,约得数千人。寿阗子就是树机能,骁果多谋,集众数万,出没雍凉,当邓艾破蜀时,上表乞降,遂任他居住。偏偏养痈贻患,到了泰始六年,居然造起反来,是为胡人蠢动的第一声。提要钩元。小子有诗叹道:
豺狼生性本猖狂,聚众咆哮敢肆殃。
不信晋朝开国日,已闻叛贼树西方。
欲知树机能造反后事,容待下回叙明。
本回开宗明义,揭出西晋外患,由内乱而起,确是探原之论,并足援古证今,为未来之龟鉴。可见作者别具苦心,特借史事以讽世,冀免沦胥之苦,非好为是浪费笔墨也。魏蜀之亡,应详见《后汉演义》中,故从简略,独提出贾充之助逆,作一伏案,盖佐晋开国者贾氏,误晋乱国者亦贾氏,所关甚大,不容恝视。及晋主炎篡位以后,封宗室,立杨后,俱属振领提纲之笔,至册皇子衷为太子,事出晋主之误信妇人,帷帟之言,十有九败,何辨之不早辨也?至若晋武之终丧,及李密王祥之尽孝,均随事叙入,惩恶而劝善,其犹有良史之遗风欤。
第二回
堕诡计储君纳妇
慰痴情少女偷香
却说树机能拥众造反,气焰甚盛,雍凉边境,多被劫掠,十室九空。晋武帝本恐杂胡作乱,尝从雍凉二州故土,析置秦州,并遣胡烈为秦州刺史,令他屯兵镇守,严防胡人。胡烈莅任,甫及一年,树机能便即蠢动。烈当然督兵往讨,与树机能对垒争锋。树机能确是乖巧,先用老弱残众,出来诱敌,略经交战,马上遁去。烈三战三胜,便藐视树机能。树机能乃自来挑战,待烈出营,即麾众倒退,烈追赶一程,树机能退走一程,至烈欲收军回来,他又拨转马头,作进逼状。好几次相持不舍,激得胡烈性起,向前直追,约行数十里,见前面都是乱山深箐,险恶得很,树机能部下,统向山谷中跑入,杳无人影。烈未免惶惑,且未知此处地名,只好勒兵不进,谁知山冈上一声胡哨,竟张起一面叛旗,旗下立着一个番酋,戟手南指,口中呶呶不休,大约是辱骂晋军。无非诱敌。烈又忍耐不住,策马当先,驰入山中。霎时间叛胡四起,把晋军截作数段,烈冲突不出,身受数创,创重身亡,部下军士,大半陷没,逃归的不过数人。看官听着!这地方叫作万斛堆,山上立着的番酋,就是秃发树机能。树机能既诱杀胡烈,势益猖獗,西陲大震。
扶风王司马亮,方都督雍凉军事,急遣将军刘旗往援。旗闻胡烈败没,不敢进击,但在中道逗留。那寇警日甚一日,连洛都中亦屡有急报,上下震惊。武帝乃传诏责亮,贬亮为车骑将军,并饬亮执送刘旗,处以死刑。亮复称节度无方,咎在臣亮,乞免刘旗死罪。武帝更下诏道:“若罪不在旗,当有他属。”因将亮免官召归,另简尚书石鉴为安西将军,都督秦州军事,出讨树机能。更命前河南尹杜预为秦州刺史,兼轻车将军。预与鉴素有宿嫌,鉴欲借此陷预,遂令预孤军出战,不得延期。预知鉴有意为难,复书辩驳,大致说是“胡马方肥,势又甚盛,不可轻敌。且官军远行乏粮,更难久持,宜并力运足刍米,待至来春大进,方可平虏’等语。鉴得书大怒,即劾预张皇寇势,挠阻士心。有诏遣御史至秦州,囚预入都,械付廷尉。亏得预为皇室懿亲,曾尚帝姑高陆公主,内线一通,便有人出来解免,想总不外杨后等人。援照议亲减罪故例,准他图功自赎。预才得出狱,还归私宅。那石鉴一再发兵,统被树机能击退,日久无功。忮忌如是,怎能有成?到了泰始七年,树机能且与北地叛胡,互相连结,进围金城。凉州刺史牵弘,复为所杀。从前高平公陈骞,尝言:“胡烈牵弘,有勇无谋,不堪重任。”武帝以为讳言,及二将先后阵亡,方悔不用骞议,但已是无及了。
于是趁着秋狝时候,再简将帅,特任鲁公兼车骑将军贾充,都督秦凉二州军事。这诏一下,累得贾充日夕徬徨,不知所措。他本来没甚韬略,徒靠着谄媚逢迎伎俩,得列元勋,看官阅过上文,应知他有两大功劳,第一着是与弑魏主,第二着是劝立冢子。嗣是邀殊宠,位上公,蟠踞朝堂,党同伐异。太尉临淮公荀,侍中荀勖,越骑校尉冯紞,皆与充友善,朋比为奸,独侍中任,中书令庾纯,刚直守正,不肯附充。充长女荃又为齐王攸妃,等恐他威焰日加,必为后患,可巧武帝择将西征,遂入内密陈,请命充都督秦凉。武帝竟允所请,骤然颁下诏书,迅雷不及掩耳,几令充莫名其妙。及仔细探听,方知由任等所荐举。外示推崇,实是排斥,不由的懊恨异常,但又无法推辞,只好托词募兵,迁延数月;到了寒信迭催,不便再挨,只好硬着头皮,上朝辞行。百僚往饯夕阳亭,盛筵相待,酒至半酣,充离座更衣,荀勖亦起身随入,两人得一处密谈。充皱眉道:“我实不愿有此行,公可为我设策否?”勖答道:“公为朝廷宰辅,乃受制一夫,煞是可恨。勖为公筹画已久,苦无良策,近得宫中消息,却有一隙可乘,若得成事,公自得免远行了。”充问有何事?勖又道:“闻主上为太子议婚,公尚有二女待字,何不乘此营谋,倘蒙俞允,是遣嫁在迩,主上亦不使公行了。”充狞笑道:“恐无此福。”勖凑机道:“事在人为。”说至此,又与充附耳数语。充喜出望外,向勖再拜,恨不得跪下磕头。极力形容。勖慌忙答礼,握手并出,还座畅饮。待至日暮兴阑,彼此方才告别。充徐徐就道,每日不过行了数里,老天有意做人美,竟连宵降雪,变成一个粉妆玉琢的世界,千山皆白,飞鸟不通,何况这远行军士呢?充即遣使飞奏,说是雨雪载涂,难以行道,唯有待晴再往一法。果然皇恩浩荡,曲体军心,便令充折回都门,缓日起程。充喜如所期,匆匆还都。时来福凑,皇太子结婚问题,竟被充运动到手,得将三女许字青宫,这正是一大喜事,差不多似锦上添花。
原来太子衷年已十二,武帝欲为他择配,拟纳卫瓘女为太子妃。充妻郭槐,早思将己女许配太子,暗地里纳赂宫人,托她们向杨后处说合。妇人家耳朵最软,屡经左右提及贾女,说她如何有德,如何有才,不由得艳羡起来,便乘武帝入宫时,劝纳贾女为冢妇。武帝摇首道:“不可,不可。”杨后惊问何因?武帝道:“我意愿聘卫女,不愿聘贾女。卫氏种贤,并且多子,女貌秀美,身长面白,贾氏种妒,子息不蕃,女貌丑劣,身短面黑,两家相较,优劣不同,难道舍长取短么?”初意原是不差。杨后道:“闻贾女颇有才德,陛下不应固执成见,坐失佳妇。”武帝仍然不答。杨后又固请武帝访问群臣,证明可否。武帝方略略点首。越宿召群臣入宴,与论太子婚事,荀勖正得列座,力言贾女贤淑,宜配储君。再加荀瓘冯,亦极口称赞贾女,说得天花乱坠,娓娓动听。武帝不觉移情,便问:“贾充共有几女?”荀勖答道:“充前妻生二女,已经出嫁,后妻生二女,尚未字人。”武帝又问:“未字二女,年龄几何?”勖又答道:“臣闻他季女最美,年方十一,正好入配青宫。”武帝道:“十一岁未免太幼。”瓘即接口道:“还是贾氏三女,已十有四龄,貌虽未及幼女,才德比幼女为优,女子尚德不尚色,还请圣裁!”好一个有德女子,请看将来。武帝道:“既如此说,不如叫贾氏三女,入配吾儿。”勖等闻言,便离席拜贺。媒人做成了,我且当为媒人贺喜。武帝也有喜色,再令勖等入席,续饮数巡,方撤席而散。是日充正还都,荀勖等一出殿门,便欢天喜地,跑往贾府称贺去了。
小子走笔至此,更不得不将贾充二妻,详叙一番。充本娶魏中书令李丰女为妇,颇有才行,生下二女,长名荃,便是齐王攸妃,次名浚,亦得适名门。李丰前为司马师所杀,充妻李氏,亦坐父罪被戍,与充诀别,自往戍所。充不耐鳏居,更娶城阳太守郭配女,叫做郭槐。槐性妒悍,为充所惮,晋武践阼,颁诏大赦,李氏蒙恩释归,留居母家。武帝方感贾充旧惠,即对司马昭固请立长之功。特别隆宠,命得置左右夫人。充母柳氏,亦嘱充迎还故妇,郭槐攘袂忿争道:“佐命荣封,唯我得受,李氏乃一罪奴,怎得与我并等?”充素畏阃威,未便逆命,只好委曲答诏,托言臣无大功,不敢当两夫人盛礼。武帝还道他谦卑自牧。哪知是河东狮吼,从中作梗哩。俗称惧内多富,充之富贵,想即出此。已而长女荃得为齐王攸妃,复欲替母设法,令得迎还。充终畏郭槐,但筑室居李,未尝往来。荃至充前,吁请一往,充仍不许。及充奉命西行,荃复与妹浚同往劝充,求充会母,甚至叩头流血,尚不见允。郭槐却妒上加妒,定欲将己女入配东宫,与荃比势。她有二女,长名南风,幼名午,南风矮胖不文,午虽短小,尚有姣容。此次与太子为配,正是矮而且胖的贾南风。贾充闻武帝俯允婚事,自然笑逐颜开,对着荀勖等人,称谢不置。还有屏后探信的郭槐,得着这个好消息,真个是喜从天降,愉快莫名。自是备办奁具,无日不忙。充亦几无暇晷,把西征事搁在脑后,就是武帝也并不问及。至年暮下诏,仍令充复居原职,两老二小,团圞过年,快意更可知了。
泰始八年二月,为太子衷纳妃佳期。坤宅是相府豪门,纷华靡丽,不消细说,只忙煞了一班官僚,既要两边贺喜,又要双方襄礼,结果是蠢儿丑女,联合成双,也好算是无独有偶,天赐良缘了。调侃得妙。武帝见新妇面目,果如所料,心中不免懊悔,好在两口儿很是亲热,并无忤言,也乐得假痴假聋,随他过去罢了。唯郭槐因女入东宫,非常贵显,因欲往省李氏,自逞威风。充从旁劝阻道:“夫人何必自苦,彼有才气,足敌夫人,不如勿往。”郭槐不信,令左右备了全副仪仗,自坐凤舆,呼拥而去。行至李氏新室,李氏不慌不忙,便服出迎。槐见她举止端详,容仪秀雅,不由得竦然起敬,竟至屈膝下拜。李氏亦从容答礼,引入正厅,谈吐间不亢不卑,转令郭槐自惭形秽,局促不堪。多去献丑。勉强坐了片刻,便即告辞。李氏亦不愿挽留,由她自归。她默思李氏多才,果如充言,倘充或一往,必被李氏羁住,因此防闲益密,每遇充出,必使亲人随着,隐为监督。傍晚必迫充使归,充无不如命,比王言还要敬奉,堂堂宰相,受制一妇,乃真是可愧可恨哩。回应荀勖语,悚人心骨。充母柳氏,素尚节义,前闻成济弑主,尚未知充为主使,因屡骂成济不忠,家人俱为窃笑。充益讳莫如深,不敢使母闻知。会柳母老病不起,临危时由充入问:“有无遗嘱?”柳母长叹道:“我教汝迎李新妇,汝尚未肯听,还要问什么后事哩?”遂瞑目长逝。充料理母丧,仍不许李氏送葬,且终身不复见李氏。长女荃抑郁成瘵,也即病终。不忠不孝不义不慈,充兼而有之。还有一件贾府的丑史,小子也连类叙下,免得断断续续,迷眩人目。自贾女得为太子妃,充位兼勋戚,复进官司空尚书令,领兵如故。当时有一南阳人韩寿,为魏司徒韩暨曾孙,系出华胄,年少风流,才如曹子建,貌似郑子都,乘时干进,投谒相门。贾充召令入见,果然是翩翩公子,丰采过人,及考察才学,更觉得应对如流,言皆称意。充大加叹赏,便令他为司空掾,所有相府文牍,多出寿手,果然文成倚马,技擅雕龙。相国重才,格外信任,每宴宾僚,必令寿与席,充作招待员。寿初入幕,尚有三分拘束,后来已得主欢,逐渐放胆,往往借酒鸣才,高谈雄辩,座中佳客,无不倾情。好容易物换星移,大小宴不下数十次,为了他议论风生,遂引出一位绣阁娇娃,前来窃听。一日宾朋满座,寿仍列席,酒酣兴至,又把这饱学少年,倾吐了许多积愫,偏那屏后的锦帷,无风屡动,隐约逗露娇容,好似芍药笼烟,半明半灭。韩寿目光如炬,也觉帷中有人偷视,大约总是相府婢妾,不屑留神。谁知求凰无意,引凤有心,帷间的娇女儿,看这韩寿丰采丽都,几把那一片芳魂,被他勾摄了去。等到酒阑席散,尚是呆呆的站着一旁,经侍婢呼令入室,方才怏怏退回。既入房中,暗想世上有这般美男子,正是目未曾睹,若得与他结为鸳侣,庶不至辜负一生。当下问及侍婢,谓席间少年,姓甚名谁?侍婢答称韩寿姓名,并说是府中掾吏。那娇女儿既是一喜,又是一忧,喜的是萧郎未远,相见非难,忧的是绣闼重扃,欲飞无翼。再加那脉脉春情,不堪外吐,就使高堂宠爱,究竟未便告达,因此长吁短叹,抑郁无聊,镇日里偃息在床,不思饮食,竟害成一种单思病了。倒还是个娇羞女子。
看官道此女为谁?就是上文说过的少女贾午。午自胞姊出嫁,闺中少了一个伴侣,已觉得无限寂寥,蹉跎蹉跎,过了一两年,已符乃姊出阁年龄,都下的公子王孙,哪个不来求婚,怎奈贾充不察,偏以为只此娇儿,须要多留几年,靠她娱老。俗语说得好:“女大不中留。”贾午年虽尚稚,情窦已开,听得老父拒婚,已有一半儿不肯赞成,此次复瞧见韩寿,不由的惹动情魔,恹恹成病。贾充夫妇,怎能知晓?总道她感冒风寒,日日延医调治,医官几番诊视,未始不察出病根,但又不便在贾充面前,唐突出言,只好模模糊糊的拟下药方,使她煎饮。接连饮了数十剂,毫不见效,反觉得娇躯越怯,症候越深。治相思无药饵。充当然忧急,郭槐更焦灼万分,往往迁怒婢女,责她们服侍不周,致成此疾。其实婢女等多已窥透贾午病源,不过似哑子吃黄连,无从诉苦,就中有个侍婢,为贾午心腹,便是前日与午问答、代为报名的女奴。她见午为此生病,早想替午设法,好做一个撮合山,但一恐贾午胆怯,未敢遽从,二恐贾充得闻,必加严谴,所以逐日延挨,竟逾旬月。及见午病势日增,精神亦愈觉恍惚,甚至梦中呓语,常唤韩郎,心病必须心药治,不得已冒险一行,潜至幕府中往见韩寿。寿生性聪明,蓦闻有内婢求见,已料她来意蹊跷,当下引入密室,探问情由。来婢即据实相告,寿尚未有室,至此也惊喜交并,忽转念道:“此事如何使得?”便向来婢答复,表明爱莫能助的意思。来婢愀然道:“君如不肯往就,恐要害死我娇姝了。”寿又觉心动,更问及贾女容色,来婢舌上生莲,说得人间无二,世上少双,寿正当好色,怎能再顾利害,便嘱来婢返报,曲通殷勤。婢当即回语贾午,午也与韩寿情意相同,惊喜参半。婢更为午设谋,想出往来门径,令得两下私会。午为情所迷,一一依议,乃嘱婢暗通音好,厚相赠结,即以是夜为约会佳期。彼此已经订定,午始起床晚妆,匀粉脸,刷黛眉,打扮得齐齐整整,静候韩郎。该婢且整理衾裯,熏香添枕,待至安排妥当,已是更鼓相催,便悄悄地踅至后垣,屏急待着。到了柝声二下,尚无足音,禁不住心焦意乱,只眼巴巴地望着墙上,忽听得一声异响,即有一条黑影,自墙而下,仔细一瞧,不是别物,正是日间相约的韩幕宾。婢转忧为喜。私问他如何进来?韩寿低语道:“这般短墙,一跃可入,我若无此伎俩,也不敢前来赴约了。”毕竟男儿好手。婢即与握手引入,曲折至贾午房中。午正望眼将穿,隐几欲寐,待至绣户半开,昂头外望,先入的是知心慧婢,后入的便是可意郎君,此时身不由主,几不知如何对付,才觉相宜。至韩寿已趋近面前,方慢慢地立起身来,与他施礼。敛衽甫毕,四目相窥,统是情投意合,那婢女已出户自去,单剩得男女二人,你推我挽,并入欢帏。这一宵的恩爱缠绵,描摹不尽。最奇怪的是被底幽香,非兰非麝,另有一种沁人雅味。寿问明贾午,方知是由西域进贡的奇香,由武帝特赐贾充,午从乃父处乞来,藏至是夕,才取出试用。寿大为称赏,贾午道:“这也不难,君若明夕早来,我当赠君若干。”寿即应诺,待晓乃去。俟至黄昏,又从原路入室,再续鸾交。贾午果不食言,已向乃父处窃得奇香,作为赠品。这一段便是贾女偷香的故事,小子有诗咏道:
逾墙钻穴太风流,处子贪欢甘被搂。
莫道偷香原韵事,须知淫贱总包羞。
究竟两人欢会情状,后来被人知晓否,容至下回续详。
阅坊间旧小说,言情者不可胜计,多半是说豪府佳人,倾情才子,即如前清时代之袁简斋,亦有“美人毕竟大家多”之句,是皆悬空揣拟,不足取信。试观贾充二女,即可略见一斑,充固权相也,二女为相府娇娃,应该饶有美色,乃南风短而黑,午虽较乃姊为优,史册中究未尝称美,度亦不过一寻常女子耳。所可信者权奸之门,往往无佳子女,如南风之配储君,而其后淫乱不道,卒以乱国,如午之私谐韩寿,而其后嗣子不良,亦致赤族。女子之足以祸人,固不必其尽为尤物也。本回专叙贾充二女,实为后文亡国败家之伏笔,且举其奸丑情状,首先揭出,俾阅者知始谋不正,后患无穷,骗婚不足取,偷香亦岂可效尤乎?
第三回
杨皇后枕膝留言
左贵嫔摅才上颂
却说韩寿得了奇香,怀藏回寓,当然不使人知,暗地收贮。偏此香一着人身,经月不散。寿在相府当差,免不得与人晋接,大众与寿相遇,各觉得异香扑鼻,诧为奇事。当下从旁盘诘,寿满口抵赖,嗣经同僚留心侦察,亦未见有什么香囊,悬挂身上,于是彼此动疑,有几个多嘴多舌的人,互相议论,竟致传入贾充耳中。充私下忖度,莫非就是西域奇香,但此香除六宫外,唯自己得邀宠赍,略略分给妻女,视若奇珍,为什么得入寿手?且近日少女疾病,忽然痊愈,面目上饶有春色,比从前无病时候,且不相同,难道女儿竟生斗胆,与寿私通,所以把奇香相赠么?唯门闼森严,女儿又未尝出外,如何得与寿往来?左思右想,疑窦百出,遂就夜半时候,诈言有盗入室,传集家僮,四处搜查,僮仆等执烛四觅,并无盗踪,只东北墙上,留有足迹,仿佛狐狸行处,因即报达贾充。充愈觉动疑,只外面不便张皇,仍令僮役返寝,自己想了半夜,这东北墙正与内室相近,好通女儿卧房,想韩寿色胆如天,定必从此入彀。是夕未知韩寿曾否续欢,若溜入女寝,想亦一夜不得安眠。俄而晨鸡报晓,天色渐明,充即披衣出室,宣召女儿侍婢,秘密查问,一吓二骗,果得实供,慌忙与郭槐商议。槐似信非信,复去探问己女,午知无可讳,和盘说出,且言除寿以外,宁死不嫁。槐视女如掌中珠,不忍加责,且劝充将错便错,索性把女儿嫁与韩寿,身名还得两全。充亦觉此外无法,不如依了妻言,当下约束婢女,不准将丑事外传,一面使门下食客,出来作伐,造化了这个韩幕宾,乘龙相府,一番露水姻缘,变做长久夫妻,诹吉入赘,正式行礼,洞房花烛,喜气融融,从此花好月圆,免得夜来明去,尤妙在翁婿情深,竟蒙充特上荐牍,授官散骑常侍,妻荣夫贵,岂不是旷古奇逢吗?若使断章取义,真是天大幸事。话分两头。
且说安平王司马孚,位尊望重,进拜太宰,武帝又格外宠遇,不以臣礼相待,每当元日会朝,令孚得乘车上殿;由武帝迎入阼阶,赐他旁坐。待朝会既毕,复邀孚入内殿,行家人礼。武帝亲捧觞上寿,拜手致敬。孚下跪答拜,各尽义文。武帝又特给云母辇,青盖车,但孚却自安淡泊,不以为荣;平居反常有忧色,至九十三岁,疾终私第,遗命诸子道:“有魏贞士河内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衣以时服,殓用素棺。”诸子颇依孚遗嘱,不敢从奢。凡武帝所给厚赙,概置不用。武帝一再临丧,吊奠尽哀,予谥曰宪,配飨太庙。孚虽未尝忘魏,然不能远引,仍在朝柄政,自称有魏贞士,毋乃不伦。孚长子邕袭爵为王,余子亦授官有差,外如博陵公王沈,钜鹿公裴秀,乐陵公石苞,寿光公郑冲,临淮公荀等,俱相次告终。又有武帝庶子城阳王宪,东海王祗,亦皆夭逝。武帝屡次哀悼,常有戚容,不意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杨皇后做了八九年的国母,已享尽人间富贵,竟致一病不起,也要归天。后与武帝情好甚笃,六宫政令,委后独裁,武帝从未过问。就是后庭妾御,为数无多,也往往敝服损容,不敢当夕。自从武帝即位,至泰始八年,除旧有宫妾外,只选了一个左家女,拜为修仪。左女名芬,乃是秘书郎左思女弟。左思字太冲,临淄人氏,家世儒学,夙擅文名,尝作《齐都赋》,一年乃成,妃白俪黄,备极工妙。嗣又续撰《三都赋》,魏吴蜀三都。构思穷年,自苦所见未博,因移家京师,搜采各书,朝夕浏览,每得一句,即便录出,留作词料。菑阳公卫及著作郎张载,中书郎刘逵等,闻思好学能文,皆引与交游,且荐为秘书郎。思得了此官,所有天府藏书,任他取阅,左宜右有,始得将《三都赋》制成。屈指年华,正满十稔,后人称他为炼都十年。三赋脱稿,都下争抄,洛阳为之纸贵,就是左太冲三字的价值,也冠绝一时。随笔带入左思炼都,意在重才。左芬得兄教授,刻意讲求,仗着她慧质灵心,形诸歌咏,居然能下笔千言,作一个扫眉才子。武帝慕才下聘,左思只好应命,遣芬入宫,更衣承宠,特沐隆恩。可惜她姿貌平常,容不称才,武帝虽然召幸,终嫌未足,因此得陇望蜀,复欲广选绝色女子,充入后庭。
会海内久安,四方无事,遂诏选名门淑质,使公卿以下子女,一律应选,如有隐匿不报,以不敬论。那时豪门贵族,不敢违慢,只好将亲生女儿,盛饰艳妆,送将进去。武帝挈了杨后,临轩亲选,但见得粉白黛绿,齐集殿门,杨后阴怀妒忌,表面上虽无愠色,心计中早已安排,待各选女应名趋入,遇有艳丽夺目,即斥为妖冶不经,未堪中选,唯身材长大,面貌洁白,饶有端庄气象,才称合格。娶媳时何不操定此见?武帝也无可奈何,只好由她拣择。俄有一卞家女冉冉进来,生得一貌如花,格外娇艳,武帝格外神移,掩扇语后道:“此女大佳。”后应声道:“卞氏为魏室姻亲,三世后族,今若选得此女,怎得屈以卑位?不如割爱为是。”好辩才。武帝窥透后意,只好舍去。卞女退出,复来了一个胡女,却也艳丽过人,唯乃父奋为镇军大将军,女秉有遗传性质,婀娜中有刚直气,后乃不复多说,便许武帝选定。当时中选女子,概用绛纱系臂,胡女笼纱下殿,自思不得还见父母,未免含哀,甚至号泣有声。左右忙摇手示禁道:“休哭!休哭!恐被陛下闻知。”胡女反朗声道:“死且不怕,怕什么陛下?”倒是一个英雄。武帝颇有所闻,暗暗称奇。嗣复选得司徒李胤女,廷尉诸葛冲女,太仆臧权女,侍中冯荪女等,共数十人,乃退入后宫,是夕不传别人,独宣入胡家女郎,问她闺名,系一芳字。当下叫她侍寝,胡女到了此时,也只好唯命是从。一夜春风,恩周四体,翌晨即有旨传出,着洛阳令司马肇奉册入宫,拜胡芳为贵嫔。复因左芬先入,恐她抱怨,也把贵嫔绿秩,赏给了她。后来复召幸诸女,只有诸葛女最惬心怀,小名叫一婉字,颇足相副,因亦封为夫人,但尚未及胡贵嫔的宠遇,一切服饰,仅亚杨后一等,后宫莫敢与争。独后由妒生悔,由悔生愁,竟致染成一病,要与世长辞了。插入此段,包含无数笔墨。
武帝每日入视,且迭征名医诊治,始终无效,反逐渐加添起来。时已为泰始十年初秋,凉风一霎,吹入中宫,杨后病势加剧,已是临危,武帝亲至榻前,垂涕慰问,后勉强抬头,请武帝坐在榻上,乃垂头枕膝道:“妾侍奉无状,死不足悲,但有一语欲达圣聪,陛下如不忘妾,请俯允妾言!”武帝含泪道:“卿且说来,朕无不依从。”杨后道:“叔父骏有一女,小字男胤,德容兼备,愿陛下选入六宫,补妾遗恨,妾死亦瞑目了。”言讫,呜咽不止。武帝也忍不住泪,挥洒了好几行,并与后握手为誓,决不负约。杨后见武帝已允,才安然闭目。竟在武帝膝上,奄然长逝,享年三十七岁。看官!你道杨后何故有此遗言?她恐胡贵嫔入继后位,太子必不得安,所以欲令从妹为继,既好压制胡氏,复得保全储君,这也是一举两得的良策。谁知后来反害死叔父,害死从妹。武帝也瞧破隐情,但因多年伉俪,不忍相违,所以与后为誓,勉从所请。当下举哀发丧,务从隆备,且令有司卜吉安葬,待至窀穸有期,又命史臣代作哀策,叙述悲怀,随即予谥曰元,奉葬峻阳陵。左贵嫔芬,独献上一篇长诔,追溯后德,诔文不下数千言,由小子节录如下。何必多出风头,难道想做继后不成?
维泰始十年,秋,七月,丙寅,晋元皇后杨氏崩。呜呼哀哉!昔有莘适殷,姜姒归周,宜德中闱,徽音永流。樊卫二姬,匡齐翼楚,马邓两妃,亦毗汉主。元后光嫔晋宇,伉俪圣皇,比踪往古。遭命不永,背阳即阴,六宫号咷,四海恸心。嗟予鄙妾,衔恩特深。这是乏色的好处。追慕三良,甘心自沉。何用存思?不忘德音。何用纪述?托词翰林。乃作诔曰:赫赫元后,出自有杨,奕世朱轮,耀彼华阳。维岳降神,显兹祯祥。笃生英媛,休有烈光。含灵握文,异于庶姜。率由四教,匪怠匪荒。行周六亲,徽音显扬。显扬伊何?京室是臧。乃娉乃纳,聿嫔圣皇。正位闺阈,维德是将。鸣珮有节,发言有章。思媚皇姑,虔恭朝夕。允厘中馈,执事有恪。于礼斯劳,于敬斯勤。虽曰齐圣,迈德日新。亦既青阳,鸣鸠告时。躬执桑曲,率导媵姬。修成蚕簇,分茧理丝。女工是察,祭服是治。祗奉宗庙,永言孝思。于彼六行,靡不蹈之。皇英佐舜,涂山翼禹,唯卫唯樊,二霸是辅。明明我后,异世同轨,内敷阴教,外毗阳化。绸缪庶正,密勿夙夜。恩从风翔,泽随雨播,遐迩咏歌,中外禔福。天祚贞吉,克昌克繁,则百斯庆,育圣育贤。教逾妊姒,训迈姜嫄,堂堂太子,惟国之元。济济南阳,后子东封南阳王。为屏为藩。本支菴蔼,四海荫焉。积善之堂,五福所并,宜享高年,匪陨匪倾。如彭之齿,如聃之龄,云胡不造?于兹祸殃。寝疾弥留,寤寐不康,巫咸骋术,扁鹊奏方。祈祷无应,尝药无良。形神既离,载昏载荒。奄忽崩殂,湮精灭光。哀哀太子,南阳繁昌。攀援不寐,擗踊摧伤。呜呼哀哉!阖宫号咷,宇内震惊。奔者填衢,赴者塞庭。哀恸雷骇,流涕雨零,唏嘘不已,若丧所生。唯帝与后,契阔在昔。比翼白屋,双飞紫阁。悼后伤后,早即窀穸。言斯既及,涕泗陨落。追唯我后,实聪实哲。通于性命,达于俭节。送终之礼,比素上世。襚无珍宝,唅无明月。恐怕未必。潜辉梓宫,永背昭晰。臣妾哀号,同此断绝。庭宇遏密,幽室增阴。空设帷帐,虚置衣衾。人亦有言,神道难寻。悠悠精爽,岂浮岂沉?丰奠日陈,冀魂之临。孰云元后,不闻其音。乃议景行,景行已溢。乃考龟筮,龟筮袭吉。爱定宅兆,克成玄室。魂之往兮,于以令日。仲秋之晨,启明始出。星陈夙驾,灵舆结驷。其舆伊何?金根玉箱。其驷伊何?二骆双黄。习习容车,朱服丹章。隐隐轩,弁绖裳。华毂曜野,素盖被原。方相仡仡,旌旐翻翻,挽童引歌,白骥鸣辕。观者夹涂,士女涕涟。千乘万骑,迄彼峻山。峻山峨峨,层阜重阿。弘高显敞,据洛背河。左瞻皇姑,右睇帝家,唯存揆亡,明神所嘉。诸姑姊妹,娣姒媵御,追送尘轨,号咷衢路。王侯卿士,云会星布。群官庶僚,缟盖无数。中外俱临,同哀并慕。有始有终,天地之经。自非三光,谁能不零?存播令德,没图丹青。先哲之志,以此为荣。温温元后,实宣慈焉。抚育群生,恩惠滋焉。遗爱不已,永见思焉。悬名日月,垂万春焉。呜呼庶妾,感四时焉。言思言慕,涕涟洏焉。
这篇诔文,经武帝览着,看她说得悲切,也出了许多眼泪,并重芬词藻,屡加恩赐。但芬体素弱,多愁多病,终不能特别邀宠,镇日里闷坐深宫,除笔墨消遣外,毫无乐趣。从来造物忌才,左家女有才无色,也是天意特留缺陷,使她无从得志哩。幸亏有此,才得令终。
越年正月朔日,颁诏大赦,改元咸宁,追尊宣帝为高祖,景帝为世宗,文帝为太祖,并录叙开国功臣,已死得配享庙食,未死得铭功天府。帝德如春,盈庭称颂。武帝自杨后殁后,虽然不免悲感,但也有一桩好处,妃嫔媵嫱,尽可随意召幸,不生他虑。无如人主好色,往往喜新厌故,宫中虽有数百个娇娥,几次入御,便觉味同嚼蜡,因此复下诏采选,暂禁天下嫁娶,令中官分驰州郡,专觅娇娃。可怜良家女子,一经中官合意,无论如何势力,不能乞免,只好拜别爹娘,哭哭啼啼,随着中使,趋入宫中,统共计算,差不多有五千人。武帝朝朝挹艳,夜夜采芳,把全副龙马精神,都向虚牝中掷去,究竟娥眉伐性,力不胜欲,徒落得形容憔悴,筋骨衰颓。咸宁二年元日,竟不能视朝,托词疾疫,病倒龙床,接连有数日未起。朝野汹汹,俱言主上不讳,太子不堪嗣立,不如拥戴皇弟齐王攸,河南尹夏侯和,且私语贾充道:“公二婿亲疏相等,充长女适齐王,次女适太子,均见前回。立人当立德,不可误机。”和岂不知充有悍妇吗?充默然不答。既而武帝得了良医,病幸渐瘳,仍复出理朝政。荀勖冯,阿谀取容,素为齐王攸所嫉,积不相容。勖乃乘间行谗,使进说武帝道:“陛下洪福如天,病得痊愈。今日为陛下贺,他日尚为陛下忧。”武帝道:“何事可忧?”嗫嚅道:“陛下前立太子,无非为传统起见,但恐将来或有他变,所以可忧。”武帝复问为何因?又道:“前日陛下不豫,百僚内外,统已归心齐王,陛下试想万岁千秋后,太子尚能嗣立么?”是谓肤受之愬。武帝不觉沉吟。见武帝心动,更献计道:“臣为陛下画策,莫若使齐王归藩,免滋后虑。”武帝也不多言,唯点首至再。及既趋出,复遣左右随处探访,得知夏侯和前日所言,仍徙和为光禄勋,并迁贾充为太尉,罢免兵权。唯见攸守礼如恒,无瑕可指,因暂令任职司空,再作计较。外如何曾得进位太傅,陈骞得迁官大司马,不过挨次升位,并没有什么关系。独汝阴王骏,受职征西大将军,都督雍凉等州军事,专讨树机能,都督荆州军事羊祜,加官征南大将军,专御孙吴。
转瞬间为杨后二周年,遣官往祭峻阳陵,并忆及杨后遗言,拟册杨骏女为继后,先令内使往验女容,果然修短得中,纤秾合度,乃援照古制,具行六礼,择吉初冬,续行册后典仪。届期这一日,龙章丽采,凤辇承恩,当然有一番热闹。礼成以后,下诏大赦,颁赐王公以下及鳏夫寡妇有差。新皇后入宫正位,妃嫔等无不趋贺。左贵嫔也即与列,当由武帝特旨赐宴,并命左贵嫔作颂。左贵嫔略略构思,便令侍女取过纸笔,信手疾书,但见纸上写着:
峨峨华岳,峻极泰清。巨灵导流,河渎是经。唯渎之神,唯渎之灵,钟于杨族,载育盛明。穆穆我后,应期挺生。含聪履哲,岐嶷夙成。如兰之茂,如玉之莹。越在幼冲,休有令名。飞声八极,翕习紫庭。超任邈姒,比德皇英。京室是嘉,备礼致聘,令月吉辰,百僚奉迎。周生归韩,诗人是咏。我后戾止,车服辉映,登位太微,明德日盛。群黎欣戴,函夏同庆。翼翼圣皇,睿哲孔纯。愍兹狂戾,阐惠播仁。蠲衅涤秽,与时唯新。沛然洪赦,恩诏遐震。后之践祚,囹圄虚陈。万国齐欢,六合同欣。坤神抃舞,天人载悦,兴顺降祥,表精日月。和气氤氲,三光朗烈。既获嘉时,寻播甘雪。玄云晻蔼,灵液霏霏。既储既积,待旸而晞。曣沾濡,柔润中畿。长享丰年,福禄永绥。
属稿既成,另用彩纸誊真,约有一二个时辰,已将颂词缮就,妃嫔等同声赞美,推为隽才。可巧武帝在外庭毕宴,慢慢的踱入中宫,新皇后以下,一律迎驾。左贵嫔即将颂词呈上,由武帝览阅一周,便称赏道:“写作俱佳,足为中宫生色了。”说着,亲举玉巵,赐饮三觞。左贵嫔受饮拜谢,时已昏黄,便各谢宴散去。小子有诗赞左贵嫔道:
曹氏大家常续史,左家小妹复能文。
从知大造无偏毓,巾帼多才也轶群。
宫中已经散席,帝后两人共入龙床,同去做高唐好梦了。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祸晋者贾氏,而成贾氏之祸者,实唯杨皇后。立蠢儿为太子,一误也;纳悍女为子妇,二误也;至临危枕膝,尚以从妹入继为请,死且徇私,可叹可恨。盖妇人心性,往往只知有己,不知有家,家且不知,国乎何有?晋武为开国主,何其沾沾私爱,甘心铸错?甚至误信佞臣,疑忌介弟,试思有子如衷,有媳如南风,尚堪付畀大业乎?左贵嫔一诔一颂,类多粉饰之词,不足取信,但以一巾帼妇人,多才若此,足令须眉汗下。本回两录原文,为女界贡一词采,非漫誉两杨后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