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

書城自編碼: 40614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科學世界
作者: [美]爱德华·肖特[Edward Shorter]著,韩健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542881335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HK$ 97.9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219.8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售價:HK$ 206.8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HK$ 308.0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HK$ 97.7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HK$ 217.8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HK$ 129.8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
《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 》

售價:HK$ 218.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58.7
《科学的历程(2023版,吴国盛教授经典作品)》
+

HK$ 78.9
《神秘的宇宙(精装版)杨振宁教授中学时代的物理启蒙书 著名翻》
+

HK$ 78.2
《人工智能极简史》
+

HK$ 63.8
《针战:美国中医法的诞生》
+

HK$ 79.2
《物理大师: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 《从一到无穷大》《物理世界奇遇》
+

HK$ 66.7
《化学基础论》
編輯推薦:
什么是“精神病”?它是真实的身体-心理疾病,还是如福柯等人坚信的“精神病”其实并不存在?
如何治疗精神疾病,是照料看护有效,还是电击药物管用?
弗洛伊德的思想促进了精神病学的进步,还是阻碍了它的发展?
未来我们往何处去?
如果想了解精神病和精神病学,此书是一部经典的著作。它结合科学与文化,融汇历史、医学、社会学,纵览200多年以来人们对精神病的认识之变迁,描述了患者患病的苦痛和被治愈的欣喜,医务工作者失败时的迷惘和看到希望时的激奋,以及学者们对疾病理论及治疗实践的上下求索——今天看来,其中有些无比荒谬,也有些依然闪烁着天才的洞察力、丰沛的人文关怀。或许我们能从历史中发现,对疾病的认识往往是“螺旋形上升”的,昨日的成功与失败,终成今日乃至明日的宝贵经验和灵感。
內容簡介:
在《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优解》一书中,爱德华·肖特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对精神疾病不断变化的态度,有苛刻的,有无情的,也有令人深受鼓舞的。同时,作者描述了好几代科学家与精神病医师为缓解这些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而作出的努力。作者描绘了精神病学领域重要人物的生动肖像,并毫不留情地评判了他们在促进或阻碍我们理解这些精神疾病起源上所起的作用。
肖特同时考察了决定精神病学发展的那些科学因素和文化因素。他不仅揭示了推动18世纪和19世纪德国精神病学空前进步的力量,而且探明了美国成为精神分析世界领袖背后的因素。
这部文笔迷人、基于彻底研究的著作,对任何在精神病学方面怀有一种私人的、知性的或职业的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读物。
關於作者:
爱德华·肖特,1941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近代社会史博士学位。1967年就职于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开始渐渐将兴趣从欧洲社会史转向医学社会史。自1991年担任多伦多大学医学系医学史方面的汉纳讲席职位。1995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96年因为在精神病学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而兼任精神病学教授。1997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肖特教授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国际畅销书《现代家庭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Family,1975 年),《身边的礼貌——医师和患者的纷乱历史》(Beside Manners: theTroubled History of Doctors and Patients,1985 年),分别于1995年和 2000年获得加拿大皇家学会贾森·A.汉纳奖章(Jason A. Hannah Medal)的两卷本心身医学史著作《从麻痹到疲劳》(From Paralysis to Fatigue,1992年)和《从心灵进入身体》(From the Mind into the Body,1994 年),《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A History of Psychiatry:From the Era of the Asylum to the Age of Prozac,1997 年),《肯尼迪家族与精神发育迟缓者的故事》(The KennedyFamily and the Story of Mental Retardation,2000 年),《精神病学历史词典》(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Psychiatry,2005 年),获2005年加拿大总督奖提名的《肉体写作——情欲的历史》(Written in theFlesh: A History of Desire,2005年)。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精神病学的诞生
第二章 收容院时代
第三章 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学
第四章 神经质
第五章 精神分析:间断
第六章 替代疗法
第七章 第二次生物精神病学
第八章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
注释
译后记
內容試閱
译后记
弗洛伊德是一位改变了中国人精神世界面貌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当我们谈论潜意识、恋母(父)情结、文明对性的压抑时,我们已经在沿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前进了。法国医史学家和思想家福柯的影响可能不及弗洛伊德。然而,在近几年的中国人文社科学界,福柯刮起了一股强风暴。如果说这个圈子里谁还不知道福柯的“话语权”,他恐怕就要被人笑为落伍了。
弗洛伊德和福柯在各个方面都显得格格不入,然而,他们都研究精神疾病。只不过前者是心理学的,后者是医学史意义上的。他们的伟大在于,从这一主题出发,开掘出富于冲击力的更大的思想主题。可以说,对精神疾病的研究,是他们后来思想的源头活水。弗洛伊德认为,精神疾病是心理冲突的结果;福柯则根本否认其客观存在,认为精神疾病是一种社会建构。福柯最著名的语录之一是:“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然而,从现代医学和医学史来看,他们的观点或者无法被证实,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
大约是在1999年,我第一次读到了这部《精神病学史》的日文译本。该译本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对我而言,仍是一次最好的精神病学知识启蒙。几年后,当有机会翻译一部著作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几经寒暑,这部译作终于要出版了。流逝的时光和对该书不断深入的理解,都使我更加确信:肖特的这部著作是值得推介给中国读者的。不仅仅是因为他基于医学史的视野,批判了弗洛伊德和福柯的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疾病日益成为社会问题的今天,该书还非常适合于增进一般公众对精神病学的理解。它是对200多年来在西方出现的现代精神病学史的最接近事实真相的论述。肖特赞同生物精神病学的立场,认为存在独立于性别和阶级习俗的精神疾病实体,充分肯定生物精神病学在精神疾病治疗上的革命性进展;同时,他非常关注国家的政治传统、文化和商业等因素在塑造精神病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说,肖特从各种意识形态的偏见中营救出了精神病学。此外,肖特优秀的写作技巧,让这段富于戏剧性的历史清晰且栩栩如生:它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精神病学史》自出版以来,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足见它在国际上受欢迎的程度。
翻译这部著作,远比我们预想的困难。最富挑战性的难题,是如何译介西方文化和历史中所特有的那些关键性术语,因为汉语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词汇。于是,我们尝试了让读者在文脉中把握这些术语本身意思的翻译策略。
像处理类似问题的许多古今中外学者一样,我们利用了外来语。以音译的方式进入汉语而形成的外来语,直接弥补了汉语中相应词汇的缺失。如“Hysteria”,我们就使用了“歇斯底里”这个译词。国内学者也有译成“癔病”的,但是,这种译法失去了原来术语的许多内涵。例如,在西方早期历史中,该病症被认为与女子缺乏性生活导致的子宫干燥有关,而“癔病”显然没有这层含义。
不过,外来语在该译著中的使用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用了在概念上部分对应的译词。原文中的一些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后来发生了变化,我们就选用能较好表达该术语早期概念的译词来翻译该术语。这样一来,就会强用该汉语译词去表达原术语后来的那些概念,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形成一种语义上的“别扭”,提示读者该译词所翻译的西方术语具有比中文译词更多的含义。例如,“asylum”原来指收容精神病患者、罪犯、流浪汉、孤儿和老弱病残者的地方,但后来该术语的指称发生了变化,成为专门收治精神病患者的地方,即疯人院。我们用“收容院”来翻译“asylum”,实际上是强用它表达了疯人院的概念。我们希望这样的处理,能提示读者在西方历史上这类机构的演进关系。如果随文译成“收容院”和“疯人院”,反而会误导读者把它们看成两样事物。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提及的术语是“neurosis”,我们把它译成了“神经症”,而非“神经官能症”或“神经机能症”。因为在该术语的早期历史上,它指称的正是一种假想的器质性神经病变,但后来在医学中因为不能发现确凿的器质性病变证据,才把它解释为官能或机能性的。
对于这样一部部头不算小的译著来说,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笔者翻译本书的第一至第三章,李亚明翻译第四和第五章,胡颖翀翻译第六至第八章,最后由笔者统一修改了译文。胡颖翀还为全书编辑了人名、机构和医学术语表,方便了翻译工作。胡颖翀和李亚明当时是笔者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生,现在,他们已经毕业,踏上了自己的学术旅程。我相信,我们都从合作中相互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笔者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这里要特别感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潘涛先生、侯慧菊女士、姚宁先生和章静女士。他们在组织该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花费了大量心血,付出了极大的耐心。正是他们的支持与坚持,促使我们完成了这项困难重重的工作。
韩健平
2008年8月25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