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修订本)(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40.8
《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图解版
》
售價:HK$
87.8
《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第五版)
》
售價:HK$
195.8
《
儿童自驱型成长训练手册
》
售價:HK$
54.8
《
分布式系统实战派——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
》
售價:HK$
118.8
《
贝克欧洲史08·帝国暴力和民族动员:1914~1945年的欧洲
》
售價:HK$
75.9
《
美国百所大学都在上的商学课(第五版)
》
售價:HK$
173.8
《
中年处男:一份日本社会纪实报告
》
售價:HK$
49.5
|
內容簡介: |
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电影与电子游戏不断相互渗透与融合,逐渐形成“电影—电子游戏”的跨媒介场域。本书基于媒介间性,强调文化视野下电影与游戏在媒介内容与形式上的互动,从单一的技术融合转向考察媒介关系的社会属性与文化意义,重新审视媒介艺术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平衡与制约关系,旨在为电影与游戏的融合发展提供新可能与新观点。
|
關於作者: |
王珺,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影视美学、影视文化传播、视听新媒体理论与实践等。先后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未来传播》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合著《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电视编导教程》等,参与编写《江苏新文学史(戏剧影视编)》。主持教*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媒介间性视域下电影与游戏融合发展研究”,参与国家艺术学一般项目“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等。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 1
第一节 研究来源 / 2
一、研究现状 / 2
二、问题缘起 / 9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17
一、国外研究综述 / 17
二、国内研究综述 / 32
第三节 研究对象概念辨析 / 44
一、间性思维 / 47
二、媒介间性 / 50
三、电影的媒介间性 / 57
第二章 媒介间性视域下影游媒介关系梳理 / 65
第一节 媒介间性视域下的媒介关系 / 67
一、媒介转换 / 67
二、媒介组合 / 68
三、跨媒介引用 / 69
第二节 电影与游戏的媒介转换 / 71
一、游戏改编电影 / 71
二、电影改编游戏 / 76
第三节 电影与游戏的媒介组合 / 83
一、互动电影 / 83
二、引擎电影 / 89
第四节 电影与游戏的跨媒介引用 / 95
一、游戏化电影 / 95
二、电影化游戏 / 100
第三章 媒介间性视域下影游融合策略 / 103
第一节 影游媒介转换:跨媒介叙事 / 105
一、从游戏到电影的跨媒介叙事 / 107
二、从电影到游戏的跨媒介叙事 / 112
第二节 影游媒介组合:新媒介形态 / 120
一、互动电影的开发 / 121
二、引擎电影的制作 / 129
第三节 影游跨媒介引用:游戏化电影与电影化游
戏 / 133
一、游戏化电影的创作策略 / 134
二、电影化游戏的创作策略 / 148
第四章 影游融合的审美新趋势 / 159
第一节 数字吸引力 / 160
一、数字影像的视觉奇观 / 163
二、数字影像的沉浸体验 / 165
三、数字影像的展示功能 / 169
四、数字影像的交易价值 / 172
第二节 具身化的感知美学 / 174
一、作为感官体验的具身经验 / 177
二、作为空间实践的具身经验 / 179
三、作为身份置换的具身经验 / 181
第三节 “后电影”时代的影像哲思 / 183
一、影像自反性 / 183
二、新时空美学 / 186
三、技术美学 / 188
第五章 影游融合的产业构建 / 193
第一节 内容创新策略 / 194
一、叙事与互动的创新 / 195
二、 角色与世界观的共享 / 199
第二节 跨平台运营策略 / 202
一、跨媒介营销 / 202
二、跨平台内容分发 / 207
第三节 技术融合策略 / 210
一、技术整合与深度融合体验创新 / 211
二、标准化与兼容性的行业推动 / 213
三、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战略投入 / 214
四、社交功能的融合与创新 / 216
主要参考文献 / 219
后 记 / 221
|
內容試閱:
|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的概念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焦点,特别是在电影与游戏这两个领域的融合发展中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与挑战。电影与游戏,作为两种不同的叙事媒介,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不仅推动了媒介技术的革新,也为叙事实践和观众体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从媒介间性的角度出发,本书旨在探讨电影与游戏在艺术表现、叙事结构、观众互动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交织与互动,以期为理解当代媒介环境下的文化动态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电影与游戏之间的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如电影中采用的计算机生成图像(CGI)技术和游戏中采用的实时渲染技术,更在于它们在叙事策略与观众参与方式上的相互影响。
电影的叙事深度与视觉震撼力与游戏的互动性与参与感之间的结合,为叙事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此外,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兴起,电影与游戏的界限愈发模糊,为探索媒介间性提供了新的实验场。
本书将从媒介间性的理论框架出发,系统地分析电影与游戏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考察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不同媒介特性如何在融合中相互作用,以及这种融合如何影响文化生产的方式和观众的接受模式。
第一章绪论部分回顾了电影与游戏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当前,虽然国内学术界已开始关注电影与游戏的融合发展,形成以陈旭光团队为主导 , 涉及学术合法性、 新美学特征、 跨界差异、 产业发展、 媒介结合体、 接受主体等多方面的研究现状,但相关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广度、跨学科视角的应用和经济分析的深度,以及国际比较研究的范围上仍有空间。特别是在电影与游戏融合发展的研究中,多数研究仍以电影为中心的媒介视角出发,而基于游戏学视角的影游融合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
第二章深入探讨了电影与游戏在媒介间性视角下的关系,包括媒介转换、媒介组合及跨媒介引用三个方面。首先,媒介转换分析了游戏改编为电影和电影改编为游戏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其次,媒介组合探讨了互动电影和引擎电影这两种新媒介形态的产生与发展;最后,跨媒介引用讨论了游戏化电影和电影化游戏的实例与影响,揭示了电影与游戏在内容、叙事和视觉风格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第三章侧重于电影与游戏融合的具体策略。在影游媒介转换部分,章节重点分析了跨媒介叙事在游戏改编电影与电影改编游戏中的具体应用;影游媒介组合部分着重于互动电影和引擎电影的开发与制作,探索了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与互动体验;而影游跨媒介引用部分则讨论了游戏化电影与电影化游戏的创作策略,展示了这些策略如何丰富叙事手法,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沉浸感。
第四章探讨了电影与游戏融合在审美层面上的新动向与趋势:数字吸引力、具身化的感知美学及“后电影”时代的影像哲思。数字吸引力重点探讨了数字影像在视觉奇观、沉浸体验、展示功能及交易价值四个方面的特点与影响;具身化的感知美学则聚焦于电影与游戏融合实践过程中具身经验在感官体验、空间实践及身份置换三个维度的运用与表现;“后电影”时代的影像哲思讨论了影像自反性、新时空美学及技术美学三个方面。这一部分思考了在数字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电影与游戏如何通过自我反思、对时空的重新构想及对技术的深度运用,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
第五章影游融合的产业构建部分,从内容创新策略、跨平台运营策略及技术融合策略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电影与游戏融合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为理解当前媒介产业的动态提供了关键见解,并为未来的产业创新指明了方向。
本书通过对电影与游戏融合发展的全面分析,旨在为媒介间性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同时为理解当代媒介环境下电影与游戏发展的文化动态与创作趋势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共同推动媒介艺术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