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余华长篇小说全集(共6册)
》
售價:HK$
385.0
《
非线性定价
》
售價:HK$
162.8
《
艰难时代
》
售價:HK$
96.8
《
深入浅出人工智能
》
售價:HK$
75.9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HK$
96.8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HK$
140.8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HK$
65.8
《
创作经典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莎士比亚研究”系列之二
莎士比亚的格局是跨越国度的,但首先他是一个英国人。生逢伊丽莎白盛世,他对英国有着怎样的关切,又有着怎样的担心?
作为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马里奥特在本书中带领读者走入莎翁的编年史剧,去解析莎翁所呈现的历史,也从历史的角度解读莎剧的形成:
亨利四世的夺权有着怎样的历史必然性?顽皮可爱、广受欢迎的福斯塔夫为何在《亨利五世》中突然消失?爱德华四世是否只因为爱情就放弃了与法国的联姻?理查三世的邪恶形象是否客观?亨利八世举世震惊的离婚决定究竟缘何而来?莎翁对红衣主教们的塑造如何为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服务?莎翁如何一边观察着人性,一边心系着英国?还有,这些剧作是否为莎翁独创?
问题与疑点在本书中相继展开,作者马里奥特以渊博的学识为读者打开历史的画面、勾勒思考的线索、探讨文学与历史的纠缠。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位历史学家对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包括《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约翰王》《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八世》等进行的一次深入研究,涵盖从13世纪至15世纪的英国历史。
作者马里奥特试图对莎翁关于英国历史重要阶段的演绎进行评判,并从中得出某种政治教训。在他看来,莎士比亚虽只是一个戏剧家而非历史学家,有时会杜撰一些人和事,但这些只是为了成全戏剧效果,并非刻意纂改历史。
作为莎士比亚研究领域内的一部扎实的、重要的著作,本书对国内莎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
關於作者: |
马里奥特(John Arthur Ransom Marriott,1859—1945),英国教育家、政治家、历史学家。1884—1920年,执教于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讲授政治学与历史学相关课程;1917—1922年,担任代表牛津的保守党议员;1923—1929年,代表约克在下议院工作。马里奥特一生著述丰富、涉猎广泛,著有《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英国史》《英国政制》《英国土地系统》《现代欧洲的重塑》《现代意大利的创建者》等。
译者简介:
虞又铭,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有《当代美国诗歌的城市书写》《T.S.艾略特的诗学世界》,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课题、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课题等,译介发表外国戏剧、学术批评类文献十余种。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序:历史剧中的英国精神
第二章 约翰王:动荡不安的统治
第三章 “无人辅佐”的理查:业余政治家
第四章 亨利四世不平静的岁月:万恶的政客波林勃洛克
第五章 亨利五世:胜利中的英格兰之魂
第六章 王室分裂:兰开斯特与约克—亨利六世与爱德华四世—玫瑰之战
第七章 约克王朝:理查三世的悲剧
第八章 英格兰的重生:亨利八世与都铎专政
|
內容試閱:
|
“莎士比亚年”本应如约而至。若不是世界大战,这一年当然应该是用来缅怀莎翁的。300年前,他告别了人世,人们原可利用逝世300周年之机好好纪念这位文坛魁首,但战争的浩劫扰乱了一切。世人对他的崇敬从未间断,这种崇敬也从未局限于英格兰以及英语世界,它遍布于文明世界——才华横溢者在其中能够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尊敬——的每一个角落。莎士比亚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尊敬不出意外,因为他的写作并不受具体国别的限制,而是紧扣人性。如果有谁可以被称为世界公民,他绝对是其中一位。不过,尽管他不仅仅为英国人而是为人类写作,尽管其作品具有超时代的特点,莎士比亚与其他人一样有其特定的来处。他属于他的国家,是其所处时代的产儿,虽然具有天主教的同情心以及对人生的宽广理解,莎士比亚依旧带有鲜明的国家民族性。他是伊丽莎白时代的一位杰出的英国人,最为基本的,他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
他来自于他的时代,来自于英国的文艺复兴,充满着都铎时期的英国精神。仅仅说他愉快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个时代是不够的。从文学意义上讲,若出生于任何一个其他时代他都不可能成为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莎士比亚。提前一个世纪,尽管已有相关戏剧传统,但玫瑰战争的各种纷扰不会成就莎翁的那些喜剧作品,关于英国历史的各部编年史剧更不可能与我们见面。
本书所要讨论的正是这些历史剧。当下这个时刻,重温那些历史剧所传达的教益似乎是格外适切的。除了创作较晚(1612)的《亨利八世》,其他作品均作于从击败无敌舰队到伊丽莎白时代结束之间的那15年。这些作品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表现出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英雄气概。那是一个在都铎王朝强力统治之下、在文艺复兴暖风熏陶之下得以重生的英国。与无敌舰队的决战标志着英国历史的一个高潮阶段。此前约一个世纪,波士委(Bosworth)战役结束了英国内部的分裂与失序、生灵涂炭与国家耻辱。都铎王朝在最危急的时候,给英国带来了秩序、安宁以及强有力的管治。之后,英国人的行为与思想经历了令人惊讶、方向各异的扩展。文艺复兴给英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古代智慧的宝藏,更有科学探索的新气象、地理及商业开拓的新冲动。哥白尼给人类揭示了一个新的天空,哥伦布、达伽马与卡博特(Cabot)则打开了新的地理空间。
部分地由于政治纷扰,部分由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在文艺复兴对人们的心灵与思维产生重大影响时,英国其实有些反应迟钝。英国的苏醒在16世纪终于到来,其后便是高速的发展。不仅仅是高速而且是多方面的发展。科莱(Colet)、埃拉斯穆斯(Erasmus)以及莫尔(More)给牛津带去了新式的学习、新的训诂学、新的研究方向,新学又从牛津辐射到全国各地。许多濒临关闭的学校重振旗鼓,新的学校纷纷建立。农业生产上的新理念掀起了一场变革,农业革命又产生广泛的社会及经济影响,国内工业与海外贸易得到强有力的刺激,财富迅速增长,货币开始贬值,生活成本上升。在所有这些英格兰所经历的时代变化中,最为特殊的一方面就是新兴的对海上探险、地理发现的热切追求。戴维斯(Davis)、弗罗比舍(Frobisher)、霍金斯(Hawkins)、德雷克(Drake)、理查德?格伦维尔爵士(Sir Richard Grenville)、亨弗雷?吉尔伯特爵士(Sir Humphrey Gilbert)以及瓦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等,都是伊丽莎白时代居功至伟的人物,他们真切地体现了那段美好的历史时期中英国人的新追求。哈克路伊特(Hakluyt)的作品集《航海家大事纪》(Voyager’s Tales)被看作是关于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一部散文化史诗,这一判断有其道理。不过,最能体现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气象的还得数莎士比亚的历史剧。
那些历史剧作品问世距今已有三百年。自1588年无敌舰队入侵危机以来,我们国家还从未面临过像今天这样严峻的局面。彼时今日之间,虽相隔着漫长岁月,但却有着令人惊讶的相似。作为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均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19世纪绝不次于16世纪。在精神发展、教育活动、地理扩张方面,19世纪不差分毫。就国内工业、科学研究、海外事业而言,维多莉亚时代的荣光更不弱于伊丽莎白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