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
售價:HK$
87.4
《
技术统治(未来哲学系列)
》
售價:HK$
53.8
《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散文精选集三册
》
售價:HK$
127.7
|
編輯推薦: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FX048)成果
|
內容簡介: |
轻罪刑事政策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与犯罪治理观念的变化,在宏观上,它关系到国家立法中犯罪体系与刑罚结构的整体设计与局部调整; 在微观上,它与普通公民的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影响深远。构建合理的轻罪刑事政策既是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完善我国违法犯罪行为制裁体系的要求,也是合理配置犯罪防控资源以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本书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犯罪结构的变化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梳理轻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趋势与本土演变,重点探讨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构建以定罪政策、刑罚政策与诉讼政策为基本框架的轻刑事政策,以及在轻罪刑事政策指导下我国轻罪立法与轻罪司法的完善。
|
關於作者: |
郭理蓉,刑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政策学。
|
目錄:
|
引? 言
一、轻罪问题研究现状简述 / 001
二、轻罪刑事政策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03
第一章? 犯罪分层的模式与标准
第一节 犯罪分层的刑法模式 / 015
一、二分法模式 / 016
二、三分法模式 / 017
三、四分法模式 / 018
四、多层分法模式 / 019
五、犯罪分层模式小结 / 020
第二节 犯罪分层的标准 / 022
一、形式标准与实质标准 / 022
二、犯罪分层标准的确定 / 024
第二章? 轻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趋势与本土演变
第一节 轻罪刑事政策的域外趋势 / 035
一、非犯罪化 / 035
二、轻刑化与非刑罚化 / 041
三、非监禁化 / 045
第二节 轻罪刑事政策的本土演变 / 051
一、古代的轻罪政策 / 051
二、清末法律改革中的轻罪制度 / 055
三、民国时期的轻罪政策 / 059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轻罪政策 / 061
第三章?“后劳教时代”的轻罪刑事政策
第一节 我国刑法中的轻罪:兼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分层 / 073
一、犯罪分层的“实质 形式”标准 / 073
二、我国刑法犯罪分层体系中的轻罪界定 / 075
三、轻罪的分类 / 082
第二节 “后劳教时代”的刑事政策与刑法模式 / 086
一、刑事干预的进与退: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 086
二、我国当前的轻罪政策:非犯罪化与犯罪化并行 / 093
三、刑法模式:“大刑法”与“小刑法”之比较 / 104
四、违法犯罪行为制裁矫治体系的选择 / 112
第三节 我国轻罪刑事政策的构建 / 119
一、轻罪刑事政策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 / 119
二、宽严相济语境下轻罪的定罪政策 / 131
三、宽严相济语境下轻罪的刑罚政策 / 152
四、宽严相济语境下轻罪的诉讼政策 / 155
第四章? 轻罪刑事政策与轻罪立法
第一节 轻罪的范围 / 163
一、现行刑法中的轻罪 / 163
二、轻罪范围的扩张 / 165
三、轻罪的门槛设置 / 175
第二节 轻罪的处罚 / 179
一、轻罪的刑罚体系 / 179
二、轻罪的非刑罚处置措施 / 184
第三节 轻罪的诉讼程序 / 195
一、轻罪诉讼程序的必要性 / 195
二、我国轻罪诉讼程序的立法演变 / 197
三、刑事速裁程序相关问题探讨 / 200
四、轻罪诉讼程序的完善及其他相关问题 / 206
第四节 轻罪的前科消灭 / 211
一、前科的含义 / 211
二、前科消灭的价值分析 / 212
三、我国轻罪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 / 214
第五章? 轻罪刑事政策与轻罪司法
第一节 轻罪司法的现状 / 227
一、轻罪司法的非犯罪化现状 / 227
二、轻罪司法的非刑罚化现状 / 229
三、轻罪司法的非监禁化现状 / 231
第二节 轻罪司法的反思与完善 / 239
一、关于目前轻罪司法的反思 / 240
二、轻罪司法的完善 / 244
参考文献 / 250
致? 谢 / 261
|
內容試閱:
|
引 言
犯罪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其间所涉及的因素不仅多而且复杂,诸种犯罪之间以及同种犯罪之间,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自然有轻重之分。我国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倾向于重刑主义,重视对严重犯罪的惩治,因而严重犯罪及其刑罚适用等问题也长期受到关注。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在刑事政策上出现了非犯罪化、轻刑化、非监禁化的发展趋向,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法益保护的观念上发生着转变,对于罪错行为的容忍程度也有明显的变化。现实生活中很多越轨行为被重新认识和评价,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边界、犯罪的定义、刑事政策的目标、刑事惩罚的合理限度等问题,都引发了新的思考。对刑罚的态度也由过去一味地推崇转变为提出一些质疑和反思,例如,对于死刑的正当性及其威慑力的讨论,对“严打”和重刑主义观念的反思,关于现行刑罚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改革的讨论,等等,成为近些年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轻罪问题受到关注并逐渐引起讨论,是近20年间的事情。
一、轻罪问题研究现状简述
从对已掌握文献资料的梳理来看,我国刑法学界对于轻罪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仅有零星的几篇论文,其内容主要是对国外刑法中轻罪概念的介绍性阐述,例如,童颜的论文《美国刑法中的重罪与轻罪》(《现代法学》,1984年第1期)与《第十四讲 关于西方国家重罪与轻罪的问题》(《国外法学》,1987年第6 期) 。这是笔者在中国知网等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关于“轻罪”的两篇论文,盖因“轻罪”这个概念既非我国刑事法中的专有术语且当时在我国刑 法理论界亦不常见,对此关注者寥寥。20世纪90年代也鲜有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有个别论文中提到“轻罪”,亦不是专门探讨轻罪问题,而是在研究诸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裁量等问题时顺带提及这一词语;也有少数论著中探讨了缓刑适用、罚金刑适用或者非刑罚处理方法等与轻微犯罪有 关的问题,但这些对轻罪问题的探讨尚是碎片式的,主要关注点在于轻缓制裁方法的裁量与适用,而对于轻罪本身(如轻罪界定),基本没有探讨。笔者目前能够找到的国内刑法学界专门探讨重罪轻罪问题的较早的一本著作是郑伟教授所著的《重罪轻罪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在这本著作中,郑伟教授探讨了法定重罪与轻罪的划分标准、功能和意义,评价犯罪轻重的法定刑基准,以及影响犯罪轻重评价的主客观因素等问题。 该书体系新颖,论述简洁明快,笔者在20余年前硕士研究生期间曾读过此书,印象深刻,一直保存至今。或许是受篇幅所限,该书对于轻罪的相关问题并未展开。
2000年以后,随着有关非犯罪化、轻刑化、非监禁化等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于轻罪的探讨开始越来越多,截至2022年6月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轻罪”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搜索到280余篇论文,其中包括6篇博士学位论文、33篇硕士学位论文,有60余篇是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其轻罪记录封存或者消灭问题的研究。这 280余篇论文中约有90% 发表于最近十年间。当然,还有一些虽然并未明确以“轻罪”为题,但其中也探讨了轻罪及其立 法等相关问题的论文,例如,关于劳动教养制度(以下简称劳教制度) 及其 改革方面的论文。2010年以来,陆续有几部有关轻罪问题研究的专著出版,例如,田兴洪教授所著的《宽严相济语境下的轻罪刑事政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 年),高长见博士所著的《轻罪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杜雪晶博士所著的《轻罪刑事政策的中国图景》(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等。田兴洪教授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按照本体论—关系论—实践论的逻辑进路对轻罪刑事政策展开了研究,构建了轻罪刑事政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高长见博士侧重于从制度构建的角度,围绕轻罪制度的价值、建立我国轻罪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轻罪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杜雪晶博士从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和法律影响三个方面,对我国轻罪刑事政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三部专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将轻罪刑事政策与轻罪制度的研究逐渐引向深入。此外,近几年出版的若干学术著作对劳教制度废止后的轻罪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刘仁文研究员主编的《废止劳教后的刑法结构完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虽然并未冠以“轻罪”的题名,但其中探讨的内容包括废止劳教制度后我国轻罪制度的建构、轻罪与重罪的划分、我国刑法的轻罪化改造、域外轻罪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等轻罪的核心问题;廖斌教授主编的《废除劳教制度后违法行为矫治体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年) 也探讨了劳教制度废止与微罪体系的完善、刑罚改革与刑法修正等问题。
总体而言,近年来已发表和出版的关于轻罪问题研究的相关论文和著作 对于本课题研究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其中很多观点和见解令笔者深受启发 。不过,目前关于轻罪的研究仍然是缺乏体系化的,要么侧重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轻罪刑事政策,要么侧重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轻罪的具体制度构建 ,对轻罪的实体问题探讨较多,对其程序问题研究相对较少, 以刑事一体化的思路来系统探讨轻罪问题的研究更少一些——而这恰恰是本课题努力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