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HK$
140.8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HK$
65.8
《
创作经典
》
售價:HK$
140.8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 - 1914)
》
售價:HK$
96.8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HK$
108.9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內容簡介: |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从事古典文献学的治学,都重视“术”的层面,版本、目录、校勘,这是古人的学术正统。文献是所有学科研究的基础,更深层次的研究还在于文献的思想和方法论层面,即“道”的层面,二者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对传统文献,一方面要厘清学术传统的演变脉络,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则需以现代学科视野,来研读经典。谈学应有“浮生愿向书丛老,不惜将身化蠹鱼”之境界,“世间唯有读书难”,虽是“屋下架屋,床上施床”,亦可见学术传承之脉络。本书以授课讲稿为主体,穿插“书隙过影”的思想随笔,以期展现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
關於作者: |
杨亮,男,河南卫辉人,文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厦门工学院国学院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员。获得过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代翰林国史院与元诗风尚研究》(鉴定等级:优秀)和全国高校古委会、教育BU等部门的项目多项,出版有《宋末元初四明文七及其诗文研究》、《袁桷集校注》、《王恽全集汇校》、《人间词话释评》等书。获得河南省社科奖一等奖、二等奖多次。
|
目錄:
|
第一章 文学典籍的建构与传播
第一节 文学经典的建构
一 媒介建构经典
二 选本对文学经典的塑造
三 经典的重构与文学史的重写
四 自媒体时代的经典
第二节 文学典籍的传播
一 学术研究的三个层面
二 文献的源与流
三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四 典籍的符号化与原型化
五 作为话语符号的典籍
六 典籍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思想与视野
第一节 中国古代学术的特点
一 文人之学
二 学者之学
三 通人之学
第二节 中国古代知识谱系的确立
一 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特点——伦理性
二 中国古代知识系统的特点——实用性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态度与路径
一 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
二 学术研究的稳健之道
三 学术与人生
第四节 学术视野的偏差
一 知识结构决定对问题的认识
二 从诗词大会看古今国学的差异
三 古今文人群体的差异
书隙过影之一:读书要读进去,亦须读出来
第三章 问题意识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文本分析
一 写文章要有问题意识
二 文本思想与意识形态
三 文本分析的话语语境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意识形态
一 意识形态与文学研究
二 经学话语与修前朝史
三 元朝修史的合法性
第四章 文学、文本与话语
第一节 主体、文本与话语形态
一 文体形式制约下的“话语”形态
二 主体与著作:创作主体的选择倾向
三 政治性“话语”背后的迎合
四 “文以载道”的意涵及其超越性
第二节 文学文本的价值构建
一 文学文本的审美价值体系
二 “话语的规律性”与文本的逻辑
三 文学文本自身机制的建构
四 “身份认同”与人物研究
书隙过影之二:胸中要有阅历,要有波澜
第五章 文献整理新视野:理论与方法(一)
第一节 古籍整理的相关原则
一 确立版本
二 校记、标点原则
第二节 古籍整理的几个步骤
一 底本的选择
二 参校本的选择
三 注释
第三节 古籍整理之校勘
一 校勘之原则
二 校勘之方法
三 王念孙《淮南内篇第廿二》之校勘方法
第四节 古籍整理视野下的年谱编撰
一 年谱的初步认知
二 交游与年谱材料真伪
三 年谱的具体做法
第五节 古籍整理与藏书
一 古籍整理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技能
二 古籍整理的“多样化”
三 古籍整理——一种学术史的塑造
四 “强迫阅读”与学术“祛魅”
五 藏书与古籍整理的关系
六 孔子和朱熹的古籍整理活动
七 藏书催生出古籍整理
第六节 古籍整理使将死的文字变为“活的”文献
一 “活的”文献
二 古籍整理要做到什么
三 文献典籍就是一种历史性书写
第六章 文献整理新视野:理论与方法(二)
第一节 媒介、符号和知识生产视野下的古籍整理
一 媒介与符号
二 何谓知识生产
三 知识生产的背后
第二节 层层累积性知识形态与古籍整理之间关系的解读
一 经学视角下文献的层层累积
二 宋代朱陆学术差异对文献整理与思想塑造的意义
三 以《文选》为代表的文学性文献整理对国人思想形态的塑造
第七章 文献研究新视野:理论与方法(三)
第一节 文献、理论与文学史
一 理论是中国化的理论
二 元典研读及“四书”的重要性
三 以问题为核心的学术研究
四 文献学、文学史与学术史
第二节 中国典籍与西方符号学
一 从如何研究说起
二 意义的规定:能指与所指
三 对比替换法
四 “含蓄意指”与象征性互动
五 “直接意指”和“含蓄意指”
书隙过影之三:是否融入所谓的当时主流并不重要
第八章 古典文献中的思想史与学术史
第一节 古典文献与思想史视野
一 文献与思想
二 明末清初的学术变迁
三 孙奇逢与李颙
四 黄宗羲与顾炎武
第二节 时代变迁与学术走向
一 时代与学术的关系
二 学术路径的形成
三 学术史的追寻
四 文献学存在的基础
第三节 研究的学术化转向与文献学之间的关系
一 由字词章句到检束身心的学术传统转向对古籍形态发展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的提升——鉴赏型到研究型的转变
三 《夏峰先生集》与《日谱》比较对选定研究角度的启发
四 个人化写作与谱系之建构
第九章 古典文献中的政治史与文化史
第一节 宋元时期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一 宋代文学生态及其政治理想
二 元代文学、学术与制度
第二节 文化史上的南北问题
一 地域的南北问题
二 文化的南北问题
三 学术的南北问题
四 从南北看中国文化的融合和转型
书隙过影之四:学术要有出世精神
第十章 学术研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