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化的迷途
》
售價:HK$
98.6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HK$
177.4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HK$
65.0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HK$
72.8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HK$
333.8
|
編輯推薦: |
国际心理联合会 “艰苦卓越奖” 获得者张厚粲先生倾情推荐!
好人也会做坏事吗?金钱对我们的情绪有什么影响?为何人们会“不患寡而患不均”?“害群之马”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怎样的?
关注社会,就要关注社会中人的心理,人既是社会心理问题的制造者,又是解决者。本书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解读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日常,探讨当代国内外热点话题。
|
內容簡介: |
马克思曾说:“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 人只有与社会发生关系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也不断地发生着巨大的时代变化与社会变迁。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在心理层面,人们也随之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体验与新的感受,新的语言和新的行为也由此产生。
《社会心理研究》系统介绍了当代国内外热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全书分上下部,共有四篇:篇是个体与人际篇,第二篇是群体与群际篇,第三篇是社会与变迁篇,第四篇是本土与文化篇;汇集了37个研究主题,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涉及六大方面:热点问题、现实问题、难点问题、研究主题、中国主题、倡导主题。这些研究主题的展现具有很强的结构化,从概念到理论、到测量、到机制、到未来研究展望。几十位有着强烈学科情怀和学术使命的作者,多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该问题有着热切的关注与深刻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这种汇集问题的阐述方式,适应于读者快速扩展视野、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本书具有学术跨界交流的特点,不只服务于心理学专业的读者,也为各界人士提供社会心理思考的视野,以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本书适用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司法等专业人士,政府公务员,企业管理者,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等。
因为本书初心设计是以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所以各个章节不仅涉及到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理论概念等,更吸纳和汇聚了作者从各自研究视角对相关主题新研究成果所作的创新思考,以及对相关问题解决方案所提出的有价值建议、途径和方法等。因此,本书必将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社会心理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心理问题关注者期盼获得的珍贵参考书,同时也定会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标志性著作之一。
|
關於作者: |
许燕,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原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获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研究方向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涉及善恶人格、社会善念、价值观、心理枯竭、心理绑架、道德心理等。
杨宜音,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原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涉及群己关际、社会心态与社会变迁及文化心理。
|
目錄:
|
编 个体与人际
1 自尊
1.1 引言
1.2 自尊的概念与测量
1.2.1 自尊的概念
1.2.2 自尊的测量
1.3 自尊的理论
1.3.1 恐惧管理理论
1.3.2 社会度量计理论
1.3.3 现象学理论
1.4 中国的自尊研究
1.4.1 中国人的自尊: 本土研究
1.4.2 中国人的自尊: 文化视野下的研究
1.5 在中国文化下研究自尊需要注意的问题
1.6 思考与展望
2 道德决策
2.1 引言
2.2 道德决策的概念
2.2.1 概念界定
2.2.2 概念辨析
2.3 道德决策的理论基础
2.3.1 理性认知模型
2.3.2 社会直觉模型
2.3.3 双加工理论
2.4 道德决策的测量
2.4.1 道德两难困境范式
2.4.2 加工分离程序
2.4.3 道德决策CNI模型
2.5 道德决策的相关研究
2.5.1 道德决策的神经科学研究
2.5.2 道德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2.6 道德决策的研究思考与展望
2.6.1 整合研究视角
2.6.2 实验情境的真实性
2.6.3 被试群体的多样性
2.6.4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决策
3 社会善念
3.1 引言
3.2 社会善念的概念
3.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3.2.2 表现特征
3.3 社会善念的理论基础
3.3.1 相互依赖理论
3.3.2 自我决定理论
3.4 社会善念的测量方法
3.4.1 经典测量范式
3.4.2 其他测量变式
3.5 社会善念的相关研究
3.5.1 社会善念的认知加工特征
3.5.2 社会善念的相关因素研究
3.6 社会善念的研究思考与展望
3.6.1 特质-状态结构验证
3.6.2 个体层面本土化测量
3.6.3 认知加工特征探究
3.6.4 相关因素及影响机制探索
4 正义动机
4.1 引言
4.2 正义动机的概念
4.3 正义动机的理论进展
4.3.1 应得正义与社会规范
4.3.2 正义作为心理补偿
4.3.3 正义作为文化
4.4 正义动机的测量及反思
4.4.1 正义动机测量的实验范式及自陈量表的出现
4.4.2 正义观量表的发展
4.4.3 正义动机的内隐测量
4.5 局限与展望
4.5.1 超越正义
4.5.2 走向亲社会正义
4.6 结论
5 亲社会行为
5.1 引言
5.2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测量
5.2.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5.2.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5.3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5.3.1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5.3.2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4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5.4.1 施助者视角
5.4.2 接受者视角
5.4.3 旁观者视角
5.4.4 调节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5.5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5.5.1 宏观层面
5.5.2 中观层面
5.5.3 微观层面
5.6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5.6.1 现存的主要问题
5.6.2 未来研究展望
6 反社会人格
6.1 引言
6.2 反社会人格概述
6.2.1 反社会人格的定义
6.2.2 反社会人格的组成
6.2.3 反社会人格的发展
6.3 反社会人格的影响因素
6.3.1 心理特点
6.3.2 家庭社会因素
6.3.3 神经生物学基础
6.4 反社会行为的防治
6.4.1 生物防治
6.4.2 心理防治
6.4.3 社会防治
6.5 对司法领域的启示
6.5.1 对“如何看待犯罪”的启示
6.5.2 对“如何评估罪犯”的启示
6.5.3 对“如何矫治罪犯”的启示
7 敌意心理
7.1 引言
7.2 敌意心理概述
7.2.1 敌意心理的涵义与分类
7.2.2 敌意心理的测量
7.2.3 敌意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
7.2.4 敌意心理的理论模型与观点
7.3 敌意心理的危害
7.3.1 损害身心健康
7.3.2 引发行为问题
7.3.3 导致社会危害
7.4 敌意心理的影响因素
7.4.1 社会环境
7.4.2 人格因素
7.4.3 不利经历
7.5 社会中的敌意心理
7.5.1 家庭中的敌意心理
7.5.2 社会矛盾中的敌意心理
7.5.3 社会群体中的敌意心理
7.6 敌意心理的防治
7.6.1 敌意心理的预防
7.6.2 敌意心理的干预
7.7 未来研究的展望与思考
8 心理虐待
8.1 引言
8.2 心理虐待概述
8.2.1 心理虐待的研究历史
8.2.2 心理虐待的定义
8.2.3 心理虐待的类别
8.2.4 小结
8.3 心理虐待的测量
8.3.1 心理虐待和其他虐待类型的关系
8.3.2 心理虐待的问卷测量
8.3.3 心理虐待的访谈测量
8.4 心理虐待的认知神经机制
8.4.1 素质-压力模型
8.4.2 心理虐待的脑机制
8.5 心理虐待与个体发展
8.5.1 心理虐待与认知发展
8.5.2 心理虐待与情绪、社会性发展
8.5.3 心理虐待与问题行为
8.5.4 心理虐待的代际传递
8.5.5 心理虐待与心理弹性
8.6 心理虐待的研究展望: 前沿与趋势
9 物质主义
9.1 引言
9.2 物质主义概念
9.3 物质主义的测量
9.3.1 贝尔克的物质主义量表
9.3.2 里金斯和道森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
9.3.3 卡塞尔的欲望指数问卷
9.3.4 儿童、青少年物质主义测量工具
9.4 不安全感与物质主义
9.4.1 经济不安全感与物质主义
9.4.2 自我不安全感与物质主义
9.4.3 存在不安全感与物质主义
9.5 社会学习与物质主义
9.5.1 家庭与物质主义
9.5.2 同伴与青少年物质主义
9.5.3 大众传媒与物质主义
9.6 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
9.6.1 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9.6.2 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 动机理论
9.6.3 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 价值观理论
9.7 研究思考与展望
10 主观幸福感
10.1 引言
10.2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10.2.1 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10.2.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0.2.3 主观幸福感的内涵与结构
10.3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0.3.1 内部因素
10.3.2 外部因素
10.3.3 其他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10.4 主观幸福感的神经机制
10.4.1 主观幸福感评价基础的神经机制
10.4.2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神经机制
10.5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10.5.1 单题测量工具
10.5.2 多题测量工具
10.5.3 其他评估方法
10.6 主观幸福感的增进
10.6.1 积极改善人际关系
10.6.2 悦纳自己,相信自己
10.6.3 保持身体健康
10.6.4 培养个人爱好
10.6.5 针对意向性活动的干预
10.7 思考与未来展望
第二编 群体与群际
……
|
內容試閱:
|
中国——一个经历过血雨腥风旧世界、建设着繁华腾飞新世界的国家。新中国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时代变化与社会变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不断推进,人民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在心理层面,人们也随之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体验与新的感受,新的语言和新的行为也由此产生。在建构美好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会面对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本书就是我们一群社会心理学的学者们为这一目标而设计的。
关于书的初衷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 作为学者,要胸怀社会使命、学科情怀与科学愿景,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对社会及人类问题作出心理学思考,并终成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者。人类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也是人类建构的产物。人类就是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共融体,社会问题也是人类生活的自生问题,所以要由我们人类自己来解决。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力面对,以及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地产生着生活中的问题,又努力地解决着这些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向未来迈进了一步。知识分子是一群聚焦问题、追求真理、推进社会进步的知识运用者与传播者。希望可以通过这本研究著作,向大众传播社会心理学知识,让大家了解心理学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与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术。更希望年轻的学术后生们能够通过阅读此书,将兴趣聚焦于社会心理研究,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成为有社会抱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关于书的选题
在确定研究选题上,我们着重聚焦在六类主题上: 一是热点问题,例如,社会治理、社会心态、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阶层、社会剥夺、社会信任、社会认同、社会刻板印象、社会价值观等;二是现实主题,例如,社区心理、网络谣言传播、金钱心理、物质主义、腐败心理、非常规突发社会事件等;三是研究主题,例如,社会心理的大数据研究、人机关系、群体动力、心理枯竭、全球化与文化适应等;四是中国主题,例如,中国人的善恶观、自我观与群己观、中庸思想、孝道,以及中国人的人格测评等;五是难点问题,例如,反社会行为、敌意心理、心理虐待、污名歧视、留守儿童心理等;六是倡导主题,例如,自尊、道德心理、正义动机、社会善念、亲社会行为、主观幸福感等。书中所涉及的社会心理问题,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了解它们,才能进一步应对它们,并借此增长我们面对时代挑战、解决社会问题的勇气与能力。
关于书的作者
这本书集结了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者,他们每个人都是某一个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专家,有着强烈的学科情怀与学术使命,他们的研究在中国也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对作者的选择慎之又慎,选择标准有五: 首先,依据问题选题来选人,以问题为中心是这本书的核心,根据选定的问题再去找深通此领域的学者。其次,作者是这个研究领域的“专家”,对该问题有着热切的关注与深刻的思考,当看到某一研究主题时,我们就会想到,这位学者是在此领域中的先行者或钻研者。再次,作者具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在某一研究问题上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或学术成就,特别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或原创性成果。然后,作者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力,唯学术不唯年龄,作者中多半是年轻人,他们会带给我们一种鲜活的学术生气,后浪的冲力强劲于前浪,他们有一种乘风破浪的前进力,他们的学术智慧也会给后继者们一种示范。后,他们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学术思考,我们能从每一篇文章的广度和深度上看到作者们所付出的心力。
关于书的形式
这本书以问题研究综述的方式呈现,内容丰富而全面,既是学术著作,也是研究手册或工具书,其功能适合于研究者的问题思考、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文献查阅等。全书分上下册,共有四编: 编个体与人际,包含10个主题;第二编群体与群际,包含8个主题;第三编社会与变迁,包含11个主题;第四编本土与文化,包含8个主题。全书共计浓缩了37个研究主题,所涉及的问题也是受到各类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具有很强的结构化,从概念到理论、到测量、到机制、到研究主题、到未来研究展望,深刻展示了对中国相关问题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全面介绍对于读者的思想启发具有极高的价值,可以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浏览内容,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当今,这种汇集问题的阐述方式有助于读者快速扩展视野、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另外,本书不只服务于心理学专业的读者,同样,这本书也具有学术跨界交流的特点,它可以吸引不同领域的学者聚焦同一社会问题,共同为思考与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建言献策。
马克思曾说:“人是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只有与社会发生关系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社会文化学派强调人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反映,研究社会问题是社会心理人的学术责任。社会研究问题不仅限于此书的37个主题,希望后继学者不断地去续写它。为大众贡献学术著作,将知识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是我们的初心,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我们心理人的贡献是我们的使命。我们作者团队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各界人士提供广阔的视野,从多个角度作出社会思考,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
感谢杨玉芳老师和彭呈军老师给予此书的支持与鼓励,感谢所有作者为此书奉献的知识与思考,感谢杨宜音老师与我一起合作完成此书,感谢我的学生史慧玥、于孟可和薛莲为此书进行了格式整理的工作,感谢编辑吴伟为此书付出的辛劳。
许燕
2021年5月20日于北京靖恭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