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HK$
132.2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HK$
109.8
《
危局
》
售價:HK$
84.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HK$
53.8
《
财富方程式
》
售價:HK$
77.3
《
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在线百科”
》
售價:HK$
99.7
《
我读巴芒:永恒的价值
》
售價:HK$
132.2
《
你漏财了:9种逆向思维算清人生这本账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心理学资深教授 约夫切洛维奇扛鼎之作 深入理解知识的社会心理路径的不二之选
|
內容簡介: |
《情境中的知识:表征、社群与文化》一书运用新的视角对表征过程进行分析,去探索知识与情境的关系。约夫切洛维奇认为,表征、有关自我的社会心理的建构、他者以及客体世界,是所有知识的基础。理解了知识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起源和实现过程,就能够解释是什么把知识同人、社群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正是通过表征,我们才能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样因为表征,我们才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进行社会推理与判断。
本书适合所有对知识表征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包括社会、文化与发展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对发展与文化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
關於作者: |
桑德拉·约夫切洛维奇(Sandra Jovchelovitch),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心理学高级讲师,社会心理学硕士课程主任。在来到英国之前,她曾在巴西做心理方面的培训工作,并积极参与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照顾的政策重建过程。她既从事理论研究又从事社会实践,用英语、葡萄牙语出版了许多社会表征、健康、社群等方面的著作。
|
目錄:
|
导言
章 知识、情感与互动
表征社会心理学
发明表征
表征的发展
超越自然之镜:作为社会创造的表征
第二章 社会表征与知识的多元性
拓展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边界
社会表征
重访先贤
迈向更为明智的理性:认知多象性与理智的多元性
第三章 知识、社群与公共领域
社群
归属与生活世界
公共空间
对公共空间的批判
知识与公共空间
第四章 知识的形式和功能
表征的维度:“谁”“如何”“为何”“什么”以及“何为”
表征模式与知识的形式和功能
表征模式与认识形式
从一到多:复数形式的知识
第五章 遭遇他者的知识
差异与沟通
换位思考与承认
知识的等级性表征
承认与权力
对话性遭遇与非对话性遭遇
第六章 在日常生活中研究知识
研究社会表征
描绘表征体系:环境、健康与公共空间
知识、觉醒与赋权
作为对话行动的研究
对知识及其理性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表征是所有人类生活的基本过程,是心智、自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基础。表征即使用符号代替不在场的事物。表征是人类儿童本体发展的关键机制,是习得语言的基础,对建立社会关系至关重要,后者则是社会秩序得以建立的前提。表征也具有物质性特征。经由表征,文化在不同地方逐渐形成、变化。人类世界的全部现实均由表征构成。事实上,没有表征,人类世界的现实就无从谈起。借用罗兰·巴尔特对叙事(表征的另一种形式)的论述:表征就在那儿,如同生命本身。
或许正是因为表征的无所不在,使得表征这一概念及表征过程在社会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引发了众多争论与异议。表征概念激发了众多理论论战。表征区分了不同的政治组织派别,也是涵括或排斥他人的基础,决定了谁被表征而谁又不被表征。表征构成我们对于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知识核心的基础。我们如何理解存在于自身知识体系之外的事物?表征又在何种程度上能再现(represent) 其意图再现的事物呢?它们是一直困扰我们认识与理解这个世界的问题。在改变世界的工程处于成败关头时,它们也成为关键问题。因为表征是开放的过程,绝大多数时间为人类利益与激情所纠缠,因此极易引发争议。几乎没有任何表征能真实再现这个世界。即使一些表征在某些文化中享有高度的共识,历史证明,围绕这些表征也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议,总有一些人或群体随时要提议用替代表征(alternative representation) 以取而代之。
在表征的战役里,我们能看到定义、知识,以及构成真理与现实的本质是如此不稳定,缺乏坚实的基础。
大多围绕表征的争议的背后是对表征的认识论功能的排他性聚焦,即仅仅关注表征生产知识的能力。诚然,无论是心理学界抑或是其他社会科学领域,都存在将表征的认识论功能与认知等同的强烈倾向,都倾向于完全抹杀在表征过程中人和情境的因素。表征被视为对世界上特定现象的既定状态的准确描绘,进而进行研究。人和社会过程这两个其生成的基本条件与表征就此脱离。作为人之认知与知识的基础,表征被还原为心智认识现象,取决于信息加工机制和一些心理学家称为心智的模块计算系统(modular computational system)。表征的多元维度就此被隐去。这些维度在其社会心理发生历程和社会基础中清晰可见。这一理论变化影响深远,使得认知概念,连带着表征概念,几乎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无法使用。多数关于心智的再概念化和其相关过程的研究都摒弃了认知与表征这两个概念。背后原因正是因为此二者在主流心理学中被赋予了非社会的意涵。因此,有必要重新借助认知与表征过程回顾表征概念的根源,以解释作为符号和社会过程的表征的社会心理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