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編輯推薦: |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一九五一年成立起,就承担起向中国读者介绍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重任。一九五八年,中宣部指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筹组编委会,组织朱光潜、冯至、戈宝权、叶水夫等三十余位外国文学权威专家,编选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根据“一流的原著、一流的译本、一流的译者”的原则进行翻译和出版工作。一九六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是中国外国文学的研究机构。一九七八年,“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更名为“外国文学名著丛书”,至二〇〇〇年完成。这是新中国套系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大型丛书,是外国文学名著翻译的奠基性工程,其作品之多、质量之精、跨度之大,至今仍是中国外国文学出版史上之,体现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水平。
历经半个多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在中国读者中依然以系统性、权威性与普及性著称,但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图书在市场上已难见踪影,甚至成为收藏对象,稀缺品种更是一书难求。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封面为网格图案,因而被藏书者称为“网格本”。“网格本”
|
內容簡介: |
《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精选作者三十五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按写作年代顺序编排。这些作品内容广泛,寓意深刻,每一篇都充溢着幽默的讽刺趣味。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一生创作颇丰,作品多以密西西比河畔为背景,反映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文笔幽默诙谐。
译者简介:
叶冬心(1914—2008),安徽桐城人。一九三八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曾任职于上海西风杂志社、《申报·自由谈》副刊、《侨声报·南风》副刊、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译作三十余部,主要有《卓别林自传》《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白衣女人》《马克·吐温幽默作品选》《乡村》等。
|
目錄:
|
目 录
作者像
出版说明
编委会名单
目次
译本序
卡匹托尔山上的维纳斯雕像
奥里莉亚的倒运未婚夫
布洛克先生写的新闻报道
火车上人吃人纪闻
我从参议员私人秘书的职位上卸任
大宗牛肉合同的事实
我近辞职的经过
中世纪的骑士故事
已故乔治·费希尔事件的始末
神秘的访问
我如何主编农业报
怪梦——兼寓规训之意
竞选州长
田纳西州的新闻业
一则真实的故事
一次接受采访
麦克威廉斯两口子如何对付膜性喉炎
皮特凯恩岛大革命
麦克威廉斯太太与雷电
爱德华·米尔斯和乔治·本顿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国王说“再来一次!”
美国人到了欧洲
故布疑阵
一位病魔缠身者的故事
德国萨根费尔德传奇
被偷走的白象
一则鬼故事
一张百万英镑钞票
他究竟是已死或仍活着?
与移风易俗者同行
腐蚀了哈德利堡镇居民的人
狗说的故事
三万元的遗产
罗杰斯
“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书目
|
內容試閱:
|
译本序
马克·吐温(1835—1910)是我国读者熟悉的一位美国作家。他原名叫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父亲是当地法官,收入菲薄,家境拮据。小塞缪尔上学时就不得不打工。他十二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在印刷所学徒,当过送报人和排字工,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和舵手。儿时生活的贫困和长期的劳动生涯,不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素材,更铸就了他一颗正义的心。
南北战争爆发后,密西西比河航运萧条,他去西部淘金又空手而归,便来到弗吉尼亚城,先在《事业报》后在旧金山的《晨报》当记者,撰写通讯报道和幽默小品,并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其原意为“测深两寻”,本是水手用语,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船可平安通过。谁知这一略带诙谐意味的笔名后来竟响彻美国文坛,在全世界都几乎家喻户晓。
马克·吐温开始写作之时恰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重建时期”:经济如脱缰之马,一方面迅猛发展,一方面又弊端孳生;冒险家铤而走险,暴发户一夜暴富;政界一片黑暗,官场贿赂公行。然而,这样一个竞争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的时期于文学倒是有利的:动荡的社会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素材,远远超出了伊迪丝·华顿夫人(1862—1937)的《天真的时代》,使威廉·豪威尔斯(1837—1920)的“微笑”变成了“苦笑”。于是,“乡土文学”“幽默文学”便应运而生,冲破了原来以东海岸新英格兰为中心的那种正统的“高雅”文学的樊篱。文学的这种“大众化”倾向无疑是合乎潮流的,不但扩大了文学的视野,而且开辟了新的读者群。尽管文学成了商品,被推向了市场,难免在通俗之中有“粗俗”和“庸俗”之嫌,但普及中的提高毕竟可以更上一层楼。这一时期虽然介于美国文学两次发展——即十九世纪后半以爱默生、梭罗、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人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和二十世纪中以德莱塞、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斯坦贝克、福克纳众大师所开创的流派纷呈的繁荣——中间,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这一时期的广博,便不会有后来的高耸。
马克·吐温在“乡土文学”和“幽默文学”极肥沃的土壤中植根他的文学创作,却能够立即脱颖而出,就在于他把“乡土”推广为喜闻乐见,把“幽默”深入到讽刺现实。当时的“乡土文学”作者写的都是为他们所熟悉的本乡本土的人物和故事,难免追求异乡情调,而且主题也良莠不齐。但马克·吐温写的却是普通美国人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情节,打破了东西部、南北方的界限,具有更普遍的意义,无论谁读后都会感到亲切。而源于口头传闻的“幽默文学”多以滑稽逗笑为主,缺乏深刻的内涵。马克·吐温利用了其幽默诙谐的笔调,赋以对现实的辛辣讽刺,让人们在笑声中窥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不幸。
马克·吐温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渗透着他对美国民主自由的失望。作为一个出身下层、饱经风霜的人,他对民主自由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生活在美国那样一个社会,他还不可能免俗地不去做“黄金梦”(他早年曾去西部淘金未果,晚年亦每曾投资自动排字机而蚀本),但无情的现实却使这位理想主义者无法不失望。如果说他早期的作品常常弥漫着“补天”的幻想的话,随着他越来越深刻的观察和越来越无情的揭露,他不但痛恨社会的丑陋,甚至对整个人类都失望了。“哀莫大于心死”,这正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和有责任感的作家的悲剧。
综观马克·吐温的全部著作,以晚期的演讲和时论为热情洋溢和旗帜鲜明;以《过艰苦生活》和《密西西比河上》那样的回忆和随笔为生动亲切,于轻松中见真挚;以长篇小说刻画的人物为细腻感人:《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儿童的目光看世界,同时也就把一个美国儿童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展现给世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更被海明威和福克纳誉为美国文学中“好的一本书”,著名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甚至认为这一形象堪与奥德修斯、浮士德、堂吉诃德、哈姆莱特和唐璜相媲美;而以中短篇小说的短小犀利更脍炙人口。如果把他的演讲和时论比作震撼人心的宣传画,他的回忆和随笔就像是色彩清新的水彩画,他的长篇小说犹如人物浮雕的群像,而他的中短篇小说则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来寓意深刻的幽默讽刺漫画。
马克·吐温的中短篇小说通常都围绕着一个具体情节展开,以挥洒自如的笔力极尽夸张之能事,使读者明知不可能却渐入佳境,信以为真;掩卷深思时终于认识到这种不可能中却有着极大的真实性,作家笔下的人和事或许就存在于你的身边,甚或就在你的身上。
......
奥里莉亚的倒运未婚夫
以下所说的事,是我从一个家住在美丽的圣何塞市的女郎的来信中知悉的;这位女郎和我素昧平生,只在信中具名为“奥里莉亚·玛丽亚”,可能是个化名吧。但这并不重要,可怜的女郎由于遭到一系列厄运,几乎五内俱伤,同时在迷茫的朋友与暗中为害的敌对势力相互矛盾的影响下,被搅得稀里糊涂,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摆脱看来她几乎已经绝望地陷入的复杂困境。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她向我伸出求援之手,请我予以指点和教导,措词那样生动,甚至木石人也会为之感动。现在就听听她那悲惨的故事吧:
她说,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遇到了一个来自新泽西州、比她大约大六岁、名叫威廉森·布雷肯里奇·卡拉瑟斯的青年,她就一往情深、热烈地爱上了他。两人在亲友的同意下订了婚。有一段时期里,看来他们俩已命里注定,再不会像世上许多其他人那样,而将是永远无忧无虑的了。但是,后来时运逆转:正值青春的卡拉瑟斯染上了恶性型的天花,病好后他变得坑坑洼洼蜂窠般的一脸麻子,再不像以前那样英俊了。起初奥里莉亚也想到解除婚约,但是由于怜悯这不幸的情人,终于将婚期推迟一些日子,再试他一个时期。
就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布雷肯里奇由于一时全神贯注,只顾看一只气球在天空飘荡,走着走着跌进了一口井,一条腿骨折了,不得不从膝头以上截肢。奥里莉亚又一次转起解除婚约的念头,但爱情又一次占了上风,她再将婚期推迟,给他另一个“改造”自己的机会。
再说,厄运又一次突然降临在不幸的青年人身上。他被七月四日美国国庆纪念日。一枚发射时过早爆炸的炮弹炸掉一条胳膊,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又被梳棉机切去另一条胳膊。受到这些飞来横祸的打击,奥里莉亚的心几乎碎了。她悲痛欲绝,只能眼看着她的情人零七八碎地从她身边逝去,确实感到他不能在这种灾难性的“削减”过程中永远维持下去了,然而,同时她又没办法阻止它那可怕的进程,于是,在伤心绝望中,像那些硬挺下去赔出本钱的经纪人,几乎懊恨自己为什么不趁他还不曾这样惊人地“贬值”之前就先嫁给他。尽管如此,她那顽强的精神仍支持住了她,她决定为她朋友的异常变化倾向再稍许忍耐一个时期。
婚期又一次临近,又被一件令人失望的事蒙上了阴影:卡拉瑟斯染上丹毒,一只眼睛完全失明。新娘的亲友考虑到她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所以现在不揣冒昧,都极力主张废除婚约;然而,奥里莉亚经过一番犹豫,本着她那值得令人赞美的高尚精神,说她已经冷静地考虑了这件事,但找不出有什么可以责怪布雷肯里奇的地方。
于是她再一次推延了时间,而他在这期间又摔折了另一条腿。
对于这可怜的姑娘来说,那是一个悲哀的日子,当她眼看着几位外科医师郑重其事地扛走那个大麻袋,她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从心底里意识到那惨痛的真相:她的情人又有一部分一去不复返了。她觉得自己的爱情范畴正在日益缩小,但是,她又一次正言厉色地打发走了她的亲戚,重申了她的婚约。
就在已定的喜期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去年全国只有一个人被欧文斯河上的印第安人剥去头皮。印第安人剥下已杀死或被俘获的敌人的带发头皮,作为战利品。而那人正是新泽西州的威廉森·布雷肯里奇·卡拉瑟斯。当时他正喜洋洋地赶着回家去,却没想到从此永远丧失了他的头发。在悲痛欲绝的时刻,他几乎诅咒老天不该发慈悲,给他留下了一颗脑袋。
后,奥里莉亚极度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了。她在信中说,怀着地道的妇女的柔情,她仍旧爱她的布雷肯里奇——她仍旧爱他剩下的部分——但是她父母都竭力反对这门亲事,因为他没有财产,又丧失了工作能力,而她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小两口维持宽裕的生活。“现在我该怎样办呢?”她伤心又焦急地问。
这是一个需要小心处理的问题;这问题关系到一个女人以及几乎三分之二的男子的终身幸福。我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不敢承担更大的责任,只能提出一项建议。是不是可以为他重新造型呢?如果奥里莉亚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就让她为那残缺不全的情人装上木头胳膊和木头腿,配上一颗玻璃眼珠和一头假发,让他的旧貌换上新颜;给他九十天的宽限,此后不再延期,如果他在这段时间里不折断他的脖子,就嫁给他,碰一碰运气。在我看来,无论如何,奥里莉亚反正也不会冒多大的危险,因为,如果他每次一抓到好机会就会继续犯他那摧毁自己的古怪习惯,那么他下一次进行的实验准会叫他完蛋,那时候不论是结婚也好,是独身也罢,你也就太平无事了。如果结婚的话,那些木腿以及他可能拥有的其他诸如此类的宝货,都将归给他的遗孀。瞧,你并没受到什么实际的损失,除了一位高贵的但也是不幸的丈夫留下的残余零碎。这位丈夫虽然一心一意努力向上,然而他那异乎寻常的本能却处处与他为难。你就这样试一试吧,玛丽亚。我已经仔细认真地考虑了这件事,我认为这对你是的可能性。就卡拉瑟斯来说,如果他早先是从他的脖子开始,一上来就先折断了那玩意,那倒是一个好主意。但是,既然他认为应当选择另一种办法,而将自己尽可能延长下去,如果他是乐于此道,那我认为我们也不该为此而责怪他。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尽可能不要对他恼火。
约一八六五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