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HK$
53.9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HK$
53.9
《
权力的图像——近代的中国海图与交流
》
售價:HK$
184.8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HK$
184.8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HK$
140.8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HK$
53.9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HK$
108.9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HK$
283.8
|
編輯推薦: |
本书主要聚焦新世纪以来东南亚学界对上海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东南亚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海外华人华侨心目中的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学想象等,对于我们理解上海与东南亚的文学交流极有助益。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上海社科院“中国城市文学研究”团队组织编纂的《海外亚洲汉学中的上海文学研究系列》之一。
主要聚焦新世纪以来东南亚学界对上海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涉及东南亚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海外华人华侨心目中的上海乃至中国的文学想象等。本书收录的论文涉及较多的研究对象,如鲁迅、郁达夫、徐志摩、张爱玲、杨骚、刘呐鸥、刘延陵、王安忆等作家都有至少一篇学术性比较强的专文论述。越南学者阮秋贤是从译介学的角度看上海文学和越南现当代文学的关系,视角独到。附录部分则选择了几篇和上海作家相关、比较轻松的随笔和访谈性质的小文章,可视为一种余韵,让阅读多些轻趣。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上海与东南亚的文学交流极有助益。
|
關於作者: |
王光东: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袁红涛: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王润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现任马来西亚南方大学资深讲座教授。南治国: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曾任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中文系主任。
|
目錄:
|
目录
序言/王润华
1.从解密的影像解读鲁迅与东南亚左倾运动的三种模式/ 王润华
2.解开鲁迅小说遗传基因跨族群与语言「生命之谜」: 从绍兴到东南亚/王润华
3.鲁迅在新马的影响/南治国
4.中日人士所见郁达夫在苏门答腊的流亡生活/王润华
5.郁达夫在新加坡与马来亚/王润华
6.郁达夫的南洋梦 :南洋经历与其游记/夏菁
7.徐志摩及其南洋经历与创作——《浓得化不开》中的欲望苦旅/南治国
8.欲望朱古律:解读徐志摩与张资平的南洋/林春美
9.张爱玲:电影里电影外的新加坡/赵秀敏
10.张爱玲的“笔误”之谜/余云
11.杨骚在东南亚文化前线与森林深处:抗战与逃难/青禾
……
|
內容試閱:
|
序
上海新加坡文学双城记序
王润华
(新加坡作家协会荣誉会长)
一、上海作家:建构东南亚早的海外华文文学
处于东南亚中心的新加坡与上海的地理交通位置,是促成二个城市文化的超前与密切连接的因素。在轮船为国际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后来飞机作为远程航行工具,新加坡与上海都是直接往返穿行西方必经的要道,当时更是前往欧洲必经之地。作家从上海乘船前往欧洲,途中都必需经过新加坡,邮轮通常都会停留一天。老舍在1924年从上海乘邮轮去伦敦东方学院教书,轮船停靠新加坡添油,也补充淡水和食物,他上岸玩了一天。1929年返国途中轮船也在新加坡停泊,他上岸找到华侨中学教职,没有回返上海。教书半年期间,开始创作书写他所说的小小南洋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他停留了半年后回北京途中,在上海郑振铎家完成这部小说(详见王润华《老舍在新加坡的生活和作品新探》)。徐志摩也是乘船从欧洲返国途中在新加坡上岸短暂停留,写了那篇《浓得化不开》的小说(参考本文集南治国《朱古律的诱惑——《浓得化不开》(星加坡)中的欲望苦旅》)。
《上海作家在东南亚》收集了东南亚学者所撰写上海作家自二十世纪以来的东南亚的文学书写,除了南洋生活经验,还探讨他们对东南亚的文学、文化、社会甚至政治理念的影响,尤其文学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这里所谓上海作家,或上海文学是广义的,他们原籍与出生不一定是上海,他们可能是绍兴人如鲁迅,也可能是福建人,如杨骚,但他们曾经长时期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化工作,在上海文学界和文化界有所建树,并产生影响。
所谓上海作家或上海文学在东南亚,也有多义性。这群作家他们可能从没登陆东南亚的土地,但他们的影响力长久广泛,如鲁迅与张爱玲。鲁迅的文学创作与左倾思想,具有跨种族与语言的崇拜性、神话性力量。张爱玲的女性书写与文学电影的感染力是一股软势力,不知不觉,通过大众文化,影响广泛。像刘呐鸥与张资平从未涉足南洋,而南洋只是他们的写作的想象空间,他们小说南洋想象,给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新的热带异域情调与情欲图像。
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中国本土以外早成长与独特发展的华文文学,如果要考察中国作家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上海作家的影响与参与则为关键。早在二十年代开始,左倾的文艺与文化当道,从上海登陆东南亚的左倾作家多不胜数,阵容强大,本书中提到的就有胡愈之、杨骚、张楚琨、王纪元、高云览、汪金丁、郁达夫、巴人(王任叔)、郁达夫、沈兹九、洪丝丝等,他们分别进入学校、新闻杂志与出版社、文化界,甚至赢得广大劳动人民的共鸣,发挥全方位的力量。上海作家众声喧哗,主流之外,还有其他艺术类别的上海作家,如上述的隔空影响的刘呐鸥、张资平和张爱玲,五四初期的代象征派诗人刘延陵,现代主义的上海作家杨际光也长期生活在东南亚各地,默默耕耘,这是促成东南亚文学艺术多元化的原因。
二、在上海:新加坡文学的四种语文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