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思想会·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
售價:HK$
196.9
《
黄金定律:智慧泥板与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全球畅销书!来自古巴比伦的财富课,教你摆脱贫困,智慧管理财富,实现财富持续增长!)
》
售價:HK$
52.8
《
全球的全球史:世界各地的研究与实践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88.0
《
学会思考 批判性思维 思辨与立场 学会提问
》
售價:HK$
86.9
《
AI时代:弯道超车新思维
》
售價:HK$
76.8
《
香事渊略
》
售價:HK$
108.9
《
这就是山海经
》
售價:HK$
107.8
《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261.8
|
編輯推薦: |
★当代作家在工业题材创作上的不懈追求和艺术表现是令人钦佩的。实际上,工业题材小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史中无疑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李云德是中国知名工人作家,他的作品以自己从事和熟悉的地质勘探和矿山为素材,这类作品全国尚属罕见,反映矿山开采的长篇巨著在国内亦属首次。
★“百部红色经典”系列丛书,所收作品皆为名家名作,旨在重温红色经典,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
內容簡介: |
主要描写了矿工出身的营指挥员焦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率领部队解放了曾生活过多年的辽南孤鹰岭矿区,并担任恢复矿山生产、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的任务。矿山党的领导,发扬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政策,领导工人群众,一面对反革命武装和潜藏的匪特进行不懈的斗争,一面紧抓生产,克服了重重困难,不到一年,矿山就沸腾了起来。
这部小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矿山恢复建设时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具有宏大的史诗风格,在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
關於作者: |
李云德,作家,辽宁鞍山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校,1952年转业到鞍山钢铁公司工作,历任鞍钢地质勘探公司技术员、党委秘书,鞍钢党委宣传部干事、科长,鞍山市文化局创作组创作员,鞍山市文联副主席。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沸腾的群山》《鹰之歌》《地质春秋》等作品。
|
內容試閱:
|
一
一九四八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副营长焦昆带领两连解放军,开赴辽南孤鹰岭矿。
阴云遮住太阳,如烟似雾的暮色笼罩着山野。峰峦起伏、蜿蜒连绵的群山,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峻峭的孤鹰岭,青虚虚地髙耸于群山之巅。岭上光秃秃的,乱石丛立,峭壁连片,峰上有块褐色大石,远远望去,像是一只蹲着的雄鹰。
焦昆对这个矿山很熟,六年前他曾在这里呆过。在前,他在农村铁匠炉学打铁,因为受不了小业主的气,跑到孤鹰岭矿来当矿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解放区实行“三光政策”,把解放区的一些青壮年押到矿山做苦工,当地群众称呼他们为“特殊工人”。焦昆在矿山接触过这些“特殊工人”,了解了一些革命道理和解放区人民的生活,因此对日寇和汉奸把头的残酷压榨强烈不满。有一天,他乘机殴打了大把头金大马棒,逃出矿山,到胶东参加了八路军。此刻,他望着石峰,内心充满了喜悦,他想:日寇已经滚蛋,蒋匪军也逃走了,矿山终于归到了人民的手里。
拐过山脚,整个矿山都展现在眼前了。六年了,矿山没有改变,石峰仍然高耸,人工开劈的峭壁还是那么几片,洞子也没有增加,只是山上生长了一些灌木丛。但是沿山麓的建筑都垮了,厂房也已大部分倒塌,成片的房屋揭了盖,到处是断垣残壁,破砖烂瓦,蒿草丛生,荒荒凉凉的几乎成了一片废墟。破小火车头和破矿车,没在蒿草里,只露出些铁锈斑斑的头脚。建筑在石崖上的栈桥,只剩下个铁架子,孤零零地耸立着。
焦昆望着矿里的荒凉景象,原有的那种喜悦心情完全消失了,真没想到矿山被破坏得这样惨。
队伍接近矿山了。焦昆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派出一个班前去侦察,其余战士在原地休息。这时,他看见沿着山麓小道走来两个人。头里是个老头,披着破大衣,戴一顶破棉帽,背着工具箱。跟在后面的是个年轻人,扛着口袋。他看出这两个人像是矿工,便迎前几步,问:“老乡,你们是哪里的?”
老头高声回答:“孤鹰岭矿的矿工!”
焦昆听说他们是孤鹰岭矿的矿工,心里很高兴,又往前迎几步问:“老乡,矿里还有蒋匪军吗?”
“没有,他们在昨天上午都跑光啦!”老头加快了脚步,边走边说:“那些王八蛋都是属兔子的,胆小腿长,听说解放军打来了,都吓得夹着尾巴逃跑啦!”老头来到部队跟前,热情地向战士们打招呼:“同志们辛苦啦!”
战士们说:“不辛苦,老乡们好!”
“好啊!”老头的二儿子在前年参了军,所以他对战士们更加亲热,满脸堆笑地走上前说:“自从前年八路军离开矿山,我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样天天盼,这回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国民党那些坏种在矿里这段时间,可把我们坑苦啦!”
焦昆打量着老头,见他有五十多岁,瘦削的脸膛,高鼻梁,嘴巴上一把短胡髭,两眼闪着兴奋的光芒,一口山东腔,爽爽朗朗的。他觉得这位老矿工有些面熟,可是一时想不起来他是谁,打量了一阵,试探地问:“你贵姓?”
“姓苏。”老头也禁不住打量焦昆一眼。
焦昆忽然想起来,这老头是老矿工苏福顺,便兴奋地一把抓住老头的手,紧紧握着说:“苏师傅,你还认识我吗?”
苏福顺一愣,后退一步,上下打量着焦昆。是他,高高的个子,红润的脸膛,重眉下衬着一双炯炯发光的眼睛,额上有一块伤疤,
穿着一套崭新的黄军装,腰间系着宽皮带,英气勃勃的。他惊喜得拍了焦昆一掌,说:“哎呀,是你呀!真没有想到,瞧你的变化多大,跟当年比,简直成了两个人,叫我怎么认识呢!”
焦昆笑着说:“那时候我是个苦力,现在是解放军啦!”
苏福顺打量着焦昆,说:“见到你,真叫人高兴!自从你在黑石沟暴打金大马棒以后,我听到响了一阵枪,就很为你担心,不知你是不是逃走了。后来林大柱的姑娘秋妹悄悄告诉我说,你藏在她家养过伤,没等好利索就走了。以后就没有听到你的信,想不到……”
“想不到我还活着。”焦昆哈哈大笑,拍了老苏一下说:“我还活着,活得好好的,那些法西斯可完蛋啦!”
苏福顺赞叹地说:“真有你的,有两下子,英雄!”
年轻人听说他就是焦昆,就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几年来,他没少听人讲痛打金大马棒的故事。焦昆在他的心目中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早就想认识他。眼前的焦昆,果然很英武。
焦昆被年轻人看得不好意思,向苏福顺问:“这位是谁?”
苏福顺指着年轻人介绍说:“是我的大儿子万春。我们爷们都是矿工,指望着矿山吃饭。矿山垮了,我们的饭碗就砸了,现在只得到乡下做零工,修理铁锅铜锁,盘炕砌烟囱,一天挣个三升二升的粮食好偷口。”
“你们受苦啦!”焦昆拿出烟卷来招待爷儿俩,自己也点着了一枝,问:“林大柱还在这里吗?”
苏福顺说:“他还住在后山沟那间小草房里。老林是个老实人,不会活动,矿山不开工,他一点招也没有,愁病了,一病就是好几个月,现在刚好。多亏秋妹能干,要不然就更糟了!”
焦昆听苏福顺提起秋妹,就想起那个总是缠着他,要他讲故事的小姑娘,说:“秋妹能干什么?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现在是个大姑娘啦!”苏福顺微笑着说。“你算算看,你离开林家已经六年了,如今她已长成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了。”
焦昆点了点头,禁不住地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