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書城自編碼: 36260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戴维·凯斯勒[David Kessler]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28606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人生是旷野啊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台北人(2024版)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HK$ 67.0
白夜追凶(上下)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HK$ 109.8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HK$ 132.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8
《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
+

HK$ 105.5
《被绑架的心灵:揭秘非理性行为背后的机制,掌握俘获理论三元素,》
+

HK$ 78.1
《感官心理学:身体感知如何影响行为和决策》
+

HK$ 54.0
《深渊:抑郁流行的进化根源》
+

HK$ 62.4
《别想太多啦: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

HK$ 55.4
《虽然想死,但还是想吃辣炒年糕》
編輯推薦:
2020年初,一场突出其来的疫情让地球人感到惊愕与无措。面对势不可挡的病毒,面对这场艰巨的战斗,全人类正在共同努力,顽强抵御。我们明白,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当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灾难来临时,脆弱的生命显得愈发无常。而那些失去人生挚爱的人,在哀痛的巨大阴影下,他们如何振作起来?如何继续生活?如何找寻生命的意义?
五十多年前,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提出了“哀伤五阶段理论”。她认为,哀伤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之后,罗斯博士的得意门生戴维·凯斯勒传承并实践着哀伤理论,他关于哀伤的治疗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凯斯勒的小儿子意外离世,引发了他对于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他发现,哀伤五阶段之后还有第六个关键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
凯斯勒认为,当面对人生意外的、毁灭性的打击时,我们需要慢慢接受现实,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逝者,找到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并下定决心重新投入生活,用爱化解痛苦,认真书写余生。
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化解悲伤、治愈心灵的心理学好书。尤其在当前的大形势下,在抗疫的关键阶段,广大读者更需要由内而外的勇气,需
內容簡介:
当灾难来临,面临生离死别
在哀痛的巨大阴影下,
如何振作起来,继续生活?
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死。生命的无常,让每个人在漫长或短暂的人生中都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1969年,生死学泰斗、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其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出哀伤五阶段理论。她认为,哀伤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
作为罗斯博士的得意门生,戴维·凯斯勒不仅传承并实践着哀伤五阶段的理论,还与罗斯博士合著了两本书。多年来,凯斯勒的哀伤治疗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凯斯勒的小儿子意外离世,这引发了他对于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他发现,哀伤五阶段之后还有第六个关键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当面对人生意外的、毁灭性的打击时,我们需要慢慢接受现实,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逝者,找到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并下定决心重新投入生活,用爱化解痛苦,认真书写余生。
正如凯斯勒在书中所说,“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滑向崩溃的边缘,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坚强地站起来,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關於作者:
【美】戴维·凯斯勒(David Kessler )
戴维·凯斯勒是美国知名哀伤治疗专家。数十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临终关怀、哀伤治疗以及逝者亲属安抚等工作。凯斯勒曾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合著了《当绿叶缓缓落下》(On Grief and Grieving)与《人间生死书》(Life Lessons)两本书。他所著的《生命尽头的需要》(The Needs of the Dying)作为临终关怀类畅销书,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好评与肯定。
此外,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丽安娜·威廉森等知名影星都曾在亲友面临生死挑战时咨询过凯斯勒,请他提供专业服务。凯斯勒还与美国已故演员安东尼·帕金斯及迈克尔·兰登合作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福克斯广播公司、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和《奥兹医生秀》等媒体都对凯斯勒的工作进行过报道。凯斯勒还是Oprah.com网站、Sharecare.com网站、《奥兹医生秀》、《Anderson Cooper 360》新闻节目和《赫芬顿邮报》的特约撰稿人。(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rief.com网站。)
2016年,凯斯勒年仅21岁的小儿子突然去世。凯斯勒在经历了丧子的巨大痛楚与挣扎后,终于走出阴影,为我们带来《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这本新书,与读者分享他的哀伤治愈之旅。
目錄
目 录
作者按_ V
前言 哀伤的第六个阶段_ VII
知名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认为哀伤有五个阶段,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我用亲自经历验证到,哀伤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第六个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
第一部分 失去的一切都有意义
第1章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_ 003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陷入崩溃的边缘,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站起来,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第2章 见证哀伤_ 023
每个人的哀伤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无论你如何表达哀伤,都需要有人来见证这份感受。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悲痛,无须强颜欢笑。
第3章 死亡的意义是什么_ 047
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死亡的人生,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生。如果我们可以接受死亡,并把死亡视为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前奏,就能因此获得心灵的自由。
第4 章 接受现实_ 069
找寻生命的意义的第一步,就是接受现实。我们通常都不可能马上接受亲人亡故的事实。为已逝亲人安排葬礼时,你才会慢慢接受所爱之人已经离开的现实。但这种接受只是部分接受,亲人的离去对你来说仍是不真实的。
第5 章 做出你的决定_ 087
面对深深的痛苦,我们能够决定自己未来将如何生活。决定重新投入生活是需要自己积极参与的,我们必须积极地做出决定。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我们有能力让爱贯穿一生。
第二部分 直面哀痛中的挑战
第6 章 你不是“上帝”_ 107
当我们对悲剧不再追问“为什么”,就会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我们会告诉自己,“我本可以阻止他的”或“死的应该是我”时,这就意味着我们赋予了自己虚假的能力,因为我们无法决定他人的生死。
第7 章 自杀不是一种选择_ 125
当我们因亲人自杀身亡而哀伤不已时,会不可避免地为自己没能阻止他们的行为而感到困扰。实际上,自杀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甚至不是一种选择,它是一个人精神上需要帮助的表现。
第8 章 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_ 143
面对生离死别,面对人生中最复杂、最令人沮丧的人际关系时,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对于哀伤之人来说,如果他们的生命正在被对另一个人的不满和怨恨所消耗,那么宽恕对他们来说则是一份极好的礼物。
第9 章 丧子之痛_ 165
如果你的孩子去世了,你将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这种痛苦令人难以承受, 甚至会导致孩子父母婚姻的结束。为人父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试炼,我们需要从悲痛中振作起来,投身到改善其他孩子现状的更有意义的事业上去。
第10 章 流产和婴儿早夭之痛_ 181
因流产的私密性、人们对此讳莫如深所造成的痛苦,与婴儿早夭造成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这让女性本就不堪的哀伤更加难以承受。一个孩子如果从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呼吸过,他们甚至会被认为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第11 章 精神疾病与成瘾导致的死亡_ 193
如果有些人死于成瘾或精神疾病(包括导致自杀的精神疾病),人们就会对这个妄下判断,而这些话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对因其他疾病去世的人说的。实际上,他们对这类逝者的评价是错误的。
第三部分 向死而生
第12 章 用爱化解痛苦_ 215
你感受到的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在痛苦中寻找爱的萌芽吧,就像一棵娇嫩的幼苗,你需要关注它、浇灌它。如果你做到了,爱就会再次绽放。
第13 章 管理逝者的遗产_ 231
我们通过很多方式来纪念已逝的亲人,如建立基金会、设立奖学金或兴建以亲人名字命名的建筑,也可以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写下来分享给其他亲友。
第14 章 与逝者建立新的关系_ 247
当亲人去世后,我们与他的之间关系并不会随之消失,我们需要与他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这样,我们之间的关系会不断延续、发展和成长,从而获得新的意义。
第15 章 重建人生_ 255
若要修补破碎的心,我们需要与朋友与家人之间建立更深的联结。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和触摸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心碎综合征的症状,遵循平日的生活规律会让我们平静下来,重建人生。
后记 让余生充满意义_ 275
我们以为哀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实际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变得更强大,好好生活。找到生命的意义,未来由你书写。
致谢_ 279
內容試閱
前言 哀伤的第六个阶段
1969年,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在其传世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描述了人们应对哀伤的五个阶段。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她观察到垂死的病人似乎都有共同的经历,或者说会经历相同的心理阶段。她的著作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永远地改变了我们谈论、思考死亡和濒死的方式。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面对却又历来讳莫如深的事件,而罗斯将它的真相从晦暗之处带到了光明之地。
几十年后,我有幸成为罗斯的学生和朋友,并与她合著了《人间生死书》(Life Lessons)。在我们合著的第二本书《当绿叶缓缓落下》(On Grief and Grieving)中(这也是她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伊丽莎白让我帮忙调整她从临终患者身上总结出的阶段论,以解释我们在经历哀伤的个体身上观察到的类似阶段。哀伤共有五个阶段,分别是:
否认(Denial):震惊,不敢相信亲人真的不在了
愤怒(Anger):对于所爱之人的死亡感到气愤
讨价还价(Bargaining):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后悔
抑郁(Depression):因为亲人的离去而伤心
接受(Acceptance):承认失去亲人的现实
这五个阶段并不是绝对的,但对临终的人和这本书的受众(处在哀伤中的人)来说,是适用的。这不是一个让人们把糟糕的情绪打包装袋的分类。它并非规定,而是描述,并且只是对一般过程的描述。每个人哀伤的方式都有别。但是从过程而言,一般都会经历与我们的描述基本相符的阶段,并且绝大多数亲历者能够分辨出这些阶段。《当绿叶缓缓落下》出版数年之后,我个人就经历了一场巨大的丧亲之痛,用自身的经历亲自验证了哀伤的五个心理阶段。
伊丽莎白提出的第五个阶段是接受。在这个阶段,我们会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需要一段时间,这个阶段并不轻松,甚至可能非常痛苦。接受亲人去世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再哀伤,或者哀伤的过程正式结束。但是,有读者认为这个阶段就是哀伤的终结,我和伊丽莎白的原意并非如此。这些年来,我逐渐意识到疗愈过程还有至关重要的第六个阶段:找寻生命的意义。这不是必经阶段,但很多人本能地知道要经过这个阶段才能走出哀伤,其他人则会发现这个过程对自己有所助益。
在这第六个阶段,我们承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哀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但不会停止。如果我们可以进入这个至关重要、意义深远的第六个阶段—找寻生命的意义的阶段,就可以把哀伤化为更为丰富、更有意义的情感。
通过找寻生命的意义,我们发现哀伤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当亲人去世,或者遭遇人生的重大挫折时(婚姻结束,公司倒闭,家园在自然灾害中被毁),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接受失去的事实,还想找到生命的意义。失去会让我们受伤、让我们停步不前,它可能会萦绕在我们心头数年。在失去中找寻生命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找到前行的路径。找寻生命的意义能让我们理解哀伤,大家能够在本书中提到的很多经历了第六个阶段的人的故事中发现这一点。
和有亲人去世的同事一起工作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他们在苦苦地找寻生命的意义。不管亲人是因疾病缠身去世还是因意外而突然死亡,人们总是希望找到其中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感恩和亲人一起度过的时光、找到纪念亲人的方式,或者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价值,进而迎来生活中的重大转变。
找到意义的人能够比没有找到意义的人更好地缓解自己的哀伤, 他们深陷在哀伤前五个阶段中的某个阶段而不能自拔的可能性也更小。困于前五个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包括突然增重(或减重)、药物或酒精成瘾、不可抑制的愤怒,以及因无法承受再次失去而不能开始新的关系。如果他们沉浸在失去的哀伤中不能自拔,就可能被哀伤吞噬,让哀伤成为生活的中心,以至于失去生活的目标和方向。虽然我们不能把沉浸在哀伤之中和所有问题都挂上钩,但是两者之间几乎总是有联系的。
哀伤非常强大,它让人非常容易陷于怨恨、愤怒和沮丧之中。哀伤会攫住你的心灵,仿佛永远不会松手。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最荒唐的失去之中发现生命的意义,那么你不仅能从悲痛中解脱,还能有其他的收获。即使在最糟的情况下, 你也能从中看到最好的意义。你可以继续成长,找到过上更好生活甚至快乐生活的方法,那会是一种丰盈充实的生活,因为你的阅历, 也因为你对离去亲人的爱。
在失去之后找寻生命的意义会让我们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坎迪·莱特纳在1980 年成立了“母亲反对酒后驾车”组织(MADD), 她的女儿卡莉被一个屡次醉酒驾驶的司机撞倒身亡。虽然她一直无法接受女儿的死亡,但是她从成立MADD、挽救他人的生命中找到了意义。对她来说,任何事情都无法弥补女儿的离去,但从中创造出一个让他人受益的组织,她感到女儿和她自己的生命都更加有意义了。
约翰·沃尔什在儿子亚当斯被人谋杀之后,制作了电视节目《美国头号通缉犯》。他从打击犯罪、让其他孩子免受伤害中找到了重大的生命意义。
沃尔什和莱特纳从成立全国性的组织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很多人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能力,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创造意义过程中的障碍。如果我们试着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并努力创造意义,我们甚至可以在最微小的事物中找到它。
马茜是由父亲带大的。马茜父亲最喜欢的电视明星是米尔顿·伯利、丹尼·托马斯和莫里·阿姆斯特丹。他在世时曾告诉马茜自己见过丹尼·托马斯,那次会面是他珍藏的回忆。父亲去世后,马茜只要看到或者听到跟丹尼·托马斯有关的消息,就会想到父亲。
一天,马茜在邮局排队,要邮寄包裹,买几张邮票。
“你想要哪种邮票?”邮局的工作人员问道。
“都可以。”
“有旗帜、花朵图案的邮票和纪念邮票,你想看看吗?”
“谁在乎邮票的图案呢?”马茜想,“这些邮票作用都一样。”但她还是决定看看。在一大摞邮票当中,马茜突然注意到了一张印有丹尼·托马斯头像的邮票。想到父亲的她买下了很多张托马斯头像款的邮票。但她没有把这些邮票装裱起来或者做任何特殊处理,她是真的在用。每次寄信或者寄支票,她就取出一张。每次,她都会看到丹尼·托马斯在冲着她微笑。在这样微小的瞬间,对父亲的回忆会涌上心头,给她带来慰藉。不需要其他东西,只要一个甜蜜的纪念品,就足以让她确定父亲生命的意义。
当我安慰哀伤之人时,他们经常会问我:“你在哪儿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在死亡这件事情上?从失去亲人的失落中?从事件本身? 从我所爱之人的生命中?还是我需要在痛失亲人之后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意义?”
我的回答是从所有这些事情中去找寻生命的意义。你可能在所有这些事情中发现生命的意义,这些意义又会引领你提出更加深刻的问题,发现更加深刻的答案。也许你会从纪念亲人的仪式中发现生命的意义,或者在为怀念亲人所做的努力中发现意义。失去亲人后的失落或许会让你和你仍在世的亲人关系更加亲密,或者使你把曾经疏远的朋友再次请进你的生活之中。又或许失去会让你更加珍视生命之美,它是我们在人世间无时无刻不在享有的一种恩赐。
戴尔德丽跟我讲述了她的遭遇。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了,而她至今仍深深怀念他。他们夫妻二人的关系非常亲密, 婚姻生活充满了爱的甜蜜,丈夫的离去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巨大的伤痛。戴尔德丽丈夫去世的一个月前,她父亲的哥哥去世了。她和父亲因为失去亲人的哀伤,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她说:“我能体会他的哀伤,他爱自己的哥哥。我明白这种哀伤的感受。”
戴尔德丽和家人住在夏威夷。她讲到有一天,他们一家人聚集在珍珠港附近的一个露营地,观看她侄女参加的划独木舟比赛。比赛开始前几分钟,核武器袭击的警报划破了早晨的天空。几乎与此同时,戴尔德丽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入境导弹警报,这不是演习。”
“一群人从教练聚集的观赛亭里走出来,” 戴尔德丽告诉我,“他们用扩音器宣布消息,‘现在大家都注意安全,安全地回家吧,每个人都坐车回去’。”
她继续说:“我的父亲、兄弟、叔叔和其他家人开始拆帐篷。我回车上拿父亲的绳子。等我回来的时候,除了父亲,其他所有人都走了,包括我母亲。
“我说,‘妈妈在哪儿呢?’我看见她坐在车里,也在往家赶。我向父亲走了过去。他看起来好像并不着急,我问他,‘你还好吧?’
“为什么每个人都走了?为什么他们不跟我告个别再走?这太滑稽了。如果我们真有可能丧命,为什么不和我们爱的人死在一起呢?如果真的有入境导弹,人们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就可能丧命了。没有人说‘我爱你’或者‘希望我们能够再见面’,没有人分享最后的这份回忆。平时,我们可是非常亲密的一家人啊。
“与其他人不同,有两个人觉得没有必要跑,那就是我的父亲和我。这件事值得玩味。我们觉得,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必须待在一起。在那段人心惶惶的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非常有趣的交谈,我感谢他能够当我的父亲,他感谢我能够成为他的女儿。我们还聊到了生命中的最爱。
“作为心理学家,我试图分析为什么我和父亲会在我们认为生命最后的时刻待在一起,而家里的其他人却四散奔逃。我想,正是因为与我们如此亲近的人的离世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宝贵。如果我们的生命只剩下5 分钟或者10 分钟,那么我们不会想浪费这段宝贵的时间。
“这个警报最终证明是虚惊一场。但父亲和我都决定留下来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段回忆是我愿意珍藏一生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5 分钟、5 年,还是50 年。我们没有办法精确地掌控生命,但是可以控制如何度过我们剩下的时间。”
在继续生活的同时找到一种方式延续你对逝去的亲人的爱,生命的意义就会呈现出来。这不是说你不再思念你爱的亲人,而是意味着你对生命是多么宝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戴尔德丽正是这样做的。无论我们的生命何时结束,我们都很少会认为自己活够了,因此每天我们都必须试着珍惜生命、尽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纪念已逝的亲人。
下面这些观点可以引导你找到生命的意义:
1. 生命的意义是相对的、个性化的。
2. 生命的意义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被发掘出来。可能在事情发生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你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3. 生命的意义无须理解。没有必要为了发掘生命的意义而去理解故人去世的原因。
4. 即使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你也会觉得它抵不过你失去的东西。
5. 失去不是测试,不是教训,不是可以把握的事件,不是礼物或者恩赐。失去就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而生命的意义是需要你去创造的。
6. 只有你才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意义。
7. 有意义的联系可以治愈伤痛的回忆。
开始写本书之前的几十年,我都在写作、教书和安慰哀伤的人。我已经五十多岁了,觉得自己对哀伤再熟悉不过,不仅是作为专业人士,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如此。每个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人都经历过哀伤—我的父母都已过世,和我哥哥长得非常像的侄子也去世了。但是,我的私人生活和作为哀伤疗愈专家的职业生涯都没有让我准备好接受我开始写作本书之前经历的伤痛—我21 岁的儿子的意外死亡。这个打击太大了,虽然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和哀伤,但我仍然不知道有什么能够疗愈我丧子的哀伤。虽然我意识到找寻生命的意义是治愈哀伤的关键之一,但仍然不知道我是否真的能从这份伤痛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其他很多处于哀伤之中的人一样,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这份伤痛太过沉重,难以疗愈。
2000 年,我从洛杉矶县福利机构收养了两个特别可爱的男孩—5 岁的理查德和他4 岁的弟弟戴维。当时,他们已在5 个福利机构生活过,还有过一次收养失败的经历。他们的父母吸毒成瘾的历史成为他们安置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戴维在出生时身体里也有毒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担心他会有无法治疗的身体问题。但是一看到这两个小男孩的脸,我就知道了,爱能克服一切困难。我收养了这两个孩子,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对爱的信仰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得到了证实—戴维和理查德都有了令人惊喜的转变,并且成了非常出色的孩子。
不幸的是,戴维幼年时的创伤在他长大之后再次现身,对他纠缠不休。17 岁左右,戴维开始吸毒。幸运的是,他吸毒后不久就告诉了我,他说他已吸毒成瘾,需要我的帮助。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全身心投入到他的戒毒康复和十二步项目a 上。20 岁的时候,他终于戒毒成功,进入大学,并爱上了一个出色的姑娘。这个姑娘是个研究生,刚刚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戴维表现出对于成为医生的兴趣,但他在职业选择上时有反复、犹豫不决。对此,我仍心怀希望。但是21 岁生日刚过几天,他就犯了一个错误,结果女孩和他分手了。之后,他遇见了曾一起接受过戒毒治疗的朋友,这个朋友的日子也非常艰难,他们复吸了。那个朋友活了下来,戴维因吸毒过量而死。
当时,我正在全美做巡回演讲,接到了理查德的电话,他哽咽着说弟弟不在了。接下来的几个月,我都处于哀伤之中。幸运的是, 朋友和家人都陪在我的身边,他们没有把我当作疗愈哀伤的专家, 而是一个痛失爱子的父亲。
戴维去世后的几天里,我的伴侣保罗·丹尼斯顿和我的精神导师,同时也是我儿子教母的玛丽安娜·威廉森一直没日没夜地陪伴着我,听我说话,陪我聊天,尽其所能地帮助我。我的朋友黛安·格雷时任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基金会的主任,她也失去过孩子。她对我说:“我知道你被哀伤淹没了,难以自拔。你会伤心一段时间,但总有个时刻,你的哀伤会达到极点,然后你就不得不做出决定了, 是继续哀伤下去,还是振作起来。”
她说得很对。我知道当时我仍然处在哀伤海洋的深处,也知道我还会持续哀伤一段时间,还没有准备好振作起来。但是,即使在那一刻,我也感觉我还要继续活下去,不仅为我仍在世的儿子理查德,也为我自己。我不愿戴维的死毫无意义,也不愿让我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当时,我不知道该如何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我能做的就是经历库伯勒—罗斯提出的哀伤的五个阶段,花时间去进入并走出每一个阶段。我知道我还无法进入接受这个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
一开始,回想起我对戴维的爱,并不能让我得到安慰。那时, 我非常生气,生这个世界的气,生上天的气,也生戴维的气。为了继续生活下去,我知道我得从现在的哀伤中找到意义。最悲痛的时候,我想到了我在各地演讲的时候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在人的一生中,哀伤是一种选择。”是的,确实如此。你不必体验哀伤,但要避开它,你也就避开了爱。爱和哀伤是紧密相连的。
正如艾里希·弗洛姆所说:“不惜一切摆脱痛苦的代价就是彻底疏离,它会让人丧失感知幸福的能力。”
爱和哀伤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心中有爱,总有一天你会经历哀伤。我意识到,如果我没有认识或者爱过戴维,就不会因为失去他而哀伤了。这多么令人悲痛啊!开始明白这一点时,我就对戴维来到我的生命中、与我一起度过这么多年的美好时光心怀感激。我的儿子们和我一起共同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改变和丰富了我的生活,对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时,我开始能感受到哀伤的意义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开始发现戴维的生活及其离世更深层的含义—我对儿子的爱,我选择证明他赐予我礼物的方式,我尽力阻止其他人出于同样的原因而丧命的理由。对所有人来说,意义就是我们对离世之人的爱的反映。找寻生命的意义是哀伤的第六个阶段, 是治愈哀伤的阶段。
戴维去世后,有一段时间,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够继续写作、演讲,或者还想要活下去。我取消了六周内的所有活动,但是感觉我仍需要回去工作,需要继续奉献,让哀伤延续下去。无论戴维的离世多么令我心痛,我仍然想要面对生活。我知道戴维希望我能够开心地生活下去。
本书是我重回正常生活的努力的一部分。开始写作本书的时候, 我自己都不确定是否相信自己曾说过的话—在改变一生的哀伤面前,一个人仍能从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我哀伤到不能自已,不知道在经历了这样的伤痛之后,我是不是真的能够找到意义。结果证明, 找到生命的意义是可能而且是必需的。我希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这本书对每一个经历了伤痛之后在探究应该如何继续生活的人都有所帮助。我也希望阅读这本书对作为读者的你而言,作用能与写作这本书对我的作用相同,希望它也能疗愈你的哀伤。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