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纯粹·我只要少许
》
售價:HK$
80.6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編輯推薦: |
1. 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享誉海内外的华人作家蒋彝创作
2. 一条公路,两个家庭。被遗忘的丛林战场,烽火中的生死脐带
3. 用血肉筑成的抗战生命线,四万万人民的挣扎与抗争
4. 修筑滇缅公路的抗战史诗,向中国统一联合战线输送军用物资的千里生命线
5. 将滇缅公路上的15万筑路者浓缩成两个家庭,集中体现筑路之艰辛与伟大
6. 270天,20万人用双手抠出千里输血线
7. 重识滇缅公路,重温战时记忆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入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两个普通家庭就是战时中国的缩影,他们因修筑滇缅公路这一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而发生命运的巨变;从而生动刻画了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创伤,以及中国人民万众一心、顽强抵抗的爱国精神;更深刻缅怀了那些为建造滇缅公路而光荣牺牲的人们。
|
關於作者: |
蒋彝(19031977)字仲雅,又字重哑,笔名哑行者。画家、诗人、作家、书法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西方人的尊敬被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收录进20世纪50年代英国编纂的《世界名人辞典》。此外,他还翻译了Coca-Cola 的中文名可口可乐,使可口可乐取代原中文名蝌蝌啃蜡成为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
|
目錄:
|
Ⅰ 不期而遇
Ⅱ 消息
Ⅲ 不可思议
Ⅳ 最终妥协
Ⅴ 另一个问题
Ⅵ 广大民众
Ⅶ 意料之外
Ⅷ 不朽
|
內容試閱:
|
总 序
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出版价值
当今一般公众对于滇缅公路的历史认知,与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远远不相称。实际上,将滇缅公路比作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精神长城也不为过,它的精神资源在当下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仍将焕发强大的内驱力。如何更深一步地挖掘滇缅公路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公众的认知视野,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众所周知,在时代局限性所带来的观念束缚之外,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最大的困难在于史料匮乏。关于滇缅公路的历史叙事不仅缺乏一部史记,甚至连构成其基础的原始材料也为数寥寥。但是,近年来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许多有志之士从海外发现并搜集到很多湮没已久的原始材料,如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拷贝回国的二战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这些由外国机构记录的中国历史,已经被媒体界定为国家记忆,并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路径,即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均有外国人参与记录,而这些记录不仅丰富翔实,且很多仍处于尘封状态,有待国内有识之士予以搜寻探掘。将其命名为国家记忆虽有几分僭越意味,但中国的事被外国人记录这一状况,却是在彼时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国情国力因素下的客观现实。
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探掘的初步成果。其历史背景是,在1937年至1938年修筑、开通滇缅公路,至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滇西切断滇缅公路期间,许多国外机构注意到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纷纷派记者、外交官、传教士、探险家等前来了解情况,回国后写作并出版了一批纪实性作品。这些不约而同前来探路的人士及其著述,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彼时滇缅公路修筑、运营,及沿线区域的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等内容,有的还配有历史照片和插图,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同时期囿于抗战时期的种种困难条件,中国国内机构反倒难以进行类似的工作。
这些外国人所写的滇缅公路亲历记在国外出版后,因为国外读者对中国关注度有限,且这些作品多数并非所谓名著,所以未能进入中国视野而被翻译引进,于是长久地尘封在了国外的图书馆和旧书架上,以至于多年之后,国人不知道曾有过这样的记述。现在,它们被陆续寻找并发掘出来,汇集成为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其价值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彼时的国家记忆提供了新鲜增量,对于国内读者则属于你所不知道的滇缅公路,填补了滇缅公路这一重要历史题材的史料空白,这一拓荒式的贡献在当下是极为稀缺和难得的。其次,这些由外国人在第一时间予以记述的历史,为国内读者提供了一个他方视角,带有国际性、客观性、陌生化色彩,与因当时困难条件所造成的国内的忽视和此后几十年后的淡忘形成反差,对于今日读者重返历史现场、以彼时的国际视野来观照滇缅公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乏以它山之石攻玉,开辟新视窗、补习历史课而达知往鉴来之效。再次,近年来滇缅公路所在的云南省因地方经济发展驱动,极为重视发掘滇缅公路这一本土文化历史资源,目前有种种将滇缅公路题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构想,却因资料匮乏而难以深入推进。而这套丛书所记载的彼时滇缅公路沿线的地方史志细节,对于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与拓展,无疑是久旱逢雨、雪中送炭。同时这种地方性题材的系统、深度挖掘,在图书出版界也属于已引起相当关注却难以操作的情况,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在这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套丛书的作者均为当时中国同盟国美英人士,写作、出版时间多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因此书中政治倾向均为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基调,对彼时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内政表示尊重,故丛书总体上为中国抗战的背书站台之作。
最后,祝愿亲历滇缅公路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国家记忆,带领广大读者重返历史现场,重新认知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让滇缅公路这座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长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出它永不磨灭、光辉璀璨的精神价值!
军事历史研究学者 余戈
2018年5月
总 序
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出版价值
当今一般公众对于滇缅公路的历史认知,与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远远不相称。实际上,将滇缅公路比作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精神长城也不为过,它的精神资源在当下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仍将焕发强大的内驱力。如何更深一步地挖掘滇缅公路的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公众的认知视野,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众所周知,在时代局限性所带来的观念束缚之外,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最大的困难在于史料匮乏。关于滇缅公路的历史叙事不仅缺乏一部史记,甚至连构成其基础的原始材料也为数寥寥。但是,近年来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许多有志之士从海外发现并搜集到很多湮没已久的原始材料,如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拷贝回国的二战中缅印战区的历史照片,这些由外国机构记录的中国历史,已经被媒体界定为国家记忆,并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它提供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路径,即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均有外国人参与记录,而这些记录不仅丰富翔实,且很多仍处于尘封状态,有待国内有识之士予以搜寻探掘。将其命名为国家记忆虽有几分僭越意味,但中国的事被外国人记录这一状况,却是在彼时的历史背景特别是国情国力因素下的客观现实。
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探掘的初步成果。其历史背景是,在1937年至1938年修筑、开通滇缅公路,至1942年日军进攻缅甸、滇西切断滇缅公路期间,许多国外机构注意到滇缅公路对于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影响,纷纷派记者、外交官、传教士、探险家等前来了解情况,回国后写作并出版了一批纪实性作品。这些不约而同前来探路的人士及其著述,从不同角度记述了彼时滇缅公路修筑、运营,及沿线区域的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等内容,有的还配有历史照片和插图,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同时期囿于抗战时期的种种困难条件,中国国内机构反倒难以进行类似的工作。
这些外国人所写的滇缅公路亲历记在国外出版后,因为国外读者对中国关注度有限,且这些作品多数并非所谓名著,所以未能进入中国视野而被翻译引进,于是长久地尘封在了国外的图书馆和旧书架上,以至于多年之后,国人不知道曾有过这样的记述。现在,它们被陆续寻找并发掘出来,汇集成为这套亲历滇缅公路丛书,其价值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彼时的国家记忆提供了新鲜增量,对于国内读者则属于你所不知道的滇缅公路,填补了滇缅公路这一重要历史题材的史料空白,这一拓荒式的贡献在当下是极为稀缺和难得的。其次,这些由外国人在第一时间予以记述的历史,为国内读者提供了一个他方视角,带有国际性、客观性、陌生化色彩,与因当时困难条件所造成的国内的忽视和此后几十年后的淡忘形成反差,对于今日读者重返历史现场、以彼时的国际视野来观照滇缅公路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不乏以它山之石攻玉,开辟新视窗、补习历史课而达知往鉴来之效。再次,近年来滇缅公路所在的云南省因地方经济发展驱动,极为重视发掘滇缅公路这一本土文化历史资源,目前有种种将滇缅公路题材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构想,却因资料匮乏而难以深入推进。而这套丛书所记载的彼时滇缅公路沿线的地方史志细节,对于当地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与拓展,无疑是久旱逢雨、雪中送炭。同时这种地方性题材的系统、深度挖掘,在图书出版界也属于已引起相当关注却难以操作的情况,这套丛书的出版无疑在这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套丛书的作者均为当时中国同盟国美英人士,写作、出版时间多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因此书中政治倾向均为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基调,对彼时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内政表示尊重,故丛书总体上为中国抗战的背书站台之作。
最后,祝愿亲历滇缅公路这套丛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国家记忆,带领广大读者重返历史现场,重新认知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让滇缅公路这座中华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第二座长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发挥出它永不磨灭、光辉璀璨的精神价值!
军事历史研究学者 余戈
2018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