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HK$
96.8
《
精华类化妆品配方与制备手册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刘一达京味儿小说语言的第四代传人
★京味儿小说语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人虫儿》《北京爷》被列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主题百部推荐图书
★北京市京味语言进校园工程推荐书目
本系列丛书立足当下、面对现实,将北京四十年来的社会变革、市井变迁透过其创作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传奇的故事表达了出来。书中不但有丰富的人物形象,更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也为北京传统文化提供了权威、丰富的文学史料,带给老一代美好的回忆,新一代年轻人阅读北京、感受北京的文学读本。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都通过本系列丛书中一个个典型的文学形象、一篇篇精彩的文学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
|
內容簡介: |
虫儿这个词来自北京方言,对一般读者而言也许有点陌生。老北京把精通某行业务或知道某行内情的人称为虫儿。相对应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虫儿。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大潮涌动下,北京城里出现了一批虫儿:倒腾房子的房虫儿;有前门胡同里长大,靠玩古玩收藏发了家的古玩虫儿;还有当过板爷儿、卖过糖葫芦,最终当上董事长的买卖虫儿。除了这些腕儿级别的大虫儿,还有今天我们依然熟悉的票虫儿网虫儿这些小虫儿。
作者刘一达是时代敏感的观察者和提问者。在他笔下,各行业的虫儿栩栩如生。通过他的采访、他的文字,忠实记录了那个重要的时代转折点上,富有时代气息的百态人生。
为时代留影,为小人物立传,是为《人虫儿》。 guage:ZH-CN; mso-bidi-language:AR-SA''本系列丛书立足当下、面对现实,将北京四十年来的社会变革、市井变迁透过其创作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彩传奇的故事表达了出来。书中不但有丰富的人物形象,更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也为北京传统文化提供了权威、丰富的文学史料,带给老一代美好的回忆,新一代年轻人阅读北京、感受北京的文学读本。北京老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人民爱国爱家的情怀,都通过本系列丛书中一个个典型的文学形象、一篇篇精彩的文学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
|
關於作者: |
刘一达,1980年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4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等称号。其创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被读者誉为京味儿文学的掌门人。
其创作的多部作品屡登图书畅销榜、中国好书榜,另有三部作品入选北京阅读季首批百部北京主题推荐图书、北京市京味语言进校园工程。
作为我国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老师自身有着浓浓的读北京、游北京、爱北京、讲北京情怀。北京人、北京人的生活,以及北京的城砖、城墙和城门、名人故居、老字号、大杂院、王府所有这一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聚焦在作者眼中、浓缩在作者的笔下。
|
目錄:
|
目录
自序 我和《人虫儿》
《人虫儿》与人缘儿/001
虫儿是个好词/002
见到了徐先生的公子/003
写虫儿要卧底/004
采访房虫儿用了一年多/004
差点儿挨刀子/006
出让《人虫儿》影视改编权/007
《人虫儿》这部戏费尽周折/008
新纪元操练《人虫儿》/009
为改编剧本眼底出了血/009
愿以此书多会朋友/010
第一章 京城房虫儿秘闻录
吃瓦片儿的人们/003
大纤儿和小纤儿/004
房虫儿都是什么人/005
房虫儿咬谁/005
且看房虫儿斗法/007
门里的礼数/009
房虫儿怎么黑人/013
老房虫儿的手腕/015
第二章 古玩虫儿闯江湖
大鼻涕要买前门楼子/021
人生炼狱/023
一个梦想付出的代价/027
赤手空拳闯江湖/032
一幅古画,一夜富翁/038
古玩玩的是胆儿/045
砸金表斗法/051
口出狂言:要收藏全世界/054
第三章 瓦片虫儿寻访记
中国的高老头/061
甭跟我玩哩哏儿愣/063
瓦片儿比人民币值钱/069
涮老广/075
儿子闺女都给我玩去/080
他们买宠物,我买大姑娘/085
打死也不露富/087
第四章 买卖虫儿商海沉浮记
买卖虫儿与商道/095
掏一万块钱听首歌/096
一段人生道白/100
绝不起哄架秧子/107
为五百块钱当囚徒 /113
板儿爷中的老大/124
当糖葫芦大王/128
不跟女人较劲/131
想干出个人模狗样儿来/134
脚踩五条船/136
在海里呛了一口/139
当了董事长/141
第五章 票虫儿演义
票虫儿的道/145
驻俄使馆一张门票三千元/149
老票虫儿玩花活儿/151
票虫儿火并/154
老大妈上阵以虫儿治虫儿/156
第六章 鱼虫儿见闻录
四十万元一条龙/161
鱼虫儿与龙鱼/162
龙鱼被神话了/165
玩龙有道/167
老鱼虫儿挨咬/169
人与宠物的心灵感应/172
玩的就是钱/175
第七章 报虫儿真面目
报刊业的绿林好汉/179
一枪打出四十响/181
文雏儿的和平演变/183
报刊大战需要军火商/184
剪刀糨糊打天下/187
炒文章还是炒金钱/193
第八章 网虫儿弄潮
网虫儿享受高科技/197
网络这玩意儿/198
在网上漫游天下/199
网上公民/199
一网情深/201
在网上练笔杆儿/202
情感小屋的故事/203
感受自由空间/204
|
內容試閱:
|
自序 我和《人虫儿》(选摘)
《人虫儿》与人缘儿
《人虫儿》这本书最早是一九九五年出版的,当时,它是《北京十记者社会纪实丛书》中的一部。以后又再版了一次,这次重新出版,要算第三版了。
现如今,写书的人挺多,全国每年出版的新书大约有几十万册(具体数字实难统计),虽说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但写书的和出书的却不管这一套,因为写书的想出名,出书的想吃饭。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本书能在几年内再版两次,也算是读者够给我面子了。当然,《人虫儿》此次再版,是因为根据此书改编的二十一集电视连续剧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电视里看到了人虫儿,很容易让人回过头来再看《人虫儿》这本书。所以,出版社再版此书,还是能在书市上找到卖点的。
这年头,甭管哪行哪业都讲究人缘儿。开饭馆讲究回头客,做买卖讲究照顾主儿,当演员的讲究观众缘儿,写书的也不例外,讲究读者缘儿。您的人缘儿好,自然就会有人读您的书。没人缘儿,您再卖力气吆喝,也没人给您捧场。就是这么回事儿。我已然出了十多本书,别的书不敢说大话,这本《人虫儿》却让我维了不少人缘儿。
何以见得呢?我是当记者的,一天到晚都在街面儿上漂着,打头碰脸的生人很多。每当熟人向生人介绍我时,总短不了要饶上一句:他是写虫儿的。《人虫儿》这本书的作者。好像《人虫儿》成了我的代表作,或者说是面招牌。让我感到纳闷儿的是十个有九个生人,听到人虫儿会长出一口气:噢,《人虫儿》是你写的!好像他只晓得人虫儿,并不认识刘一达似的。可见《人虫儿》在读者中有点儿人缘儿。
当然,《人虫儿》这本书出版前,书中的几个虫儿的故事在报上连载过。书出版后,我又先后写了二十多个虫儿的故事,这无形中扩大了它的影响,以至于有人把我说成专写虫儿的记者。《北京广播电视报》的记者采访我后,写了篇专访,题目就叫《京虫儿刘一达》,您瞧,写着写着,我自己也成了虫儿。
虫儿是个好词
人虫儿并不是贬义词。在老北京的土话中,虫儿还是个好词儿呢。
在徐世荣先生编的《北京土语辞典》(北京出版社,一九九〇年版)里,专有虫儿的词条。它的解释是:喻指具有专业知识,详知一切的内行。徐先生举了个老北京人说话例子:说起收购旧货,这里头的细情可瞒不了我,我在收购站干过十年,是这里头的虫儿。您看,虫儿是不是个褒义词。在陈刚先生编的《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五年版)里,也有虫儿的词条,其解释是:精通某行业务或知道某行内情的人。陈先生与徐先生的解释大致相同。可见挂在北京人嘴边儿上的虫儿,并非是挤兑谁,而是指谁成了某一行当里的腕儿。
有人把人虫儿比作人精,从词义上讲,这是不恰当的。在《北京土语辞典》里,人精的词条注释是:指特别聪明懂事的儿童,如:这孩子成了人精了,没有他不懂的。《北京方言词典》里,人精的词条解释是:聪明的小孩。显然,虫儿跟人精是两回事儿。人精在北京土话里,只能用在小孩儿身上,形容大人就不合适了。我写的是人虫儿,不是人精,因为这里头没有小孩儿的事。
见到了徐先生的公子
北京土话的词义太丰富。不是长期在北京小胡同里生活过的人,听着确实有点儿费劲。可是,一旦您听懂了,就会越咂摸越有味儿。就跟您喝豆汁似的,刚开始喝,您会觉得它的味又酸又涩,像馊泔水味儿,一旦您喝习惯了,就会觉得它的味儿很有特色。喝上了瘾,不喝,还感到馋得慌。
《人虫儿》拍成电视剧以后,中央电视台准备买断播放权。此片儿要在央视播出,自然要审一下。
审片的时候我去了。审片组的几位专家对这部电视剧给予了挺高的评价。但是对《人虫儿》这个片名儿观众能不能看懂,却有点儿犯嘀咕。因为参加审片的专家里有两位是南方人。
人虫儿?人虫儿会不会让南方人以为他们就是虫子呢?他们的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因为想让南方人听懂北京话,确实得需要解释一番。不过,北京的土话比上海话和闽语粤语要好懂得多。您别忘了,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有许多北京土话经过反复使用,已经被广大受众所认知,慢慢儿地变成了熟语。据说话剧《鸟人》开始上演时,也有这样的疑虑。演了几场以后,也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说起来是一次巧合,参加央视审片的专家中有位徐起先生。他给众人解释了半天虫儿这个词儿的来历和用法。我跟这位老北京一聊,敢情他是徐世荣先生的儿子。我几年前曾采访过徐世荣先生,当时他已七十八岁,身子骨还算硬朗。想不到徐起告诉我老先生已在两年前走了。
大概是受老爷子的熏陶,徐起先生对北京的方言土语也小有研究。这位中央电视台的高级编辑认为,在虫儿这个北京土语前面加上一个人字,很有京味儿特色,只要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虫儿这个词的本义,是能够咂摸出味儿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