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第2版)
》
售價:HK$
74.8
《
啊哈!原来如此(中译本修订版)
》
售價:HK$
63.8
《
部分识别入门——计量经济学的创新性方法
》
售價:HK$
75.9
《
东野圭吾:变身(来一场真正的烧脑 如果移植了别人的脑子,那是否还是我自己)
》
售價:HK$
64.9
《
推荐连接万物
》
售價:HK$
63.8
《
严复与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比较(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165.0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HK$
49.5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西方青少年人文经典(人类的故事+艺术的故事+地理的故事+文明的故事)
★轻松有趣的人文启蒙读物,风靡世界的社科畅销图书
★著名人文科普作家房龙经典作品+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斯扛鼎之作
★历史、艺术、地理、文明全科知识完美呈现,青少年*喜爱的简明人文小百科
★丰富的知识,通俗的语言,精美的插图,青少年拓展心灵空间必读经典
要写一本通俗易懂而又简洁明了的史学著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威尔斯在这本书中完成了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纽约评价》
学校应该努力从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角度来呈现历史,而不是将历史作为一种手段,在成长的一代头脑中培养外在实力和军事胜利的偶像。从这个角度来看,威尔斯的这本书值得大力推崇。
——爱因斯坦
|
內容簡介: |
在《文明的故事》一书中,作者以简洁精练的文笔描述了地球形成的历史和人类发展史。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历史获得一个总体的认识,并感受到作者追求和平、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
|
關於作者: |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尤以科幻小说创作闻名于世。1895年出版《时间机器》,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其史学巨著《世界史纲》影响深远,被誉为“世界之书”。《文明的故事》则是它的大众普及版,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目錄:
|
第1章空间里的世界
第2章时间里的世界
第3章生命的源头
第4章鱼类时代
第5章煤沼时期
第6章早期的爬行动物
第7章最初的鸟类和哺乳动物
第8章哺乳动物时期
第9章猿人、类人猿和亚人
第10章罗德西亚人和尼安德特人
第11章最初的真正人类
第12章原始人类的思想
第13章农耕时代的来临
第14章新石器文化
第15章苏美尔、古埃及与文字起源
第16章原始的游牧民族
第17章最初的航海者
第18章埃及、巴比伦和亚述
第19章原始的雅利安人
第20章最后的巴比伦帝国与大流士一世帝国
第21章犹太人的早期历史
第22章犹太人的祭祀与先知
第23章古希腊
第24章希波战争
第25章辉煌的希腊帝国
第26章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
第27章亚历山大城的博物馆和图书馆
第28章佛陀释迦牟尼的生活
第29章阿育王
第30章孔子与老子
第31章罗马登上历史舞台
第32章罗马与迦太基
第33章罗马帝国的崛起
第34章罗马和中国
第35章早期罗马帝国的百姓生活
第36章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宗教发展
第37章耶稣的教义
第38章天主教的发展
第39章蛮族入侵,帝国分裂
第40章匈奴人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第41章拜占庭帝国与萨珊帝国
第42章中国的隋朝和唐朝
第43章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第44章阿拉伯的伟大时代
第45章拉丁语基督教的发展
第46章十字军东征与教皇统治时代
第47章诸侯反抗与教会分裂
第48章匈奴人入侵
第49章欧洲人的理性复苏
第50章拉丁教会的改革
第51章查理五世皇帝
第52章政体实验时代:欧洲的君主、议会与共和国
第53章欧洲新帝国在亚洲与海外的扩张
第54章美国独立战争
第55章法国大革命与君主制的复辟
第56章拿破仑垮台后的欧洲紧张局势
第57章物质科学的发展
第58章工业革命
第59章现代政治与社会思想的发展
第60章美国的扩张
第61章德国的崛起与对欧洲的统治
第62章轮船与铁路时代的新海外帝国
第63章欧洲在亚洲的侵略及日本的崛起
第64章公元1914年的大英帝国
第65章欧洲的军备时代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66章俄国革命与饥荒年代
第67章重建世界政治与社会新秩序
大事年表
|
內容試閱:
|
第1章空间里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还远远不够。200年以前的人们只知道最近3000年之内的历史;3000年之前的历史,只是一个个传说和一段段遐想。我们这个文明世界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被这样教导并信服:公元前4004年的一天,这个世界突然出现了,至于这一天到底是春天还是秋天,权威人士们众说纷纭。这种近乎荒谬的误解基于希伯来《旧约》的生硬解释,也源于神学式的主观臆断,早已被如今的传教士们摒弃了。人们都普遍认为,就表面看来,我们生存的宇宙早已存在,甚至可以追溯到无限遥远的过去。当然,这些表象也可能存在误差,这就好比将两面镜子放在房间的两头,你看到的房间仿佛永无尽头。然而,那种认为人类生存的宇宙只存在六七千年的观念,已经彻底被抛弃了。
如今,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球体,它呈现出一个稍扁的橙子形状,直径大约为8000 英里本书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很多数据和历史情况等,跟现在的认识具有较大的差距。。大概在2500 年前,就有少数明智之人意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然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地球是一个平面,还对其与天空、恒星、行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今天看来十分荒谬的观点。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以地轴(比地球的赤道直径短24 英里)为中心,每24 小时自转一周,这就是昼夜交替的原因;同时,地球沿着稍不规则且略有变化的椭圆形轨道,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最短为9150万英里,最长为9450万英里。
月亮是绕着地球运行的一个较小球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239 万英里。地球和月亮并不是仅有的绕着太阳运行的星球,除此以外,还有水星和金星,它们分别在距离太阳3600 万英里和6700 万英里的地方。在地球运行轨道之外,除了无数可以忽略不计的带状小行星之外,还有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分别为14100 万英里、48300 万英里、177820 万英里和279300 万英里。这些以百万英里计的宏观数字实在太抽象。如果我们将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距离按比例缩小到可以理解的范围,读者可能就很容易接受了。
倘若将地球描绘成一个直径为1 英寸的小球, 太阳就是一个直径为9 英尺的大球,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323码,也即约15英里,步行四五分钟的路程;月球好比一粒距离地球25 英尺的豌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两颗内行星,即水星和金星,它们距离太阳分别为125 码和233 码。这些星球的周围是空旷的宇宙,直到地球之外175 码的地方,才可以遇到火星。木星大约在1英里处,它的直径为1英尺;土星的体积稍微小一点,在距离地球2英里的地方;天王星在4英里处,海王星在6英里的地方。再往外围数千英里的范围内,只有细微的尘埃和悬浮的稀薄蒸汽,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按照这种比例计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在40万英里之外。
这些数字可能会让人们产生感慨:戏剧人生的舞台是多么空旷与寂寞啊!
在这片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中,我们真正知道的只是地球表面的生命而已。这些生命中,生活在地下的,最深不超过3英里深,可是地表与地心的距离为4000英里;同样,生活在地表的,最高不超过5 英里高。除此之外的茫茫宇宙,空无一物,死气沉沉。
最深的海洋挖掘也仅深入到地下5英里。飞机的最高飞行纪录也不过4英里而已。曾经有人乘着气球飞到7英里的高空,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任何鸟类都不可能飞到5英里的高空,有些小鸟和昆虫试图被飞机带到高空,但在远远低于此高度时,就早已失去了知觉。
第2章时间里的世界
最近50年来,科学家们对地球的年龄和起源作出了很多精确和有趣的推测。由于这些推测涉及深奥的数学和物理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对此进行简单总结。事实上,如今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太过落后,除了主观推测之外,别无它果。从总的趋势来看,地球的估测年龄越来越长。现在看来,地球可能是一个自我旋转的独立行星,而且绕太阳公转已经20多亿年了。也许地球实际的存在时间更悠久,悠久得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
太阳、地球以及围绕太阳旋转的其他行星早已独立存在很久了,在此之前,它们或许只是凌乱散落在空中的一个大旋涡。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中有一些闪闪发光的螺旋状云朵,它们看似在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这就是“涡状星云”。很多天文学家设想,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也曾经是这样的旋涡,它们如今的形状是凝聚作用的结果。这种凝聚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正如我们推测的10亿年之后,地球和月亮才变得清晰。那时,它们的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它们距离太阳更近,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也快很多,
它们的表面还处于炽热或熔化状态。其中,太阳是宇宙中一个超大的火球。
如果我们回到悠远的过去,追溯地球的最初状态,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与今天大相径庭的另一番景象:地球更像是熔炉内的炉膛,或是岩浆冷却凝固前的表层。我们看不到液态水,因为所有的水分都在黄磺蒸气和金属蒸气中化为乌有。在其下方,是翻滚沸腾的熔岩海洋。太阳与月亮的眩光,匆匆穿过弥漫着火云的天空,犹如赤热的焰火飞掠而过。
几百万年的悠悠岁月一晃而过,那一番熊熊火海的热烈景象已经慢慢隐去。天空中的水蒸气化成雨水降落下来,头顶的空气也变得更加稀薄;在这片火海中,那些凝固熔岩的大块熔渣时而浮现,时而下沉,时而被其他漂浮物取而代之。太阳和月亮距离地球越来越遥远,体积越来越小,运行速度也越来越慢。月亮的体积很小,因此早已冷却到白炽温度以下,有时遮住阳光形成月食现象,
有时反射阳光形成满月景象。
就这样,地球在漫漫岁月中极其缓慢地变化着,终于演变成我们现在居住的模样。最后出现了这样一番场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云,于是,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地落在了第一层岩石上。在此后的数千年中,地球上的大部分水依然会蒸发成为水蒸气。而滚烫的溪流会夹杂着碎石与沉淀物,奔腾在凝固的岩石之上,然后冲进池塘与湖泊。
最后,便形成了我们人类繁衍生息的地球。如果我们可以拜访那时的地球,我们的眼前将是如此景象:狂风怒吼,暴雨骤泻,遍地熔岩,土壤全无,寸草不生。狂风的强度超过了最激烈的龙卷风;倾盆暴雨猛击着我们如今温暖舒适的地球,那种情境不堪设想。瓢泼大雨从我们身边倾泻而下,夹杂着岩石碎屑,汇集成一股股洪流,冲刷出一条条峡谷与沟壑,最终将沉积物冲进最古老的海洋。我们可以穿过云层,清晰地看见巨大的太阳从天空掠过,随着太阳、月亮的运行,其后便是频繁的地震与地表上升。如今的月亮一直保持一面朝着地球,可是当初,它也曾大幅自转,展现着自己深深隐藏的另一面。
几百万年过去了,地球年龄越来越大,白天越来越长,太阳离地球越来越远,阳光越来越温和,月亮的步伐也缓慢下来;暴风骤雨的强度变得弱小,原始海洋里的水不断增多,奔流成海,从此以后,我们的地球穿上了海蓝色的外套。
然而,那时的地球上仍然没有生命;大海了无生机,岩石上一片荒凉。
第3章生命的源头
如今众所周知,人类在能够记忆或留下传说之前,生命已经存在,我们是通过岩层中生物留下的痕迹和化石而获得这些知识的。我们发现了保存在页岩、板岩、石灰岩和砂岩中的骨骼、贝壳、纤维、根茎、果实、爪印、足迹等物质,与此同时,原始潮汐留下的波纹和原始雨水冲刷形成的印记也得以保存。我们持之以恒地研究这些岩石记录,才形成了地球上古生物的历史。这些沉积岩并非一层压一层地整齐排列着,它们经历了层层挤压和冲击,早已面目全非,犹如图书馆中屡遭洗劫与焚毁的书页。它们是大批学者奉献毕生精力研究的成果,后人将其整理成册,以供世人阅读。这些岩层估计记录了约16亿年的古生物历史。
地质学家将记录中最古老的岩石称为“无生代岩石”,因为它们上面没有任何生命的痕迹。北美洲有大片的无生代岩石裸露在外,鉴于它们的厚度,地质学家判定其至少经历了整个地质记录的一半时间,即8亿年。请允许我再次重申一下这个意义深刻的事实:自从海洋与陆地首次分开以来,在最初8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地球上没有留下任何生命的迹象。尽管人们可以在这些岩石中发现潮汐波纹和雨水印记,却找不到生命的痕迹。
随着深入研究岩石记录,我们渐渐发现了生命的踪迹,而且越来越多。地质学家将这些古生物痕迹的历史年代叫作“古生代早期”。最初的生命迹象源自比较简单且低等的生命,如小贝类的贝壳,植形动物的躯干和花状头,以及海藻、海虫与甲壳虫的足迹与遗体。有一种很早就出现的动物,形状类似于蚜虫,也像蚜虫一样可以自己蜷成球状,这便是三叶虫。之后,在几百万年的岁月长河中,出现过更为灵活与强壮的海蝎。
这些动物的尺寸都不太大。其中最大的海蝎也只有9英寸长。陆地上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植物和动物都没有;这个时期也没有鱼类和脊椎动物出现的痕迹。实际上,我们可以追溯的所有生命痕迹只是一些浅水生物和潮间带生物而已。如果想知道古生代早期植物和动物的模样,只要从岩石潭或泥水沟中取回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大功告成。我们可以发现,水中的小甲壳虫、小贝壳、植形动物和海藻等,与那些曾经被冠以“生物之王”巨大笨重的古生物相比,相似度大得惊人,只是尺寸不同罢了。
无论如何,古生代早期的岩石没有留给我们任何表明地球生命起源的迹象。除非一个生物有骨骼或其他坚硬的部分,或者它有坚硬的外壳,够大、够重,足以在泥土中留下脚印和痕迹,否则无法留下证明其在地球上生存过的化石。如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小型软体动物,也无法留下任何痕迹让未来的科学家们去考证。在过去的岁月里,类似的动物不计其数,它们生活过、繁衍过、兴盛过,然后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无生代时期的湖泊与海洋,水位浅浅的,水温暖暖的,水中或许出现过大量无壳、无骨的低等软体生物;同时,阳光普照的潮间带岩石和海滩上,或许繁衍着大批的绿色浮藻。岩石记录无法显示过往生命的全部档案,就像银行账本无法记载一个人的全部生活一样。只有当一个物种进化到能分泌出贝壳、骨片、甲壳或硬茎的时候,才可能在岩石中留下些许痕迹,从而被载入史册。然而,人们偶尔发现了一种游离碳,即石墨,它存在于更古老的化石遗迹当中。有些权威人士认为,或许某些未知生物在经历了某种巨大活动之后,才使石墨从化合态中分离出来。
第4章鱼类时代
当人们误认为这个世界只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时候,同时也会误以为各种动植物生来就是始终如一的,它们从来不曾改变,—直都是今天的模样。但是,当人类开始发现并研究岩石记录之后,便开始质疑这种谬论,他们认为很多物种在悠悠岁月中发生着缓慢的进化。这种理念进一步扩展,最终形成了“生物进化”的理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以追溯到无生代海洋中某些极为简单的、几乎没有结构的原始生物形式,是由它们逐渐演化而来的。
生物进化问题就像地球年龄一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苦苦争论的焦点话题。曾经有一段时间,生物进化理论因某些莫名的原因而受到天主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排斥。如今,那个年代已经远去,很多正统的天主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教徒,都可以坦然接受这种更新颖、更开阔的万物同源理论。没有一种生物是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都在进化和成长。在经历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之后,潮起潮落之间出现了生命萌动的迹象,并慢慢演变成自由、有活力和有意识的生物体。
多个个体才组成生命。这些个体都是实实在在的,既不像团状和块状的非生物体,也不像无边无际、一动不动的结晶体,它们具有两种非生物体不具备的特征:可以把其他物质摄入体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还可以不断地自我繁衍。它们摄取食物,繁殖后代。它们生产出的新生命,与自身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当然也有些许差异性。每个生命与其后代之间都有着某种特殊的种族相似性,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不管是哪个物种,还是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这个规律都是通用的。
新生命体之间为什么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如今的科学家都无法解释。相似性与差异性同时存在,与其说这是一种科学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普通常识。如果一个物种的生存环境改变了,这种生物本身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无论在物种的哪一代,都会有很多的个体存在,个体的差异让部分个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同时也有一些个体因自身的因素而难以在新环境中生存下去。整体而言,前者比后者更加长寿,繁衍能力更强,因此种族也更加兴旺,如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该物种的平均适应能力就会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即“自然选择”,与其说它是一种科学结论,不如说它是由于繁衍本能和个体差异而导致的一种必然论断。或许在物种的变异、灭绝和保存过程中,很多力量都在发挥作用,但是科学至今也不能解释其中的奥妙。然而,我们不能否认自然选择过程从生物出现以来就发挥着作用。否则,那就是忽视生命存在的基本事实,或是缺乏普通的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