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HK$
63.8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HK$
86.9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104.5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HK$
261.8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HK$
96.8
《
理论的意义
》
售價:HK$
74.8
《
悬壶杂记:医林旧事
》
售價:HK$
52.8
《
谁之罪?(汉译世界文学5)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扬·弗美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主人公到底是谁?纳兹卡线条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为何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成为数学计算的经典案例?《神秘艺术博物馆》穿越数个世纪,跨越多片大陆,汇集了40部谜样的艺术作品,以独特的视角、**的研究成果深入发掘其中的隐秘,带领读者踏上探索之旅。
|
內容簡介: |
《神秘艺术博物馆》是一场艺术殿堂的视觉盛宴,揭示出世界名作及其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加布里埃尔能否如愿夺得后冠?卡拉瓦乔是在海滩上遭人暗杀,还是因病逝世?“命运”描绘了艺术作品的生命轨迹,探访了创作者波澜起伏的一生。班克西为何小心翼翼地让自己的名字不为人知?丑公爵夫人是否真有其人?“身份”试图找寻神秘的创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揭开未知的身份之谜。“创造”展现出艺术家思维的奇迹,比如X 光照相显示,弗朗西斯科· 德·戈雅的名画《时间和老妇人》画于另一幅画之上,而委拉斯开兹则在原作的基础上重画了《宫娥》,这些艺术的“二次思考”暗藏有趣的秘密。“意义”解读了作品中的符号编码。同样的符号常常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或者只是纯粹出于美学的考虑。以一条狗为例,它能代表懒惰(参见《忧郁I》)、忠诚(参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和社会地位(参见《安德鲁斯夫妇》),也可能仅仅是为了加强写实感才呈现出来。这本颇具趣味性、富于魅力而又发人深省的精彩合集能够让读者开拓全新的视野,更加深入地欣赏大师之作。
|
關於作者: |
埃莱亚·鲍雪隆(éléa Baucheron),艺术史学家、学者和作家,现居于巴黎。
戴安娜·罗特克斯(Diane Routex),作家、出版人,大部分时间在巴黎工作。热衷于摄影,曾就职于纽约powerHouse Books,与他人合作举办过纽约摄影节(NYPH)。作为“布鲁克林年轻电影人”(the Brooklyn Young Filmmakers)团体的一员,曾为四部短片以及戏剧撰写剧本。目前身处巴黎,从事出版工作,继续通过写作探索新领域。
|
目錄:
|
命运
石头巨人之谜
沉默之墙背后
政治与加布里埃尔之胸
寻找一具尸体
一幅真实的肖像?
杜尚死后的戏剧化创举
内华达州中心的禁城
身份
这真是传说中迈锡尼国王的面貌吗?
被遗忘的艺术家与昔日的圣徒
是贤妻良母,还是妓女?
丑得令人难以置信
“拉斐尔没有哪幅画作能像这幅一样引起如此之大的意见纷争。”
三位艺术家,一个签名
伦勃朗隐藏的一面
北方的《蒙娜丽莎》
紧紧跟随世界上最神秘的街头艺术家的脚步
创造
魔力的艺术
解码沙漠里的地质印痕
两个世界之间
勉强的天才
消失的金戒指
神秘的空白
在真实与理想之间
“有谁在吗?”
永远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
意义
在生与死之间
奇怪的典礼
被遗忘的美人的秘密
从欢乐到堕落
掀起阐释风暴
理解的极限
小心,爱情可能很危险!
妻子、绿帽男和桌下的情人
尼古拉?普桑隐藏的宝藏
斯芬克斯之谜
探访卢梭的潜意识深处
|
內容試閱:
|
有没有哪件艺术作品不含任何隐秘?评论家和历史学家一直试图让这些秘密大白于天下,就好像侦探们忍不住要调查扑朔迷离的悬案。但是关于艺术的调查从来都无法结案,因为调查的范围会随着每一步进展不停变动。新线索崭露头角,新视角呈现于眼前,全新的调查领域铺展开来。每一种表现形式里都有一些强有力的元素,这是艺术的特性之一,也赋予其经久不衰的神秘感与吸引力。在许多文化背景下,它的力量源于魔法或宗教,同时也能向政治或社会施压。借助于无声的交流,艺术可以展示、讨好、教化、启发或冒犯人们。艺术作品很少一团和气,几乎总是错综复杂,必须仔细地研究考察才能弄清它们所要传达的讯息和意旨。它们常常无法被彻底澄清,有时甚至是谜团重重。
有些艺术作品会马上激起我们的兴趣,让我们不得不去一探究竟,因为我们早就认定它们是如此神秘(见第58页的《蒙娜丽莎》或第88页的埃及金字塔);因为它们看起来令人费解,布满象征符号,苦苦等待着被破解(见第152页的《忧郁I》或第166页的《爱抚》);或者因为它们属于一种我们不能解码的文化或背景(见第126页的拉斯科洞窟或第14页的复活节岛摩艾石像)。还有一些作品的情况则完全相反,我们自以为对它们已经很了解,但它们之中却包含着我们没有想到的秘密。有些艺术家会玩弄公众的好奇心,故意创作一些能让观者发问的作品,借此提起观者们的兴趣,如此一来便能让艺术家声名鹊起。像班克西这样的艺术家,小心翼翼地保证自己的名字不为人知(见第81页),还有马塞尔?杜尚,设法令作品待到自己死后方才曝光(见第34页),他们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宣传秘技能让其声名大噪。
艺术会用不同的方式对每个人说话,而历史学家、鉴赏家以及普通公众又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进行反馈,用独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映射所见,或根据印象,或依赖感官。没有唯一正确的用来理解或欣赏艺术的方式。理论会衍生出反理论,误导的观念会失去信用,激烈的辩论或许能、抑或不能让我们离真相近一点。本书无意假装解开它所探究的全部谜题。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永远无法穷尽艺术作品的可能涵义:归根结底,我们要学会拥抱神秘。石头巨人之谜
复活节岛摩艾石像
关于曾经在复活节岛——在拉帕努伊语中它叫Rapa Nui——生活过的人们,及点缀岛屿的摩艾石像,我们都知之甚少。复活节岛民为何耗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树立起这些巨石人像?这一直是一个谜题。这座岛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地点之一,仿佛被施了魔咒:其人口数量几个世纪以来日益缩减,关于他们的文明,也只给我们留下了很少的线索。
人们通常认为,生态破坏和两败俱伤的战争是现代才有的发明,但它们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是生命的悲剧,就发生在那占地163平方公里的复活节岛的小世界里。正是它们,毁坏了岛上繁荣的部落:密集开垦土地和森林、无穷无尽的地方战火,这两者合力破坏了环境的稳定,令居民沦落到饥荒的境地。18世纪,当欧洲人抵达该岛时,他们发现的是已然削弱的文明,对西方世界开放更是令它油尽灯枯。整个19世纪,复活节岛人口急剧减少,人们悲惨地遭受了几种当时未知的外来疾病的合力侵袭,在战争中石头兵器又迎头撞上枪支弹药,最终他们沦为奴隶。这就是为什么复活节岛民的文化对我们来说注定要化作永远的谜。他们做过的最惊人之举无疑是用石头创造巨大雄伟的人像,这样的习俗从公元1000年一直持续到1650年。我们知道这些部落只拥有非常有限的生产技术。尽管如此,1993年就记载有886座摩艾石像,每一座石像平均高6米,重达数吨。每一块完整的巨石都是劈自火山口的采石场,再经由难以通行的路径费时费力地搬运到最终放置的地方。当地传说这些巨人一旦被雕刻完成,就会自己走到他们被安排的位置。这样的说法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
同时,考古学家们正专注于研究搬运和放置这些人像有哪些可能的方法,他们的实验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用绳和树干做了雪橇,证明了20人合力便能拖动这些石像并最终安放。他们还表示,利用滚轴和杠杆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过,只有在层级分明、组织有力且动机强烈的文化背景下方能实施这项工程。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这些原始部落这么做呢?
摩艾石像的意义还没有被彻底了解。它们被认为是用来代表杰出的祖先,守护着家族墓地。有趣的是,复活节岛民从来没有阻止过外来者接近石像,这很可能意味着摩艾石像并没有与神性相关的神圣感或禁忌。20世纪,有一名研究者观察到,大部分摩艾石像不是被损坏,就是被推倒在地上。这些破坏行为都是当地土著犯下的,可能发生在部落间的战争中。很明显他们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就一直在丢失传统,而这些不幸的传统如今也已消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