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3分钟漫画墨菲定律: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百科思维方式心理学 胜天半子人定胜天做事与成事的权衡博弈之道
》
售價:HK$
54.8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HK$
76.8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HK$
75.9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HK$
74.8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HK$
64.9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HK$
151.8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HK$
74.8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HK$
185.9
|
編輯推薦: |
本书观点准确、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参阅。
|
內容簡介: |
为深入回答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社会诚信建设、公务员加薪争议、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消费者维权遇尴尬、社会救助、网络安全、科研行为不端等社会热点,精选新华社播发的相关稿件,经编辑深加工,策划出版了《百姓热点大聚焦》这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密切联系实际,解释疑惑,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又提供解决问题可资借鉴的办法和途径,对2014年社会热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观点准确、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参阅。
|
關於作者: |
张百新,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主编有《钓鱼岛是中国的》《廉政热点面对面》《心尖上的民生》《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等著作。
|
目錄:
|
1 雾霾难驱,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聚焦中国大气污染治理
☆霾从何来?——雾霾源解析有望破解我国治霾之困
☆两会代表委员建言大气污染治理
☆向污染之源说“不”:从美国“四乙公司”说起
☆找对“症”更要下好“药”
2 PX,在何处安放?
——聚焦中国PX产业发展
☆我国PX产业发展三问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就PX项目环评答记者问
☆国外如何“安放”PX项目
☆PX上马,公众角色不可或缺
3 如何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聚焦中国社会诚信建设
☆“失信黑名单”逼老赖现身
☆代表委员建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重建诚信,最忌“比烂”
☆社会诚信,除了制度还要有“温度”
4 两种声音为何“泾渭分明”?
——聚焦中国公务员加薪争议
☆三个公务员的工资账本
☆公务员“哭穷”被“吐槽”的背后
☆公务员加薪,两种声音为何“泾渭分明”?
☆公务员收入不能再“雾里看花”
5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怎么走?
——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引领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六部委负责人谈新型城镇化规划
6 技术原因还是利益阻碍?
——聚焦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推进迟缓
☆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进程回顾
☆为什么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推进迟缓
☆住房信息联网会不会引发“抛房潮”?
7 为何法官“买假”也不愿打官司?
——透视中国消费维权尴尬
☆尴尬的维权之路
☆最高人民法院回应消费维权四大热点问题
☆新消法执行要给力
☆“新消法”要成利器,尚须人性化措施配套
8 如何让城乡居民的生活有更大保障?
——解读《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
☆职工、居民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出台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凸显三大看点
☆三位城乡居民的养老心声
☆叫好一小步,期待不停步
9 社会救助“九龙治水”如何破除?
——聚焦新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我国第一部统筹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规
☆社会救助为谁“雪中送炭”
☆专家解读新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用法律手段破“九龙治水”
10 15天接受79名弃婴的背后
——聚焦争议中的“弃婴安全岛”
☆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试水”建立“弃婴安全岛”
☆宽容看待弃婴岛试点 完善儿童福利保障
☆各国保护弃婴权益做法扫描
☆“弃婴安全岛”不是终点
☆多管齐下才能避免弃婴岛叫停尴尬
11 不再“东南飞”,农民工去哪了?
——求解就业和招工“两难并行”
☆农民工就业:中西部地区持续较快增长
☆沿海省份招工困难
☆三个农民工的经历折射出的就业观
☆“招工难”提醒企业转型升级
12 我们离网络强国还有多远?
——聚焦中国网络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网络“不安全事件”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有多远?
☆唯有“自主”,才能“可控”
☆为信息化筑牢“安全篱笆”
13 科学界的“癌细胞”如何切除?
——聚焦打击科研不端行为
☆科研不端行为屡曝抹黑科学殿堂
☆如何切除科学界的“癌细胞”
☆德国如何防科研经费被贪吞挪骗
☆“刮骨疗毒”方能换来科研净土
14 有形之手能否根治银行服务乱收费?
——聚焦银行服务收费新规
☆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新规出台
☆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规范大事记
☆透视银行服务收费新规
☆银行服务收费新规能否为消费者解“气”?
☆遏制银行服务乱收费须常念“紧箍咒”
15 空中的“李鬼”信号为何屡禁不绝?
——聚焦打击整治“伪基站”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打击整治“伪基站”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重大成效
☆揭开“伪基站”非法产业链面纱
☆潜伏在手机边的伪基站
☆整治“伪基站”须打好“围剿战”
后记
|
內容試閱:
|
霾从何来?——雾霾源解析有望破解我国治霾之困
当前,雾霾已成了城市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治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环保首要大事。
但与此同时,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却一直众说纷纭,霾从何来?如何对症下药?雾霾源解析能否破解我国治霾之困?
雾霾难驱,我们究竟能做什么?“霾”从何来,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PM2.5?
PM2.5即细颗粒物。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PM2.5、可入肺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近来我国多地多次发生大范围的空气重污染,社会高度关注。“霾祸”元凶困扰大半个中国,人们不禁追问:空气重污染究竟从何而来?被认为污染祸首的PM25,其真正来源又是什么?
显然,搞不清“霾”是什么,“霾”从何来,何谈治“霾”。
很长时间来,这个治污的基础性问题,始终众说纷纭。譬如,有研究成果称,机动车尾气的PM25贡献只有4%,引起广泛争议。
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目前,中央部委层面对于“雾霾”污染的源头研究工作,已经展开,有望逐步揭开“雾霾”的神秘面纱,这一重要研究手段,就是源解析。
在此前举行的《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启动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坦言,“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首要工作就是搞清污染“元凶”。
“只有摸清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治理才能有的放矢。环保部推开源解析就是力图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做雾霾的源解析,需要一年以上时间的监测,获取大量的监测信息,要做大量的源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监测。
源解析,科学方法如何提升治霾能力?
长期以来,雾霾从何而来,众说纷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源解析工作难度极大,采样范围的大小,研究时间的长短都可能影响其精确性。
“霾祸”元凶为何难查?
按照目前公认的说法,工业污染、燃煤排放、汽车尾气、道路扬尘乃至做饭的油烟、街头的烧烤,都是PM2.5飙升、雾霾频发的元凶,可究竟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却有着诸多截然不同的说法。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源解析工作难度极大,采样范围的大小,研究时间的长短都可能影响其精确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源报告必须基于常规性、持续性的监测数据和解析,但目前国内真正能做到每日采样分析的城市寥寥无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说,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源报告必须基于常规性、持续性的监测数据和解析,但目前国内真正能做到每日采样分析的城市寥寥无几。
柴发合说,按要求,每天都要采样,再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数据处理,才能科学确定来源,但是我们现在往往都是典型时段采样,导致分析结果可能偏差,污染源的判断也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地方的空气都出现了“霾症”,但病灶各不相同,没有一份基于本地情况的,清晰的雾霾“源报告”,就好像治病找不到病因,对症下药无从谈起。
按照目前公认的说法,工业污染、燃煤排放、汽车尾气、道路扬尘乃至做饭的油烟、街头的烧烤,都是PM25飙升、雾霾频发的元凶,可究竟哪一个是“主要矛盾”,却有着诸多截然不同的说法。
如近期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关于北京雾霾污染源的分析报告称,北京PM25的来源中汽车尾气占比不足4%,该结果与北京市官方公布的数值22%以上相去甚远。数据差异的背后,是汽车尾气究竟是不是北京雾霾的重要元凶这一重要问题,因为这将决定治理的方向和次序。
为了防范由于污染源头不清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治理资源浪费,环保部已开始部署污染源解析工作,并且有步骤推进。
把准脉、下对药,解治霾之困
根据环保部的要求,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今年要尽快启动源解析研究,北京市、天津市和石家庄市要在今年上半年前提交初步研究成果,其他地方也要在2014年年底前提交源解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长达10年的上海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在治污中得到有效应用。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说:“为了定性或定量识别大气颗粒物来源,上海逐步构建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与源谱,探索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在常态源解析和重污染快速源识别两个方面均取得进展。”
“常态源解析初步揭示PM25来源,得出空气中PM25本地人为污染排放贡献占八成,交通和工业是重头,基于此,上海制定了180多项有针对性治理措施,”上海市环保局负责人透露。
吴晓青说,对于源解析的结果,各地要组织专家认真分析论证,以权威、科学的方式进行发布,并组织专家做好深入解读,引导公众正确认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