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浪潮将至
》
售價:HK$
86.9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父母们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用好方法。那什么是好方法呢?在我看来,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 ,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
说得更彻底、更准确一些,儿童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说得更具体、更实用一些,就是通过培养仁爱助人、主动学习、 认真负责、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五个良好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指标的实现。如何有效地去做呢?这套“五个好习惯”丛书及《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就是习惯与人格研究专家学者给予您的极为重要的建议。
——孙云晓
|
內容簡介: |
没有爱心的人就没有灵魂。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本书从热爱生命、关爱长辈、让孩子有柔软的同情心、学会爱大自然和动植物、懂得宽容、学会为他人付出、在集体中学会合作和分享、爱护环境、热爱生活这10个方面,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培养儿童成为有爱心的仁爱的人的具体方法,每个章节有生动的名人故事和富有时代感的重要案例,在强调爱的重要的同时,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
關於作者: |
孙云晓,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40余年,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2000年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标兵”称号。
40年儿童教育研究践行者、中国儿童习惯培养与教育第一人、中国图书奖和全国畅销书奖获得者、家庭教育图书百万册销售、新浪微博家教粉丝540万博主。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兼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务。先后主持了 “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了《改变孩子一生的8种教育智慧》 《小学生的15好习惯》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好习惯好成绩》 《尊重从心开始》 《孩子健康生活的6个要领》 《学会分享学会爱》 《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等多本独著、合著书籍,并在中国教育报开设“红外线”专栏。
|
目錄:
|
序 言 培养好习惯的六个步骤
第一章 一切从爱自己开始
顽强的生命之歌
领悟生命的价值
父母要传递正能量
激发孩子悦纳生命
标准要看得见摸得着
两个结合促进习惯养成
第二章 爱父母是做人的基础
尖刀刺向母亲的留学生
让孩子看得见、听得到您的爱
良好家风熏陶爱心
从细微处着手改变
及时检验习惯养成效果
第三章 让孩子有颗柔软的心
一份悲凉的免责声明
同情心形成的三个阶段
主动营造善良和美好
从生活细节开始
同情心要以正义为基础
第四章 爱自然就是爱自己
触目惊心的癌症地图
先培养同理心
关爱动植物始于一餐一饭
在家中营造“小自然”
告别情感荒漠化
不吃小白兔的大灰狼
第五章 宽容让你拥有真爱
爱和宽容是我们的两只眼睛
学会宽容前先说服自己
宽容的三条原则
父母要先给孩子宽容
让心灵感动与温暖
在交往中学会宽容
第六章 付出爱才最快乐
卖羊肉串的新疆大叔
助人为乐的前提是尊重
付出的“三维”标准
帮孩子找到“活教材”
在“做”中提升情感
第七章 在集体中学会成长
一次特殊的考试
增强对集体的感性认识
不损失个性,不混淆是非
让孩子亲手布置环境
着重突破“感情关”
在活动中评价效果
第八章 用爱与大自然共生
3公里海滩50吨垃圾
热爱的前提是了解
在生活细节上下工夫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不给坏习惯留死角
第九章 在分享中感受爱
科学家的成功秘诀
学习分享不要操之过急
分享要有原则
学会分享需要环境支持
手把手教孩子学分享
第十章 热爱生活是爱的源泉
从多次轻生到热爱生命
于细微处感悟生活
最重要的是积极心态
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成功是热爱生活的催化剂
后 记 五个好习惯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
內容試閱:
|
激发孩子悦纳生命
任何习惯都离不开长期坚持不懈的行动。这是因为习惯养成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体不断地去实践,去参与体验,才能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能游泳必须下水”,“比方游泳,先看看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就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向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对良好习惯的养成做了精要的概括,这说明习惯养成的核心在于反复尝试、历练和实践。他还说,习惯是运用和实践的果实,不是想象中的花朵。
父母在培养良好习惯时,核心的任务是要让孩子反复实践,持续训练。以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为例,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孩子们不断地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让他们在家里整理自己的玩具、书本、房间;让他们独立完成作业;承担一些家务劳动;鼓励孩子自己处理遇到的问题,学会与他人交流、商量、道歉、原谅等。
习惯养成既然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具体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强化训练,经过多次反复才形成的;二是就一个人而言,习惯养成是伴随人一生的动态过程。
人的发展是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被人们认可的思想,因此习惯养成自然也是一个伴随人们终身的动态过程。
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持续不断的强化,习惯才能养成。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的良好习惯,也要依赖于长期训练强化才能形成。孩子的生命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变化,悦纳自己的变化,这样孩子才会对自己、对生命更接纳。那些轻易放弃生命的人,最核心的问题是没有真正接纳自己,看不到自身的价值。所以,父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地激发孩子悦纳自己。
1.和孩子一起建一个成长纪念册
在孩子小时候,就可以建立一个这样的小册子,要发挥孩子的智慧和积极性把纪念册做得美观一些。把孩子从出生开始的一些资料积累下来,如小脚印、手印,孩子的婴儿照片,身高变化,成长中的趣闻逸事等,都可以记录在这个成长册中。可以将成长册经常拿出来翻看一下,定期增加新的内容,孩子会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亲情。
建这个成长纪念册要特别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不要是成年人自己建立的一份资料集,如果那样孩子往往对此没有兴趣阅读翻看。可以让孩子在上面写些话,画些图画,孩子对他自己建立的小世界一定会兴趣盎然的。之所以要“定期”,是因为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强化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生命的悦纳。如果束之高阁,纪念册成了“故纸堆”,也就失去了强化的意义。
2.和孩子一起开特长展示会
父母可以不定期地和孩子在家庭中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展示不是比赛,可以各自拿出自己最近掌握的特长,或者展示自己新学会的一首歌,一件手工作品,一道菜,只要是自己最近的收获,都可以展示。之所以说是“最近的特长”、,“特长”“收获”
“最近的收获”就是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这样的和,不同时间里有不同的展示内容。这样,在孩子的不同生命阶段中,他总会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及值得欣赏的地方。在不断的强化中,孩子提升了信心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并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
3.和孩子一起进行有趣的小游戏
热爱生命的人,首先是自信的人,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也能发现他人和世界的独特与丰富。这样的人,总是用欣喜的目光迎接每一天,用坚韧的心情面对遇到的困难。父母可以在家庭中借助一些小活动,帮助孩子们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父母们不妨参考一下:父母还可以发挥智慧,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无论什么活动,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不断地激发出孩子对生命的思考,对自我的悦纳,
让孩子感受每个生命不同的精彩。因此,在培养这一习惯时,要特别注意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里,父母都要做有心人,要多设计各种有趣、好玩儿的活动,不间断地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
4.帮助孩子丰富生命的意义
一些孩子生出自杀的想法,往往是因为他们认为“活着没意思”。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把生命的价值看得太窄,要么把学习当作人生的全部,要么把自己的一个小目标(如买到名牌服装、见到心目中的偶像、钢琴通过 9级、身材好、美貌等)当成了生活的唯一追求。当这些小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们就真的“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看不到生活的精彩和生命的珍贵,只想一死了之。
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悦纳自己,其实就是帮助孩子丰富生命的意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目标,父母可以帮助他认识自己的目标,用平常心来对待各种目标。同时,父母自己也要改变“唯有读书高”的单一人生取向,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兴趣发展,与孩子平等地对话和交流。让孩子们除了读书学习外,其他兴趣也能得到发展,这样他才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探索。此外,父母还要让孩子在感受人生正面(如健康、快乐、成功、幸福等)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有机会感受和体验到人生负面(包括痛苦、挫折、寂寞、疾病、苦难等)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不断强化生命价值的重要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