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308.0
《
进化主义在中国的兴起(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HK$
209.0
《
不废风雅 生活的意趣(汪曾祺风雅意趣妙文)
》
售價:HK$
61.6
《
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新版)
》
售價:HK$
107.8
《
奶奶的半个心愿 “课本里的作家” 中考热点作家孙道荣2024年全新散文集
》
售價:HK$
41.8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HK$
97.9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HK$
63.8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HK$
43.8
|
編輯推薦: |
中国首部关于伪满洲的长篇纪实性作品;作者青少年时期亲身经历。
揭开伪满洲的神秘面纱,向你讲述一段尘封在历史深处的真实故事。
《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生动地记录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在伪满洲所经历、所见闻的真实往事,或震撼人心,或令人扼腕,或触目惊心,或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
內容簡介: |
《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讲述了一个穷孩子赴伪满洲国读书时,历受日本奴化教育寒窗十载期间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中所叙都是真实历史,所有人物、背景,均为作者亲闻亲见和亲身经历。书中时间、空间和人物有连有断,由五部分组成:(一)小镇风情,苦涩童年;(二)童年的梦,伪满洲国内的罪恶;(三)日本正统教育,强行自幼奴化;(四)大和精神已潜移默化;(五)伪满洲末年乱世。
|
關於作者: |
过客,本名宋永林,国家退休老干部。祖籍山东,1930年生于河北,童年随养父到黑龙江,因缘际会成了伪满洲那段历史的见证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曾代表中国赴巴黎参加公约谈判。
|
目錄:
|
一 盐路小镇
盐路小镇
受雇五叔家
买鱼的差使
园中捕鸟
二安去上学了
二 梦下关东
七叔来了
与母亲告别
牛虻
山海芙的旅店
听北大荒的故事
去北大荒的三种人
山海关的黑帮
火车上
齐齐哈尔的姥姥家
最后一站
我的新家
三 无形奴化
日语比赛
于老师之死
张妈的故事
考上国民优级学校
差一点去日本
“假日本人”——大川的来历
考题风波
国民高等学校的开学典礼
单国成被打
方圆华被训
日语学习的重要性
国高学生在小城的地位
野外军训
义务劳动
马场纪事(一)
马场纪事《二)
马场纪事(三)
国民道德课
田中学监
四 心往东洋
春予的来信
思想犯
对日本大学的憧憬
国高军训
看瓜老汉的惊人消息
林焕如归来
学校解散
五 满洲末年
来了苏联红军
日本弃婴
被遗弃的日本妇女
丁盛与妙子成亲
混乱的满洲
等待未来
后记
|
內容試閱:
|
在冀东平原东部,离渤海湾捞鱼尖码头十八里,有一座古老而朴实的小镇,毗邻大清河盐滩。它在海边这片半盐的土地上,满面风尘,已默默地站了几百年,从清朝开始就成为官盐督监和流通的要塞。
这块地盘继清朝之后,英国占领过,日本占领过,盐衙门高墙围铸,戒备森严,门前日夜荷枪加刺,使路人见而生畏,不敢正视。盐衙门的名字,清朝称大清盐监,英国称盐务局,而日本叫盐管所,但其职能却相同,都是对大清河盐港进行强制掠夺和统治。
随着大清河盐港的开发和通商,沿盐途靠盐业为生的生意人也逐年逐代增多,从而就形成了这条长达百里的盐路。自然,小镇也伴着岁月而倍加繁华兴旺。至于说小镇何时为鼎盛,今日已无法考究,但据我童年的记忆,时值20世纪30年代初,小镇仍是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为周围几百里以盐货为主的贸易集散地。
小镇中心有一段井字形街道向四面延伸,沿街挤满了各行各业商户,有杂货店、烧锅、油坊、饭馆、客栈、木匠铺、裁缝店、酱菜园,还有当铺和鸦片馆。烧锅和当铺的资本很大,都是围墙高筑、门市装潢,院墙四角炮台林立,抬头望去,足给人以威慑感。
小镇南面是一片与农田相接的开阔地,有一座规模不小的药王庙,庙对面有一幢戏楼,是供庙会祭典演出用。
例年按旧习都有一场庙会,日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八,历时半个月,赶庙会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上万人将小镇包围得水泄不通,镇中街道,人头攒动,如沸腾的油锅,从日升到日落,人群擦肩接踵,络绎不绝。
庙会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吃穿用可说样样俱全。做生意的来自各方,其中有来自北京的王麻子剪刀,有来自天津的雪花膏、绸缎花布,有来自唐山的瓷器,还有来自沧州的魔术和马戏。尤其是在戏楼周围,小贩们就地卖就地睡,小帐篷如蘑菇群,因地下水浅,很容易就地取水,给人的生存极大的方便。
在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庙会上还有卖棺材的,大小规格的棺材紧相排列,酷似一片野荒坟,一看就使人毛骨悚然,不敢正视。还有从河南来的讨饭花子,成群结队,携家带口,他们多栖身于农家场院的篱笆旁,或蜷卧于商户的大墙角落,日出赴会乞食,日落负布袋而归。老辈在宿地埋灶取火,待年壮人乞来的各种花样食品下锅。
距我家不远处,有一家三代露宿在一家富人外宅的避风墙下,是我几乎每天日落后必去围观的一景,我很羡慕他们一家的和谐和自由自在。其实更诱惑我的还是锅中翻滚的那杂烩的香味,因为我家的薯干和糠饼实难下咽。
每当夕阳将下,从庙会乞食而归的儿孙们,身背布袋满载而还,全家围灶席地而坐,老奶奶满脸堆笑,眼盯着小孙儿从布袋向一只小条筐中掏掷着各种乞讨来的食物,其中有肉骨头、猪尾巴、牛杂碎、破饼碎馒头、粉头、断挂面,还有红萝卜、白菜叶。
老奶奶提筐到井台洗净切断,回头一并将什锦食物倒人翻滚的汤锅中,等不许久,锅又沸腾,时而猪尾巴上浮,时而大骨头沉下,时而红萝卜被翻上,时而绿菜叶被压下。老奶奶在滚腾的锅里撤入一把盐粒,再加上半大勺子辣椒面,满锅的什锦汤浑成一体,眼看着在汤面上形成一层油汪汪的油花,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待饭后,日已落山,那种忙碌和热闹的场面,顿时宁静下来,小孙儿裹着一天的辛酸和疲倦,一头倒在老奶奶的怀里,但他不是欲睡,而是闪忽着一双大眼,相对无言地在沉默和向远方凝视,从神态透出几分无奈。凭童心相通的直觉,他肯定是为夜里露宿而踌躇和恐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