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你好吗?(一封写给妈妈的“控诉”信,日本绘本奖作品)
》
售價:HK$
42.6
《
保守主义:为传统而战
》
售價:HK$
154.6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HK$
112.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HK$
88.5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HK$
66.1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HK$
65.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HK$
177.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HK$
109.8
|
內容簡介: |
作者通过7年的深度调查,从15万份真实的案例中列举了一系列焦虑的基本类型以及表现症状,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引发焦虑的原因。他用有趣的案例,简洁精准的语言,向你揭示了引发我们愈加焦虑的核心因素,总结了一系列方法,力求使我们减轻焦虑,乃至避免焦虑。剖析的这些原因以及调节方式正是如今人们所急需的。
焦虑是由紧张、焦虑、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能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
其实,每个人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症状,它可能是关于你的家庭、你的事业、你的生活等等,正常的焦虑情绪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突发的事情,但是长期的焦虑情绪却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那么建议你用这本书来调整你的焦虑情绪!也希望这一本书可以让你从此告别焦虑!
|
關於作者: |
高原:学贯中西的潜能开发大师,中国图书“潜意识”类题材最畅销的作家,他继承了全球著名的励志大师、潜意识专家如詹姆士.艾伦(JamesAllen)、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托尼.罗宾斯(TonyRobbins)、齐格.齐格勒(Zig
Ziglar)和厄尔.南丁格尔(EarlNightingale)等人的思想理论与实际经验,在潜能引导、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提升、自我改变的知识阐释上受到了百万读者的认可。著有畅销书《潜意识》系列、《自制力》、《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等,他的每一本书都斩获“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荣誉。
|
目錄:
|
序 每个人都会焦虑!
第一章 认识焦虑与测试焦虑
◎不治之症?
◎焦虑无处不在
◎认识焦虑和它的主要表现
◎简单的测试方法
第二章 人为什么会焦虑?
◎“我是谁?”
◎“我害怕失误!”
◎“未来在哪里?”
◎“无人认可我!”
◎“我的理想是骗局!”
第三章 压力,还是压力
◎焦虑的镜子
◎钱总是不够花
◎时间太紧张了
◎车子,房子和孩子
◎“我停不下来!”
◎忘掉追赶者
第四章 脱疆的欲望
◎害怕得不到
◎占有的冲动
◎什么时候是个头?
◎你需要“禁欲程序”
第五章 我的失控综合症
◎一次致命的误诊
◎你为什么失控?
◎假如再来一次
◎痛苦的恢复计划
◎失控综合症测试表
第六章 完美主义者的强迫症
◎自我加压导致的焦虑
◎负罪感
◎“每个细节都要符合我的期待!”
◎看什么都不顺眼
第七章 特定恐惧
◎“特定恐惧”是什么?
◎危险的社交
◎压力是魔鬼
◎过分的自我保护
第八章 解开最深的绳结
◎好工作与坏工作
◎永远不要“过度期待”
◎“我总是做好最坏准备!”
◎心灵按摩术
◎重要的是你将来的计划
第九章 不焦虑自我调节手册
◎第一课:让压力迅速释放
◎第二课:享受过程吧?
◎第三课:失控之前的重要工作
◎第四课:排除特定意识的干扰
◎第五课:克服社交恐慌
◎第六课:构建属于你的美丽心情
后记 走出迷茫,让你不再焦虑
附录 克服焦虑的200种方法
|
內容試閱:
|
我们为什么总焦虑?
在今天,也许没有几个话题能像“焦虑”这样引发如此之大的共鸣。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几乎每个人都会焦虑。或者说,所有的人都处在焦虑的“辐射圈”内,不断地从边缘被向内吸引,以至于逐渐加重。
人们的心声是相通的:
“请告诉我,怎样才能不焦虑?”
有些人告诉我,他们常常会在噩梦中惊醒:千奇百怪的梦境让他们惶恐不安,而且重复光顾,难以摆脱。
有些人莫名其妙地恐慌,不清楚究竟为何,但有一点体验是深刻的:他们缺乏安全感。
有些人日复一日失眠,随时处在疲惫不堪的状态当中,每到晚上就睡不着,但到早晨就开始困乏,对工作缺乏兴趣,只想好好睡一觉。
有些人呼吸困难——这是不定时的,在压力面前,他们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渴望释放,但又没有良药,在与压力的对抗中疲于奔命。
这些都是焦虑的表现,它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就像在心灵的最深入注入了一针“毒剂”,缓慢地发生作用,直到“毒素”渗入血液,流遍全身。这时,我们会突然发现自己在某种变幻莫测的不良情绪中难以自拔了。
严重焦虑的人随处可见,他们主诉:“我感到控制不了自己,我发现自己的精神即将失常,我每分每秒都坐立不安,头胀欲裂,好像马上要失控了。我做事情缺乏耐心,只想迅速成功,就连一秒钟都不想等!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容易愤怒,极难集中精力;即便我已连续睡了12个小时,还是非常疲劳,这太可怕了!”
在具体的原因分析中,有人的纠结都集中在一个字上:钱。“钱不够花”成为他们每天最大的忧虑。
对此我们进行了长达7年的调查采访,我和我的调查小组接触到了超过15万份真实案例,至少有30万人向我们坦露心扉。我们的交流触及心灵——那是内心最脆弱的部分。人们谈到最多的就是金钱,物质的压力让焦虑变得如此现实,几乎每分每秒和每一件事都能跟钱扯上关系。
“不焦虑是不现实的。”上海的王鹏对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想买房就要挣更多的钱,就必须加倍努力工作。收入在提高,但总比不过房价的上涨。我每天都在担心很多事情,由金钱压力引发的连锁压力,让我有点吃不消了。”
尽管才31岁,但王鹏已经感受到了明显的中年危机。他是做IT研发的,加班加点是正常的事,到处出差也实属“小菜一碟”,所有的时间都不是他自己的。稍早的时候,通宵工作然后只睡两小时就生龙活虎了,可从去年开始,他觉得身体变得衰弱。
他说:“我担心自己患上大病,因为疼痛和不适纷纷袭来,但查来查去却只查出一个亚健康。我面临各种选择,站在十字路口,什么时候攒够买房子的钱?就算完成这个目标,还有下一个更大的目标等着我,人生就是艰巨任务的集合体,我突破不了这个怪圈。”
还有一些人是“伪焦虑”——这也占了相当一大部分比重。他们看到什么负面信息都主动往上凑,像飞蛾扑火一样“投身”进去,并且把事情往最坏处想,将最糟糕的结果与自己联系起来。
北京的张兵有一段创业失败史,自此以后他就开始患得患失,什么也不敢做。他说:“当我看到股市的下跌时,我就联想到了自己的过去,经济开始下行了?那我的房子是不是会贬值,收入是不是会下降?”张兵的情况在“伪焦虑”人群中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他有时会做噩梦,梦到自己失业了,老婆与儿子无处可去,只能回陕西老家。而他丢掉了在北京的一切机会,努力了20年的事业化为乌有,他两手空空,站在大街上徒叹奈何。
类似张兵的情况是很多的:“假如房价崩溃了,我该怎么办?”“公司要裁员了,会不会有我一份?”“钱在贬值,我是不是该从银行取出来,做点别的生意?”“同事出了车祸,这对我是个打击,我不敢开车了,总是害怕自己也会撞车,怎么办?”
这些人总想到“最坏的事情”,然后幻想它们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焦虑的种子就埋在了心底,随着联想的深入,它们生根发芽,在内心茁壮成长,直到塞满整个“房间”,变得难以根除。
还有一种形而上的焦虑——它不易发觉,但真实存在,并不时跳出来发作。你会想:我究竟想要什么?我做的这一切是我的心声吗?如果弄明白了自己究竟要什么,也可以去除焦虑,问题是人们总是无法明白。
我养了一条狗,它有足够的时间享受阳光,定点领取美食,并且不用付出任何劳动——只要不对我的家庭成员构成威胁就行了。显然,狗的生活如果提炼出来,足以让这个世界99%的人羡慕:如果我也能这样,我干嘛还要焦虑呢?
你看,这就是此类焦虑的本质:我们总要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它们毫无乐趣可言。
情感焦虑的有关案例在我的数据库中占到了49%,几乎是所有焦虑案例的一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情感和感知越发细腻,自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关注高品质的生活,每个细节都要尽善尽美。一旦不如己意,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当然,更多的情感焦虑来自于一些“达不到及格线”的情况。广州的李文对我说,他的焦虑来自他“快要崩溃”的婚姻。事实上,他有一段相当长时间而且外人极为羡慕的婚姻生活,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一切糟透了。妻子的脾气实在太坏了,这是造成他焦虑长达8年的根源,进而深深影响了他的生活,改变了他的人生。
“我无法预料她何时大发雷霆,把事情搞坏。在商场的试衣间,她会突然大声吼我为何不按她的要求去做,比如我认为一件牛仔裤颜色不好不想购买时,她会怒斥我的审美观。就连导购员也委婉地告诉她:‘女士,请让你先生自己选择。’我为此深深恐惧,每天活在阴影之中。”
但是,当我奉劝李文,他可以选择离婚来摆脱困境时,他却摇头否定。离婚的念头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或者说,正因为他无法做出离婚的决定,才使自己陷入两难之地。一个人如果在问题面前找不到出路,没有解决的办法,就会被焦虑困扰,成为一个情绪存在严重问题的人。只不过,有些人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可以把它压制很长时间;有些人则无法管理它们,最终爆发出来——没人能预料这个时刻,因此,焦虑十分危险。
显然,这是一个焦虑无所不在的年代。当你失意或生病时,或许你会听到一句“普世安慰”:“嘿,想想世界上那些不如你的人吧,他们比你惨多了!”但事实上,这样的安慰效果轻如鸿毛,因为那些比你还惨的人,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你。既然你无法对他们的痛苦感同身受,又如何减轻你的痛苦呢?
也许我们只能用身边事例进行类比,才能对于内心的焦虑略作平衡。比如:“我们领导上个月喝酒进了医院,现在还没出来,所以虽然他扣了我的奖金,也从不给我涨薪,但我没那么生气了。”这样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更多的往往不是身边人的倒霉之事,而是他们比自己更加“发达”了:
小时候和我一起玩的谁谁,他现在是处级干部,而我还是小科员。
在高中时成绩还不如我的谁谁,他的生意已经做到了海外。
邻居家的谁谁,他长得丑极了,却娶了一个貌若天仙的老婆。
大学时经常被我欺负的谁谁,现在开着豪车,住着大别墅,经常打电话向我炫耀,快把我气死了。
诸如此类,我们时常被这样的信息困扰,然后郁闷,最后焦虑。我们把大部分的生命过程都当作等待忽略掉了,没有重视那些可以观察人生本质的机会,却只看到了这些刺激神经的结果,并且为之神伤。
为了缓解焦虑,有的人选择了香烟、酒精甚至毒品。有的人希望短时间内做成一些事情,人为增加压力。更有的人感到绝望,他们认为未来没有希望,于是做出不可思议的奇怪之举,甚至走上极端。
“怎么会这样?”类似的疑问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情绪焦躁并让行为失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