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国通史(全六卷)
》
售價:HK$
985.6
《
慢慢变富66招
》
售價:HK$
53.8
《
战国竹书复原综论
》
售價:HK$
98.6
《
走出内心的深渊:快节奏人群心理疾病与健康指南(原书第3版)
》
售價:HK$
77.3
《
如何成为一家千亿公司
》
售價:HK$
76.2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HK$
77.3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HK$
54.9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HK$
109.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传承医道为主线,讲述了两位广东客家中医学子,在湖北任之堂跟师学医的故事。在进入第三阶段跟师后,正逢暑期,任之堂开始真正热闹起来了,众学子,中医高手,齐聚一堂,交流碰撞,争相献宝,共同见证任之堂七周年庆……跟诊之余,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讲课,将任之堂的脉法心悟、用药精髓、临证经验,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并在中医界开创一股“跟诊风气”,使大家也纷纷效仿,写跟诊心得,再现中医薪火相传的道统。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书籍,将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以通俗的文字,由浅入深,娓娓道来,行文流畅,如盘走珠,一气呵成。谈方论药说理法,日日丰富;讲学修德养心性,篇篇精彩。适合所有关注中医、热爱中医的人士参考阅读。
|
目錄:
|
引子 到生活当中去悟
第一部分 跟诊日记
第1天 一扇升降之门
◎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用升降来立法
第2天 学医的次第
◎悟比看书更重要
◎药王的发心与医圣的立愿
第3天 奇效良方——止痒六味
◎巧用天麻钩藤饮治咳
第4天 《医林改错》中的两个方子
◎少腹逐瘀汤治痛经
◎会厌逐瘀汤治声带息肉
第5天 发表通里治牛皮癣
◎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第6天 补中益气治尿频
◎夏季无病常带三分虚
◎下陷者,升举之
第7天 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
◎通肠温心治背凉、腹胀
◎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升降不放松
◎脏腑阴阳气血循环图
◎三杯水中论阴阳,太极图里藏五脏
◎滋水涵木与疏肝降火
◎早期心病治胃,晚期胃病治心
◎草医郎中的丹参槟榔饮
◎老中医心传——痛泻要方治小儿百病
◎种庄稼的医理
◎暖肝煎暖的是肾
◎太阳当空照,寒云自消散
第8天 吊痧止痛效果良
第9天 任督反转,五大原因
第10天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腰背冰凉要强心温肾
第11天 用风药治疗腹痛泄泻
第12天 治脂肪瘤消痰还要强心
◎夏三月养生要“无厌于日”
◎白芥子消皮里膜外之痰
第13天 通经下血川牛膝
第14天 风药之妙——解表治泻止痛
◎情绪发泄也是一种透邪外出的办法
第15天 进与病谋,退与心谋
◎轻度食积鸡矢藤,重度食积扣子七
◎下乳不在通,而在助睡眠
第16天 黄连温胆汤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看似无情却有情
◎端午节前采艾叶
第17天 重用白鲜皮治皮肤病
◎痤疮面斑背后的五脏失调
◎夏天养生要“无厌于日”
第18天 晚上锻炼是背道而驰
◎通因通用治出血
◎用通腑法治疗肩周炎
第19天 《伤寒论》把禁生冷放在第一位
◎为何张仲景要不厌其烦交代饮食禁忌
◎肩凝散治冰冻肩
第20天 甘草泻心汤治口腔溃疡
第21天 用杀虫药治疗口腔溃疡的思路
第22天 重用生白术通大便
◎治病如同用兵
◎小肠的一大动力来源于心
第23天 学医心得——信求疑悟行
◎用心抓药,核对签名
◎医道非商道
◎成败在于细节
◎一切法从恭敬中求
◎取类比象用竹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厌熟二字乃学医最大障碍
◎悟为学医众妙门
◎步步是法,步步是度
第24天 扁平疣的几种治法
◎牢抓心肾不放松
◎艾熏扁平疣
◎五花八门的治疣法
第25天 中医调升降,就是调那团气
◎胁痛多因生气起
◎蛋黄大小的肉疙瘩
◎寻常中药治关节肿痛
第26天 要不死肠中无滓,要长生五脏常清
◎单味番石榴叶治泄泻
◎大自然恩赐最好的礼物——阳光
◎养生大道,治病大道!
第27天 治小儿病首调气
第28天 减肥要让身体处于阳化气的夏天状态
第29天 以道御术,以德育人
◎把经典读到骨子里面去
◎石上坐三年的勇气
◎强心肺治鼻炎
第30天 管住你的嘴,迈开你的腿
◎一竿子插到底,学医才能学出些东西来
◎通肠利水治脚肿
第31天 明清以后,医案最妙
◎白睛溢血选桑叶
◎尝药穿破石
第32天 治疗腰部偏于治肾,治疗膝部偏于治肝
◎疳积的小孩喜欢抠鼻子
◎痔疮要有药引子——地龙和猪甲
◎苍术乃健脾圣药
◎宣发阳气治尿床
第33天 子宫肌瘤要“远寒凉,近温暖”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颈部的筋也要靠肝来疏泄
第34天 《中医人生》里的一个故事
◎鸡矢藤加淡竹叶治小儿食积哭闹
◎灯心草治小儿夜啼
第35天 尝半夏
◎银翘片与丹参片治风湿疙瘩
◎血竭粉配大宝消斑痕
◎神农尝百草的精神
第36天 游医之祖方——黄鹤丹与青囊丸
第37天 初咳属肺,久咳顽咳属肾
第38天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39天 点蚊香开窗户的启发
第40天 任之堂七周年庆
第41天 五倍子粉外敷止汗有效
◎麦冬贴神门治失眠盗汗
◎虚劳多汗要止语——多言耗气
第42天 学医要不断回炉再炼
◎指上成形,心中领悟
◎一次又一次的讲课
第43天 重剂起沉疴
◎元胡止痛,苏梗降气
◎木香醒脾,山楂消积
第44天 张锡纯的愿力
第45天 白癜风四药
第46天 烦恼线与悬针纹
◎巧治悬针纹
第47天 吊痧的理论依据——《黄帝内经》
◎现场见效的吊痧法
第48天 活用逍遥散
◎逍遥散不拘于一症一病
◎头晕眼胀膝盖痛,从肝治疗也有功
◎社会大背景下的用药启发
第49天 小儿病看家庭教育
◎小儿常见病有二
◎小儿舌根厚腻,反映肠道有积
第50天 经典背完后,在关键时刻你是会开悟的
◎为学之道,如逆水撑舟
◎书背进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第51天 跺脚与震法
◎从生活小事中看跺脚
◎《醉花窗医案》的启发
第52天 秋冬养阴开膏方
第53天 时病重苔,杂病重脉
◎地图舌用参苓白术散
◎一味苍术治湿邪下注脚痛
◎舌下静脉瘀紫,用血府逐瘀汤
第54天 治下肢水肿的三个思路
第55天 乙字汤加味治痔疮
第56天 一个出色的医生,走到哪里都是一所医院
◎言语骗得了人,脉骗不了人
◎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第57天 王老师的整脊二十一字诀
第58天 中医聊天也在诊病
◎没有焦虑不成病人
◎十分钟治愈了疑难病
第59天 郁脉用药有技巧
◎精子要培土来养
◎风药、气药与祛湿药
第60天 西医重诊断而轻治疗,中医重治疗而轻诊断
第61天 病症繁多抓主干
第62天 右关郁重用木香
第63天 用药三步走
第64天 大剂量用药心得
◎小儿退热,柴葛解肌汤
◎失眠用半夏秫米汤
第65天 人有三宝——精气神
◎虚劳用建中汤
◎三宝汤调形气神
第66天 两味疏肝解郁的良药
◎乳腺增生用橘叶泡茶
◎玫瑰花有三大好处
第67天 身体阳气到不了的地方,那地方就要出问题
◎寒热不对流,痰湿便郁阻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第68天 把身体当成自家一亩三分地来耕
◎持脉之道,虚静为宝
◎病重不重是第二位,心态好不好是第一位
第69天 身是一扇门,骨是一把锁
◎拉筋、拍打、正骨
第70天 民间郎中辛医生
◎二阳之病发心脾
◎重用山茱萸敛汗
第71天 人生要逍遥,不为病烦恼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脉独大则顺其性,脉独小则养其真
◎一味玫瑰花相当于逍遥散
第二部分 学术交流会实录
中医研究会开课了
◎开方用药就是在开升降
◎粥油最养人
◎用黄连温胆汤的三个层次
◎万病之毒,皆生于浓
◎学医读书抓眼目
◎足球大的松节
◎寒热对流与大气一转、通肠降浊
◎中医治病用的是智慧
◎未议病先议人
◎通肠八药
夜话过敏性鼻炎
◎几种针灸方法治鼻炎
◎打开窗户,才能通风透气
◎肺心有病,鼻为之不利
◎制阳光,消阴翳
◎杏仁、通草,把阴湿之邪往下收
◎重用芡实把脾精往下收
◎一个西医医生对中医看法的前后转变
◎慢性鼻炎方
◎“阳化气,阴成形”的过程
刘博士讲妇科
◎天地万物皆吾师
◎山楂消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与乳腺增生
◎生炒麦芽治泌乳
◎卵巢早衰用胎盘
◎卵管不通要疏肝
◎妇科用药有诀窍
邹医师讲针灸
◎银针一出胃痛医
◎盘龙银针
◎行针的四层境界
◎《黄帝内经》的行针原则
◎针灸取穴有升降
◎胆囊炎取阳陵泉,癫 发作扎涌泉
◎内关穴相当于枳壳、桔梗、木香
◎天道、陶道、鬼泣穴
中医研究会第四次讲课
◎鼻炎大方
◎痰湿总方二陈汤
◎天下中医是一家人
◎心血管疾病的协定处方——温胆汤
◎从十个方面来用温胆汤
◎温胆汤的加减变化
◎时代病,时代方
◎王老师的整脊心法
◎以前治后,以腑治腰
◎降咽食管胃浊气,治好颈椎病
◎强心通肠——一上一下治盗汗
◎补阳还五汤是左右对流气血治中风偏瘫
◎两个外治方治口腔病
◎肾虚牙痛重用骨碎补
◎少商放血治咽痛
◎扭螺丝钉的启发
◎胃炎散的理法
◎手拈散与惊食症
◎通肠六药去陈莝
◎黄芪防风汤治脱肛
老王谈秘方之一
◎大蒜煨热治腹痛
◎蒲公英也可治白睛溢血
◎蓖麻子治面瘫
◎三白五虫汤
◎透刺针法治失眠
◎带状疱疹取至阳穴
◎肉桂治疗口疮
◎冻疮就用千里光,煎汤外洗效果良
◎痔疮外洗方
◎郁症汤
风药纵横谈
◎为何使用风药
◎风药的沿革
◎治病须明确病位
◎风为百病之长
◎风药治疗的证型
◎风药的作用与种类
◎风药的升降及药量
◎慎用风药
◎风药应用的案例
◎孙师与余老师的对话
老王谈秘方之二
◎四逆汤合四神丸治腹泻
◎颈椎病合方
◎哮喘痰多小青龙
◎吴茱萸汤治头痛
◎补中益气汤治免疫力低下
◎良附丸治老胃病
◎五香丸救人无数
第三部分 跟诊风
那些天,我们在任之堂学习的日子
任之堂游学之旅
后记 传承医道
|
內容試閱:
|
引子 到生活当中去悟"引子 到生活当中去悟
老师的《万病从根治》这本书中有大量精彩的中医感悟,这些感悟很重要,可掌握这种感悟的思维更重要。中医源于生活,我们不单要从生活当中看到闪亮的医理,还要把医理用到生活中去。每天的生活小事背后,都有深奥的道理。
老师经常叫我们要养成这种思维习惯,没事要多到外面去观观山,看看水,望望天上的云彩,再到微观世界里面去,看看蜜蜂怎么采花,蚂蚁怎么搬家,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甚至去感悟水是怎么变成云彩,空气又是怎么凝成露珠的……这里面都有门道,这些“众妙之门”,只要打开一扇,就受益无穷了。
在第三阶段的跟诊中,老师把这种悟性思维,有别于感性与理性思维的东西教给我们。我们才发现老师给我们的不再是一条条鱼了,而是一招招捕鱼的技巧。
授人以鱼只饱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惠。
《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的社会,中医就是在这片沃土里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即便是在耕田种地的过程中也蕴含着非常深奥的医理。
比如,农民种菜,种那些根薯类的作物,如地瓜、山药、马铃薯等,首先就要深翻土,这样根薯类的作物才能最大限度地顺其性,把根往土壤肥沃的深处生长,就能够结出肥硕的根薯来。
如果种的是瓜类的作物,比如丝瓜、苦瓜、黄瓜等,你就要给它搭一个棚,这些瓜类的作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顺其性,把藤条往瓜棚四面广阔的空间攀沿,就能够结出很多瓜来。
各种草木都有它生长的习性,有喜阴,有喜阳,有喜湿,有喜干,有冬季生,有夏季长,农谚说:“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只要能够顺应这些草木粮食的生长习性,就能够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岳美中老先生,很喜欢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来谈养生治病。“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尊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固,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岳老感慨道,若医者治慢性病,懂得顺木培土一法,思过半矣。
我们看完这段话后,感触很深。老师常说的“顺其性,养其真”,这在农学里就能得到最完满的诠释。
老师常跟我们说,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以人居其中。人体之中,肝木、脾土为贵,以肝木、脾土居其中故也。治病就是要顺肝木之性,养脾土之真,使得中焦斡旋,生生不息。常用加强版逍遥散与“脾三药”山药、芡实、炒薏苡仁。
在顺其性的基础上,养其真就很简单了。养其真说白了,就是人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困了累了就要休息。很多人都知道养其真,虚了都知道去进补,生活富裕了,都知道把饭菜搞得很丰盛,但这些养其真的做法,如果没建立在顺其性的基础上,就变成壅补呆补了。结果制造出更多的时代病,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
这就像没有给瓜类作物搭棚,却一下子给它上很多肥料,这些瓜类怎么能放开手脚来成长呢?所以老师把顺其性放在第一位,把养其真放在第二位。即便是要培补,也要通补而不壅补。要让五脏元真通畅,不能让六腑有丝毫阻滞。这点是任之堂医学精华中的精华,只不过很多人没有领悟到而已。
农谚有种说法叫:“深耕胜浇水,搭好瓜棚胜施肥。”这深耕松土跟搭瓜棚,都是给植物更广大的生长空间以顺其性,在顺其性的前提下,当你发现蔬菜的叶子干了,你去浇点水;黄了,你再稍微施点肥;有杂草了,你再锄锄草,这样就不用操心,只等收获了。
那么,在人身上要怎么摸脉定药,以“顺其性,养其真”呢?
老师传出了脉法中最重要的一句心得,这是任之堂的不传之秘,是秘诀中的秘诀——脉独大者要顺其性,脉独小者要养其真。
《黄帝内经》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老师一般不轻易传这句话,我们在任之堂学习了近半年,老师在一次偶然之中为我们道破,我们豁然开朗,以前的谜团一一扫破。古人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句话绝对称得上是正品的真传。
老师说,持脉之道,知脉过与不及之理,思过半矣!
过,就像植物生命力旺盛,但周围的空间又不够它舒展。在人就会体现出脉独大之象,脉独大就要顺其性,这种作物就该给它搭棚深耕。
不及,像植物营养能量不够,呈萎缩枯黄状态。在人就会体现脉独小之象,脉独小就要养其真,这种作物就该给它施施肥浇浇水了……
“合浦之蕴珠,光华非不灿烂也,不有鲛人之识,谁为珍而藏之。昆山之璞玉,泽色非不温润也,不经玉人之剖,谁为取而用之。珍藏之秘本,济世之良方,非不屡获奇效也,不赖先达之传,又谁为应验而广播之哉。”
古人云:“饶你聪明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如果不是老师一步一步循循善诱,我们怎么能够一点一滴地窥视到中医里面的大美呢?古方里面的深意,如果不经老师这番医理的贯通,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中医门外,等闲视之。懂中医的人,就会重视。不懂中医的人,就会轻贱。但中医里面的精髓,就像玉蕴珠藏一样,不因为时代变化而丝毫褪色,一直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老师看到任之堂一大群学生们在埋头苦读,便说,要把书读活,就要到生活当中去悟……
第一部分 跟诊日记
第1天 一扇升降之门
第1天,6月7日。
◎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跟诊日记是写我们任之堂学子跟诊学习中医的总结,我们也希望这些点滴的总结对其他中医学子能有一些启发。因为很多人想学好中医,却苦于名师难遇。还有一些人已经学了好多年的中医,但由于环境所限,要么就西化了,要么就改行,实在可惜。
跟老师一同毕业的,一个班五六十人,最后真正干医的只有十来人,而像老师这样开中医堂,体现传统中医特色的,除了老师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可见,学院派培养中医也不太容易了。
当然,还有民间的自学中医,比如从黑龙江来,想跟老师学一个月的周东亮。他从19岁开始自学中医,到现在有15年了。现在他还在厂里打工,可已经把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都考到手了。老师叫他诊病、开方、用药,他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当年我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书时,铁杆中医邓铁涛老先生对我们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医60岁才算成才。
中医如果真的这么难学,那么中医的传承该怎么办呢?
老师说,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老师为我们开了一扇升降之门,让我们学习中医有了清晰的思路。
比如,这个女病人,舌尖红,舌苔薄白,舌下静脉变粗且带瘀紫。
周东亮把完脉后说,这病是肝郁化火,然后处方丹栀逍遥散,请老师定夺。
老师边摸脉边叫病人伸出舌头,说,你只看到了疾病的部分病机,看问题要多方面看,要有整体观念。你看!病人左寸脉上越,关脉瘀堵,反映肝郁化火,病人烦躁失眠,没有错。但你们看,舌下静脉瘀得这么厉害,有比较明显的血脉不通。这个病就不仅局限在肝郁化火的层面上,还有血瘀。病人的月经颜色应该是偏暗的。
病人说,是的,而且每次来月经小腹都会痛,严重时痛到出冷汗。
老师继续说,你用柴胡没有错,可用了15克,量太大了。用15克柴胡是发表,她脉象本来就上亢,这样用上去,整个脉势就会上亢得更厉害,我们用它来疏肝,5~6克就足够了。
舌尖红,病人有心火,用栀子也没有错,可用15克,太重了,苦寒反伤胃,用到10克,就已经不少了。
你要看到她上面的火是怎么来的,不能单看火就清火,火清不掉,或者清掉了,人也搞跨了。虚火上亢,应该引导,不应该清泄打压,就像教育小孩一样,引导教育比打骂教育要好。
你看她,尺脉偏弱,是虚火上亢,你要引火,而不是清火。用龙骨、牡蛎各15克,她的脉势就能够往下收。
还有,你问到病人脾胃状况如何,她这边右路关脉降不下,是胃气上逆,有没有反酸打呃啊?病人点头。
老师说,看来不仅存在肝郁化火的病机,还存在胃气上逆的病机。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没错,但剂量要拿捏好。
胃气上逆,直接用竹茹、半夏各20克加进去,整个方子就活了。如果还有血脉瘀堵,你也可以加入川牛膝15克,既引热火下行,也活血化瘀。
老师当场把这个方子略作调整加减,就可以用于治病了。
◎用升降来立法
大家听了都豁然开朗,一个疾病不是一个病机那么简单,有时它会两个或者三个病机同时出现,错综复杂,这就要考验医生辨证用药的技巧了。
老师是用升降来立法的,病人整体脉势都是上越的,单用丹栀逍遥散还是飘了些,所以老师加入竹茹、半夏、川牛膝,降胃气的同时也引火下行,还能活血化瘀,这是针对病机的用药。而对病人整体的气机,老师就用龙骨、牡蛎这组药对来降脉势。
老师说,气机是上亢的,就把它收下来。气机是下陷的,就把它提上气。气机是郁在中间的,就像盘古开天地一样,当升的让它像天一样升,该降的让它像地一样降,整个身体的气机就转起来了,这样病气就没办法在身体里逗留。
升的药,你可以选柴胡、麦芽、薄荷,甚至升麻、葛根。
降的药,你可以选半夏、枇杷叶、竹茹,甚至赭石、川牛膝。
知道这个升降的思路,那么药物就随你调遣了,当你心中能做到没有成方的时候,而不是想不起方,你中医治病用药就入门了。
这个病人,我们再总结一下,周东亮是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病人肝郁化火烦躁的病机。而老师看得更高远更深入,这个火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下焦收不住,冲上来的,所以单疏肝清火制不住,还要用龙骨、牡蛎往下收。
老师再把病人脉象时,发现关部胃气也降不下来。胃气是人体最大的气血出入之所,阳明胃经降,百脉降。阳明胃经不降,单纯疏肝清火是清不下的,所以老师断病人有反酸打呃胃气上逆的现象,故用竹茹、半夏降胃气,用川牛膝把心胃之火引下来,暖肾与命门。
《大医精诚》说:“审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孙思邈提到,医生诊病,连细微的变化都要琢磨把握出来,更何况是大方向的气机升降。
这病人有气郁,又有气逆,还有脉势上越。看到气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看到气逆打呃反酸,就知道加入竹茹、半夏或川牛膝。再看到脉势下虚上实,就知道用龙骨、牡蛎,把整个气机往下收。
这个病用一疏一降一收三个思路,治疗病人气机的一郁一逆一越。
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当归尾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8克,薄荷10克,生姜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竹茹20克,半夏15克,川牛膝20克。3剂。
第2天 学医的次第
第2天,6月8日。
◎悟比看书更重要
杜兄刚走不久,我们药房又来了蔡姐。老师说,平淡交情滋味长,我们任之堂,来而不迎,去而不留。所以以后也不搞欢送迎新了。
说起这位蔡姐来,特聪明,以前她在新东方教托福,现在想改学中医,下了极大的决心。问老师能不能教她?
来老师这里学医,大多是半路出家的,如果不是真正下很大决心来学的,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以前老师也教过不少中医爱好者,可很多最终都半途而废,没能学下去,所以老师渐渐地把方向转为教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干过临床的中医师,主要是帮他们理顺中医思路。像这些人学了中医后,会坚持下去,能用得上。
老师不论对方资质如何,看的是她有没有下这个决心,下定这个决心就是好苗子。没下定这个决心,即便学了很多,也很难有成就。
随后,蔡姐问老师学医的次第?
老师先让蔡姐背《清静经》,蔡姐不解。老师说,学医看书,只是一方面,悟比看书更重要。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悟,悟后才能有所用。没有悟的知识,存在大脑里是一种负担。就像你看了很多的书,记了很多,脑就很胀,很伤脑。这是因为这些知识没有在道的层面上理顺。比如一间房子,你把家具都买进来了,却堆在客厅里,没有各归其位,看起来乱得很。其实只要一理顺,什么都有了。让床归到卧室,书柜归到书房里,沙发归到客厅。各归其位,这样整个格局就变了。
现在学生们拼命地学习,就像拼命地进家具一样,这只是学习的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个静心的学问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忽略了。这时,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领悟。我建议所有的中医学子,都要背背《清静经》,这是有助于体悟中医之道的经文。
你们看!《清静经》上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这道连天地都能生,更何况是用它来治疗一人一病了。所以我们不要拘束在疾病上,要看到背后天地的道。当你从天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你就有无穷无尽的灵感。这些灵感可以让你的思维迅速发生质的改变。
蔡姐也是好强之人,她把《清静经》背得让我们吃惊,也就是说,她背《清静经》一气呵成,几十秒就可以搞定。这大概是得益于她以前学英语,脱口而出的天赋吧!
接着,老师就让蔡姐开始背《药性赋》。
老师让初学医的人,一般刚开始让他们背《清静经》《道德经》,先高屋建瓴,站在道的层面上,再去学各种术。第二步就是打基础,精究医术。地基有多深,决定楼房能盖多高,所以《药性赋》《汤头歌诀》,以及中药、方剂教材,随后就要跟上。中医的教材,以第五版为业内人士公认编得比较好的。学医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两方面都不可偏废,道非术不行,术非道不远。
◎药王的发心与医圣的立愿
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又有了基础后,接着要干什么?就是要把你的心愿给发出来。老师常说,心愿一发,震动十方。
任之堂的所有成就,都是基于刚开始老师那份心愿。我们也是因为老师的心愿而感召上来跟老师学医的,这个大概就是同气相求吧。
那么我们学中医,要怎么发心立愿?我们只需要把医界里面最厉害的医圣、药王的心愿拿出来研读,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所以这几天,大家都忙着背《大医精诚》与《伤寒论原序》,这两篇是医古文中的佼佼者,是医古文里面左右两只眼睛。一篇是药王的发心,一篇是医圣的立愿。
至于背的效果,该首推我们任之堂“背书第一”的阿发。他可以打坐背书到睡着。更厉害的是,他边干活边背书,背书熬药两不误。经常一边炒猪甲、薏苡仁,一边朗朗上口地背。三天下来,《大医精诚》就给他背熟了。搞得我们学医这么多年的人,都觉得汗颜惭愧,再不努力赶上,这个脸可丢大了。
阿发一上午,又是锤龙骨,又是炒薏苡仁,又是拍打,还要背书,一听到有活干,二话不说,只认真做,这就是他心摆得单纯,学的知识很容易入心的原因。
学东西就是这样,学不学得进去,靠的就是记忆背,可用不用得出来,靠的便是悟。在老师这里,一边要背医籍,一边又有很多临床运用的机会。
既背且悟,所以每天大家都在进步。
前面提到学医,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即《清静经》《道德经》;第二步就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药性赋》《汤头歌诀》;第三步,把发心立愿立好,如《大医精诚》《伤寒论原序》,这可是一辈子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看《中医经典要文便读》里面,第一篇是什么?就是《大医精诚》!把它放在首位,可见它的地位有多高,那可是中医学子的眼睛。这双眼睛没点亮,中医的好多好东西都看不到。
那么第四步呢?就是边临床边回归经典。晚上大家跟老师吃饭的时候,老师就叫大家一起背《清静经》接龙,大家都背得很顺畅。老师点头说很好,以后把《任之堂中药讲记》讲好后,大家都有一定药学基础,我们就开始背《黄帝内经》《伤寒论》,到时跟《清静经》的背法相同,用接龙的方法,你一句我一句,像道家弟子、佛家居士修学经文一样,我们学医也可用这种方式来修学经典。
"
老师的《万病从根治》这本书中有大量精彩的中医感悟,这些感悟很重要,可掌握这种感悟的思维更重要。中医源于生活,我们不单要从生活当中看到闪亮的医理,还要把医理用到生活中去。每天的生活小事背后,都有深奥的道理。
老师经常叫我们要养成这种思维习惯,没事要多到外面去观观山,看看水,望望天上的云彩,再到微观世界里面去,看看蜜蜂怎么采花,蚂蚁怎么搬家,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甚至去感悟水是怎么变成云彩,空气又是怎么凝成露珠的……这里面都有门道,这些“众妙之门”,只要打开一扇,就受益无穷了。
在第三阶段的跟诊中,老师把这种悟性思维,有别于感性与理性思维的东西教给我们。我们才发现老师给我们的不再是一条条鱼了,而是一招招捕鱼的技巧。
授人以鱼只饱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惠。
《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的社会,中医就是在这片沃土里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即便是在耕田种地的过程中也蕴含着非常深奥的医理。
比如,农民种菜,种那些根薯类的作物,如地瓜、山药、马铃薯等,首先就要深翻土,这样根薯类的作物才能最大限度地顺其性,把根往土壤肥沃的深处生长,就能够结出肥硕的根薯来。
如果种的是瓜类的作物,比如丝瓜、苦瓜、黄瓜等,你就要给它搭一个棚,这些瓜类的作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顺其性,把藤条往瓜棚四面广阔的空间攀沿,就能够结出很多瓜来。
各种草木都有它生长的习性,有喜阴,有喜阳,有喜湿,有喜干,有冬季生,有夏季长,农谚说:“稻田水多是糖浆,麦田水多是砒霜。”只要能够顺应这些草木粮食的生长习性,就能够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岳美中老先生,很喜欢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来谈养生治病。“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尊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耳。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固,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岳老感慨道,若医者治慢性病,懂得顺木培土一法,思过半矣。
我们看完这段话后,感触很深。老师常说的“顺其性,养其真”,这在农学里就能得到最完满的诠释。
老师常跟我们说,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以人居其中。人体之中,肝木、脾土为贵,以肝木、脾土居其中故也。治病就是要顺肝木之性,养脾土之真,使得中焦斡旋,生生不息。常用加强版逍遥散与“脾三药”山药、芡实、炒薏苡仁。
在顺其性的基础上,养其真就很简单了。养其真说白了,就是人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困了累了就要休息。很多人都知道养其真,虚了都知道去进补,生活富裕了,都知道把饭菜搞得很丰盛,但这些养其真的做法,如果没建立在顺其性的基础上,就变成壅补呆补了。结果制造出更多的时代病,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
这就像没有给瓜类作物搭棚,却一下子给它上很多肥料,这些瓜类怎么能放开手脚来成长呢?所以老师把顺其性放在第一位,把养其真放在第二位。即便是要培补,也要通补而不壅补。要让五脏元真通畅,不能让六腑有丝毫阻滞。这点是任之堂医学精华中的精华,只不过很多人没有领悟到而已。
农谚有种说法叫:“深耕胜浇水,搭好瓜棚胜施肥。”这深耕松土跟搭瓜棚,都是给植物更广大的生长空间以顺其性,在顺其性的前提下,当你发现蔬菜的叶子干了,你去浇点水;黄了,你再稍微施点肥;有杂草了,你再锄锄草,这样就不用操心,只等收获了。
那么,在人身上要怎么摸脉定药,以“顺其性,养其真”呢?
老师传出了脉法中最重要的一句心得,这是任之堂的不传之秘,是秘诀中的秘诀——脉独大者要顺其性,脉独小者要养其真。
《黄帝内经》说:“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老师一般不轻易传这句话,我们在任之堂学习了近半年,老师在一次偶然之中为我们道破,我们豁然开朗,以前的谜团一一扫破。古人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这句话绝对称得上是正品的真传。
老师说,持脉之道,知脉过与不及之理,思过半矣!
过,就像植物生命力旺盛,但周围的空间又不够它舒展。在人就会体现出脉独大之象,脉独大就要顺其性,这种作物就该给它搭棚深耕。
不及,像植物营养能量不够,呈萎缩枯黄状态。在人就会体现脉独小之象,脉独小就要养其真,这种作物就该给它施施肥浇浇水了……
“合浦之蕴珠,光华非不灿烂也,不有鲛人之识,谁为珍而藏之。昆山之璞玉,泽色非不温润也,不经玉人之剖,谁为取而用之。珍藏之秘本,济世之良方,非不屡获奇效也,不赖先达之传,又谁为应验而广播之哉。”
古人云:“饶你聪明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如果不是老师一步一步循循善诱,我们怎么能够一点一滴地窥视到中医里面的大美呢?古方里面的深意,如果不经老师这番医理的贯通,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中医门外,等闲视之。懂中医的人,就会重视。不懂中医的人,就会轻贱。但中医里面的精髓,就像玉蕴珠藏一样,不因为时代变化而丝毫褪色,一直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老师看到任之堂一大群学生们在埋头苦读,便说,要把书读活,就要到生活当中去悟……
第一部分 跟诊日记
第1天 一扇升降之门
第1天,6月7日。
◎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跟诊日记是写我们任之堂学子跟诊学习中医的总结,我们也希望这些点滴的总结对其他中医学子能有一些启发。因为很多人想学好中医,却苦于名师难遇。还有一些人已经学了好多年的中医,但由于环境所限,要么就西化了,要么就改行,实在可惜。
跟老师一同毕业的,一个班五六十人,最后真正干医的只有十来人,而像老师这样开中医堂,体现传统中医特色的,除了老师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可见,学院派培养中医也不太容易了。
当然,还有民间的自学中医,比如从黑龙江来,想跟老师学一个月的周东亮。他从19岁开始自学中医,到现在有15年了。现在他还在厂里打工,可已经把助理医师、执业医师资格证都考到手了。老师叫他诊病、开方、用药,他还是有些底气不足。
当年我们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书时,铁杆中医邓铁涛老先生对我们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医60岁才算成才。
中医如果真的这么难学,那么中医的传承该怎么办呢?
老师说,中医不是难学,而是不得其门而入。
老师为我们开了一扇升降之门,让我们学习中医有了清晰的思路。
比如,这个女病人,舌尖红,舌苔薄白,舌下静脉变粗且带瘀紫。
周东亮把完脉后说,这病是肝郁化火,然后处方丹栀逍遥散,请老师定夺。
老师边摸脉边叫病人伸出舌头,说,你只看到了疾病的部分病机,看问题要多方面看,要有整体观念。你看!病人左寸脉上越,关脉瘀堵,反映肝郁化火,病人烦躁失眠,没有错。但你们看,舌下静脉瘀得这么厉害,有比较明显的血脉不通。这个病就不仅局限在肝郁化火的层面上,还有血瘀。病人的月经颜色应该是偏暗的。
病人说,是的,而且每次来月经小腹都会痛,严重时痛到出冷汗。
老师继续说,你用柴胡没有错,可用了15克,量太大了。用15克柴胡是发表,她脉象本来就上亢,这样用上去,整个脉势就会上亢得更厉害,我们用它来疏肝,5~6克就足够了。
舌尖红,病人有心火,用栀子也没有错,可用15克,太重了,苦寒反伤胃,用到10克,就已经不少了。
你要看到她上面的火是怎么来的,不能单看火就清火,火清不掉,或者清掉了,人也搞跨了。虚火上亢,应该引导,不应该清泄打压,就像教育小孩一样,引导教育比打骂教育要好。
你看她,尺脉偏弱,是虚火上亢,你要引火,而不是清火。用龙骨、牡蛎各15克,她的脉势就能够往下收。
还有,你问到病人脾胃状况如何,她这边右路关脉降不下,是胃气上逆,有没有反酸打呃啊?病人点头。
老师说,看来不仅存在肝郁化火的病机,还存在胃气上逆的病机。肝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没错,但剂量要拿捏好。
胃气上逆,直接用竹茹、半夏各20克加进去,整个方子就活了。如果还有血脉瘀堵,你也可以加入川牛膝15克,既引热火下行,也活血化瘀。
老师当场把这个方子略作调整加减,就可以用于治病了。
◎用升降来立法
大家听了都豁然开朗,一个疾病不是一个病机那么简单,有时它会两个或者三个病机同时出现,错综复杂,这就要考验医生辨证用药的技巧了。
老师是用升降来立法的,病人整体脉势都是上越的,单用丹栀逍遥散还是飘了些,所以老师加入竹茹、半夏、川牛膝,降胃气的同时也引火下行,还能活血化瘀,这是针对病机的用药。而对病人整体的气机,老师就用龙骨、牡蛎这组药对来降脉势。
老师说,气机是上亢的,就把它收下来。气机是下陷的,就把它提上气。气机是郁在中间的,就像盘古开天地一样,当升的让它像天一样升,该降的让它像地一样降,整个身体的气机就转起来了,这样病气就没办法在身体里逗留。
升的药,你可以选柴胡、麦芽、薄荷,甚至升麻、葛根。
降的药,你可以选半夏、枇杷叶、竹茹,甚至赭石、川牛膝。
知道这个升降的思路,那么药物就随你调遣了,当你心中能做到没有成方的时候,而不是想不起方,你中医治病用药就入门了。
这个病人,我们再总结一下,周东亮是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病人肝郁化火烦躁的病机。而老师看得更高远更深入,这个火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下焦收不住,冲上来的,所以单疏肝清火制不住,还要用龙骨、牡蛎往下收。
老师再把病人脉象时,发现关部胃气也降不下来。胃气是人体最大的气血出入之所,阳明胃经降,百脉降。阳明胃经不降,单纯疏肝清火是清不下的,所以老师断病人有反酸打呃胃气上逆的现象,故用竹茹、半夏降胃气,用川牛膝把心胃之火引下来,暖肾与命门。
《大医精诚》说:“审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孙思邈提到,医生诊病,连细微的变化都要琢磨把握出来,更何况是大方向的气机升降。
这病人有气郁,又有气逆,还有脉势上越。看到气郁化火,用丹栀逍遥散。看到气逆打呃反酸,就知道加入竹茹、半夏或川牛膝。再看到脉势下虚上实,就知道用龙骨、牡蛎,把整个气机往下收。
这个病用一疏一降一收三个思路,治疗病人气机的一郁一逆一越。
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20克,当归尾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8克,薄荷10克,生姜15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竹茹20克,半夏15克,川牛膝20克。3剂。
第2天 学医的次第
第2天,6月8日。
◎悟比看书更重要
杜兄刚走不久,我们药房又来了蔡姐。老师说,平淡交情滋味长,我们任之堂,来而不迎,去而不留。所以以后也不搞欢送迎新了。
说起这位蔡姐来,特聪明,以前她在新东方教托福,现在想改学中医,下了极大的决心。问老师能不能教她?
来老师这里学医,大多是半路出家的,如果不是真正下很大决心来学的,往往容易半途而废。以前老师也教过不少中医爱好者,可很多最终都半途而废,没能学下去,所以老师渐渐地把方向转为教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干过临床的中医师,主要是帮他们理顺中医思路。像这些人学了中医后,会坚持下去,能用得上。
老师不论对方资质如何,看的是她有没有下这个决心,下定这个决心就是好苗子。没下定这个决心,即便学了很多,也很难有成就。
随后,蔡姐问老师学医的次第?
老师先让蔡姐背《清静经》,蔡姐不解。老师说,学医看书,只是一方面,悟比看书更重要。学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悟,悟后才能有所用。没有悟的知识,存在大脑里是一种负担。就像你看了很多的书,记了很多,脑就很胀,很伤脑。这是因为这些知识没有在道的层面上理顺。比如一间房子,你把家具都买进来了,却堆在客厅里,没有各归其位,看起来乱得很。其实只要一理顺,什么都有了。让床归到卧室,书柜归到书房里,沙发归到客厅。各归其位,这样整个格局就变了。
现在学生们拼命地学习,就像拼命地进家具一样,这只是学习的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个静心的学问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学问,现在很多读书人都忽略了。这时,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领悟。我建议所有的中医学子,都要背背《清静经》,这是有助于体悟中医之道的经文。
你们看!《清静经》上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这道连天地都能生,更何况是用它来治疗一人一病了。所以我们不要拘束在疾病上,要看到背后天地的道。当你从天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你就有无穷无尽的灵感。这些灵感可以让你的思维迅速发生质的改变。
蔡姐也是好强之人,她把《清静经》背得让我们吃惊,也就是说,她背《清静经》一气呵成,几十秒就可以搞定。这大概是得益于她以前学英语,脱口而出的天赋吧!
接着,老师就让蔡姐开始背《药性赋》。
老师让初学医的人,一般刚开始让他们背《清静经》《道德经》,先高屋建瓴,站在道的层面上,再去学各种术。第二步就是打基础,精究医术。地基有多深,决定楼房能盖多高,所以《药性赋》《汤头歌诀》,以及中药、方剂教材,随后就要跟上。中医的教材,以第五版为业内人士公认编得比较好的。学医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两方面都不可偏废,道非术不行,术非道不远。
◎药王的发心与医圣的立愿
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又有了基础后,接着要干什么?就是要把你的心愿给发出来。老师常说,心愿一发,震动十方。
任之堂的所有成就,都是基于刚开始老师那份心愿。我们也是因为老师的心愿而感召上来跟老师学医的,这个大概就是同气相求吧。
那么我们学中医,要怎么发心立愿?我们只需要把医界里面最厉害的医圣、药王的心愿拿出来研读,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所以这几天,大家都忙着背《大医精诚》与《伤寒论原序》,这两篇是医古文中的佼佼者,是医古文里面左右两只眼睛。一篇是药王的发心,一篇是医圣的立愿。
至于背的效果,该首推我们任之堂“背书第一”的阿发。他可以打坐背书到睡着。更厉害的是,他边干活边背书,背书熬药两不误。经常一边炒猪甲、薏苡仁,一边朗朗上口地背。三天下来,《大医精诚》就给他背熟了。搞得我们学医这么多年的人,都觉得汗颜惭愧,再不努力赶上,这个脸可丢大了。
阿发一上午,又是锤龙骨,又是炒薏苡仁,又是拍打,还要背书,一听到有活干,二话不说,只认真做,这就是他心摆得单纯,学的知识很容易入心的原因。
学东西就是这样,学不学得进去,靠的就是记忆背,可用不用得出来,靠的便是悟。在老师这里,一边要背医籍,一边又有很多临床运用的机会。
既背且悟,所以每天大家都在进步。
前面提到学医,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即《清静经》《道德经》;第二步就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药性赋》《汤头歌诀》;第三步,把发心立愿立好,如《大医精诚》《伤寒论原序》,这可是一辈子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看《中医经典要文便读》里面,第一篇是什么?就是《大医精诚》!把它放在首位,可见它的地位有多高,那可是中医学子的眼睛。这双眼睛没点亮,中医的好多好东西都看不到。
那么第四步呢?就是边临床边回归经典。晚上大家跟老师吃饭的时候,老师就叫大家一起背《清静经》接龙,大家都背得很顺畅。老师点头说很好,以后把《任之堂中药讲记》讲好后,大家都有一定药学基础,我们就开始背《黄帝内经》《伤寒论》,到时跟《清静经》的背法相同,用接龙的方法,你一句我一句,像道家弟子、佛家居士修学经文一样,我们学医也可用这种方式来修学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