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HK$
76.8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HK$
64.9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催化剂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全书包括13章,第1~3章分别介绍了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础知识,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第4~10章分别介绍了酸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均相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环境催化、生物催化、光催化的催化作用基础及应用;第11章介绍了催化剂的常用制备方法及成型;第12章介绍了催化剂的性能测定以及结构研究方法;第13章介绍了催化剂的设计以及几种新型催化材料。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1 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1.2 催化剂的重要应用领域
1.3 一些常用术语
第2章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的基础知识
2.1 催化剂的特征
2.2 催化反应和催化剂分类
2.2.1 催化作用的化学本质
2.2.2 催化剂分类
2.3 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
2.3.1 催化剂的组成
2.3.2 催化剂的结构
2.4 催化剂的性能和工业催化剂的基本要求
2.4.1 催化剂性能
2.4.2 工业催化剂的基本要求
2.5 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分析
第3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3.1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3.1.1 物理吸附
3.1.2 化学吸附
3.1.3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别
3.1.4 吸附位能曲线
3.1.5 吸附热随表面覆盖度的变化
3.1.6 化学吸附强弱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3.2 化学吸附的类型和化学吸附态
3.2.1 化学吸附的类型
3.2.2 化学吸附态
3.3 吸附动力学
3.3.1 吸附和脱附速率的基本方程
3.3.2 吸附等温线的各种模型
3.3.3 气固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3.4 催化反应动力学
3.4.1 反应速率定义
3.4.2 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第4章 酸碱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4.1 酸碱催化剂的应用和分类
4.2 酸碱的定义和酸碱催化活性中心的形成
4.3 固体酸的性质
4.4 酸碱催化机理
4.4.1 酸中心的形成
4.4.2 酸碱催化作用机理
4.5 分子筛催化剂
4.5.1 分子筛的概念
4.5.2 分子筛的结构特征
4.5.3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子筛
4.5.4 分子筛的催化作用机理
4.6 典型酸碱催化实例分析
4.6.1 催化裂化工艺简介
4.6.2 催化裂化的反应机理
4.6.3 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流程
第5章 金属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5.1 金属催化剂的结构
5.1.1 金属合金的晶体结构
5.1.2 金属合金的电子结构
5.1.3 金属合金的表面结构
5.2 金属催化剂的特征和催化作用
5.2.1 金属催化剂的特征
5.2.2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原理——多位理论
5.2.3 金属催化剂的表面化学吸附态
5.3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
5.3.1 金属粒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
5.3.2 多功能催化剂的构建
5.3.3 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5.3.4 催化活性组分的迁移和烧结
5.4 金属催化剂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5.4.1 烃类加氢、脱氢反应
5.4.2 烃类氧化反应
5.4.3 氨的合成反应
5.4.4 费-托合成反应
第6章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6.1 金属氧化物的组成和结构特性
6.1.1 金属氧化物的成键
6.1.2 单一金属氧化物
6.1.3 复合金属氧化物
6.1.4 杂多酸复合氧化物
6.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
6.2.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
6.2.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表面氧物种及其作用
6.2.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酸碱性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6.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反应分子的吸附和活化
6.3.1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烃分子的吸附和活化
6.3.2 H2的吸附和反应性
6.3.3 CO的吸附和反应性
6.3.4 NO的吸附和反应性
6.4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实例
6.4.1 丙烯氧化制丙烯醛和丙烯酸
6.4.2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6.4.3 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甲基丙烯酸
6.4.4 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
6.4.5 正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
第7章 均相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7.1 均相络合催化剂的应用及其特征
7.1.1 均相络合催化剂的应用
7.1.2 均相络合催化剂的特征
7.2 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化学成键作用
7.2.1 过渡金属离子与络合物的配位键合与络合活化
7.2.2 络合催化循环
7.3 络合催化机理
7.3.1 配位取代或交换反应
7.3.2 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反应
7.3.3 插入反应和消除反应
7.3.4 σ-π重排
7.4 均相络合催化实例分析
7.4.1 烯烃加氢
7.4.2 乙烯氧化制乙醛
7.4.3 羰基合成
第8章 环境催化基础
8.1 概述
8.1.1 环境催化的应用
8.1.2 环境催化剂的特点
8.2 催化脱硫
8.2.1 SO2的危害及污染现状
8.2.2 催化脱硫方法
8.3 催化净化NOx技术
8.3.1 NOx的来源及危害
8.3.2 催化净化NOx
8.4 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
第9章 生物催化基础
9.1 概述
9.1.1 生物催化剂的概念
9.1.2 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学
9.1.3 生物催化与手性合成
9.1.4 生物催化技术的现状
9.2 生物催化剂的特征
9.2.1 生物催化剂的专一性
9.2.2 生物催化剂的优势
9.2.3 生物催化剂的劣势
9.2.4 生物催化剂的形式
9.3 生物催化作用原理
9.3.1 酶的分子结构
9.3.2 酶的结构与催化功能
9.3.3 酶的辅助因子
9.3.4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
9.3.5 酶催化作用动力学
9.3.6 生物催化剂的制备
9.3.7 生物催化剂的固定化
9.4 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9.4.1 酶及催化反应的类型
9.4.2 水解反应
9.4.3 还原反应
9.4.4 氧化反应
9.4.5 转移反应
9.4.6 加成反应
9.4.7 异构反应
9.5 生物催化的发展趋势
9.5.1 生物催化剂筛选
9.5.2 生物催化剂改良
9.5.3 仿生酶的研究
第10章 光催化基础
10.1 光催化的一些基本概念
10.1.1 光催化反应与光催化剂
10.1.2 光催化反应的类型
10.1.3 光化当量定律和量子产率
10.2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10.2.1 催化剂光活化过程
10.2.2 反应物光活化过程
10.3 光催化的一些应用实例
10.3.1 光催化分解水
10.3.2 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
10.3.3 金属离子的光催化还原
第11章 催化剂的制备和成型
11.1 沉淀法
11.1.1 不同类型的沉淀法
11.1.2 沉淀法操作的技术要点
11.2 浸渍法
11.2.1 等体积浸渍法
11.2.2 过量浸渍法
11.2.3 多次浸渍法
11.2.4 浸渍沉淀法
11.2.5 流化喷洒浸渍法
11.2.6 蒸气相浸渍法
11.3 溶胶-凝胶法
11.3.1 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11.3.2 溶胶的制备
11.3.3 凝胶过程
11.4 离子交换法
11.4.1 无机离子交换剂及其催化剂的制备
11.4.2 有机离子交换剂及其催化剂的制备
11.5 热熔融法
11.5.1 熔铁催化剂
11.5.2 过渡金属骨架催化剂
11.6 混合法
11.7 催化剂的成型、干燥、焙烧与活化
11.7.1 催化剂的成型
11.7.2 催化剂的干燥
11.7.3 催化剂的焙烧与活化
第12章 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12.1 催化剂的性能测定方法
12.1.1 催化剂活性的测定
12.1.2 催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12.2 催化剂宏观物理性质的测定
12.2.1 比表面积、孔结构等的测定
12.2.2 颗粒直径、粒径分布的测定
12.2.3 机械强度的测定
12.3 催化剂微观性质的测定和表征
12.3.1 X射线衍射法
1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12.3.3 电子显微镜法
12.3.4 红外和拉曼光谱法
12.3.5 核磁共振法
12.3.6 热分析法
12.3.7 程序升温技术
第13章 催化剂设计和催化新材料
13.1 催化剂设计的综合分析
13.2 主催化剂设计
13.3 助催化剂设计
13.4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13.5 催化剂设计实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13.5.1 问题的提出
13.5.2 反应机理分析
13.5.3 催化剂的开发
13.6 催化新材料的应用
13.6.1 过渡金属碳化物
13.6.2 非晶态合金
13.6.3 介孔材料介孔分子筛
13.6.4 中孔分子筛的合成体系和合成路线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