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蘅塘退士 王景略 校 蘅塘退士
”共有
3891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小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唐诗300首(彩绘注音版)
『简体书』 作者:蘅塘退士 出版:黄山书社出版社 日期:2011-07-01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彩绘注音版)
『简体书』 作者:蘅塘退士 出版:黄山书社 日期:2015-04-01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插图珍藏本)
『简体书』 作者:蘅塘退士 出版:岳麓书社 日期:2015-08-01 ... |
詳情>> | |
![]() ![]() |
青少年品读国学精粹--唐诗三百首
『简体书』 作者:蘅塘退士 出版: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日期:2015-04-01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 ... |
詳情>> | |
![]() ![]() |
注音美绘唐诗三百首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 出版:连环画出版社 日期:2016-06-01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传诵至今。从小读唐诗,对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编辑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文化修养及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力。 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注音美绘》由* 名画家周申所绘。他的绘画作品意境深远,注重品味,雅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 出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日期:2016-11-01 本书采用的是清文学家蘅塘退士(孙洙)《唐诗三百首》的选本,篇目、排序一概未动。翻译成新诗是本书的重点。为了读者阅读和理解方便,还增加了诗人简介、对原作思想与艺术特色简要平析的说明,以及词语典故的注释。本书由吴坤定、陶文鹏、张厚感三位先生合作完成,但大体上又有分工,因而在翻译风格上自然有所差异。有的译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新注(典藏版)(全二册)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6-11-01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影响较广的唐诗选本,金性尧先生的新注本有选择地吸取了前人的注解和他们那代学人研究唐诗的成果,参以自己精深而独到的艺术见解,使疏解更为翔实新颖。《唐诗三百首新注》自1980年出版以后,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累计印数近三百万之多,诚如赵昌平先生所说,金性尧先生以学问家、文章家而为注家, ... |
詳情>> | |
![]() ![]() |
绣像唐诗三百首(1函2册)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 主编 出版:线装书局 日期:2012-05-01 《绣像唐诗三百首上下精》作者蘅塘退士一书,久已脍炙人口,风行海内外。是书为清孙洙、徐澜英夫妇同编,成于干隆二十八年。孙洙,字临西,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干隆十六年进士。是书为童蒙不习的课本,取便初学,故专就唐诗中的名篇,择其尤精要者编撰,共撰得七十七家、三百一十首。书中按诗的体裁分卷,卷中复按作者 ... |
詳情>> | |
![]() ![]() |
唐诗?宋词?元曲(套装共4册)(竖排简体)
『简体书』 作者:上彊村民,蘅塘退士 出版:万卷出版公司 日期:2009-06-01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 红皮精装升级版 新课标必读丛书
『简体书』 作者:[清] 蘅塘退士 编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日期:2015-10-01 《唐诗三百首》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由无锡进士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是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深受人民喜爱的唐诗读物。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本书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从众多唐诗中选出一部分极其优秀的作品呈现给读者,此外还包括诗人简介、诗歌的注释以及翻译,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诗 ... |
詳情>> | |
![]() ![]() |
唐诗·宋词·元曲(手工线装一函四册 简体竖排 注释译文 配
『简体书』 作者:[清] 蘅塘退士等编著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日期:2015-06-01 本书精选唐诗宋词元曲,以其最佳版本,配以中国历代古版画的神品之作。诗画珠联璧合,全书妙释唐诗之神韵,传承中华文明之精髓。此外,添加注释、译文、集评,选取权威版本精心校对,延请专家精心翻译,是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版本。 ... |
詳情>> | |
![]() ![]() |
398系列《唐诗·宋词·元曲》(双色硬壳精装)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 等著 出版:万卷出版公司 日期:2014-09-01 唐诗万首集高远,李社走笔留诗魂,宋词千行系情缘,苏辛落字动琴弦,元曲百段凝清冷,关马滴墨汇曲泉。 唐诗、宋词、元曲,千古美文、绝代华骚,是中华文学殿堂中的瑰宝,是中国文化史上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是文学界取之不尽的灵乳、艺术界永世不竭的源泉。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 精装珍藏本 作家出版社国学典藏 中国文学的源泉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编选 出版:作家出版社 日期:2016-05-31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唐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佳作累牍,流传下来的多达五万余首。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可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迹。唐 ... |
詳情>> | |
![]() ![]() |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
『简体书』 作者:蘅塘退士选,金性尧注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日期:2017-01-01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不仅象征古典诗歌的成熟,继承了汉魏民歌与乐府传统;也开创出新的面貌,将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历来皆不乏唐诗选本,尤以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为突出。收录作者共七十余位,皇帝、和尚、歌女、无名氏皆见于其中。选入作品计三百余首,篇目适度,体裁兼备,内容丰富多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精选
『简体书』 作者:[清] 蘅塘退士 编 ; 梁平 编译 出版:万卷出版公司 日期:2015-04-01 唐诗用最简明的词句,描绘秀美的风光,创造深邃的意境,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抒发远大的志向。唐诗是一坛尘封地下几千年的清冽美酒,历久弥醇。让我们都进唐诗,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奠定良好的文学基础和底蕴,培养高雅的文学气质。 ... |
詳情>> | |
![]() ![]() |
传统蒙学丛书:唐诗三百首
『简体书』 作者:陈婉俊,志鸿,蘅塘退士,喻岳衡 出版:岳麓书社 日期:1988-08-01 ... |
詳情>> | |
![]() ![]() |
唐诗三百首(线装大字本)
『简体书』 作者:[清]蘅塘退士 编著,顾青 校注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5-08-01 《唐诗三百首(共4册)》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 ... |
詳情>> | |
![]() ![]() |
翁批杜诗手稿校释/翁方纲手稿六种校释(精装上下册)
『简体书』 作者:赖贵三 校笺 出版:江苏广陵书社 日期:2024-11-01 本书是清代杜诗学文献整理的全新成果,系对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镇馆之宝——翁方纲手批《杜诗附记》稿本进行校释。底本以杜诗全帙为基础,采用眉批、夹批、尾批、圈点、夹注等形式,对杜诗的篇法、句法、字法、用韵、典故进行批注评点,翁方纲读杜、学杜之心得,“肌理说”诗论,及其整体学识,皆融贯其中。 ... |
詳情>> | |
![]() ![]() |
汉书五行志校疏--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新书
『简体书』 作者:梅军 校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5-04-01 《汉书》原本100卷,今本分为120卷,其中《五行志》有5卷,为“十志”中篇幅的一志。所谓“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不同的自然元素。班固受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五种自然元素之间,因相生相克产生各类自然现象,通过这些自然现象,可以获知政治制度、国家管理等方面之得失。班固自述其创作意图 ... |
詳情>> | |
![]() ![]() |
传习录汇编汇校
『简体书』 作者:[明]王守仁 撰,王学伟, 邹建锋 点校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25-09-01 从正德十三年薛侃本《传习录》开始,直到隆庆年间《王文成公全书》刊印,《传习录》经历了复杂的版本流变过程。相继出现了南大吉本、德安府本、王畿本、钱惇本、胡宗宪本等。这些版本彼此差异不小,不仅有文字的异同,还有篇章的增减、卷次的分合。尤其是通行本《传习录》中有不少删订,使得早期的《传习录》版本显得更为珍 ... |
詳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