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在 大書城
以“
全文
模式”搜“
【晋】王羲之、王献之 【宋】米芾 等
”共有
5236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绿色转型发展:企业在行动
『简体书』 作者:方 晋 程会强 等 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日期:2024-11-01 本书聚焦于在中国“双碳”目标引领下,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发挥关键作用,围绕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的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展开,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涵盖了从宏观战略思考到微观实践操作的全面内容,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也为企业管理者探索绿色转型路径提供了有力的借鉴。本 ... |
詳情>> | |
![]() ![]() |
肘后备急方
『简体书』 作者:[晋]葛洪 著 出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日期:2024-09-01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急救方书,所载方药治法在魏晋南北朝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方剂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内容涉及急救、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精神、伤骨各科以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全书八卷七十三篇,每篇前面均简洁扼要地写出该方所要治疗病证的特征,其后包括很多方,切合实用, ... |
詳情>> | |
![]() ![]() |
中华传统医药经典古籍:脉经
『简体书』 作者:[晋]王叔和著 出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日期:2015-09-01 ... |
詳情>> | |
![]() ![]() |
宋本南华真经(全二册)(国家珍贵古籍丛刊)
『简体书』 作者:[晋]郭象 注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25-05-01 本书属于《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系列之一,本系列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按照“品种完整、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从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选取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强的五十种善本高精彩印,首批十种,每种均请该领域专家撰写导读,促进 ... |
詳情>> | |
![]() ![]() |
宋本山海经(国家珍贵古籍丛刊)
『简体书』 作者:[晋]郭璞注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25-07-01 本书属于《国家珍贵古籍丛刊》系列,按照“品种完整、注重普及、体现价值、避免重复”的原则从第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选取时代早、流传少、价值高、经典性强的善本高精彩印,现为第二批十种。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以其载有的怪奇悠谬之说和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而闻名。该著作分为山经五篇和 ... |
詳情>> | |
![]() ![]() |
中国法帖珍赏
『简体书』 作者:[东晋]王羲之等 出版:上海书画出版社 日期:2021-01-01 《中国法帖珍赏(*辑)》包括王羲之《兰亭序》、《灵飞经》、智永《真草千字文》、颜真卿《自书告身帖》、颜真卿《祭侄文稿》、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苏轼《洞庭中山二赋》、黄庭坚《松风阁诗帖》、米芾《蜀素帖》、赵佶楷书《千字文》、赵孟頫《闲居赋》等十二种海内外传世书法精品墨迹,原色影印,经折装印 ... |
詳情>> | |
![]() ![]() |
搜神记·搜神后记
『简体书』 作者:[晋]干宝[晋]陶潜 著 出版:中国书店出版社 日期:2024-11-01 《搜神记》是部志怪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现传本二十卷,是明朝胡应麟从《法苑珠林》《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初学记》等书中筛选辑录而成。《搜神后记》十卷,沿袭《搜神记》体例、题材、文字风格。 ... |
詳情>> | |
![]() ![]() |
十七帖(墨林珍赏)
『简体书』 作者:王羲之[东晋]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日期:2020-09-01 《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二十九封信札,共九百四十三字,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 347361),内容多言蜀中风情人物,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为刻本。《十七帖》点画合规中矩,结体稳健而有变化,章法生动而又自然,静穆而 ... |
詳情>> | |
![]() ![]() |
兰亭序(墨林珍赏)
『简体书』 作者:王羲之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日期:2019-02-01 《兰亭序》墨迹真本不传,此为唐代冯承素摹本。原帖书于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三日,时王羲之与亲友谢安等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行修禊之礼。酒酣兴浓之际,王羲之用茧纸鼠须笔为此次兰亭诗集作序,记述此次盛游之事与人生无常的感喟。该作风神超迈,词翰双美,笔法精绝,笔势遒劲,章法起承有节,开合有度, ... |
詳情>> | |
![]() ![]() |
金朝往事系列 贯穿金朝120年大历史:女真崛起 吞辽灭宋 帝王气概 金朝兴盛 危机四伏 披肝沥胆 金朝灭亡
『简体书』 作者:耿元骊 主编 出版:辽宁人民出版社 日期:2025-07-01 “金朝往事系列丛书”共计5部,讲述5个金朝重要历史事件。分别是《女真崛起:辽朝后方的强大部族》《吞辽灭宋:金朝建立初期的“壮举”》《正隆南伐:图治之君的“疯狂”选择》《世章之治:盛世下的危机》《金朝覆灭:北宋悲剧的重演》。 5卷金朝往事,通过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基本涵盖了金朝近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以别 ... |
詳情>> | |
![]() ![]() |
诗词里的江南 从诗词看江南烟火日常 以独特生活视角解读唐 宋 明 清江南诗词 领略别样诗韵江南!
『简体书』 作者:沈卫林 出版:华文出版社 日期:2025-07-01 本书以嘉兴地区为江南水乡的蓝本,选取唐、宋、明、清时期描写江南的诗词50首展开赏析,作者的解读角度独特,不从创作技巧、音韵格律上做过多评论,而从现实生活的角色去代入来体会,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作者用雅致而口语化的文字,让原本比较枯燥的品读增添了散文的韵味。本书通过作者的引导,让读者对原作的美的体悟, ... |
詳情>> | |
![]() ![]() |
唐宋古建筑辞解——以宋《营造法式》为线索
『简体书』 作者:王贵祥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3-09-01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大量古代建筑相关术语的演变比较复杂,人们往往容易觉得深奥难懂或茫然。因此《营造法式》即用了三卷篇幅对术语加以解释。由此可见建筑名词术语的解释与考订,在中国古代营造技术与艺术方面的重要性。 本书以宋《营造法式》的释义条目为逻辑顺序,对唐宋古代建筑相关术语进行梳理和系统解析,按照 ... |
詳情>> | |
![]() ![]() |
围宋
『简体书』 作者:修崃荣 出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日期:2023-03-01 ... |
詳情>> | |
![]() ![]() |
品宋:人间有美是清欢
『简体书』 作者:周膺、吴晶著 出版:浙江摄影出版社 日期:2024-07-01 两宋时期将国人整体建构为审美主体,将世俗生活最大程度化变为艺术,使雅俗互通、互构、互成。宋代市民文化权力的赋有和施展创造了一个与过去贵族文化完全不同的“意义世界”——世俗的意义世界,其美学特点是别的时代都不具备的。本书将以独特的视角带你走进宋朝,让你领略走在时代前端的宋朝人是如何将生活过得格外精致, ... |
詳情>> | |
![]() ![]() |
写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两宋
『简体书』 作者: 出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日期: ... |
詳情>> | |
![]() ![]() |
漫画中国史(宋+隋唐上下)
『简体书』 作者:樊登, 帆书团队著 出版:台海出版社 日期:2025-02-01 ... |
詳情>> | |
![]() ![]() |
中国历代诗歌精选:宋
『简体书』 作者:王兆鹏 主编,霍松林 总主编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5-01-01 本书是宋代诗歌精选集,收集了宋代362位作者近600首诗词。从文学的创造性和独特性而言,宋词是宋代最有特色的文学样式,具有唐诗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不过,在宋代文人的世界里,能与唐诗媲美的是宋诗而不是宋词。宋代文人日常交往的主要媒介依旧是诗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文人的标志,因此宋代写诗的人数远高于 ... |
詳情>> | |
![]() ![]() |
传世名帖·《 蜀素帖》《苕溪诗帖》《硏山铭》
『简体书』 作者:米芾 出版:西泠出版社 日期:2020-10-01 ... |
詳情>> | |
![]() ![]() |
中国书法经典:王羲之王献之尺牍
『简体书』 作者:靳永 主编 出版:山东画报出版社 日期:2018-01-01 在中国历史上,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 ... |
詳情>> | |
![]() ![]() |
王羲之、王献之·历代书法经典
『简体书』 作者:孟会祥 出版:中州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8-01-01 历代书法经典丛书精选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进行研究和资料整理,尤其是对其代表作力求全部收入。其收集作品全面、精选佳本,印刷精美。读者一书在手,既可在理论上对所选书家的生平、艺术地位、书法风格、作品的书写背景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又可供学者作临习、赏析的范本。 ... |
詳情>> | |